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表态发言 > 国内近代高校教育管理的特征影响因素:高校教育管理

国内近代高校教育管理的特征影响因素:高校教育管理

来源:表态发言 时间:2019-11-15 08:17:09 点击:

国内近代高校教育管理的特征影响因素

国内近代高校教育管理的特征影响因素 国内近代高校教育管理的特征影响因素范文 鸦片战争导致了古老中国国门的洞开,从而被迫产生了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过程, 也是中西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交流、移植和融合,最后达到本 土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大学表现出来的教育管理特征,是大 学教育管理思想的外在反映。不同类型的大学表现出来的管 理思想特征是不尽相同的。影响这些表现特征的因素主要包 括外部和内在二方面,具体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西方 高等教育思想和理念、政府的教育政策、教育发展的规律、 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校长的人格魅力等八个方面的因素。

1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政治和政治斗 争的产物。①举办中国近代教育,其意义超出学校教育本身, 而是上升到爱国、图强的政治高度,是举国上下关心的政治 生活里的一件大事。最初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的创办,其初 衷是为了“爱国”、“图强”的政治需要。1861年1月20日 由咸丰帝正式批准设立的同文馆即国立大学的前身,最直接 的原因是为了培养翻译人才,看得懂英文,以免和外国人交 涉时“受人欺蒙”。因为根据《天津条约》的规定,以后中 外条约都用英文,仅在3年之内可以附加中文。1896年由盛 宣怀奏请设立的南洋公学即我国第一所具有私立性质的高 等学校,直接原因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而要“庶政维新,自强万端”,必须“以参用西制,兴学树人为先务之 急。”[1]。最典型的要数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发生 的“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以及1927年教 会大学向民国政府的注册备案等,更是把西方教会在中国境 内的办大学升格为一场政治运动。②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 过程一直充满了关于“西学和中学”、“新学和旧学”、“学 校和科举”的斗争。中国大学学制的不断调整和选择,最终 完成从洋务派“中体西用”的器物与技术层面到维新派“会 通中西”的制度层面再到资产阶级民主派讲求“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遵循“学术自由、教育独立”的思想层面不断 深入发展的过程,也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2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紧 密相关的。社会经济对大学教育管理思想特征的影响主要表 现在二个方面。

2.1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设和管理梅贻琦著名的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2]的 观点,对国立大学、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都是适用的。而师 资队伍建设是需要充足的经费来做保证的。这方面,国立大 学由于政府财政的支持,几乎没有什么后顾之忧。而私立大 学,包括教会大学则举步维艰,但是一些著名的私立大学仍 然把师资引进作为它的一项重要工作,个别的教会大学也是 如此。一些私立大学改为国立或倒闭,教会大学向政府备案也有办学经费短缺的原因。

2.2有利于私立大学管理水平的提高由于民国政府在财 政上对私立大学的适当扶持,私立大学逐步走上正轨,并注 重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一些著名的私立大学则表现为强调 民主管理的特征。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 是私立大学的最高权力机构,由设立者聘若干人员组成董事, 校长由董事会聘任,代理董事会全权总理学校一切事务,重 大事务由校董事会决定。在校长之下设立教务处等行政机关, 设立院系等学科或学术机关。做到责任分明、彼此联络、协 调进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如由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创 办的厦门大学,实行的就是校长负责制,聘请华侨出身的林 文庆担任厦大校长。为了实行民主办学,陈嘉庚在实行校长 负责制的同时,还在学校里设立有各种会议制。厦大用人他 也不加干预,“盖以一事权,概归之校董与校长负完全责任 也”。

3社会文化因素的影 文化对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影响是多方位、深层次的,这 里主要从二个方面来说明问题。

3.1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 上海的创刊为标志。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 也是当时倡导建立新教育的中心内容。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 主涵义主要表现为二个方面:一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即人民参政议政的民主制度;
二是以人民为主人的民主思想,即 人人平等,各人有自主之权,体现“人格独立”和“个性解 放”的思想。科学的涵义则主要表现为观察事物、认识问题 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其核心为坚持唯物主义和实事求是 的精神。在新文化运动当中,民主主义者积极倡导建立以民 主和科学为中心的新教育,具体内容为重视科学、崇尚自然、 公平教育、尊重个性。[4]这一方面宣传了国外大学教育的 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给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的创立和发展 提供了契机;
另一方面,也促使无论国立还是私立大学树立 对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和重视人格塑造,加强师资队伍 建设和营造学术科研自由的氛围,以及民主管理学校的管理 思想,等等。

3.2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无论是否受到西方教育,中国近代大学的校长们在办学 过程中从二个方面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教育管理思想的深深 依恋。一是具有“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兼容并 包”是蔡元培在改革北京大学时提出的主导性办学思想,也 是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主张。该 思想本来也是中西贯通的。西方大学的教育思想是“循‘思 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 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 而悉听其自由发展。”[5]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学本来 也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6]二是对中国书院的自动研究精神的改造。1921年由毛泽东、何叔衡等 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以强调“采取古代书院与现代学校二者 之长”的教育宗旨而出名,并得到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 培的竭力推举。蔡元培认为,湖南自修大学“要以学者自力 研究为本旨,学术以外无他鹊的。合吾国书院与西洋研究所 之长而活用之,其诸可以为各省新设大学之模范者与?”[7] 胡适曾经说过:“我国书院的程度,足可以比外国的大学研 究院”。“书院之废,实在是吾国的不幸事。一千年来学者 的自动研究精神,将不复现于今日”,[8]表达了对传统书 院自动研究精神的深深眷恋。

4西方高等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影响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本来就属于“后发外生型” 的,其教育和管理模式经历了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最后到思 想层面的转变,从大学制度上也先后经历了从模仿日本、德 国到模仿美国的转变过程。西方高等教育思想和理念通过西 方传教士传教和办学、政府办学和派遣留学生、中西人士讲 学、创办报刊和翻译出版、著书立传等途径传入中国,最后 完成中国本土化,其对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管理特征的影响是 显而易见的。

5政府教育政策的影响 民国时期,政府主要是通过制订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确 立教育宗旨、训令视导、任命大学校长、教师聘用与薪资管 理、学科课程设置以及大学招生、学生考试和就业等方面来对大学进行管理。如在大学的领导体制上,国立大学校长由 政府直接聘任,国立大学校长则通过从1912年《大学令》和 1913年的《大学规程令》里规定的设评议会、教授会,到1917 年的《修正大学令》中的设评议会,取消教授会;
再到1924 年的《国立大学条例》中的设立董事会、评议会,恢复交手 会;
最后到1929年的《大学组织法》中的设校务会、院务会 和系务会,取代了评议会和教授会来行使权力。政府通过对 校长的任命权,逐渐加强对国立大学的控制和管理。私立大 学一般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加强大学管理, 提高办学效率,而董事会更多的职能是在办学经费的筹措上 面。校长一般由校董会选聘,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即可。

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府对私立大学校长选任明显加大 了控制力度,虽然没有明确对私立大学校长也要批准认命, 但却赋予了教育行政机关否定校董会选任校长的和直接为 私立学校选任校长的权力,以加强政府对私立大学的控制与 管理。至于教会大学,在1927年向南京国民政府申请注册备 案之前,都是由外国人担任校长,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 负责制,校长由董事会选出,并在中华基督教教育会的指导 协调下独立开展工作,民国政府对他们无可奈何。1927年后 这种情况却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校长必须由中国人担任。

6教育发展规律的影响 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自己特殊的规律,教育也不例外。

潘懋元教授认为,教育具有外部和内部关系的规律,且二者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教育的外部关系的规律就是教育 同社会的关系的规律。内部关系的规律就是自身的规律。教 育的内部规律受外部规律的制约。教育的外部规律要通过内 部规律来实现。[9]教育管理自身的特殊规律包含在教育的 一般规律当中,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对教育管理的特殊规 律起作用。中国教育体制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 再到思想层面的转变,正是对教育规律由表及里的探索和实 践,从而寻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之路。

西方近代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就是中国 高等教育规律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国近代大学各自表现出来 的不完全相同的管理特征,是教育的特殊规律作用的结果。

7大学校长教育理念的影响 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对大学的影响是全方面的,包括了 大学的管理思想特征。如北大的校长蔡元培、蒋梦麟、胡适, 他们的教育理念,不仅仅对北大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对当 时中国的大学尤其是国立大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某种 意义上讲,蔡元培不仅仅是“北大之父”,而且是“中国近 代大学之父”。蔡元培的教育理念不仅通过自身的办学实践 形成和决定了北京大学的教育管理思想的特征,并对其他大 学的教育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
而且通过那些曾 经在北大任教后来又到其他大学担任校长的教授们对他们 所领导的大学的教育管理思想产生直接影响。而被誉为“东 南大学之父”的郭秉文校长所领导的南高和东大,则成为杰出大学校长的摇篮,培养出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对中国教育 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形成 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私立大学的校长对大学教育管理思 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尤甚,这显然与私立大学不同于 国立大学的管理体制有关。象前面讨论过的私立无锡国学专 修学校(简称无锡国专)的校长唐文治,早年曾就读于清代 四大书院之一的江阴南菁书院,深受书院管理传统的浸染。

唐文治执掌无锡国专30余年,“兼及传统书院的山长和现代 学堂的校长,正是唐文治的自我定位”。[10]无锡国专的办 学史,深深烙上了唐文治个人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和管理理 念,从一个侧面折射了中国近代私立大学的发展史。

8大学校长的人格魅力的影响 大学校长的影响力来自二个方面:一是其权力,这是由 社会位置赋予的;
二是大学校长个人的学识才能、组织方法、 领导艺术和人格魅力,这是由个人努力获得的,又称非权力 性影响。人格魅力是非权力性影响的最高境界,是最为持久 的因素。因为人格魅力具有放大、增值、扩充和弥补其他非 权力性因素的作用。[11]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便是一 所好学校;
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大学校长,就是公开树立起 的一面旗帜。只有大学校长自身具有极强的人格魅力,他的 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才能够顺利贯彻实施,才能够更容易地 带动和感染他的继任者和未来其他大学的校长。这样的校长 并不少见。如北大的蔡元培,私立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的创始人唐文治,燕京大学的司徒雷登,等等。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