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代表发言 > 基于主题阅读发展学生文化底蕴_文化底蕴

基于主题阅读发展学生文化底蕴_文化底蕴

来源:代表发言 时间:2019-10-14 07:59:53 点击:

基于主题阅读发展学生文化底蕴

基于主题阅读发展学生文化底蕴 [摘 要] 倡导主题阅读,主张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 单元提炼出一个阅读主题,将课外许多有着相同主题思想的 阅读文本进行系统整合,推荐给学生,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 理解及性情、兴趣选择一系列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课外读物进 行阅读、推荐,并最终达到优化学生阅读体验、提升学生语 文素养的目的。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曾说:“语文课,最应该 教的不是知识,而是底蕴。”这里的“底蕴”,实际上说的 是学生学识的修养和精神的修养。这些修养并非与生俱来, 而是需要长期积累才可形成的具有个性的独特的文化特征。

笔者认为,提高文化底蕴的有效途径即是大量阅读。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大量接触阅 读材料,对提高学生文化底蕴至关重要。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除一年级上册外,各单元均有一 个明确的阅读主题,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提炼出的阅读主 题进行渗透,并引导学生针对同一主题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大 量的课外阅读,使学生知识量和知识面得到扩展与补充,从 而形成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量日益 增加,语文素养持续提高,那么,文化底蕴的基座自然宽厚而坚实。

一、重创作体验,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成功的先导。有了浓厚的 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去进行广泛的阅读,在知识的海洋里感 受快乐,在不知不觉中形成阅读期待心理,养成良性阅读习 惯。教师应该认识到主题阅读本身就是实现语文教学内容拓 展的媒介,在进行主题阅读过程中,首先确立阅读主体,以 积极、健康、正面的思想为内容,同时要注意整合小学语文 教材中的内容,做到从教材出发,万变不离其宗。通过真诚 的沟通以及丰富的阅读内容,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加 深学生对于文章的体会和感悟,达到主题阅读的目的。小学 生年龄小,加之低年级很多课文都可以用来表演,只要在教 学中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愉悦的课堂实践,就会使教 学活动变得精彩异常。

例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一位教师采用 体验“角色表演”的方法,带领孩子们进行了课本剧表演。

这位教师先选择了“小壁虎”这个角色,学生们纷纷选择了 小鱼、老牛、燕子和壁虎妈妈。开始表演了,教师进入角色 说:“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你们为什么都不愿意 把尾巴借给我呢?”学生们纷纷回应,有的说她是小鱼,尾巴要用来拨水呢;
有的说他是老牛,尾巴要用来赶蝇子呢;

还有的说她是燕子,尾巴要用来掌握方向呢。最后“壁虎妈 妈”提醒了“小壁虎”,“小壁虎”才知道自己长出一条新 尾巴啦!全班同学随“小壁虎”进行了一次借尾巴的旅程, 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角色体验 中,学生不仅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还在自我创设的情境中了 解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知道了小壁虎的尾巴可以保护自己, 断了可以再长。最后,教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本 单元阅读主题——夏天,推荐充满童趣且具诗情画意的维· 比安基(苏联)彩图注音版的《森林报》,让学生在大自然 四季更替的新奇画卷中回归自然,培养学生科学、环保及生 态意识。

这一案例中,课文成了剧本,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 感受进行表演。因为教师关注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活动, 促使学生们的思维活跃,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意识。在这样生 动有趣的情境中,学生迅速进入文本,形成强烈的自主阅读 期待心理。孩子们有了自觉阅读的兴趣之后,对文本的探究 解读也就迎刃而解了,对于课后的推荐阅读篇目,自然也是 满心期待的。

二、抓单元主题,推荐阅读篇目《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 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 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课题实 验中,我们根据语文教材组织课题组成员提炼出单元阅读主 题,鼓励成员们在实验班大胆整合并用好单元中的课文,让 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并及时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一 个单元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里,学生不仅能学到应有的基本 的语文知识,还能提高课堂效率,剩余的时间可学习更多的 同类型或相关的推荐阅读篇目,不仅有自主学习,甚至在合 作交流、实践探究、创新应用等方面也能有所提高,符合新 课程理念,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感受大自然 的美好,在学习了这个单元之后,学生仿佛都沉浸在美好的 自然景色中。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同样以“感受大自然”为 主题组织阅读活动,或推荐学生阅读《30天环游中国》,或 者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班级图书角以及电子阅览等方式自 己搜集有关描绘自然的文章,可以是赞美自然之美的文章, 也可以是描绘自然中某一个景象、某一个现象的文章等。通 过这样的主题阅读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巩固课本知识,也能 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

在举办“感受大自然”主题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性高涨。可见,这样的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并且成效显著。

实践证明,教师课堂讲解越少,把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给 学生去进行语文实践,越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使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实现容量大、信息量大的神奇效率。

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兴趣高,自然愿意多阅读、多实践, 体会多,收获自然多,语文素养的提升更迅猛。

三、办主题活动,构建阅读模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 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有效、广泛、 快速地阅读是学生快速提高文化底蕴的关键路径。如何促进 学生自主、自觉地把读书活动进行到底,这不仅需要我们在 课堂上引导、推荐学生进行有主题的阅读,还需要我们在日 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适时地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们 在相互促进中,热爱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构建自成 一格的阅读模式。

(一)两周一个主题阅读交流会 根据差不多两周一个单元的教学进度,结合单元主题, 按学段给学生推荐适当的阅读书目或让学生相互推荐好的阅读书目,那“主题阅读交流会”就十分必要。在一定的时 间内,学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学习,当然可以让学生来交流 从主题阅读中得到的启示,也可以让他们交流所摘抄的好词 好句、好的段落,甚至可以看看他们的表演、绘画,只要他 们愿意,任何方式都行,让他们在相互切磋及激励中变得斗 志昂扬,让读书真正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重构学生知识体系。

(二)每月一次经典诵读或讲故事、演讲、手抄报展评 等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鼓动并促进孩子们到图书馆、书店 等其他地方寻找更多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鼓励学生进行经 典诵读,让学生的终身阅读从主题阅读开始,但不止于主题 阅读,逐渐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阅读模式。例如,我们在主 题阅读的基础上提倡经典诵读,并让各校都在学校范围内每 天进行经典诵读活动。为了检查经典诵读的进展情况,我县 举办了2015年小学国学经典诵读(录像)评(下转第18页) (上接第15页)比活动,各校把经典诵读排成节目,表演形 式多样,服装整齐大方,真正体现了国学经典诵读的“美”, 让国学经典诵读走进各校,走到各班,走近每个人。

四、促有效积累,提高文化底蕴《语文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提出“具 有独立阅读的能力”。独立阅读能力的形成离不开阅读量的 支撑,以主题阅读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并 积极进行积累,不仅能弥补课本载体阅读量不足的问题,还 能提高自身文化底蕴。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的 不同特征,甚至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在推荐阅读的书 目中要求学生进行字、词、句、段的积累,用笔记把自己认 为的“精华”部分记录下来,并通过不断地翻看、记忆,使 积累下来的“精华”为我所用,变成有效。当然,我们允许 学生积累的不一样多,只要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有所进步、有所发展,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也可以通过鼓 励学生边读边思考、带着问题进行再一次的阅读,来提高阅 读的质量,达到个性化有效积累的目的;
还可以通过读写结 合,来促进有效积累,相辅相成,毕竟写可以使我们的阅读、 积累得到真正的运用,是我们阅读学习过程中建构起来的观 点及表达方式“外显”的呈现方式,也是文化底蕴有否提高 的一种大家较认同的“标准”。当然,个人文化底蕴养成对 文本评判的能力、查阅文献的能力、终身学习的意愿、广泛 阅读的习惯、组织材料的能力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阅读能力如是,文化底蕴的生成更如是。一切都才是个开始,虽然我们已经迈开大步向 前,但路途遥远,永远没有终点。我们朝着更理想的方式在 前进,如果能试着让中、高年级学生自己寻找单元主题,发 掘文本载体中值得商榷的问题,并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一些方 式的阅读、调查、论证,最后再交流,效果一定会更好。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孙立华.趣味元素,阅读教学走向开放灵动的方向标 [J].语文教学通讯,2015(6). [3]林泉玉.用好教材 让阅读教学高效[J].福建基础教 育研究,2014(3).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