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离任 > [重建学生与课程的关系地策略分析] 关系的重建

[重建学生与课程的关系地策略分析] 关系的重建

来源:离任 时间:2019-10-30 07:50:39 点击:

重建学生与课程的关系地策略分析

重建学生与课程的关系地策略分析 随着课程实践的深入开展,学生作为一个群体的主体性 逐渐凸显出来,学生课程参与的迫切性也越来越强。只要我 们承认课程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那么, 学生参与课程发展的合理性就应该是一个无需争辩的论题。

但就现有的研究来看,学生课程参与的内容极其有限。“学 生仅仅作为数据来源出现在为数很少的几篇课程实施研究 文献中,而且学生数据也只是教师数据、校长数据的一个补 充或注脚。”[1]在课程发展的其他方面,学生几乎处于“失 语”状态,学生参与课程的研究总体上非常有限,因而课程 参与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但这并不能成为否定学生参 与课程研究的借口。为了保障课程改革的成功,同时也为了 拓展我们对课程实施的理论认识,政策决策者、变革促进者 与实践研究者都有必要充分关注学生,并尝试以多种形式将 学生归位到课程参与者的行列中来。

一、课程发展过程中学生的“失语”状态 从课程发展的历程来看,学生一直是作为对象、客体 的身份存在于课程体系之中的,从柏拉图创造的教育“工具 主义语境”[2]到赫尔巴特的“教育即塑造”,再到斯宾塞 的“为完满生活而准备”,以至近现代出现的泰勒课程开发 范式,凸显的都是一种“工具主义”的话语体系——一种见 物不见人的课程发展观。“工具主义教育理论,在道德上犯 了两重罪恶:一是为儿童设计一个遥远的不可企及的美好未来,它是不是值得追求是完全有理由从道德上加以追究的;

一是在教室里扼杀了个人的尊严、价值。”[3]“工具主义” 语境下的学生,对课程采取的是一种忠实取向的学习态度:
服从权威。课程以客观、权威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课程内容 是不容置疑的法定知识;
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与领悟,忠实地 依照于教材的呈现及教师的讲授。在学生经验课程的过程中, 学生作为“主体”消失了,他们尽量排除个人的偏好、兴趣 等因素对课程理解的影响,以忠实的、不容置疑的方式接受 教师传递的法定知识,纵使个人的理解与教师的传递之间发 生冲突,仍然服从权威。在课程的忠实取向中,学生话语的 特点表现为“失语”。

然而,杜威的出现扭转了课程工具主义发展的方向, 将“人”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作为后起之秀的课 程理解范式,更是将个体对课程的建构作为课程发展的新取 向而受到课程理论界与学术界的赞同与认可。人们开始意识 到学生作为课程主体的重要性以及课程参与的价值。从宏观 层面的课程改革,到微观层面的课堂教学,学生作为课程主 体的意识也越来越强。近几年出现的研究性学习、建构主义 教学等理论都成为学生课程参与的典范。但值得注意的是, 无论从范围还是程度上来讲,学生的课程参与都是极其有限 的。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研究的优势与当前课程实施研究的状 况极不协调,“学生经验在目前教育话语中的匮乏限制了教 育者的洞察力”。[4]这意味着现有的课程实践还有很多的改进空间。

总之,学生是现有的课程实践及其研究中的一个弱势 群体,如何将学生对课程的“失语”状态转变为课程“参与”? 如何将学生作为研究者纳入课程实践的过程中来?如何让 学生发挥课程参与的能力与权利?这些问题成为摆在课程 研究者面前的新论题。

二、由“失语”走向“参与”:学生与课程关系的 转变 学生课程参与是指学生自愿、主动地介入课程发展过 程,并就课程问题进行意见交流与权责分享,从而实现学生 自主与自觉的一种活动状态。学生课程参与意味着学生课程 决策分享和权责的分担,意味着学生与教师的合作、对话与 交流,意味着学生思想的表达、意见的沟通和利益的体现。

[5]学生由课程客体转变为课程主体,学生不再停留于课程 要关照的对象(诸如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心 理素质等),而是转变自己的身份,参与到课程发展的进程 中来。

从理论上来说,学生参与课程实施及其研究具有多种 形式,每种形式中学生所扮演的角色与参与的程度也有所差 异。费尔丁(Fielding, M.)将学生参与学校改善与自我评价 的水平分为四类:学生作为数据来源、学生作为积极反应者、 学生作为共同研究者以及学生作为研究者。[6]他的观点为 学生参与课程实施及其研究的形式提供了一个概念架构。在考察课程相关问题时,学生作为一个数据来源自在情理之中, 这是学生课程参与的初级阶段;
而将学生作为课程研究者, 对学生而言,还有着相当大的难度。因此,作为过渡阶段的 “学生作为积极反应者”与“作为共同研究者”就显得非常 重要。前者疏于研究,而后者又从未曾涉足,如果能从上述 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课程参与能力,相信学生最终同样能 够像课程专家、教师(当然,三者研究的对象、范围、程度 是不同的)一样行使作为研究者的权利。

三、作为积极反应者:走向学生参与的全景式课程 观 走向学生参与的全景式课程观应是这样一种情景:它 不仅仅有文本式课程,还应有体验式课程、经验式课程以及 探究式课程。课程类型的多样化能够适应学生发展的多方面 要求,多元课程类型更有利于学生参与课程,实现课程自主。

(一)文本式课程:理性框架下知识教学的课程范本 文本式课程是学生课程参与的常态,它是静态的、程 式的和计划的课程蓝本,具有封闭性、固态化的特点,是学 生认知、改造世界的主要媒介。文本式课程将师生局限于课 堂教学之中,采取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讲授、讲解,学生的接 受方式主要是听讲、记录与记忆。在这种课程类型中,学生 只是获得了一种形式上的参与,即学生本人身在其中,但实 质上的参与却微乎其微,因为学生不需要对知识进行加工与 改造,无论学生吸收与否,这些知识都是以“理性的”、“真理的”、“科学的”方式存在的,不需要学生去顿悟,也不 需要学生去探究,它更多的是一种事实性陈述的知识,一种 理性框架下知识教学的课程范本。

(二)体验式课程:通过主体参与,体验生命意义与价 值 美国的凯斯西储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珀于20 世纪80年代提出了体验式课程的理论,他构建了一个体验式 学习模型:活动(体验)—发表—反思—理论—应用—再活动 (体验),依次循环。[7]体验式课程强调主体参与的重要性, 强调学生对课程活动的亲自性与卷入性,它表征着学生个体 对课程实践的一种态度与方式。学生通过对课程运行中一系 列活动的参与体验着一种生命的意义,或者说他们是用这种 活动诠释着生命的价值,表达着生命的激情。因此,主体参 与过程就是学生生命体验的过程,这种体验使学生在课程运 行中不断获得发展自己的动力。体验式课程将人的主体意识 要素引入,体现了主动性学习、自主实践的特点。

(三)经验式课程:构建以经验为基点的课程框架 经验作为学习和发展的资源,应该成为课程选择的取 向之一。经验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对自己经验 主动改造的过程,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循 环往复的过程。将经验学习理论应用到课程中来,就是要设 计一个互动式的学习过程,注重学习者在具体情境中的经验 与感受,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将课程内容内化于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经验式课程的架构应包 括四个层面:首先,通过活动提供给学生直接的学习经验和 活动情境,以获得直接经验,类似于体验式课程;
其次,反 思性观察,即逐步脱离具体的事件而在一般抽象层次下对直 接的学习经验和活动进行思考;
再次,抽象的概念化,将反 思的东西纳入理性的思考,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 方法,上升为理论;
最后,积极的应用,尝试将理论运用于 实践中。体验式课程与经验式课程的区别在于:体验式课程 重在体验,而经验式课程则重在获得;
体验式课程的结果在 于验证或者获得某种认知与经验,而经验式课程的结果则在 于获得经验的理论提升与更好的应用。

(四)探究式课程:自由与责任的统一中实现课程自主 探究式课程的实施在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过程中来,在探究的过程中体 验探究的乐趣,养成探究的科学精神。探究式课程的设计以 解决问题为宗旨,学生完全自主的参与探究,教师只是起到 指导、辅助的作用。在所有的课程类型中,探究式课程是学 生课程参与度最高的一种形式,它要求教师要放权,让学生 自由地去学习。自由不代表着放任自流,而是意味着权力与 责任。没有自主权,就不会产生主体参与;
没有责任,主体 参与就失去了意义。自由的课程参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指课程运行中教师允许学生可以随意走动,相互交 谈,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探究方式(显性自由);
另一方面是指教师不应为学生的智力、情感上设立关卡,而是能够让他 们在探究的过程中随性而为(隐性自由)。

由文本式课程到体验式课程、经验式课程,再到高级 阶段的探究式课程,学生课程参与的程度越来越高,这也意 味着学生对课程的认知、选择、理解、研究也越来越深刻。

现实的课程教学中并不是不存在这些课程类型,而是在于并 没用将后三者作为课程的主体形式,或者还未给予这些课程 类型应有的课程“名分”,只是被作为理解文本式课程的手 段与方法。而学生课程参与的提出,为这些课程形式提供了 用武之地,也为学生课程参与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权利通道。

四、作为共同研究者:学生课程参与的范畴与视角 在课程实践领域,教师与学生是课程实践的主体,课 程参与视域下的学生当然不只是授受的对象,还应是课程实 践各个环节的积极参与者与研究者。当学生面对课程实践时,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都需要纳入到学 生课程参与的范畴中来,并以不同的侧重视角,在与教师的 相互交流与沟通中展开课程研究。

(一)基于生成的视角,学生参与课程目标的制定 以往的课程目标都是先定性的、预设性的。教师上课 之前,已将课程目标写入教案。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设计课程 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达到实现课程目标的目的,这是泰勒 “行为课程观”在课堂教学中的集中体现:将课程目标作为 课程实施的出发点与归宿,并将课程目标作为课程的灵魂。课程目标的这种预定性堵塞了学生课程参与的通道,使学生 只能根据教师出示的课程目标,顺从地跟随教师课程教授的 线性流程,波澜不惊的课堂生活似乎成为教学的一种常态。

虽然课程目标的明确性合乎逻辑性、合乎科学精神、合乎效 率取向,但却掩埋了学习者学习的乐趣与方向。

基于生成视角的课程目标,强调目标是在课程实施的 过程之中随时生成的,而不是外在于课程;
课程目标的确立 不是由教师单独来执行,而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去不断的发现 目标、认知目标,探究实现课程目标的途径以及方法等,通 过这种目标的探求与摸索实现个体解放的最终目的。因此, 在课程开展之前,目标只能是以一般的、甚至是模糊的词汇 来描述,随着课程教学的深入开展,学生与教师共同从课程 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取目标,不断的完善目标,从而生成 明确的课程目标。由学生参与课程目标的制定体现了生成性 的特点,这种生成性目标必会使师生的课程教学过程成为一 个不可预期的、神秘的迷人之旅。

(二)基于对话的视角,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的选择 传统的课程编制过程中,课程内容的确定一般经历两 个阶段:首先是课程专家将确定性的知识汇编成册,组成具 体的学科,然后由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授受的具体内 容,传递给学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会参与其中任何一 个环节,课程内容虽关乎学生发展,但学生没有选择课程内 容的权利,他们只是被作为课程知识的容器,负责接受与吸收。当课程内容达到学生认知层面时,虽然学生可因认知结 构的不同而有选择性地接受课程内容,但这种选择的范畴却 还是来自于课程专家、教师的选择结果。

基于对话视角的课程内容选择,则提倡学生能够上升 到与教师选择同步的层面上来。专家所指定的课程内容多以 强调知识的学术性、理论性为主旨,将相关课程的基本观念、 基本技能、基本价值(态度、兴趣、信仰)纳入到课程内容中 来。这一层面的课程参与需要很强的专业性与专业化教育, 对于学生而言,有很大的难度。但对于教师这一层面而言, 师生有着共同的认知追求,即将课程内容如何转化为生之所 学。学生与教师对课程内容都有着自己的解读与认识,如何 将这些认识融合为一体,实现师生视域的融合,最有效的方 法就是对话。通过对话,学生将自己对课程知识的删减、扩 展、延伸、难点、重点、创新点等看法、想法告之教师,教 师在此基础上再整合课程内容,从而实现学生参与课程内容 选择的权利,增强他们的课程意识。

(三)基于发展的视角,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改进 在现有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奉行的一直是泰勒的 “行为主义”课程观,过于强调教师的权威,认为只要确定 教育目标、教学计划和安排环境、构筑情境,向学生提供教 育经验,就能确保学生按预期的方向发展。课程实施过程几 乎不去考虑学生内心经验的丰富性,学习过程变得很像一种 无生气的操练。虽然建构主义提出了学习者对课程建构的观点,但是这种建构性在实际的教学中却成了“花架子”,不 合时宜地出现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被教师导引着走向 教师预先设立的命题,进而认为这个过程就是“建构”,由 此而来,学生只不过是“建构”的旁观者,而教师则成为了 “建构”的主角。

而学生参与的课程实施,其目的不在于课程“建构” 的如何,而是在于课程实施的改进与学生自身的发展。课程 实施应当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性以及主体间性,主体性即是 指师生都是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而存在的,教师不是导演, 学生也不是演员,二者不是相对的关系,而是统一关系。师 生的主体间性则是指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发自内心,各自表 达对课程实施最真切的感受,使双方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能 够和谐共进。这样的课程实施应当是主体的“一种内心的旅 行”,学生参与其中,不伪装、不自卑,积极构建属于自己 的课程实施过程。

(四)基于反思的视角,学生参与课程绩效的评价 泰勒认为:“评价(evaluation)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 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然而, 由于教育目标实质上是指人的行为变化,即是说所指向的目 标是为了在学生的行为模式中产生所期望的某种变化,因此, 评价是一个确定实际所发生的行为变化的程度的过程。”[8] 我国长期以来的课程评价也一直是沿用了这一标准,将分数 与考试作为评价的重要手段,学生,特别是学生的学业成绩成为评价的对象,他们只是接受评价结果,而对于诸如评价 过程怎样设计、评价结果有何解释都无从了解。他们从课程 评价中唯一获得的信息就是自己在班级中的排名如何,与以 往的成绩相比是否进步,评价对他们而言,不仅是个陌生的 领域,而且也是一个从未涉足的领域。

将学生视为评价主体,参与课程绩效的评价,就是要 学生参与课程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方式的选择、评价结果 的解释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一般的课程 评价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领略到课程评价的意义以及对学 习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认知自我的课程学习程度,增强 他们学习的针对性。同时,课程评价有了学生的参与,评价 又多了一个可参考的维度,评价也会更加真实与全面,有利 于提高课程评价的信度和效度,促进课程的改进与发展。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