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实习总结 > 【浅谈当代实验艺术教育的创作根基与精神】什么是精神根基

【浅谈当代实验艺术教育的创作根基与精神】什么是精神根基

来源:实习总结 时间:2019-10-11 07:55:14 点击:

浅谈当代实验艺术教育的创作根基与精神

浅谈当代实验艺术教育的创作根基与精神 从改革开放之后实验艺术在我国才真正发生,并通过实 验摸索建构了今天的实验艺术教育体系。在当代艺术生态环 境中,把握实验艺术教育的创作根基与精神,意味着实现我 国当代实验艺术教育“学院化、学术化、理性化”,使之成 为艺术标杆和学术核心。

摘 要:
实验艺术;
创作根基;
精神 一、 前言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开放,国际间文化对 话平等格局的逐步达成,当代中国实验艺术逐步迈向国际舞 台,被世界瞩目。与此同时,艺术教育也成为学校一贯的理 性和矜持调整着学术方位的标杆,百余年来西方化过程的理 性梳理,本土悠久传统艺术语言的重新关照,世人都在呼唤 中国当代艺术出现行与质的改变,而学院应当为文化艺术的 未来发展担当起更为全面、宏观的责任。

二、 中国实验艺术的历史进程 谈到实验艺术教育的问题,实验艺术教育真正的发生是 在改革开放之后,但是事实上关于教育上的实验精神应该是 由来已久。中国新式美术教育从在中国成立到现在,就是不 断在实验中摸索成功的经验才构成今天的基本模式。改革开 放以后,由于人们感觉到近几十年以来的教学传统已经不能 适应改革开放多元化的局面了,于是在中国美术界就出现了这样一些实验性的艺术,像“85美术运动”,乃至20世纪以 后的当代艺术的全球火爆,都说明中国实验性艺术在国际文 化中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中国艺术社会化的普遍现象当中, 中国实验艺术也占有重要的位置,从主流对它不太支持,变 成主流对它的接纳和认可,并代表国家形象的一部分。

三、 对当代实验艺术教育的创作根基之思考 在后现代主义时期,艺术风格和观念转变的真正意义在 于艺术家社会责任感的复苏。今天,艺术家不仅用人性化的 艺术语言表达着对大自然的亲近,对社会生活的关心,而且 竭力想要消除艺术与大众的距离。

因此,现代实验艺术有必要趋向于大众的文化诉求,艺 术家、艺术活动或艺术作品与大众的对话过程所体现的现代 艺术大众化努力,乃借助于这一进程而得到加强,并且在整 个审美文化领域持续深入的展开。

现代艺术与大众接受过程之间,已经开始积极地转向双 向动态的交流。阻隔艺术与日常社会、艺术家与普通大众, 艺术过程与文化现实之间的壁垒已经被推倒;
“为艺术而艺 术”的可行性在现代审美文化领域中受到普遍质疑,现代艺 术介入生活的深度,使它义无反顾地于大众携起手来,共同 面对复杂的现实,共同交流相互间的复杂情绪,在文化工程 的现代时成为人们普遍需求的一个精神领域。

四、 对当代实验艺术教育的创作精神之思考 当代实验艺术教育之创作精神,即艺术教育日趋国家化中对艺术表达语言多样性的掌握和对本土文化价值的探究 和博扬。在今天的新艺术生态环境之中,在整个国家一级全 球的当代化进程之中,学院一定是当代化进程中的一部分。

学院的问题和发展,不只是学院校园内的事情,它必然要和 整个大的文化环境和艺术生态发生关系,这样学院才能有真 正的发展目标和方法。学院的作用实际上是起到为整个艺术 生态环境、历史脉络、新文化生成元素保留艺术物种的作用, 对于任何健康的艺术生态、不同品种和倾向的艺术在整个生 态中都有知己的作用,任何种类的消亡,对整个艺术的生物 链都是有害的,且学院应该是学术的,带有核心方法性的, 不拒绝任何有益文化营养的态度。我们应该有最传统的,最 经典的东西,也要有最学术的,最人文的东西,同时我们也 要有最具实验性的,探索最前沿部分的以及鲜活的理论问题 领域。我国的实验艺术教育走出了一条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 民俗文化当中提取养料,作为我们新的建构的基础,它的来 源没有脱离生活,没有脱离老百姓,没有远离中国传统民俗 文化,艺术作品创意具有人文学科和艺术学科所具有的知识 基础和文化内涵,以及应有的深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1] 潘公凯,造型艺术的意义[J],美术研究,2011年 01期 [2]贺洛乙,浅谈实验性艺术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年36期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