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开学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调查与分析] 课程设计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调查与分析] 课程设计机械原理

来源:开学 时间:2019-10-07 07:50:13 点击: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调查与分析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调查与分析 摘要: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课程教学的一个重 要实践环节,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质量。

我利用自己设计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质量调查问卷》 对机械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掌握了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状况,并提出了相应 的教学改革建议。

问卷调查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4.026 一、引言 机械原理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它是研究机械的工作原理、构成原理、设计原理与方法的一 门学科。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对机械原理课程的实践性学 习,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毕业设计的质 量。为了掌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现状,提高课程设计 的教学效果,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提供依据[1],我设计了《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质量调查问卷》。问卷主 要涉及课堂教学环节、教学效果、学习情况等问题。调查对 象是该校已经学习了机械原理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的 学生,调查采取不记名的形式进行,以自愿为原则,共计108 名学生参与填写调查问卷。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及展开过程调查结果与 分析 (一)学生对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的态度 调查显示,学生对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学时设置为20学时 的安排认为合适的占78.7%,这表明大多数学生都认可该门 课程学时数。学生认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对于机械原理的学 习非常重要的占34.2%,重要的占50.9%,一般重要的占14.9%。

这说明学生都意识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这门实践课的重要 性。

根据调查结果,有64.8%的学生希望该课程的理论教学 与课程实践教学交叉进行,有35.2%的学生希望先理论后实 践。这表明,大部分学生不认可现阶段的课程设置的安排, 希望能在机械原理理论授课的间隙开展课程设计的实践课 程,这样学生及时地将理论知识在课程设计中加以应用,教学效果可能更好。

(二)学生对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采取的方式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 83.3%的学生认为教师采取的分组进行 学习的方式合理。不过对于小组成员的人数存在不同的认识, 49%的学生认为4-5人合适,35.1%的学生认为6-7人合适。在 小组成员搭配方式的认识上, 55.5%的学生认为根据学习能 力水平平均搭配这样比较合适,37%的学生认为自由组合的 方式比较可行。这表明,学生认为在小组成员的组成上,让 学习能力稍强的,学习主动性高的带动学习能力不够的,积 极性不高的学生,这样相互搭配,提高班级学生整体的学习 积极性,这样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

77.8%的学生表示选定的研究课题是经过小组成员共同 商量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决定的,87%的学生表示小组 确定的选题是自己想做,这说明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能够满 足学生对选题的需求。学生确定选题后采取任务分配的方式 开展课程的学习,其中76%的学生表示是根据组员意愿来确 定任务的,其余的学生表明是由小组长指定的任务。根据自 己的意愿确定任务的学生表示,69.4%的学生是选择自己会 做的,而30.6%的学生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这表明我们的 学生在学习的态度上都比较求稳,自信心不足,教师在之后的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

(三)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展开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自己的选题难度大的占51.8%, 适中的占48.2%。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对方案进行运动分析和 动态静力分析这样的计算难度较大,还有少数学生认为进行 CAD绘图较困难,这充分表明,学生在进行机械原理理论课 程的学习时,对于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这两章节的学习深度 不够,平时对CAD绘图的锻炼强度不足。教师要加强学生对 CAD绘图的练习,同时在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上要进行必要 的改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抽象的物理知识。

关于选题任务范围应该涉及哪个或者哪几个机构较合 适的问题上,同时选择了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这 三者的占37.8%,选择了其中两个的占42.4%,其余的只选择 了一种机构。这充分表明学生希望选题能够应用到理论课程 上所学的三大类机构类型。因此,教师在布置选题上需要更 加严谨,能够覆盖所学的至少2种机构类型,使学生的学习 能力得以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在绘图过程中“你能准确使用新标准”这个问题上,可 以的占44.4%,不可以的占55.6%。“如果你能使用新标准,那你采取的途径是什么?”针对这个选项,9.2%的学生因为 以前学过所以会,53.7%的学生选择查阅以前的教科书,35% 的学生选择上网搜索答案,2.1%的学生选择请教同学或者教 师。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问题的解决方式 是:请教老师或者同学的29.6%,上网或者图书查找的占 64.8%,自己思考解决的占5.6%,没有解决的占0%。这表明 虽然部分学生对于新国标的概念及应用认识不深,但仍有学 好该课程的主观能动性,这就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极为有 利的条件。

在能否准确使用课本上的关于构件、运动副等的符号来 画机构运动简图的问题上,27.8%的学生表示完全可以, 72.7%的学生表示有时可以。这说明学生对于机构运动简图 的绘制这个知识点掌握情况一般,教师在进行理论授课的过 程中要注意加强这个知识点的练习。关于“你能根据功能要 求准确提出相应的机构类型”这一问题,学生认为完全可以 的占12%,有时可以的占77.8%,不可以的占10.2%。在“你 能根据所选题目的功能要求进行机构组合吗”这个问题上, 学生认为完全可以占16.6%,有时可以占79.6%,不可以占 3.8%。这表明学生对机械原理课程中所讲授的机构类型的掌 握不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使学 生对机构有更深入的了解。(四)学生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学习情况 在课程设计的开展过程中,36.1%的学生认为抄袭主要 集中在初期计算过程中,40%的学生认为集中在绘制草图或 者CAD绘图过程中,23.9%的学生认为在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过 程中。从学生的课程设计实践过程和提交的设计说明书情况 上看,确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抄袭现象,从学生自己反馈的 情况表明,教师应该要加强惩罚力度坚决杜绝抄袭的恶习, 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

学生认为参与课程设计的人非常多和比较多的占58.3%, 比较少和非常少的人占41.7%;学生认为没有参与课程设计 的原理是不感兴趣的占24%,理论课没有学好的占76%。这表 明,多数学生对于课程设计的实践学习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 愿意参与其中,但是对于理论课程的掌握情况不够好导致对 于课程设计也缺少了自信和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加强理论 课程的教学建设,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 为实践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在做完课程设计后,完全明白了该课程的各个任务 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占16.7%,部分明白的占83.3%,不明白的 0%;课程结束后,30.5%的学生表示收获非常大,61.1%的学 生表示收获比较大。这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这学期的机 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学习收获较为自信。三、分析与小结 (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效果较为理想,但是教学 方式比较单一 教师在拟定课程设计的选题时要难度相当,能够涵盖理 论课程上所学的机构类型,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对所学的机 构类型有个全面的认识。另外,采取分组进行的方式要充分 考虑学生的水平,使各个小组能力水平基本相当,小组内部 能够互相帮助,互相激励,提高学习效果[2]。

(二)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多数学生对于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学习具有较为浓厚 的兴趣,也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度,且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端 正,具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但是由于机械原理理论课程的 学习深度不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于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践 的自信心,教师应该针对机械原理课程学时少的现状,对教 学内容进行较为有效的处理,使得课堂教学重点突出,有效 化解难点,理论联系实际和考试评价方面还需要进行改进。

讲授法仍是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但是要注重课堂教学的 启发性和互动性,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亟待加强[3]。同时,要注意机械原理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对于机 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机械制图,理论力 学,机械设计,液压原理等课程是机械类学生的技术基础知 识。把这些课程的知识点串起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开 展学习活动,是机械类课程教学的难点,也是我们教师接下 来需要努力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袁新梅.《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3):345-346. [2]宜亚丽.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J].太 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z1):51-53. [3]龚建成.机械原理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5):182-183.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2013年度教学研究项 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方法研究,编号:JY201305。

刘丽明(1989- ),女,湖北武汉人,助教,硕士,现 任职于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湖北武汉),主要从事机械原理、 机械设计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