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电力演讲稿 > 构建人类共同体的伟大实践 构建三生教育实践的社会共同体研究

构建人类共同体的伟大实践 构建三生教育实践的社会共同体研究

来源:电力演讲稿 时间:2019-11-30 07:49:23 点击:

构建三生教育实践的社会共同体研究

构建三生教育实践的社会共同体研究 构建三生教育实践的社会共同体研究范文 “三生教育”德育实践致力于对大学生开展正确的生命 观、生存观、生活观的引导和培养,但影响正确生命观、生 存观、生活观形成的因素多而细微,影响力也非常隐蔽和无 形。因此,单纯的“三生教育”课堂教学实践,尤其是单纯的 “三生教育”专任教师已经不能很好地完成这项任务。建立 德育实践共同体,联合引导学生的“三生”发展成为必然。

共同体“是一种人类共同生活于其中、利益上休戚与共、有 着共享的文化传统与信仰的一种亲密性的群体。”[1]78据 此,我们可以将德育实践共同体分为两类:一是社会共同体, 包含社会、家庭与学校;二是教学共同体,仅指“三生教育” 课程与其它课程、“三生教育”专任教师与其他教师。如何 构建“三生教育”德育实践中的社会共同体呢? 一、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在人生成长的历程中,青少年有相当长的时间在学校里 度过。学校的主要职能就是利用教育设施和选定的环境来育 化学生,这种特有的社会职能和优势条件决定了它对于“三 生教育”负有特殊职责,也应发挥独特作用。“三生教育” 德育实践,要求学校加强如下几方面建设。首先要加强制度 环境建设,实施人性化管理。要使“三生教育”德育实践在 一定的秩序下进行,需要完善的管理,以便达到优化德育环 境的作用。如果学校管理不严、规章制度不全,纪律松弛、秩序混乱,就不能达到育人效果。“制度是为了保障学校教 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而设计的管理举措,是为了达到无意 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后 用情境来内化。”[2]185因此,制度环境建设并不是消极的 约束,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促使学生由被动到主 动、由他律变自律,最终内化为一种良好素养的有效措施。

同时,制度下的人性管理,要求管理者强化服务意识,以真诚 的微笑、热情的服务对待学生,无疑对学生是一种道德上的 感化和人性上的提升。

其次要加强物质环境建设,创建优美校园。物质环境直 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具有较强的直观性,是“三生 教育”德育实践的重要场所。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包括校园的 一砖一瓦以及一草一木,合理的布局、完善的设施、各具特 色的建筑和场所,会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更有助于塑造 师生的美好心灵,陶冶师生的情操,激发师生的开拓进取精 神,约束师生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师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第三是加强文化环境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校园文 化的载体是各式各样的集体活动。学校根据“三生教育”目 标,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教育性等原则,组织学生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各种评优活 动、体育比赛、文艺汇演、逃生训练、军训等,融知识与娱 乐为一体,变命令为倡导、变禁绝为引导、变接受为参与,让 学生在活动中习得生存技巧,感悟生命意义,感受生活情趣。第四是加强舆论环境建设,形成良好“四风”。“四风” 即校风、班风、教风、学风。良好的校风班风约束其中的每 一位成员,以养成正确的价值规范。良好的教风,可以给学生 以表率,继而引导和促进积极向上、勤奋学习、尊师重教、 严谨求实、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良好学风的形成。所以学 校必须培养正确的舆论导向,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形成良 好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使校园充满浓厚的积极向上 的文化氛围,养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要发挥学生参与校园建设的主 体作用。大学生是校园建设的主体,他们在校园建设中既是 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既是创造者又是受益者。青年学生思 维敏捷,既能较快地接受新事物又富有创造精神,在他们身 上蕴含着巨大的潜能。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关键就是要开 发出这种潜能。大学生是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角,鼓励他 们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尊重他们的 创造精神、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并在活动中长才干、受教 育,使他(她)们在健康有序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补充课堂知识, 加强道德修养,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从而达 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的 目的。

二、凸显家庭的协同功能 “无论个人的意愿如何,无论父母有意还是无意,他们 的言行举止、道德倾向、选择都毫无保留地留在了孩子的意识中。父母所表现出来的道德示范对孩子道德观念的形成、 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价值的选择的确具有潜移默化的影 响。”[3](P177)家庭如何在“三生教育”德育实践中发挥 作用呢?首先要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创造民主平 等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应该彼此信任、平等交流、互相尊 重、互相关爱,遇到争端应该经常通过讨论来解决,家庭规则 应该由所有家庭成员民主参与制定。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 的孩子,才能形成自信乐观、积极主动、善于思考、个性鲜 明但不放纵的性格,才能够心智健康地发展。其次要适时加 以引导。处于成长期的孩子,生活经验少、承受挫折能力弱、 明辨是非能力差,这就需要家长从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关 心孩子的成长,经常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及时 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方式解决问题,引导孩子认清是非善 恶。父母不仅要给孩子以物质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给孩子 以精神上的关心和引导,使孩子健康发展。最后要创造条件 使孩子参与德育实践。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物质条件丰裕, 但是家庭生活圈却日益缩小,孩子往往缺乏交流而人为地 (或由自身或由社会大环境)走向封闭。然而生命观、生存观、 生活观的培养关键还是实践,其实许多孩子还是渴望去体验 的。所以,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参加一些 家务劳动,或帮别人做些事情,或者参加一些公益活动等。这 些成功的体验,将直接有益于其三生观的培养。

三、加强社会的历史责任社会是个大课堂。在社会中进行“三生教育”德育实践 使学生受到的教育更直观、更具体且更深刻。从学生发展的 角度来说,培养他们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让他们在实际 社会生活环境中生活学习,使他们的社会环境应对能力不断 发展,才能促使他们各方面相互促进。因此要加强在社会中 进行“三生教育”德育实践。在社会中进行“三生教育”德 育实践,使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基层,深入农村、工厂,耳闻 目睹改革开放带来的城乡经济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的事实,会使他们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强烈的共鸣,从内心中 更加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投身改革、维护稳定 的意识和观念,进而树立奋发成才、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实 践表明,在社会中进行“三生教育”德育实践,能够使学生从 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上获得亲身感受,从而提高自我教育能 力;同时重新审视自己的思想,矫正认识上的偏差,促进觉悟 的提高,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在改革 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各种变革同时也引起学生思想上的深刻 变化。他们会为改革开放的成功欢呼雀跃,也会对社会上的 消极腐败现象失望、困惑。在社会中进行“三生教育”德育 实践,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社会,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在德育 实践中去问、去看、去思考、去探索人生的真谛,从而确立 正确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

四、建设学校、家庭、社会德育实践共同体 二要家庭和学校在“三生教育”德育实践中形成引导合力。对此,激发家长认识“三生教育”德育实践的重要性是 首要的。在这方面,学校应通过建立健全和完善家校联系制 度,尽可能地为家长参加学校德育实践创造空间,提高家长 的德育责任意识,掌握正确的家庭德育方法,达到家校的有 效沟通。为此,可以在相关的德育实践中邀请家长参与,促使 家长与孩子共同接受“三生教育”,共同体验道德生活,在体 验和感悟中激发家长的“三生教育”责任感和积极性。

三要社会和学校在“三生教育”德育实践中凝心聚力。

“三生教育”伴随人的一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举 全社会之力才能见实效。学校要在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 积极争取各有关部门的配合,争取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要 争取文化等部门的支持,更多地创作和生产有利于青少年健 康成长的影视作品和文艺作品,弘扬“三生教育”的先进理 念、推广先进经验、宣传先进典型、把握舆论导向,努力为 “三生教育”的深入发展发挥应有作用;要发挥文化单位和 社会教育单位的作用,建立建设一批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生 产劳动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并加强管理,积极为学生开展 “三生教育”活动创造条件,大力开展校外教育;要积极联系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具有公益性质的博物馆、纪念 馆,争取它向社会免费开放,最大限度地发挥对“三生教育” 的正面影响和积极作用,共同推进“三生教育”。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