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个人总结 > 【广西高校学生安全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创新分析】 广西晒课

【广西高校学生安全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创新分析】 广西晒课

来源:个人总结 时间:2019-10-07 07:56:05 点击:

广西高校学生安全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创新分析

广西高校学生安全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创新分析 近年来,广西高校安全事故频发,两盗一抢、火灾触电、 校园诈骗、心理问题引发的大学生伤人等事件屡见于报端。

如何立足区情,开展好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提高其有效性, 使大学生充分意识身边的危险,掌握避险技能,学会自我调 控,这是广西高校安全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存在问题 在高校环境充分开放的前提下,如何确保大学生身心安 全,是管理者长期思考的问题,但是该工作纳入必修课时间 却不长。2004年北京林业大学首次把“安全逃生课”纳入必 修学分,广西多所高校于近年开设安全教育类课程。以广西 大学为例,2011年起,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成为全校公共必修 课,但是这门课程尚存不足。为分析问题,笔者深入课堂, 在课堂随机发放180份调查问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 课程内容与课后学习四大部分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问题 如下。

(一)师资队伍有待完善,教学理念有待改变 对于谁适合教这门课程,国内教育界有两种声音,一种 支持由学校保卫部门人员教,他们经过专业培训,有丰富的 校园安全事件处理经验,能够从实践上指导学生。另一种支 持由大学辅导员教,持此论者认为保卫部门人员文化水平不 高,不具备教师资质,缺乏授课技巧,学生旷课严重。当下 大学生经受的不仅是传统威胁,还新增网络谣言、心理危机等问题,具备心理学、教育学基础的思政辅导员比保卫人员 更适合。目前,广西各大高校主要由辅导员教授该门课程。

但是,目前由辅导员教授效果不够理想,原因是:开展 安全教育的教师队伍缺乏专业职业化,课程运作粗放、不系 统。辅导员大多不是安全专业出身,未接受课前统一培训, 尚不具备安全逃生和安全实践能力。多数辅导员上完理论课 就结课,实践环节成空谈。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态度存在 偏差。辅导员平日有大量学生管理事务要处理,对于课程敷 衍了事。安全教育课常常变成视频课,教师放完多媒体就下 课的情况屡见不鲜;
又有辅导员把课堂变为班会,约束学生 行为。

(二)课程设计本身存在缺陷,课程策略、内容有待改 善 问卷结果表明,37%的同学提出课程内容很令人失望, 理论多技能少,所选事例过时,远离生活实际,大部分知识 为从中小学就被灌输的规范;
90%的同学反映授课方式主要 是放视频,此部分学生中又有78%认为,教师大多放弃讲授, 由学生自己看视频学习,授课方式单一、不深入。学生提出 采取课堂小组讨论、开展安全演习、课后调查等建议,但是 由于师资队伍原因,课程普遍缺乏实践性,影响学生学习兴 趣。广西大学安全教育课划分为国家安全、心理安全、人身 安全、财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防灾避险、网络安 全、食品安全、社交安全十个模块,共设置12个课时,要通过视频教学将十个模块在固定课时完成不容易。65%的学生 表示,授课老师每个模块都播放相关视频,但是视频之间没 有逻辑关联,缺乏侧重,仅是看着有趣,没有帮助理解。由 于该课多为考查课,教师仅仅以课上作业作为考核结果,具 有随意性,不利于有效地评价学生所学。

(三)课程目标定位不准,课后学习不被重视 该课以传授知识为课程目标,意图通过丰富的模块,在 课堂架构学生的安全知识体系。授课老师对于课后探索、结 课考试较为忽视,重授课轻课后考核,这是误区。该课涉及 内容多,目标不应求大求全。增强大学生安全意识,才应是 本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问卷调查显示,68%的同学表示平 时不会主动对安全知识进行学习,接受知识是被动的,这充 分说明其意识极其薄弱。与其薄弱意识相对应的是,他们正 面临着多重身心威胁因素,单一知识不足以解决问题。要做 好安全教育,必须把安全教育作为系统工程抓,通过板报、 宣传栏、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日常化教育。要达到植入人心 的效果,还要充分考虑“90后”学生的心理特点。当前90后 大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寻找网络资源能力很强,具备 课后主动学习的能力,但是他们自我意识强,对于刚性管理 有反抗意识,延续中学行政管理方式强调安全重要性,只会 适得其反。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改良策略 (一)转变“管理模式”,换为“学习模式”的教育理念 在管理模式的安全教育课上,课程实现的是对学生日常 行为的规范。要改变这种模式,教师要改变观念,主动切换 为“学习模式”。通过趣味性和逻辑性吸引学生,引导学生 主动探索,塑造安全习惯。问卷调查显示,在面对“你认为 最愿意接受的安全知识学习渠道”这一问题时,58%的学生 填选手机网络,其次是电视媒体(32%),愿意接受长辈教 育的不足10% 。这表明教师应当抓住年轻人关注网络的特点, 在课堂注意建构知识与网络传媒的联系。通过提供开放性、 线上课后作业设计,让他们在网络寻找材料,做调查,形成 课堂自然延伸。

(二)精选课堂内容,优化课程设计 1.强化课堂内容选取。安全教育涉及多方面,单对多模 块做蜻蜓点水,不如侧重地做课外延伸。在选择内容方面, 要有辩证意识,授课者既要对课本知识模块有基本了解,不 脱离基本模块;
又要跳出模块寻找网络资源,做安全事件的 有心人,密切关注网络热点事件。比如复旦大学生投毒事件 对应社交安全、心理安全模块;
2014年8月全国多地报道的 少女返校遇害事件对应人身安全;
网络“大V变大谣”事件 对应网络安全等。以相关新闻段落取代生硬的模块作为课程 内容衔接点,引起学生兴趣,再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在 传授安全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

其次,要以区情为基点进行举例阐释。安全教育毕竟是实践性课程,要结合学生周边实例才更引起重视。笔者在课 堂调查过程所见,一起发生在广西高校的视频事件引起的热 度远大于发生于上海高校的事件。广西在地理地貌上有沿江 沿边、多山多水的特征;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 文化;
在社会风貌等多方面具有不同于其他省份的特点。把 握这些特点,深入其中进行探讨,结合本身高校、学科特点 进行重点选择。例如:少数民族学生、东南亚国际学生聚集 的学校要把国家安全板块放到一个重要位置;
面向有大量野 外作业的专业学生,地理灾害、野外避险部分更应仔细讲解。

再次,尊重学生对新知的渴望,与其他课构成课程体系。

大学教育与中学教学差别应该在于创新性,高校教育应更注 重对学生知识层次的深化。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一些安全 板块(心理安全、国家安全)表现出更高兴趣,因为这些板 块相对于教条性的人身安全而言更有新鲜度、纵深感。笔者 在课堂通过从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疑似神经症等 心理学专业知识进行剖析,辅以案例,取得不错的效果。深 入的讲解而非肤浅的介绍,不仅教授他们心理安全的保护措 施,同时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入门,形成课与课之间 的体系链条,有助于引导学生去开拓知识的新领域,充分调 动其对知识的渴求。

2.采取情境教学增强互动。单向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需 要,在集体演练难以实践的前提下,课堂要多采取情境教学。

所谓情境教学,即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调查问卷显示,超过50% 的学生提出了加强情境教学的要求,可见教师应更多考虑师 生互动。比如进行经典的心理游戏;
在人身财产安全、防灾 避险安全方面则更适于小组学习,通过分角色饰演情境小品 的方式来达成;
国家安全则可安排小组之间进行辩论赛,通 过辩论明晰安全问题。

(三)加强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进行队伍优化结构,改变目前只由某一类教师全 程上课的局面。教师队伍应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保卫部门 人员。通过汇编校园案例,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和讨论的方式 参与课程;
二是大学辅导员、思政干部作为课程主讲人,运 用本文的思路,以激励方法为核心理念,对安全知识进行讲 解,引领同学深入学习;
三是心理健康中心、安全部队专家。

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比如 “消防日演习”、“525心理活动” 等,将课堂实践环节分解到日常活动中去,并且规定算入课 时。

其次要加强师资培训。安全教育课的特殊性决定授课者 既不需安全专业出身,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目前大 部分辅导员不具备相关的资质。可由各高校学工处在辅导员 职业培训中通过开设讲座,辅导员参与演习等方式,使其具 备一定的传授安全知识的基础。

再次,授课者要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加强对课程的重视 程度。考查方式不宜敷衍了事,应精心准备。通过设计安全课题,引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通过组织问卷、进行采访等 方式,了解潜藏在学生身边突出的安全隐患。既避免理论考 试、论文这种不适于本课的考核方法,又借此加强了他们的 实践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张继延.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效果的路径与方法研 究[J].福建论坛(社交教育版),2010(12) [2]刘尧飞.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调查及对策分析——以 江西某高校为例[J].中国科技纵横,2009(11) [3]郑玉莲.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教法改革探究[J]. 重庆文理学院,2011(4) [4]黄龙.当代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若干问题思考[J]. 科技信息,2008(30) [5]蒋夏宁.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扬州 大学学报(高教版),2003(4) [6]范剑辉.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建设初探[J].广西大 学学报(哲社版),2009(S1)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