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剪彩 > 感恩的启发是什么_乡谷文化对农村感恩教育启发

感恩的启发是什么_乡谷文化对农村感恩教育启发

来源:剪彩 时间:2019-11-05 07:58:29 点击:

乡谷文化对农村感恩教育启发

乡谷文化对农村感恩教育启发 源于诸多因素,特别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当 代农村中学生的利他观念也日渐衰微。从民族长远发展计, 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计,应该深信,“科学技术不能解 决所有的社会问题,社会需要人格教育”;
而让学生学会感 恩,正是人格教育中极具行为规范意义的重要内容。

“感恩”,从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我国自 古就有“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及“知恩不 报非君子”等伦理要求,也有更多动人的“报恩”故事或传 说。因此,在农村中学开展“感恩教育”从表面上看并不艰 难(不缺乏说教素材);
但是,反观社会表象掩盖下的文化 因素―――占社会主流的都市文化因素,似乎在很大程度上 并不足以支持、支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都市向心力” 日趋强大;
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对都市的向往又往往表 现为赤裸裸的“物欲”―――拜金或享乐!这些不良倾向则 通过“打工群体”、现代传媒等途径给农村中学生以不断的 刺激……那么,如何给农村中学生一颗纯朴的“感恩之心”? 荣格说“,一切文化,最后都沉淀为人格”;
在当代, 无论是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 德的若干意见》的“三贴近”原则出发,还是遵循现代教育 的人本主张,农村学校都必须关注和利用好“乡俗文化”这 一自身的宝贵资源―――毋庸置疑的是,个体成长的社会化 过程,就是个体对人类文化的传递和内化过程;
而个体是不可能随意选择自己的文化环境的,这如同个体不能选择自己 的父母一样,个体能继承的文化遗产,只能是与个体生活过 程最相联系的“代表特定文化最基本的内容”。

一“、乡俗文化“的比较优势 在这个文化多元,又特别是“西方文化泛滥”的时代, 乡俗文化,特别是具有乡土气息的传统文化在市场的惨烈竞 争中,其自身具有优势吗?下面仅就其与都市文化进行简单 的比较:
其一,在家庭结构上,农村家庭以“主干”类型居多, 城市则以“核心家庭”为主。按社会学者的分类,视与父母 及未婚子女一同生活的家庭为主干家庭。这类家庭以其较复 杂的家庭伦理关系、家庭权力结构、家庭文化因素等,比只 与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核心家庭(如都市中最常见的“三 口之家”)更有利于子女的心理发展,如有学者分析,祖辈 影响的孩子更具创造力、自信心与同情心。

其二,在家庭取向上,农村仍保持“尚老”风气,而城 市则日趋“尚幼”。当代农村仍普遍地保持着“家有老人是 个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等“尚老”的家教原 则,这一略具复古、保守色彩的取向在培养学生尊崇意识、 角色意识及相关行为意识上较以“民主、平等”价值为取向 的城市“尚幼”家庭教育更有优势;
如农村地区少有学生伤 害(弑杀)父母及祖辈案件上可见一斑! 其三,在社区(生活)上,农村聚会一般具有某种伦理目的,而城市较多是政治性或利己性的。农村中学生参与非 学校组织的社区聚会,一般具有家庭、家族含义,如红白喜 事、寿宴等,这些聚会在吃喝之外,更为注重对某一特定家 风的教诲,这其实也正是一种感恩―――感怀祖辈恩典的表 现;
相对而言,城市中学生的聚会一般以同学生日派对及其 他文化活动为主,这些生活具有明显的利己主义倾向,那就 是自我愉悦与需要。

其四,在文化根基上,农村的农耕文化仍根深蒂固,而 城市文化则以工业或后工业文明为取向。“农耕文化”一般 具有注重整体、崇尚和谐的伦理色彩。“工业文明”则一直 坚持效率与功利至上。二者对个体人格的影响乃至对社会发 展的影响,现已可简单地归结为要“人文关怀”还是要“工 具理性”的问题,其对中学生的“感恩”的不同作用,不言 自明。

其五,在文化传承上,农村较多地保持了“传统风貌”, 城市则以“去传统”为主。信息时代,农村也免不了受到现 代文化的影响,但正如同传统儒家文化所具有的独特包容功 能一样,它有以其缓慢的节奏逐步“内化”外来文化,因而 防止自身文化因素的湮灭;
而城市则在追逐效率的步伐下, 不断追求更新、创生更新,在一定程度下形成了无主流的外 文化现状,或者趋新、趋异的反主流文化思潮。

后者进一步造成了教育相对于社会的后滞,也进一步造 成了传统理想人格及其教育的破裂,当然就进一步加剧了利己主义的价值取向。此外,在文化事象、文化符号上,农村 地区较之于城市,都能给中学感恩教育以更有力的支撑。因 此,从“下里巴人”中、从风土风俗中、从荒村野肆中,是 能够提炼出农村中学感恩教育所需的养分,且一点也不比互 联网、不比译著或洋节逊色。

二、乡俗文化素材来源及采撷 广袤的农村,积淀了上千年的文化,无处不具“感恩” 的素材:其一,就“传统”而言,家谱、家风、家规、祠堂、 风土人情等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仍具有传统的家庭伦 理与教化功能。如农村常见的“字辈谱”,其既具有“典祖” 的感恩因子,更有弘扬家风、报效国家等更高层次的“感恩” 教诲,如本镇大姓肖氏的“宗贤显达、兴国安家”;
再如“清 明会”,往往聚集了方圆百里、几百里的家庭成员,其头面 人物时时成为同宗学习的典范,这其中也不乏有意无意的感 恩之举。其二,就“现代”而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 乡一体化战略”、“两免一补”、“三农”问题的解决等一 系列时政、举措,让学生轻而易举地就能感受到家乡的变迁, 这些有形的或无形的生活体验,只要稍加改造,就构成了感 激社会、感激祖国、感激党的素材。如本县举办的“歌颂‘花 园水城’儿歌童谣创作大赛”活动中,此类作品不胜枚举。

当然,资源是有待开发的,特别是科学地开发。我们认 为,在发掘感恩教育的乡俗文化素材活动中,关键是“重参 与,善体悟,多记录”。“重参与”:大多数乡俗文化都属于非物质文化,且具有强烈的礼俗色彩。因此,没有参与, 不成其为文化,如上述的清明会或红、白喜事。我们主张在 这些事情上,适当允许学生“请假”,给其以体验的机会;

同时,学校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经历”,如组织参观、调 查或考查;
有条件的也可将其纳入到自己的“校本研修”中。

“善体悟”:正因为乡俗文化多为非物质的礼俗文化,故而 其思辨色彩、伦理色彩也较物质文化更胜,也更需要指导学 生去分析、去反思。如为什么新娘出嫁前哭?为什么丧礼中 要对逝者以“加祭”?再如,为什么现在国家要大搞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为了这一建设国家的付出等等。

“多记录”:将乡俗文化纳入学校的感恩教育,就是变 直接经验为间接经验的过程,当然更有一个形象到抽象的加 工过程。这一过程可指导学生采用图文、影像等不同方式加 以“记录”,强化学生的“再现―――再认识”,最终支持 “感恩”教育。本校一些班级搞的“家乡建筑风格”、“方 言与姓氏关系调查”、“说家谱”、“新农村掠影”、“邻 里好人征文”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根植于乡土,农村中学的感恩教育才更有生机和 活力。这里引用古印第安人的一句谚语作结“:当我们走得 太快时,停一停,以便让我们的灵魂跟上来!”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