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党章 > 校企联合 [农业教育校企联合思考]

校企联合 [农业教育校企联合思考]

来源:党章 时间:2019-11-08 08:00:49 点击:

农业教育校企联合思考

农业教育校企联合思考 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实施科教 兴农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农业职业教育是培养 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高技能型农业技 术专门人才,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是农业职业教 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普遍存在 以下问题:认识与重视程度不够、合作的方式和种类有限、 合作没有形成长效机制、校企合作管理制度的缺失,等等。

农业高职院校因受到行业优势弱、产业化程度低等诸多问题 的困扰,使校企合作更显得举步维艰,成为制约农业职业教 育科学发展的一大“瓶颈”[1]。1校企合作双方需求的分析 1.1企业对农业高职院校的需求分析 1.1.1缓解“用工难”的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企业也逐步发展壮大,企业用工急剧增加,技能型人才 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激增,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招 工难”、“技工荒”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近几年,“长三角”、 “珠三角”在招工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更加验证了企业 对人力资源的渴望。而且农业企业所在地基本都是远离城市, 信息闭塞、配套设施不齐全、工作脏、干活累,更加造成了 “用工难”的问题。“用工难”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企业生 存发展的“瓶颈”。通过顶岗实习等形式,使学生进入农业 企业,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参加工作实践,可以有效地 缓解农业企业用工难的问题。1.1.2企业员工的培训问题农业企业由于工业化起步晚、 生活条件与工作环境相对较差,许多农业院校的学生不愿意 到农业企业就业,造成了基层一线的员工素质较低。农业院 校要发挥职业教育的专长,对校企合作单位的不同类型员工 进行职业能力培训。例如,对企业的人员根据不同的工种进 行职业技能培训,对考核合格的员工发放相应的职业技能或 资格证书,使员工能持证上岗;
对学历层次较低的员工进行 基本文化素质的培训,或者通过成人教育等形式提高企业人 员的学历层次;
对企业的管理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计算 机信息能力的培训,使员工掌握信息技术以提高工作效率;

对企业的营销人员进行公关礼仪、营销技巧方面的培训等。

1.1.3依托农业院校的科研能力解决企业的生产实际问 题农业院校拥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每年承担不少省市课题和 项目,但大多数科研项目都是与实际应用脱钩,存在着科研 成果无法向实际应用转化的问题。农业企业可根据农业院校 的实际情况,寻找合适的学校,优势互补,依托校企合作, 通过技术咨询、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及推广等方式为企业提 供技术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寻找科研内容,在生产一线中捕 捉合作项目,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1.2农业高职院校对企业的需求分析 1.2.1减少经费投入,节约办学成本根据农业职业教育 的特点,要培养农业企业需要的人才,就需要拥有大量的土 地和实训资源作为后盾,如果全部是靠政府和农业职业院校自己投入是不够的。通过校企合作,不但可以节省大量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的资金,还可获得企业的资金、设备、人员等 资助,更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更有效的实践平台。从“双师 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来看,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 职院校必须建立一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 教师队伍的培养,要么通过引进人才,要么对已有师资进行 各类培训,这都要花费学校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 还不一定能获得比较好的效果。而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一方 面可以借助企业的力量,把教师安排到企业挂职锻炼;
另一 方面,企业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本身就是最好的“双师型” 教师,学校可以聘请为兼职教师,为学校所用。

1.2.2有利于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农业职业院校大都由 以前的中专学校升格而成,虽然通过十多年的建设,各类软 硬件条件有所改善,但随着近几年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实 训基地、“双师型”教师还是不能满足现实发展的要求。学 生在校学习的内容与生产实际相差较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不 强,很多学生面临着“刚就业就失业”的窘境。通过校企合 作,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像工厂的职工一样置身于企业环境, 接触企业的实际工作,锻炼自己的能力。因此,学生一毕业 就可以直接进入企业,甚至一开始就可能成为岗位能手。这 样的学生正是目前很多企业所需要的,学生的就业难自然也 就不成问题了。

1.2.3有利于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弥补农业职业院校实验、实训条件不足的 窘境,通过对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需要的 变化以及相应岗位对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的要求,才能及 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 避免用人单位与人才培养单位之间的错位。农业职业院校还 可以聘用生产一线的企业家、专家代课或搞讲座,改善师资 结构,加强信息与技术交流。另一方面,为企业量身定做的 技术人才又能很快地服务于企业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 实现“校企共赢”。校企合作可以打破旧的教育制度、教育 体制的格局,由原先的学校办教育变为学校、企业共同办教 育。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人才培 养目标为起点,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方法途 径为主线把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引向深入[2]。

2农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 2.1农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近年来, 农业职业院校已逐步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均在不同层 面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但是受到政策、环境、资源 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特别是校企合作管理制度不全面,还没 有真正形成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框架,很多校企合作 实践均停留在理论层面,许多问题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不能得 到解决,比如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过程出现的安全问题、校 企合作过程中科研成果的归属问题、校企合作经费的保障问 题、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待遇问题、企业学分的互认问题、企业“双师型”教师职称的评定问题,等等。就企业来讲, 如何让企业乐意在农业职业院校投入资金、设备、人力也是 个新问题。

2.2校企合作的形式有待完善校企合作的关键,是让企 业、学校、学生获得三方共赢,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纵深推 进。目前农业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主体参与度是比较高 的,但合作形式偏向单一,主要集中于专业论证、顶岗实习 和教师企业锻炼,等等。部分校企合作企业仅仅是把学生当 做廉价劳动力来使用,并没有开展实际意义的校企合作。这 样的合作方式面窄、层次浅,简单地说换任何一个企业都可 以,没有形成牢靠、稳定、深入的校企合作关系,校企双方 没有形成一定的依赖度。这样的合作,校企双方的职能、服 务都跟不上,很多都是短期行为,很多校企合作最后演变为 走形式、作秀,这是有悖校企合作的初衷的。

2.3顶岗实习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建设计划政策的引导下,顶岗实习在农业职业院校均有不同 程度的开展,但多数顶岗实习工种比较单一,技术含量不高, 不能做到多工种轮换实训,即使做到轮换也是低层次的简单 重复劳动;
顶岗实习的内容与培养目标要求不相符合,顶岗 实效性不强,还存在不同程度变相为低层次劳动力使用的情 况;
学校对顶岗实习的管理比较薄弱、方法简单,过程监控 性不强。

2.4校企双方责、权、利划分不清为保证校企合作长效、有序地发展,就必须做好校企双方责、权、利的划分。在学 生成绩考核方面,是以学校带队的老师考核为主还是以企业 的考核为主,还是双方共同考核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成绩, 成绩的考核如何进行量化;
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创造的价值是 归企业所有,还是校企双方共同所有,是否要给学生一定的 补助,如果给补助,补助的标准如何确定;
学生在顶岗实习 期间或上下班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应该由哪方来负责,责 任的风险如何进行划分等;
企业在学校投资建设的实习基地, 企业对于产权的拥有是无偿的还是拥有所有权或是拥有使 用的优先权,这些设备是否可以用于为其他企业服务;
在校 企合作的项目中,校企双方都投入了人力、物力、财力,对 于今后可能产生的科研成果以及投入生产后产生的直接经 济效益是归企业所有还是学校所有,还是双方共有以及所占 比例如何确定等。以上多个方面,校企双方对责、权、利的 划分不甚清楚,如果进入深度融合就必须首先确定好双方的 责、权、利,避免今后矛盾的产生,保障合作的良性发展。

3农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思考 3.1人、财、物的双向流动与合作企业向学校捐赠资金、 生产设备,提供职业情境、生产实践场所以及技术支持,提 供行业企业专家、技师,向学校发用人订单等;
学校向企业 提供员工基本文化素质培训、开放远程教育资源为企业员工 提供职业能力培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技术服务与 咨询、设立成人教育点等。实现了双方各自资源的有序整合和最大化利用。

3.2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提高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校企合 作的生命力在于是否有完善的合作机制,通过建立合作机制 充分调动校企合作双方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为人才培养服务, 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利益的共赢。而建立完善的校企 合作的运行机制,需要政府、学校、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

在运行机制中,政府要加强统筹,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政 府可以出台各类鼓励政策,比如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 一定税收的减免,通过各种手段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人 才培养、支持农业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学校和企业是校企合 作实施的主体,两者的媒介是学校培养的人才和科研成果。

在校企合作实施的具体行为中,校企双方要建立平等合作、 互惠互利、优惠互补的关系[3]。

3.3签订合同,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校企合作双 方可以在合作前进行深入、友好的协商,在校企共赢的基础 上签订合作合同,明确合作中的责、权、利等问题。如学生 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由企业负责考核,在学校学习期间由学 校考核;
学生安全方面,校企双方要共同制订一些安全措施, 防止事故的发生。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可以在学生到企 业实习之前进行安全教育,告之学生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发 生的安全事故及如何进行防范,做到警钟长鸣。由学校为学 生购买工伤保险、安全人身意外险等,并规定清楚学生在顶 岗实习期间发生了安全事故由校方还是企业方找保险公司理赔;
在顶岗实习收益方面,学生创造的价值可按校企双方 的投入比例来分成,并按照学生的工作业绩给学生适当补助, 甚至给学生发工资。校企共建的实习基地,企业对高职院校 的投入拥有所有权,高职院校拥有使用权,明确使用年限。

在校企合营的公司里,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成果,不应单方 归谁所有,而应属于校企双方共同拥有[4]。

3.4文化交流,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学校有校园文化, 企业有企业文化。两种文化各有特点,但也具备相互交流的 条件。双方可以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座谈会、讲座、展 览等),亦可以通过联合举办各类技能竞赛、文体竞赛活动, 开展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讨论、班级冠名、提供企业奖学金 等,为校企双方的合作注入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使校企合 作成为学院办学、企业办厂的自觉要求。

3.5共建科技服务研发机构针对企业在生产管理中遇到 的难题,农业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利用学校 自身储备的科研优势,与企业共建科技研发机构,由学校的 教师和企业的研发人员共同组成研发队伍,也可以让有专长 的或者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其中,把学校的科研与企业的研 发项目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科研结合生产,将更容易出 成果,成果也更易应用于生产实践,从而尽快产生经济和社 会效益,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人才培养、 企业技术水平提高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6共建校企合作质量监控体系校企合作是否能得到真正的落实,是否能真正发挥效果,关键在于建立完善、健全 的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否则校企合作还是纸上谈兵或流于 形式。为促进工学结合、全面提升校企合作质量,必须要建 立以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一要建立校企 互惠互利、优势互补机制,让企业有参与合作的动力,真正 参与到学校教学管理,使人才培养工作成为学校与企业发展 的共同任务;
二要特别重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

对于校内实训,要与校企合作单位共同制定实践教学质量标 准,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入实践教学,让实践指导教师在实 践教学环节上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实践指导教师可以聘 请企业技术熟练的工人或者专业技术人员。对于顶岗实习, 要与企业共同确定实习的内容与达到的目标,对每一阶段的 顶岗实习内容制定质量标准,完善各类管理制度,明确学校 教师和企业教师的职责,确保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的管 理到位,让学生到企业能够真正地学到技能、增长知识,避 免成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
三是在做好校内质量监控的同时, 加强对企业、行业、用人单位参与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还 要加强对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和安排学生的实训、顶岗实习等 方面进行监控,建立包括对学生实习效果、企业教师教学效 果等多方面的评价体系;
四要重视企业的评价。教学改革的 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企业作为人才的最终使用单 位,对人才培养质量是最具发言权的。学校要根据企业在顶 岗实习中对学生工作表现、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评价、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反馈的信息,发现教学过程存在的漏洞和不 足,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校的 培养同步。校企合作的目的是使企业获得需要的人才,学生 学到必备的技能,学校得到持续的发展。在校企合作深度融 合的过程中,需要切实了解各方的需求、正视合作过程中出 现的各类问题,通过互信、互惠、共赢的机制才能把校企合 作落到实处,从而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资源 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三赢结果。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