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领导干部述职 > 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熟语与对外汉语教学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熟语与对外汉语教学分析

来源:领导干部述职 时间:2019-12-01 07:49:37 点击:

汉语熟语与对外汉语教学分析

汉语熟语与对外汉语教学分析 摘要:熟语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词汇,可以用来表达丰 富的感情和思想。同时,汉语熟语经历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 展,背后隐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然而,由于中西方文 化差异的存在以及熟语结构灵活性和语义变异性等特点,留 学生在汉语熟语的学习和使用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很多偏误。

本文通过偏误分析理论分析熟语教学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以及产生原因,展开讨论。

关键词:熟语教学;
偏误分析;
偏误原因;
教学建议 一、汉语熟语的特点 熟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及其特别又非常重要的一 部分。“熟语”一词不是中国的本土发明,它是二十世纪五 十年代从俄国翻译引进过来的。武占坤在他的《中华谚谣研 究》一书中说到:“熟语一词人们对它却不熟悉,作为词汇 学上的术语,他是五十年代末,才由俄国的‘φpa3eoⅡoTh’ 一词翻译引进的,人们熟悉的是‘成语’、‘谚语’、‘格 言’、‘歇后语’等这些汉语固有的称谓。这些语言现象成 因相同,语貌类似,共性很大,像一个家庭中的同胞兄弟。” ①各类熟语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相互联系,又有各自独特 的特点。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熟语的偏误分析 (一)留学生学习熟语的语义偏误 熟语作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是基本义和色彩义的统一体。下面,我们就探究一下汉语学习者理解和学习熟语的理 性意义(概念义)和色彩意义时常常出现的偏误。1.对熟语中 理性意义理解存在偏误大部分熟语的含义并不是词语之间 的简单相加,其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是不同的,大多数熟语 是通过比喻、引申等手段体现其实际意义的。如果没有文化 背景知识和汉语知识功底,是很难将其两种意义结合在一起 的。如:(1)幸好罗斯及时告诉我,我才没有错过这场音乐 会,她真是放了马后炮444。(2)我问的问题,不管三七二十 一4444444,他一定一五一十地回答。例(1)中“马后炮”是 指事情发生了才说,而句中意思则是表达音乐会开始之前, 语义明显错误。例(2)中“不管三七二十一”指不顾一切或 不问是非情由的去做某事,含有不计后果、蛮干的意思。句 中理解错了词语意思,句法结构没有错误,但是没有从整体 上把握该惯用语的语义。2.对熟语中色彩意义理解存在偏误 汉语熟语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色彩,也是留学生学习词汇的重 要部分。如果不去了解熟语所具有的色彩意义,就容易造成 言语表达“事与愿违”的效果。如:(1)我喜欢看电视、看 书。所以我渴望过上游手好闲4444的生活,而且丈夫的工资 也高。(2)姑娘们都争着参加这场晚会,希望在新年里可以 出洋相444。“游手好闲”形容游荡懒散,喜欢安逸,具有 贬义色彩,而例(1)中所要表达的是“我”的一种生活追求 目标,不符合色彩意义。(2)“出洋相”的意思是在众人面 前大出风头,基本义表达没有错误,但是该词带有贬义色彩,在这里用来形容这些姑娘,很明显感情色彩不符。“ (二)留学生学习熟语的语法偏误 熟语的语法功能比较复杂,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更是千变 万化。留学生本来对于句中的语法成分判定就有一定的困难, 加上熟语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加剧了熟语运用和学习的困 难。因此,学习者在语法功能上产生偏误是不可避免的。1. 词性的误用词性的误用在熟语学习中主要存在于成语和惯 用语中,这里主要是说到这两类词的词性误用。成语和惯用 语主要有体词性的和谓词性的两大类,体词性的包括动词性 和形容词性两种,在句中主要充当谓语、定语、状语、补语 等。体词性的主要是名词性熟语,在句中主要充当主语和宾 语。如:(1)他每次都让我请客,太铁公鸡444了。(2)我和 我同屋相处很好,一开始就非常套近乎444。例(1)中,“铁 公鸡”表示“吝啬的人”是名词性惯用语,在这里误用为形 容词了。例(2)中的“套近乎”是动词性惯用语,在这了把 它误用为形容词性的了。2.搭配不当和一般词语不同,熟语 中的成语和惯用语再搭配上会有更多的限制,加上自身意义 的双重性,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中,会经常出现语法上的错 误,产生一些不符合汉语逻辑的句子。如:(1)我听不清你 说什么,交头接耳4444地说吧。在这句话中,“交头接耳” 是两个人彼此凑近耳边低声说话,使用的主语应该是“我们 两个人”,而不是单说“我”,这样就造成了主语和谓语搭 配不当。(2)你不要费劲不讨好44444我了,我不会替你向老师撒谎的。“费劲不讨好”本身就是谓宾结构的惯用语,后 面不能跟宾语,所以这句话中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三)留学生学习熟语的语用偏误 在很多时候,留学生虽然掌握了熟语的词汇意义,在语 法结构上也不存在问题,可是造出的句子仍然表达不出说话 者的意思,影响交际。例如:(1)永君是我青梅竹马4444的 朋友,我们是邻居,也是同学。“青梅竹马”是形容男女儿 童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适用于异性之间。而例句中的“永 君”与“我”的朋友关系是同性之间的友谊,不能用该词。

这里没有弄清该词的典故意义,误用了对象。(2)老师,很 抱歉,这次我没考好,下次我一定努力,走着瞧444!“走 着瞧”是指过一段时间再下结论,表示一种胸有成竹的感觉, 用于威胁、赌气之后算账。而句中意思是对老师表达自己下 次考好的决心,明显不符合语境和学生的身份,造成误用。

三、熟语偏误产生的原因 (一)从学习者自身因素来看 对于熟语的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习 目的、不同汉语水平的留学生对于熟语学习的重视程度和掌 握程度是有很大差异的。他们不同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会 直接影响着学习熟语的水平。第一,学习者对于古代文化知 识了解较少。熟语很大一部分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 的,其中蕴含的丰富古老的文化,很多源于神话故事、古典 名著、古人生活生产经验。所以,缺失古代文化知识,必定会给留学生学习、运用熟语带来较大困难。第二,留学生轻 视熟语的学习和自身兴趣的影响。留学生很大一部分是成年 人,他们母语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根深蒂固,这样以 来,就不利于熟语及其文化的学习,偏误也就在所难免。第 三,留学生没有找到较好的熟语学习策略。如果留学生在熟 语学习中孤立的学习其表面意义,不注重联系语境,就不会 找到学习的正确方法,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学习就比较困难, 偏误就会不断产生。

(二)从迁移角度来看 第一,母语知识负迁移。当留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的规 则和形式有相似之处时,学习起来就容易些,如果差别较大, 母语知识就会产生负迁移,阻碍目的语学习。熟语学习亦是 如此,如果两种语言在熟语结构规则方面有相似点,学习起 来就比较容易,如果相似点较少甚至没有相似点,学习起来 就比较困难。第二,文化负迁移。语言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 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社会生活等,而熟语作为 一种特殊的词汇,其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更加突出。成年人 在留学生中占了大部分,他们在接触汉语文化以前,已经存 在母语的文化,受母语文化影响较深。因此,他们在学习熟 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时,就会受到母语文化的影响,产生阻 碍,偏误就不可避免的产生。

(三)从教材的角度来看 第一,对外汉语教学界对熟语教学不够重视,也通常忽视对于教材的研究编写;
第二,在词汇教学中,词汇表中的 熟语往往比较少,课文中的熟语也比较零散,没有系统性;

第三,当前汉语教材中的熟语翻译水平良莠不齐,有些甚至 会出现错误。这些问题都会增加熟语教学和学习的难度。

四、对外汉语熟语教学的建议 (一)提高熟语教学意识,加强熟语教学 要想更快更好地推进熟语教学,我们必须提高对熟语教 学的认识。首先,对外汉语教学界提高熟语教学意识,加强 熟语教学研究。其次,对外汉语教师自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要真正重视熟语教学,积极寻找和探究熟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再次,提醒留学生重视熟语教学,不要刻意回避;
运用一定 的策略方法,提高留学生学习熟语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 学习。

(二)注重熟语文化知识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熟语 词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

汉语熟语作为汉语语言词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文化 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只讲解 熟语的表层意思,对于留学生来说是很枯燥的,而且不容易 记忆,结合深层文化内涵进行讲解,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兴 趣,又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熟语的理解和掌握。

(三)创造熟语使用环境,结合语境进行熟语教学 首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重大作用,在课堂上创设语境,让学生造句练习,进行会话交际;
其次,利用课外实 践活动,把熟语实践活动纳入到教学中去,进行精心设计安 排,尽可能多地提供用熟语进行交际的机会;
再次,充分利 用社会语言大环境,鼓励学生投入到汉语社会大环境中去, 融入其中,增加学生自然习得机会。

(四)规范教材内容,提高教材质量,增加教材中汉语熟 语的比重 首先,编写教材时,应适当增加熟语的比重,对所学熟 语做系统介绍,注重属于知识体系的建立。其次,所选的应 该是积极向上、格调高雅的熟语,应具有时代性,能够代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那些内容比较落后、带有迷信色彩的 应该摒弃。再次,选用的熟语必须具有实用性,留学生使用 频率高、有价值的,这样才能更好地符合留学生交际的需要。

五、结语 随着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熟语教学也应 该得到相应的重视。汉语熟语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它 的教学是传播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方式,因此,需要我们加 强熟语教学研究,对留学生学习偏误进一步探究,为留学生 寻找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扫除汉语学习的障碍, 更好的促进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等.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7:270.[2]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 出版社,2000:194-212. [3]宋月波.语境在对外汉语中的运用[J].辽宁教育行 政学院学报,2006(11):1. [4]武占坤,张莉.论熟语的民族气质[J].保定:河北大 学学报,1991(4):1. [5]马国凡.惯用语的性质[J].语言文学,1980(1).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