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财务计划 > [作曲教学的本质与经过概述] 教学的本质

[作曲教学的本质与经过概述] 教学的本质

来源:财务计划 时间:2019-11-07 08:03:51 点击:

作曲教学的本质与经过概述

作曲教学的本质与经过概述 一、丰富的想象力是艺术创作的前提 其实作曲教师们经常谈论的话题许多是关于学生的,特 别是那些为数不多的“天才”学生。所谓“天才”学生,无 非是指那些具有“卓绝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尖子”人才。

而艺术教育的“学苗”之所以不同于其它学科门类的学生, 对其资质的要求之一就是要具有“卓绝的想象力”。但如今 各个音乐院校作曲专业学生中具有这种资质的人能有几 成?想象力“先天不足”在眼下作曲专业本科学生特别是低 年级学生中带有普遍性。但这个现状的形成,并不是孩子们 在生理或心理上先天发育不良,而应是他们在接受中国式基 础教育过程中心智失衡的结果。前不久,一则报道频现报纸 与网络:“2009年,国际教育进展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 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的运算能力排名第一,而想象 能力则倒数第一,创造能力倒数第五。中国的中小学生中, 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仅占4.7%,而希望自己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得到培养的只占14.7%”。由此可见,自学龄前 便已开始接受应试教育模式训练的中国儿童,很早就丧失了 好奇心和想象力,对于教科书以外的知识缺乏了解,而他们 的艺术兴趣大多在进入小学之后就逐渐消退了。虽然中国的 “琴童”数量居世界第一位,有3000万之众;
虽然中国每年 参加音乐考级的孩子至2012年已超过了100万,全国考级的 总收入已达30亿元以上;
但是真正对音乐充满兴趣,因为学习音乐带给自己无穷想象而乐此不疲的孩子则少之又少。而 现在我们的作曲专业学生大多是从那些从小就开始为了通 过以“强化素质教育”为名的“音乐年检”(考级),每天 被强制性“痛苦劳作”的“琴童”中分离出来的。他们中的 一部分甚至是因为在学习演奏过程中,被认为缺乏想象力、 理解力和专注力,被淘汰出局“无路可走”才不得已转学作 曲。诚然,作曲家的音乐想象力最初也是在学习演奏和演唱 (合唱)过程中不断养成的,但他们的这一潜质一定大大强 于其他从事音乐表演的人,可谓“演而优则创”,音乐史上 有太多的范例可证。作曲是一种理性与非理性思考交织在一 起的创造性劳动,与其它艺术种类一样,其本质与魅力就在 于作曲家独特音乐想象力的体现,也就是那些非理性的音乐 表达所带给人们心灵的触动。单凭理性的构思与熟练的技术 却缺乏卓绝想象的音乐,是难以实现“心与心的倾诉”的。

想象力的培养必须要从思维尚未形成定势的幼儿时期开始, 并贯穿于基础教育的始终。想象力的培养较其他能力的培养 更应当受到重视,因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 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 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而我们面前的作曲专业 学生们,由于想象力培养的缺失,大多没有养成艺术想象的 习惯,他们对作曲的认识与理解自然难以深入,部分学生甚 至从一开始就对作曲没有太多的兴趣。学生们的这种苦恼常 常会被他们的老师忽视,被看做是不上进不用功,有些学生甚至被“放养”,任其“自生自灭”,“有教无类”的说法 似乎不适用于当今的作曲教学。作为作曲教师,面对这样的 现实,与其一味抱怨中国教育机制对于学生想象力培养的忽 略,还不如在自己的教学中尽力去激活学生们先天仅有的那 点想象能量,并不断增强后天的“补养”,毕竟学习作曲本 身就是一个“由技入道”的过程,想象力也会随着创作技巧 的不断熟练而提升。

二、持续的创造力是艺术创作的本源 我所谈及的创造力不同于一般概念上的“创新”,因为 我将中国当代社会中的“创新”一词理解为“创造力与破坏 力的总和”。创造进步的新事物代替或改造落后的旧事物是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动力,甚至一些新事物的产生是以毁 灭旧事物为前提和目标的。因此,创造力与破坏力的平衡应 是“创新”的科学标准;
“破坏力”弱于“创造力”,国家 则处于思想僵化固步自封的状态;
“破坏力”强于“创造力”, 国家会形成社会动荡弊端丛生的局面。“砸碎一个旧世界”, 除去锁链,冲破樊笼,无可非议;
“创造一个新世界”,千 难万苦,呕心沥血,谈何容易。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来说, “创新”在“关键词”中应列首位,这已成为社会精英与普 通民众的共识,同时也说明我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在近代 史上落后的根本原因。曾有报刊文章说:“公元6世纪至17 世纪初,在人类的重要科技成果总量中,中国的发明创造始 终在54%以上。17世纪中叶起,这一强势便开始迅速衰退,至19世纪剧降至0.4%,而这一历史时期,也正是儒家正统思 想逐步走向制度化的时代。”所谓“儒家正统思想制度化” 的结果,就是以知识分子为中坚的中国社会精英不仅创造力 急剧退化,而且破坏力也遗失殆尽。但就艺术而言,“创新” 更多体现为创造力,而非破坏力。后人的光彩并不会遮掩先 人的荣耀,而先人辉煌的经典永远会是润泽后人智性的源泉。

南齐画家谢赫在他的著作《古画品录》中提出“迹有巧拙, 艺无古今”,讲的就是艺术创作与审美的辩证关系和历史观。

当下中国的教育者不约而同地将艺术教育认作是培养青少 年创造力的最佳载体甚至是唯一途径,而在我们高等专业艺 术院校内部,反倒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这种“灯下黑”的 现象在音乐院校教育教学体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中国音乐 院校长期以来重教学轻教育、重实践轻理论、重技艺轻文化 的学风教风,很少会使教育者们去关注受教育者创造力的培 养,大家只是希望自己能够得到那些极有音乐天赋的学苗, 那些创造力已经得到充分开发的“尖子”学生,以他们在学 期间出色的艺术展现来昭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成果。因此, 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箴言”――“一切为了学生,为 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听起来不只是绕嘴,而且多 少使人感到有些言不由衷,甚至是空洞乏味。艺术创作的本 源是艺术家的持续创造力,昙花一现的“名家名品”可能会 成为时代的印记标注社会文化的进程,而层出不穷的“永恒 经典”方可作为历史的柱石构建人类文明的圣殿。由此看来,对作曲专业人才创造力的培养不仅要得到重视,而且还要扎 扎实实地践行,切不可“急功近利”。

三、对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应是艺术教育的根本 对于学生们创造力的培养要注意到他们生理、心理成熟 不同步的实际情况,要注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因此在作 曲教学中,教师们务必要使学生们逐渐理解“复制与创新”、 “创作与创造”的相互关系,引导他们在全面掌握音乐创作 规律的同时,轻松愉悦地进行音乐创作。艺术教育的基本方 法是“体验”而非“求证”,而“体验”即是对艺术想象的 感知。但是仅有感性的“体验”是不够的,还需加以理性的 “揣摩”方能悟出艺术的内质。艺术欣赏的直观感受使人们 更多地专注于艺术家美妙创作构思与纯熟创作技法的展现, 从而忽略了对艺术家的创造力,以及他们为养成这种创造力 而持续不断地“修身养性”的体会。学习艺术必须都要经过 看似枯燥的技法训练过程,但是每一个谙练的艺术教师都很 清楚,这个技术训练过程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 力及与其相关的其他能力。“艺术的学习是一个由技入道的 过程,专业技巧的训练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创造力、想象力、 审美能力将成为决定一个人艺术成就的关键。而这些都需要 长期而持久的艺术理论、美学、哲学、文学等多方面人文知 识的浸润”(曹晖《高校艺术专业亟须人文主义教育》)。

复制与创新――复制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创新是文化发展的 动力。创造新事物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对旧事物的形态与本质的认知和了解,这种认知和了解越深刻,思考就会越 透彻,创造也就会越成功。但在作曲教学中,我们切不可在 指导学生“复制”时,抑制了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否则会消 解他们的艺术创造力。斯特拉文斯基讲过:
“Goodcomposersborrow,greatcomposerssteal.”(好的作 曲家借用,伟大的作曲家偷用)。我以为他所说的“借用” 不是“抄袭”而是“复制”,而“偷用”也绝不是“剽窃” 而是“创新”,一种将旧事物“改头换面”“脱胎换骨”为 新事物的创造。创作与创造――英文中表示“作曲”的动词 多用compose(也作“构成”),而较少使用make(制作)、 write(写作)和create(创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