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培训计划 > 【分析我国青少年饮酒行为禁而不止的原因】 青少年为何不能饮酒

【分析我国青少年饮酒行为禁而不止的原因】 青少年为何不能饮酒

来源:培训计划 时间:2019-12-02 07:54:18 点击:

分析我国青少年饮酒行为禁而不止的原因

分析我国青少年饮酒行为禁而不止的原因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年修正本)》第四章三第十七条明 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 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己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但是无论是 法律上的明文规定,还是各学校的三令五申,即便常有酒精致死的报道,似乎都 阻止不了己经普遍化的青少年饮酒行为。本文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探讨在饮酒 行为是明令禁止、不良健康行为的前提下,青少年饮酒行为依然无法得到控制的 社会原因。

二、核心概念 本文核心概念是青少年饮酒行为。行为是人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的能动 性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饮料酒分类》( GB /T 17204-2008),饮 料酒( al-coholic beverages)指酒精度在0. 5% vol以上的酒精饮料,包括各种发酵酒、 蒸馏酒及配制酒。综上,本文的青少年饮酒行为指我国未成年人在内外因素共同 作用下所产生的饮用饮料酒的行为 。饮酒行为,属不良健康行为(unhealthy behavior),饮料酒中的酒精对人体的危害己经被大量科学研究证实,对青少年的 不良影响尤为严重,轻则影响学习生活,重则威肋、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健康。

三、现状 青少年饮酒行为一直是社会关注焦点,不少机构组织进行过相关定量调查。

2014年5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公布了《我国三大城市青 少年和孕妇饮酒状况调查报告》,该项报告基于2013年对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 城市的136所学校随机抽选的1.4万余名学生及其家长开展的饮酒现状调查,报告 显示青少年饮酒行为存在普遍化、低龄化、女生饮酒比例上升和饮酒地点日常化 等的特点。

除了对我国中心城市青少年饮酒行为的调查外,还有对中小城市青少年饮 酒行为的调查。2008年,重庆大学对山东省菏泽市6所学校的初中高中、中职 和大专四类学校的1699名学生进行分层整群抽样问卷调查,该调查比们戈国三大 城市《青少年和孕妇饮酒状况调查报告》早6年,调查地点也不同,但两者所反 映的青少年饮酒行为状况具有一致性。四、原因分析 人一出生没有饮酒的概念、能力和行为,饮酒行为是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 养成的。许多经典的行为养成理论以不健康行为为起点,通过理论模型设计矫正 程序的矫正方式,为不健康行为的矫正实践打下理论基础[}z}本文将利用行为养 成理论,以亚健康行为(从健康行为转变为不健康行为过程中的带有不健康倾向 的行为)为起点,分析不健康行为养成的程式化,以阻碍不健康行为养成,这或 许是消减不健康行为和恢复健康行为的途径之一。

(一)社会认知理论 班杜拉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是世界公认的当代社会认知理论奠基人,行 为矫正技术的主要创始人。1965年,班杜拉曾做过一系列儿童攻击玩具娃娃的研 究,试验结果表明,人类无需惩罚或奖励就能形成新的行为。据此在认知理论的 基础下,班杜拉在行为、认知,其他人和环境三方互惠决定论的基础上,界定了 人的五项基本能力,下文就将以人的五项基本能力为分析框架来分析青少年饮酒 行为禁而不止的原因。

(二)符号内化的能力 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符号,人们借助符号加工和转换暂时的经验,并把这 种暂时的经验作为指导将来行动的内在的一种模型,这是人自我符号化的能力。

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大量的酒文化符号,如著名词人苏轼的经典词句把酒问青天 塑造了一个不羁潇洒的形象;又如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论英雄的经典篇章渲染豪 放的氛围,这些本意不在宣扬酒文化的文化典籍在被主流文化推崇的同时,无意 而又必然地使从小接触古典文化的儿童内化这些酒文化符号,在时机成熟的情境 下,孩童将产生模仿和体验的内部符号化行为。

如果说上述的酒文化符号是无意的、附加的,那么酒行业通过媒体大肆宣 传就是有意为之。酒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利益集团,相关厂商为了谋得 更多的利益会为大量广告宣传塑造带有成熟符号的白酒、高雅符号的红酒和狂欢 符号的啤酒等,虽并非针对青少年,但无处不在,成为固化的符号后将对青少年 饮酒行为产生极大的诱发作用。

(三)未来预期的能力未来本身不可能是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但人们对未来的认知表征对当前的 行为有强大的影响因素。我国是传统的人情社会,在当下,人情己经成为重要的 社会资源。伴随人情的就是酒席文化,良好的酒量和酒席礼节被认为是一个人社 会能力的表现。这就决定未成年人的一种社会预期,认为饮酒是进入社会后必备 的能力。在这种可预见的结构下,青少年倾向于提早演习,以便早早练成出众的 酒量。

这个维度还能部分解释女学生饮酒率上升的原因。传统酒文化符号中,饮 酒并不是一个女性的正向符号,女孩饮酒会被视为不正经的表现。自1971年我国 出台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女家庭数量大增,因此家庭中本是对男孩的期待便 会转移到女孩身上,部分家庭甚至特意培养女孩的酒量,不能完成父母期待的女 孩则会受到训斥。

(四)观察学习的能力 班杜拉认为,习得一种行为并不一定发生在这种行为的实践之后,观察他 人的行为和其行为后果同样能代替行为实践而让人学习该行/ JO《我国三大城市 青少年和孕妇饮酒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近半数青少年没有事实上的饮酒行为,但 确有饮酒行为的能力,因为他的家人、朋友以及在各类媒体中出现的饮酒广告模 特都在反复演示饮酒行为[#]。从观察学习的维度出发,这种长期的非行动学习 有代替强化行为学习的作用。青少年没有饮酒行为不代表没有饮酒倾向和饮酒能 力。

(五)自我调节的能力 社会认知论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把自我调节功能置于中心位置。诚然,外 部环境能影响、改变行为,可是自我影响部分决定了行动的方向。所谓自我影响 即把自我表现与主观标准比较从而进行自我控制。

酒精的成瘾性、暂时失去或失去记忆等消极作用在青少年的认知中是饮酒 目的之一。除了追求这些假象感受外,饮酒的另一个目的则是攀比酒量。人们饮 酒前大多设有饮酒期待,即酒后的身体机能感受或酒量过于他人,在没有达到自 身预期时,人们总倾向于继续饮酒以达到自我标准。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出于 过高设置预期或争高比低的冲动,加上酒精的麻痹性促使青少年在追求饮酒的过 程中,饮酒的量和次数也随之增加。青少年较弱的自控能力使青少年去饮酒化难 上加难。(六)人的潜能 巨大的潜能是人的特征,一些比较复杂或是需要后天练习和培养的行为是 以人的天赋能力为基础的。一方面,饮酒是人天生就会的液体饮用能力,肝对酒 精的耐力也是天赋之能,加之一些含酒精的饮食传统如酒酿圆子等日常食物,使 青少年愈加适应酒;另一方面,天赋的饮酒能力和解酒能力造成饮酒没有伤害的 错觉,从而推迟了人的警觉J险。即便有家长或老师的戒酒劝告,叛逆期的青少 年也难以体会到饮酒的危害,过高估计自身的耐酒精性,难以认同禁酒的合理性。

五、小结 上文从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的五个维度出发,分析了我国青少年饮酒行 为禁而不止的原因:从符号内化的途径看,如果饮酒符号力量强于禁酒符号的力 量;从未来预期的角度看,酒席文化的根深蒂固促使青少年生成自我饮酒预期;观 察学习使得未成年人的饮酒观察学习;在自我调整和人的潜能方面,青少年没有 对自身的生理功能和酒的危害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除此之外,禁而不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禁酒重视不足,力度过小, 范围过窄,仅《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酒类流通管理办法》中个别条约涉及相关 且操作性过低。我国青少年饮酒行为现状不容乐观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无论是 青少年行为上的还是观念上的去饮酒化都依然面临瓶颈,道路漫长。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