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开幕式 > 语文教学与文本解读_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

语文教学与文本解读_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

来源:开幕式 时间:2019-10-31 08:04:32 点击: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 周国圣 (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226009) 摘要:个性化文本解读融入课堂教学的现象近年来深受 教育界关注,褒贬不一。教学文本的解读与一般阅读文本的 解读存在差异,它需要指向教学目标、学生群体。因此,语 文教学需要开展教学文本解读。教学文本解读需要遵循源于 文本、指向课标、依托教材、基于学生的原则。通过咀嚼文 本、契合体式、追溯本源等路径,教师进行恰当的文本解读, 运用巧妙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享受阅读世 界。

语文教学中,常有教师将自己的个性化解读融入课堂教 学,甚至将自己的个性化文本解读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这 一现象近年来深受语文教育界关注,褒贬不一。一部分倡导 语文教学应该拥有个性化的文本解读,因为《义务教育语文 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说明: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 读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也 有一部分认为一些个性化的解读丢失了经典文本原有的创 作意图,一些所谓创造性的解读将学生带入歧途。文本解读 关系着语文教学的课堂氛围,关系着学生的学习动力,更关 系着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的形成。文本解读成为一道现实的 难题。

一、教学文本的解读具有三层含义可见,语文教师作为一般读者进行文本解读,可以是休 闲的阅读享受,可以随性地个性解读;
作为一名研究者,可 以对文本进行研究性解读,可以进行学术探究。但是,不是 所有的研究内容均适合教学,因此,语文教师面对一篇教学 文本,在进行闲适阅读、研究阅读的基础上,必须展开教学 解读。

二、教学文本解读的一般原则 教学文本的解读,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指向教学内容 的选择与确定、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过程的设计,并引导 课堂生成。具体而言,应该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一)源于文本 (二)指向课标 课程标准是基于社会人才需要、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年 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等要素制定的,体现了国家对各学段 的教育目标。因此,一线教师应该紧扣课程标准,来确定文 本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规范,又是教学过程的 指引。这就意味着教师个体的文本解读所得不能全盘抛给学 生,应当参照课程标准,根据学段目标,细化课堂教学目标, 在此基础上解读文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 版)》对七至九年级学生提出要求: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 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因此,《背影》的教学,应该引领学生品味父亲艰难过月台 帮“我”买橘子的画面,细细解读其中一系列的细节描写,体味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父爱。

(三)依托教材 教材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依托和平台。教材是落实国家教 育目标的载体,每篇文本的选择、编排,都体现了编者对课 标的理解与落实。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从七年级上 册第一单元“亲近文学”至九年级下册“学会读书十一:横 看成岭侧成峰”,均承载了相关的教学目标,从内容主题到 情感主题,再到学法主题,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综观《背 影》在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的编排可以发现,均与亲情有 关,目的是表达父子深情,而非诠释生命哲学。以此来看韩 军老师对《背影》的新解读《生之背,死之影:不能承受的 生命之轻》,受到多方质疑也在情理之中。

(四)基于学生 文本解读的角度和深度与读者的经验积累、知识基础有 很大的联系。大部分学生相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无论是经验 积累还是知识基础都相对缺乏。因此,教师在文本教学解读 时应根据学生原有的基础,进行适当的深度解读,而非达到 绝对的解读层次。面对韩军老师对《背影》的《生之背,死 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生死说”新解读,不少学 生可能不能理解。再如不少参考资料里对《题破山寺后院》 的解读有这样的理解:诗人领悟到空门禅悦的奥妙,流露出 诗人向往归隐的心绪。但是,正处青少年的初中生很难理解 这样微妙的心理思绪。因此,教学设计就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解读深度。

三、教学文本解读的常见路径 (一)咀嚼文本 咀嚼文本,要求停留在字词句上的单位时间足够长,边 读边想象,在脑海里生成自己解读的形象,感受语言文字的 魅力。文本应当咀嚼之处一般包括:细节描写、矛盾之处、 重点字词和一些不经意之处。比如,《赵普》中的一处细节 描写“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表现出了赵普面对太 祖的暴怒依然勇敢、镇定的凛然气概。如果再带领学生想一 想赵普为何能如此勇敢沉着,学生就能解读出赵普“以天下 事为己任”的那一份担当,以及“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 那一份坦然。又如,《桃花源记》中“便邀还家”一句中的 “便”字,细细咀嚼就能发现,“便”字表现了桃花源是一 个纯净、诚信的社会,这里没有欺骗,没有邪恶,互信互敬, 因此,桃花源中人才会不加防范地邀家做客。如此,学生就 能解读出陶渊明所向往的理想社会形态。

(二)契合体式 (三)追本溯源 王荣生老师说:“好的阅读教学,往往基于合适的文本 解读。合适的文本解读有两个特征:第一,阅读取向常态, 也就是像正常人(具有较高阅读能力的人)那样来读一个作 品;
第二,阅读方法要契合这种文章本身的要求。”教学文 本的解读,既要有方法,又要有法度。恰当的文本解读,巧妙的教学方法往往给语文教学带来活水,可以引领学生走进 文本深处,享受阅读世界。

*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生学 习动力源缺失原因与对策研究”(编号:C-c/2016/02/49) 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龙协涛.文学阅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4(11).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