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年度总结 > 国民性格 [思想政治教育对优化国民性格的路径研究]

国民性格 [思想政治教育对优化国民性格的路径研究]

来源:年度总结 时间:2019-10-10 08:26:24 点击:

思想政治教育对优化国民性格的路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对优化国民性格的路径研究 摘要:国民性格是社会成员心理特质的总和,包括认 知的变化、思维的方式和行为的显现。对国民性格进行优化 旨在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而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的主要功能是 “通过对社会成员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的 教育,进而增强社会成员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这就和 国民性格优化的目的存在着共通之处。然当前我国社会正处 于转型阶段,随着社会矛盾激化和一些多元文化观念的渗透, 我国的国民性格特征亦发生了变化并由此带来了诸多问题。

因此,在此形势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对优化我国 国民性格的路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 (2016)07-0139-02 国民性格即指民族文化内化为民族成员的心理结构,使 该民族大多数成员具有共同的性格特质。具体表现为该民族 成员对现实所形成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这 些性格特质往往会影响到社会成员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进而形成一个社会或一个民族的风气。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 转型阶段,我国的国民性格发生了诸多的变化。如国民的趋 利性心理和趋利行为表现日渐凸显,而这些转变并不都与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要求相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育 人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功能,其教育面向的对象是全部的社 会成员,这和国民性格优化的对象是一致的。因此,以思想 政治教育为助推器,对我国国民性格进行优化的路径探讨就 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社会转型期我国国民性格特征的变化及其存在的问 题 (一)社会转型期我国国民性格特征的变化。

1.情感态度的变化。

我国国民性格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观念上大都秉 承着儒家思想的某些传统。如谦逊有礼、与人为善、乐天安 命的处世态度。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下社会的 转型阶段,国民的观念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情感态度也 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如社会成员对待某些社会事件上所体现 出的一种浮躁的态度。往往习惯于把个人一些不好的际遇归 咎于社会的宏观大环境等其他因素上,且这也逐渐变成一种 普遍的社会现象。

2.价值取向的变化。价值取向即价值观,也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总体看法和 总体评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重 大的转变。虽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亦与时俱进进行了相应转 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某些消极观念如金钱至上的 功利观的冲击,使得大多社会成员的“自我意识”增强,社 会成员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个体发展过程中更加 趋于强调个体本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

3.行为方式的变化。

行为方式是是社会成员经过性格特质的作用而外化出 来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结果。在古代封建社会,人们深 受宗法的限制,其行为模式是中规中矩单一性的。而随着经 济的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得到大解放, 其行为模式亦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以往守旧性、单一性的行 为模式转变为开放性、多样性的行为模式。但在追求开放性、 多样性的个进取性的过程中,社会成员们这些行为方式变化 的深层次目的则是趋于个体自我意识的解放和个体的本我 利益实现。

(二)转型期的国民性格存在的问题。1.个体价值选择与主流价值观存在矛盾。

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价值诉求在于让全体的社会成员接 受和认同其主流的价值观,进而形成有助于社会发展的合力, 而个人的价值观则更趋向于本我价值利益的实现。在市场经 济的域境里,大多个体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引诱,几乎多数 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而这种“经济人”的价值观就与 主流价值观的主题要求形成了冲突。当面临个人利益与他人 利益、集体利益的抉择时,往往个体更倾向于自我权益的实 现。

2.社会交往过程中信任感缺失。

在理性的“经济人”时代,个体的价值取向更加注重于 一己之利的实现,而由此带来的连锁负效应就是在社会交往 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出现了空前严重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 机一方面体现在当个体与个体的交往关系中,另一方面体现 在个体与政府的对接关系中。在个体们的交往过程中,由于 人们价值取向的“异变”,致使大多数的社会成员惧于承担 某些社会风险而表现出来了普遍的价值冷漠。如在面临“老 人摔倒,是否该扶助”的问题时,多数社会成员表现出来的 是漠而视之的态度。而在个体与政府的对接关系中,大多数 社会成员都是持比较偏见的态度。如在发生某些重大社会公共事件时,不问缘由就斥责政府的做法。诸如此类现象所透 视出来的就是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危机问题,实质上亦是国 民性问题。

3.缺乏基本的民族自信心。

当下虽一直在倡导要坚定起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 自信的理念,但是,这些理念却与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即从国民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对民族的高度不自信。中华民族 素来是个善于向他人学习的民族,但其过程中亦存在一些不 足之处。自鸦片战争直至新中国的成立,中国都在走一条学 习西方的(从器物到制度)的道路,但是在向他人学习的时 候往往忽于反思导致其自然发展的根本局限性在哪里,又该 如何去破解这些局限。当下的很多现实写照亦是如此,如当 下社会出现的崇洋媚外问题。国民们潜意识里认为外国产品 都是好的,国产的都是劣质的。因此,由于对本国产品的不 信任而到国外购买产品等问题就反映出了本国国民对自身 所处的民族缺乏最基本的民族自信心。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国民性格优化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与国民性格的塑造、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而这种紧密联系的衔接点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国民性格的塑造与优化的目的是共通的。此外,二者的联系具体 表现为国民性格优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其优化发 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亦有着促进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 对国民性格进行优化的有效手段。

(一)国民性格优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国民性格优化的目的是通过用各种教化方式,去塑造社 会成员的性格,使其形成稳定的情感态度和良好的行为方式, 进而形成民族的凝聚力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思想政 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的对个体发展的育人 功能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功能。且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国民性格的优化的目标也是旨 在优化对社会成员性格特质的培养,促进社会成员更好的发 展。由此可见,国民性格我的优化是寓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 标内容中,由此可见二者是殊途同归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进行国民性格优化的有效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 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 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国民性格的优化是指通过调动一切 积极因素,对社会成员的性格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塑造,促使其形成良好稳定的性格特质。此外,思想政治 教育与国民性格的优化在方法上都侧重于对社会成员心理 层面的教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是进行国民 性格优化的有效手段。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与国民性格的优化存在着紧密的联 系,这种紧密的联系为思想政治教育对国民性格优化的路径 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指导价值。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优化国民性格的路径的启示 (一)用社会主流价值观引领对国民性格的优化。国民 性格优化与社会主流价值观虽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组 成部分,但社会主流价值观是推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引子, 而国民性格的优化强调的则是思想政治教育推行的一个动 态的发展过程,因此,用主流价值观去引领对国民性格的优 化不失为是有效路径。如把社会主流价值观寓于传统的民俗 文化活动中,真正贯彻“群众路线”开展喜闻乐见的民俗活 动,让广大的社会成员在参与民俗文化活动过程中,潜移默 化地接受了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并将主流价值观内化于心, 进而优化了国民性格。

(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优化国民性格塑造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丰富多彩,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活动的有效形式。如时下的网络大数据因其具有的信息覆盖 面广,对社会成员辐射范围大等特点成为了时下思想政治教 育的新载体。而国民性格优化的对象亦是普遍的社会成员, 在对象如此广泛的情形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就为国民 性格优化的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具体做法是建构合理的网 络平台,搭建社会与社会成员之间的交流桥梁,形成多方位 的信息输出与反馈,传递社会的正能量,进而在这个过程中 达到对国民性格优化的目的。

(三)用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社会环境,形成国民性格优 化的环境新合力。人的生存、发展与外界环境有着密切的联 系,其思想、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也与环境密切相关。环境会 通过塑造人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人的行为方式,但并不能说 人在环境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亦可以通过认识环境、进而 改造环境使人自身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国民性格的形成及其 特点与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因此,若想 优化国民性格,须得先优化其所处的环境。而思想政治教育 是优化社会环境的主杠杆,用思想政治教育去优化社会环境, 能够促进国民性格优化的环境新合力的形成。如调动学校大 环境、家庭大环境、社区大环境、职业大环境等的相关环境 积极因素,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进而培养和优化社会成员 的性格。参考文献:
[1]周海燕.论我国社会转型期民族性格的优化[J]. 吉 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9期. [2]王忠武.社会结构转型与国民人格塑造[J].文史哲, 2002,(5).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 出版社,2013.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