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领导班子述职 > 小学教学问题与对策【小学教育课程设置问题及对策】

小学教学问题与对策【小学教育课程设置问题及对策】

来源:领导班子述职 时间:2019-11-21 08:42:43 点击:

小学教育课程设置问题及对策

小学教育课程设置问题及对策 摘要: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以及全国师范教育体制的调 整,我国师范教育的重心正逐步上移,正由三级师范向二级 师范、最终向一级师范过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是这一 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围绕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问 题,尝试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
课程设置;
问题;
对策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与核心,是培养人才的蓝图。” 高等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要培养适应教育发展的高层次 小学教师就必须立足本国小学教育和专业建设的实际,了解、 参考、对照、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本文以首都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鲁东大学为例具体分 析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选取这三所高等院 校的原因: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这三所院校设置较早,发展 相对成熟,课程建设经验亦较为丰富,具有一定代表性。从 三所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系看,基本上做到了从地区小学教育 实际需要出发,建设具有各自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理念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偏向于学科中心,如学科课程在首都师范大学占总学分的比 重为33%~38%,在鲁东大学占总学分的33.33%。课程设置 理念上过于强调学科专业知识的整合性、精深化而淡化了学科教育对人全面发展的作用。这显然是与素质教育以人为本 的理念相冲突。学生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固然重要,但倾向 过于明显势必会影响学科类课程与教育类课程和通识课程 的关系,亦容易导致在课程实施中一味强调学术性,忽视了 师范性,本末倒置,违背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设置形式上对选修课程重视不够 在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中,虽然选修课程的门类 呈现多样化,但必修课程仍占绝对的地位,选修课程没得到 应有的重视。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在南京晓庄学院选修课仅 占总学分的11.8%左右,在鲁东大学占26%,在首都师大占 25%左右,比例较少。选修课程又分为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 选修课程,笔者发现许多地方高等院校该专业的限定选修课 程的修习要求与必修课程是一样的,并没有给予学生选择的 自主权,没能充分发挥选修课应有的作用,亦不能实现设置 选修课的目的。

(三)课程结构设置上的不足 1.通识课程结构不完善透过三所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 分学时分配表不难发现三所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程承担了主 要的通识教育任务,就其学分比重来看,首都师大21.3%, 南京晓庄学院23.%左右,鲁东大学23.81%,而且公共必修 课程的课程门类太少,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占6门,体育、英 语、计算机3门,通识选修课程门类相对较多但内容过于庞 杂。2.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的关系问题有研究表明,“重学科专业课程,轻教育专业课程”与“重教育专业 课程,轻学科专业课程”的现象都存在,但小学教育专业课 程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就是前者。在搜集文献的过程中笔者 就发现,大多数地方高校制定的该专业课程方案中在不同程 度上存在着重学科专业知识教育,轻教育素养的倾向。问题 的关键就在于对二者广度、深度把握不到位,没能协调好这 两类课程之间的关系。3.教育实践类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 题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性质:复合知识结构、多重专业技能、 坚定地专业情意。其中多重专业技能主要包括教育管理工作 能力、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反思和教育科研能力、自主学习 能力,多种专业技能的训练和专业情意的感悟往往是通过教 育是实践类课程的实施实现的。当前教育实践课程设置上存 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课程内涵过窄,教育实践仅 仅局限于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二是内容上偏重教学技能的 训练忽视了反思习惯与专业情意的养成;三是在时间和空间 上过于集中且学分比例偏小,通常高校都计划在大四上学期 实习,连续实习8周,教育实践课程南京晓庄学院仅占总学 分的9.5%,在首都师大只占13%左右。

(四)课程内容缺乏适切性的整合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课程呈现整合趋 势,以综合课程为主,综合性课程在小学课程中的比重越来 越大,小学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 基础教育性质的要求采用综合化设计,这就要求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提供相应的师资。但是目前小学教育专业尚未建 立起与新课程改革切合的课程体系,学科间的壁垒依然存在, 在学科之间渗透、融合、沟通方面做得不够。从另一个角度 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还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教材体系建 设并不成熟,因而课程内容的整合性有待加强。

二、改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 (一)拓展课程内涵,完善的课程支持系统 拓展课程内涵,形成新的专业课程设置理念,改变传统 的课程设置偏向学科课程的观念,将课程设计类课程纳入到 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的体系,增加师德课程在该专业课程设置 中的比重。显然课程内涵的扩大离不开课程支持系统的支持。

完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支持系统应做到:首先重视小学 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决策系统的研究,平衡课程决策体系;其 次加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资源和技术支持的研究与融 合,再次提高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管理的有效性,最后努 力建构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

(二)弹性设置选修课程 从满足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和真正体现选修课 程的设置目的出发弹性设置选修课程:一是根据学校教学条 件、学生需要、职业需求选择选修课门类,增加选修课课时 学分比例,二是选修课程不能简单的进行限定选修课程和任 意选修课程的划分,限定选修课程可以要求学生按类限选。

(三)调整课程方案,完善课程结构设计体系1.改革通识课程结构通识课程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基础 性的文理知识。当前政治理论课程在公共必修课程中占相当 大的比重,其实可以考虑小学教育专业的独特性,在保证体 系完整的条件下适当减少政治理论课程的比重,在师德课程 和通识选修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英语亦占了很多 比重,在当前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改革下,改善英语教学, 减少冗长的课程设置。增加通识课程的门类,但避免过于繁 杂,适当增加通识课程的课时学分比例,保证通识教育的有 效进行。2.平衡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的关系学科 专业课程是为让学生形成从事学科教学所必需掌握的学科 理论素养而设置的课程,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育专业 课程则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从事小学教育教学所必需掌握的 教育理论与技能方面的教育,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在平 衡二者关系时应注意:一方面,课程应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 度以满足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日后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课程向过于深奥晦涩的方向纵 深发展。3.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可 通过以下途径增强教育实践课程的有效实施:一是开设微格 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演习训练,如在鲁东大学微格教学就是 教育实践课程的一部分,学生反映特别有用,实践效果非常 显著。二是切实落实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从实习目标出发, 可以采取两段式教育实习模式,即大三上学期进行一次3~4 周的教育见习,让学生走出大学课堂到小学里真实感受小学的日常教育教学情景,跟随小学一线老师学习;大四上学期 再安排一次为期6~8周的教育实习,让学生到真实的小学课 堂上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运用到教育实践中, 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三是利用大学生实践社团 的隐性课程功能。大学生实践社团如教师教育学会、121书 法社、英语协会等组织的活动是学生乐于参与的,如果有计 划地引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则有益于学生人际交往和教学 基本功的发展。

(四)整合课程内容,重视优质教材建设 三、结语 在多年的探究中,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上已积累 了一些宝贵的建设经验,总体来看课程设置较为合理。然而, 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仍处在探索阶段,没有更多的经验和 资料可供借鉴和参照,虽然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与此相同 或类似的专业发展已相对成熟,建设经验亦较丰富,但由于 国情不同,也不宜搬来即用,因此在办学过程中出现了一系 列问题,尤其是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亟需解决。

本文尝试发掘三所颇具代表性的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 程设置上的问题,进而提出些许不太成熟的对策,希望能够 对此专业课程的优化设置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高惠珠.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统整研究[D]. 西南大学,2010.[2]罗燕冰,何俊华.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 究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03). [3]周卫勇.小学教师培养大学化的基本问题及其教 学应付[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4]刘灿群.基于教师专业化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建 设[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6). [5]赵东臣,马云鹏,解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培养 方案分析[J].当代教师教育,2010,(6). [6]段作章,段建军.关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 置问题的探讨[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01).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