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表态发言 > 中职双师型【欠发达地区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探析】

中职双师型【欠发达地区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探析】

来源:表态发言 时间:2019-10-07 07:59:10 点击:

欠发达地区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探析

欠发达地区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探析 摘要:本文在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从教师个体层面 和师资队伍整体层面进行两维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培养实效 性不强以及教育、培训机构较为滞后等制约欠发达地区中职 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普遍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 构建“政府—企业—学校”等多种力量共同参与、各司其职 的多方位、立体式“双师型”教师建设格局:发挥政府的主 导作用,企业承担积极的社会责任,中职学校创造良好的微 观环境,共同促进“双师型”教师建设的有效性。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4.027 中等职业教育是根据社会经济等发展需要,以中等职业 学校为主要依托,以某一行业或特定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 技能等为主要教学任务和内容,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教学的 一种社会活动,其主要培养目标是为特定行业或职业塑造高 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就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总体 发展情况来看,其在人才培养模式、办学体制以及师资队伍 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培养 “一线创新人才”的要求。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正式公布,这是国家在职业教育 改革加速的关键时刻做出重大决策和部署。随后,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现代职业教 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而建设中等职业教育 “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资格标准和 教师专业标准的重要方面,在国家政策层面和战略规划高度 都得到高度重视。现有对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及其 建设的研究,侧重于实践层面存在问题的梳理、域外经验的 借鉴和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对于中等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建设路径的研究较为薄弱。

本文在厘析“双师型”教师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中等职 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有效路径。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提出至今已逾二十多年,但究 其内涵,时至今日依然缺乏一个统一的观点。归纳而言,有 如下三个较具代表性的主张。一是职业资质说,主张“双师 型”教师应在具备教师资格的基础上,同时具备某一与行业 或相关技能相关的职业资质,而其认定标准是教师资格证书 (职称、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证书(职称、职业资格)。

二是职业能力说,主张“双师型”教师应在具备教师的基本 职业能力的同时,具备某一与行业的职业能力或相关技能。三是教师结构说。严格来讲,教师结构说是将对“双师型” 教师的内涵认定扩展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层面,从而主 张其教师队伍由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实践基地兼职教师组 成,能满足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双重教学任务。上述前两种 观点,实质上分别从外在条件和内在素质方面对“双师型” 教师的内涵作出了不同的界定,如果将两者互为补充,则无 疑完善并深化了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准确解读。

本文认为,“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宜于在教师个体层面 和师资队伍整体层面进行两维理解。就教师个体层面而言, “双师型”教师指既具备理论教学素质,又具有实践教学与 操作素质的教师个体;就师资队伍整体层面而言,“双师型” 教师队伍特指其师资结构,即由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实践基 地兼职教师组成,既具有理论素质,又具有实践能力。整体 而言,“双师型”教师体现出知识与能力并重,资质与实践 并重,教学与科研并重的主要特征。从教师个体层面理解“双 师型”教师内涵,可以更为准确地从组成教师队伍的单一个 体角度,清晰地认识到“双师型”对教师个体在外在条件和 内在素养方面的具体要求。而从师资队伍整体层面理解“双 师型”教师内涵,则有利于从整体把握中职教育师资队伍知 识、能力结构在应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方面所应具备的整 体性特质。二、欠发达地区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建设存在的普 遍性问题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建设逐渐引起国家 政策层面的重视和改革,在中职学校与社会的联合、合作中 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教师个体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认 知也逐渐清晰。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依然存在并制约着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发展,特别是中西部省份等欠发达 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为落后、公共财政转移支付 能力有限、教育信息化程度较低一级教育管理观念相对滞后 等关键因素的制约,在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建设的进度 和成效方面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能力较为单一 这是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主 要问题之一。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校生规模的 日益扩大和学科专业的不断健全,师资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同时,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不高,“双师型”教师 缺乏的现状更为明显。以甘肃省为例,从全省教育事业人才 队伍建设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现状看, 政府提出要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以此作为教育扶贫的 关键,把职业教育作为新型农民培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产业工人化的主渠道,但中等职业教育“双 师型”教师数量短缺,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还不能 完全适应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总体来看,目前中 职学校的师资来源主要是师范院校或工科院校的本科毕业 生、硕士研究生。整体上具备教师的知识素养和教学能力, 但缺乏与职业劳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相当一部分 教师或者精通理论,但不善于实践操作;或者善于实践操作, 但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和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效性不强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培训项目不能贴近“双师型” 教师教育的实际需要,培训方式单一,重理论讲座,联系实 际少;另一方面,虽然有明目较多的培训机构和项目,但一 些培训项目与“双师型”教师发展缺乏有机联系,未能提供 富有针对性的指导;此外,由于培训经费有限,特别是县市 一级缺少专项经费,影响了教师参加“双师型”技能教育的 积极性。

(三)“双师型”教师教育、培训机构较为滞后 具体表现在,一是课程类型过于单一,专业化程度偏低, 重理论,轻实践;二是硬件设施更新不及时,现代化教学设 备匮乏,图书资料短缺,远程教育手段匮乏,教师知识结构不能与“双师型”教师教育有效衔接。以甘肃省为例,目前, 中职学校能够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与专业需要建立相应的 功能教室或信息化专门的教学系统的比例尚不足50%,除依 托部分高校成立师资培训机构外,针对中职教师教育、培训 的机构数量不足,专业化水平也有待提高。

三、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建设的有效路径 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建设培养是一个系统工 程,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等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其中,特别要发挥省级政府层面在区域中职教育中的主导作 用,利用财政补贴、公共政策和行政指导等具体的方式引导 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建设;同时,企业应当 承担积极的社会责任,主推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建设, 同时在联合互助过程中寻找共赢的具体措施;中职学校则要 发挥主动性,经济创造良好的微观环境,促进“双师型”教 师建设的有效性。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政府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至为重要,政府对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规划性。政府主导 的积极作用不仅体现在可以有效助推区域内“双师型”教师教育工作的创新氛围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形成多方位、立体 式的“双师型”教师教育工作局面,更体现在对“双师型” 教师教育工作的质量督导和评估检查等方面,逐步形成中职 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强的良性互动机制。政府可以根据有关规 定和中等职业教育特点,健全职业院校教师准入等机制,逐 渐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可以政府为主导,推进中职学 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实行新 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可以设立“双 师型”教师专项补贴,引导中等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队伍建设, 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要求政 府职能从角色定位、权力边界和治理方式等方面都需要适应 历史时期加以转变,将其角色由教育提供者转换为教育质量 的保证者,在资源配置方面,更多地引入市场机制,而其导 向和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宏观调控活动而非直接管 理来实现,这样既有利于政府参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有效 性,而且有利于调动中等职业学校的积极性,实现良性互动。

(二)构建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的有效合作机制 通过“校企合作”来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德国、 澳大利亚以及新加坡等国家的成功经验。“校企合作”培养 “双师型”教师也逐渐在我国由理论探究发展为实践探索, 以“校企合作”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为保障培养“双师型”教师在国家政策层面也已经予以明确。构建中等职业学校与 企业的有效合作机制,需要突破中职学校和企业双方“兄弟 式”的合作模式,在政府的主导下,构建“政府—学校—企 业”三方相互信任、共同合作、职能分担的科学模式。为了 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应当合作、协商、 谈判,以更好地提供产品或服务。一方面,政府应发挥宏观 管理和监督职能,促进合作机制的有效运行。另一方面,中 职学校应丰富与企业合作的具体模式,采用“走出去”和“引 进来”想结合的方式,通过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 培养模式,以及与企业合作办学,为企业和社会用人单位提 供“订单培养”等模式,与企业形成良性互动,提高“双师 型”教师的培养质量。同时,制定合理可行的实施办法,扩 大能够满足实践教学和培养技能型人才需要的兼职教师规 模,构建二元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企业可以通过与学 校的直接沟通与合作,在承担社会责任,促进“双师型”教 师培养的同时,为中职学校提供实习场所和设备,接收中职 学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获得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才, 增强竞争力。可以说,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的有效合作机制 的建立,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有力保障,也是以就业为 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践层面,也已经 有了成功的范例。作为民族地区的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就 在政府主导下,与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对口支援协 议,主要内容涵盖帮助制定甘南藏族自治州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规划、专业设置、培养培训、中层挂职、资金支持等方面。

同时,以委派教师培训和学生培养为受援重点,计划自2014 年起3年内累计培训教师、中层挂职共300人次,目前已挂职、 培训67人。

(三)中职学校:营造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 的微观环境 中职学校应通过政策引领、评价机制改革等各种策略, 营造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微观环境,加强“双 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效果和进度,这是广大中职学校作为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的主要载体所必须承担的责 任。根据不同中等职业学校的不同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定位, 具体的举措可以因校而异。但整体来看,如下四个方面的具 体措施具有较大程度的普适性,值得大胆尝试并在实践中改 进完善。一方面,应依托有关高校积极开展中职教师在职攻 读硕士研究生工作,鼓励教师在职学习,培养造就一批中等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学名师和教育专家,这不仅有利于理 论素养的提升,而且有利于实践技能的促进,并在整体上提 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另一方面,要扶持、 鼓励教师的培训工作,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这也 是教师在职进修、培训的主要方式,效果也较为明显。此外, 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创新办学模式,克服地域等不利因素,大力推进与东部地区职业学校在合作共赢 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可行性的学科专业开展联合招 生、合作培养,不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且可以在双方的 合作交流中通过教师队伍的互派、学习、联合科研等具体形 式,强化师资队伍水平。最后,中职学校还应该构建促进本 校“双师型”教师发展的评价机制,与职务晋升、表彰奖励 和教师聘任等有机结合,有效调动教师完善自身知识、能力 结构,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规模,优化“双师型”教师 队伍的整体职称、学历、知识和技能结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 2014. [2]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规划(2014-2020年)[Z],2014. [3]曹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措施:以学 前教育专业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3). [4]李霄鹏.德国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化发展[J].比较教 育研究,2011(1).[5]张长谦.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 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0(12). 杨萍(1982- ),女,甘肃通渭人,甘肃省兰州女子中 专幼师部部长,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管理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