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开业讲话 > 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在儿童心理健康作用]

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在儿童心理健康作用]

来源:开业讲话 时间:2019-11-20 08:35:20 点击:

家庭环境在儿童心理健康作用

家庭环境在儿童心理健康作用 1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 一般来说,心理健康标志着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发展水 平,即人在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时,能持久地保持正常的心 理状态,是诸多心理因素在良好态势下运作的综合体现。但 究竟什么是心理健康至今尚未有定论。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 理卫生大会曾给“心理健康”作了这样一个定义“:心理健 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 矛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简明不列颠百 科全书》将心理健康解释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 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 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国内也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乃是 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并在 与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内 部心理结构,达到与环境的平衡与协调,并在其中渐次提高 心理发展水平,完善人格特质(张承芬,1997)联合国世界卫 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 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2家庭环境的界定 20世纪70年代初,Be1Sky提出了家庭系统的观点,而详 细阐明家庭系统观点的代表人物是Minuchin,他把家庭看成 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提出家庭是由复杂的、多个相互依 赖的亚体系构成,且只有把每个亚体系放在整个家庭系统中才能被理解。但是真正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则 始于1981年家庭环境量表(FamilyEnvironmentSeale)的问 世。该量表是由美国心理学家R.Moss和B.Moss于1981年编制 的,它将家庭环境分为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 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宗教道德、组织性控制性10个因 子。

国内对家庭环境的研究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取得 一些研究成果。国内对家庭环境的描述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 方面:
(1)将家庭环境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包括家 庭环境的各因素因子,主要是指家庭环境量表中所含的亲密 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 宗教道德、组织性、控制性十个因子,硬环境包括父母亲的 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状况等。

(2)将家庭环境分为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显性环境 包括家庭结构、成员文化、思想素质、家庭关系、职业、经 济等。隐性环境也是指家庭环境量表中所含的亲密度、情感 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宗教道 德、组织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多元智力倾向性的 关系研究性、控制性十个因子。

本文认为家庭教育环境是一个家庭所处的情况和条件, 以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作用所形成的关系和气氛 的总及其对儿童的教育与影响。3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3.1家庭教育物质环境 虽然很多研究表明,经济上的贫困往往会产生或多或少 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引起种种紧张和不安,带来诸多心理矛 盾和冲突,比如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悲观等不良情 绪,同时导致人际交往不良等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水平,但这种影响对于儿童更大。对于幼儿这种影响往往是 通过父母表现、传达给幼儿,也可以说家庭物质水平的高低 对幼儿是一种间接的影响。相对于经济水平来说,幼儿物质 生活环境的创设,比如墙面、花草等,对孩子心理影响更大。

3.2家庭教育精神环境 3.2.1家庭氛围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氛围是指家庭集体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在 关系融洽、成员心情愉快的家庭中,幼儿也会感到愉快、安 全。在情绪表现上比较稳定,“不随意地发脾气”,能较好 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行为表现上,由于心理压力小,则表 现得开朗、好奇心强、爱探究,而较少表现出退缩与焦虑。

相反,在家庭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总笼罩着一层阴云的家 庭里,幼儿在情绪表现上变化比较大,消极情绪较多,“常 发脾气”;
在行为表现上,因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提心吊胆 怕受到惩罚,或表现得急躁暴戾、易激怒、易攻击,或表现 得孤僻、冷漠、退缩,从而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3.2.2家长的教养方式与方法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 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不同学者对教养方式的划分不 同,如鲍母令德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权威性、专制型和放任 型,但一般人认为有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民 主型家庭中的父母能平等地对待、尊重孩子,能与孩子相互 沟通,交流各自的看法,能给孩子以鼓励和诱导,对其缺点 错误能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以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专制 型家庭常常强调辈分,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用权利和 强制性的训练使孩子听命。事实上,长期在父母高压政策下 生活的孩子,他们自身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容易形成胆小、 自卑的心理。溺爱型家庭中的父母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和分 寸,孩子往往表现出极大的依赖性,易形成任性、自私、放 肆、易发脾气、为所欲为、好夸口的行为品性。放任型家庭 中的父母认同“树大自然直”的观念,对孩子采取漠不关心、 放任自流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漠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和需 要,这种忽略型家庭中生活的儿童常会逐养成冷酷、攻击、 情绪不安等心理。

3.2.3家长的文化程度及其教育观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 响 家长的文化程度高,有利于其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在家 庭教育中,他们不认为“孩子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成才”,看 问题也较客观、全面、理智,在对待子女与自己的关系上, 能够“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因而能了解儿童发展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儿童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 育。但是,有调查显示,在文化程度高的家长中,有一部分 家长教育观并不正确。这说明家长的文化程度是影响其正确 教育观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两者之间并不是因果关系。

家长的文化程度高,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从而对幼儿 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响。

4家长如何正确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1)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形 成最佳的亲子关系,并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家庭成员之间 互相尊重爱护、以礼相待,为人处世通情达理,家庭氛围安 定和睦、融洽温暖、民主平等、愉快欢乐,这样才能给孩子 留下和谐完整的印象,给孩子以信任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2)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与方法。本着“民主、宽容、 自由发展”的教养原则,家长以身作则,做好孩子学习的榜 样,以理服人,对鼓励与惩罚的运用要合理恰当。

(3)家长要提升自己素质。不论是家长的文化还是心 理素质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影响,家长要不断学习,掌 握正确教养孩子的许多方法,让孩子在关爱与健康的环境中 生活成长。

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心理, 二者缺一不可。我国目前正处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的新时期,社会的变迁、竞争的加剧,增加了人们适应上的 困难。优胜劣汰,心理不健康者比过去更容易被社会所淘汰。而儿童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身心健康发 展的奠定时期,这一时期的发展决定了以后个人发展的方向。

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因素很多,而父母作为孩子最亲密的接触 者对其心理卫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奠定了一生心理健康的 基础。儿童期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家长是孩子接触 最多的人,所以家庭环境在儿童心理健康和社会行为问题发 生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 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在家长的良好引导下使孩子健康 快乐成长。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