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电力演讲稿 > 全球化时代下高等教育管理困境与出路|困境与出路

全球化时代下高等教育管理困境与出路|困境与出路

来源:电力演讲稿 时间:2019-11-08 07:58:32 点击:

全球化时代下高等教育管理困境与出路

全球化时代下高等教育管理困境与出路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既面临着新的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管理 观念、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受到全球化的影响。研究全球化 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理论价值。

一、全球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要求 (一)管理制度上的市场取向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高等教育在管理制度改革的过程中 增加市场机制的强烈要求,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取向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方面:减少国家对高校的拨款占GDP的比例,改变 拨款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注重各高校的业绩;
增强政 府以外主体的办学机会,扩大私立高校的办学规模;
鼓励跨 国教育的兴办,吸引自费留学生,积极扩展海外教育市场。

(二)管理观念上的兼容并包和自主创新 首先,文化多元化要求高等教育兼容并包。在人类发展 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民族都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文化。

大学自古以来就具有传播文化的职能,因此,应当让多种文 化的大学校园里公平竞争、相互交融、共同学习。其次,文 化多元化要求高等教育在管理理念上实现自主创新。文化多 元化带来了不同的文化选择,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政治观念在 全球范围内相互碰撞和融合,逐步形成了被大多数国家接受 和认可的观念。这些观念好像一张无形的政策文件,在高等 教育强国那里传播过来,到底是否适合本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就无从而知了。

(三)管理体制上要求减少政府干预,扩大学校自主权 大学的本质属性是文化,不是政治,用政治的管理手段 去管理教育,必然会有失偏颇,背离高等教育的本质。因此, 政府应当转变对高校管理方式,对高校指导监督,减少直接 干预,实施宏观调控。在国际上,为了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 大多数国家建立第三方评估制度,保证评估过程的客观性和 专业性。

(四)管理模式上要求网络共享和透明 信息网络化为经济和文化全球化提供了技术支持,要求 社会管理模式做出相应的改变,因此,高等教育在管理方式 和管理手段上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传统的高等教育对信息的 采集、整理和分析的手段主要是手工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 效率低下;
网络技术使高校实现了管理信息的智能化,突破 了信息发布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扩大了公众获取信息的知情 权。如在高等教育领域,澳大利亚政府创办了跨国高等教育 项目信息收录网站,负责将澳大利亚各高校的信息公布。

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管理面临的困境 (一)管理观念:重计划和物本,轻市场和人本 1.在管理上的重计划、轻市场的理念使高等教育很难形 成公平、公正和公开的教育环境。在办学体制上主要以政府 举办为主,民办主体办学的竞争常处于不利的地位;
在资源 配置方面,政府的支持力度更多的是向重点高校倾斜,其他高校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投入在扩大学校的规模上,进而忽视 了学校的育人功能;
在生源配置上,政府对高校实施“钦定” 的学校级别,使得生源在学校间分配不均。

2.管理理念上的重物本、轻人本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和谐 全面发展。在功能取向上,重视高等教育的派生经济功能, 轻视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背离了高等教育的本质规律;
在 职能取向上,重科研成果,轻教学育人功能,造成学术道德 示范现象的产生;
在经费取向上,重视硬件等基础设施建设, 忽视教师素质和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高楼林立却高素质的 大师短缺、教学设施齐全却教师教学思想落后的现象。

(二)管理体制:重集权和约束,轻分权和自由 1.在管理体制上的重集权、轻分权的特点阻碍了高校自 主办学的积极性。我国虽然形成了“集中领导、分级管理” 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呈现出地方政府对 高校“管得过细,统得过死”的特征,严重阻碍了高校自主 办学的积极性。地方高校在校长任免和教师评聘、学校招生 名额和专业设置、教授治校和教师教学自由等方面拥有很少 的自主权,很难发挥高校自主办学的积极性。

2.高校管理上的重约束、轻自由阻碍了高校的制度创新。

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制度在政治组织体制和学术思想上都 享有一定的独立和自由性。然而,我国高校的经费来源、生 源选择和专业设置等保证大学运转的基本要素都由上级教 育主管部门控制,使得大学对政府的依赖性过强。(三)管理制度:重人治和行政、轻法治和学术 1.传统的重人治、轻法治的经验式管理盛行不衰。虽然 我国在依法治国上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仍 然存在重人治、轻法治的特征。重人治的管理制度要求教育 主管部门的领导有较高的决策能力和判断能力,一旦个人的 道德取向和分析判断能力出现问题,就会使管理活动出现混 乱。

2.重行政、轻科研的事实使科层式管理模式大行其道。

教学职能是大学的本质职能,学术性是大学的根本属性。大 学是一个管理复杂的社会组织,在高校治理时必须在充分重 视学术自由的同时,将明确办学方向的行政管理结合起来, 实现高校的全面和谐发展。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严密的科 层组织结构使学术自由很难有发挥的空间,使大学的发展背 离了本质。

(四)管理模式:重分设和保密、轻整合和公开 1.重分设、轻整合的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平台造成信息流 通不畅。当前高校的信息管理平台分设种类繁多,但是由于 各信息平台采用不同的信息收集和编制标准,造成信息重叠 和对接困难等问题。其产生的严重影响阻碍了中国和国际上 高等教育大国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2.重保密的高校管理信息发布制度造成信息分享困难。

我国对于高校的信息公开的内容和方式做了笼统的规定,在 《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中规定“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不予公开”,这一规定中表明学校对于自身不想公开的就可以 不公开,学校为了规避潜在的风险,可以给信息公开设置诸 多限制。信息公开不畅往往不利于对信息需求人员做出正确 的决策,同时也失去了公众对高等教育管理的民主监督的机 会。

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出路 (一)树立“和而不同”高等教育管理理念 在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下,我国要坚持“和而不同”的 高等教育理念。外国值得我们借鉴的先进理念主要有:效率 为本的管理理念、多元整合管理理念、人本主义理念。但同 时我们应当意识到,中国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 丰富的管理智慧。例如:“以和为贵,中庸为道”的管理智 慧使高校在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面前,能够实现自身的和 谐长久发展。

(二)构建“自主灵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实现高校办学的自主权是应对全球化的激烈竞争的必 由之路,要想实现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就必须做到以下几 点:首先,中央政府要实现管理方式从直接管理到间接干预 的转变;
其次,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统筹”管理的重任, 促进高校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地方经济和高校的和谐发展。

再次,落实高校的法人地位,扩大学校自主权。

(三)建立“内通外联”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 所谓“内通外联”就是对内的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相互沟通协调,对外的管理制度要连通对接。例如制定国外高等教 育机构来华办学的资质认证标准,修订学位和学分互认制度 等,进而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和国际的接轨。

(四)完善“高效透明”的高等教育网络化管理模式 。要想实现高等教育信息的高效透明化,需要做到以下 几点:首先,完善高等教育网络公开制度,对信息公开的决 定权、范围、期限和法律责任做出明确的细则规定;
其次, 加强关于高等教育信息公开的监督力度,将信息公开的透明 度作为高校评估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1:113. [2]赫伯特・西蒙著,詹正茂译.管理行为[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0. [3]程星,周川.院校研究与美国高校管理[M].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15.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