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领导班子述职 >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开展幼儿科技活动 怎么转变观念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开展幼儿科技活动 怎么转变观念

来源:领导班子述职 时间:2019-10-14 07:55:06 点击: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开展幼儿科技活动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开展幼儿科技活动 胡小宾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三实验幼儿园 贵州 六盘水 553000) 【摘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明确开展科技活动与过去 常识教育的区别,转变教育观念,增强“两种意识” 开展 幼儿科技活动,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 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促使教师在教与学中增强科技意识, 提高科技素质。以科技活动为载体激发幼儿探索、思维、创 造的兴趣,通过科技活动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成就感、 坚持性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21世纪已经到来,人类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知 识经济的时代。我们今天的幼儿,就是明天的主人,他们将 是21世纪的栋梁。21世纪的公民要有较高的科学素质。围绕 幼儿科技活动展开一种精神(创新精神)、两种意识(主体 意识、实践意识)、五种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 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为培养目标进行的实践和研究,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怎样提高幼儿的科学素质, 关键在教师,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 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所指出的:“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 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要树立正确的教 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基 于以上观点的认识,我园课题小组认为:开展幼儿科技活动,首先要抓教师观念转变的培训,促使教师在教与学中,增强 科技意识,提高科学素质。

一、 明确开展科技活动与过去常识教育的区别 刚开始实验时,在我们一些教师当中,认为“科技活动” 与“常识教育”没有什么区别,“科技活动”就是“常识教 育”,还有人认为“科技活动”就是比“常识教育”增加了 一些现代科技、环境保护等内容,增加了一些动手操作的实 验,多数教师对科技活动的认识仍很模糊,组织活动时,大 家仍然用上常识课的方式进行科技活动。

根据存在的问题,我们反复组织大家学习和讨论,幼儿 科技活动和常识教育它们的本质区别在哪里?经过学习和 实践,大家明确幼儿科技活动它是满足幼儿渴望了解周围世 界、通过自己的感官获得直接经验,用这种方式建构对世界 的认识,从培养目标看具有长远性,五种能力的培养,就是 强调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开展幼儿不断学习的能力。

科技活动选择的内容多数都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感兴趣的, 同时活动过程具有探索性,它不追求幼儿说出准确、科学的 概念,而是强调让幼儿亲身经历探索和发现,获得相关的经 验。而过去的常识教育追求的是让幼儿获得一些社会的自然 的粗浅知识,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时非常看重知识概念的掌 握,因此,这和科技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统一认识以后, 大家一至认为,开展科技活动,教师要引导幼儿调动各种感 官,去发现认识事物,在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五种能力,围绕科技活动的培养目标,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 探究,并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也 是幼儿愿学、会学这些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长远教育目标 得以实现的过程,而过去的“常识教育”无论在教育内容、 方法、手段以及价值取向都远远落后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开展幼儿科技活动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而且就 教育本身的发展而言,面对知识经济和技术革命的挑战,教 育如果不能保持超前性,不能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将失 去吸引力和竞争性,如果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 教育手段、教育活动设计仍然沿袭传统教育那一套,不仅贻 误孩子的发展,就连家长也不会喜欢送自己的孩子到这样的 幼儿园接受教育。

二、 转变教育观念,增强“两种意识” 教师对教育活动的组织无疑是受自身教育观念的影响, 在实践当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组织科技活动做实验时, 仍然采取的是教师教、幼儿学、教师做、幼儿看,单向传授 知识的教法,这与“两种意识的培养目标是不符合的,虽然 在认识上大家都认为在活动过程中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和直接经验的获得,要重视幼儿的实践操作,但一到组织活 动时,教师又求稳怕乱不敢让幼儿自主操作,急于告诉幼儿 实验结果,让幼儿学概念、传统的教育模式又不自觉地表现 出来。根据存在的问题,课题组一方面是听课以后当时就指 出,在教研活动时,又针对存在的问题组织学习相关理论,进行研讨达成共识:真正的主动掌握学习和探索必须做到的 两点是:1.是幼儿的活动和操作,就是幼儿与物的相互作用。

2.幼儿的操作是在验证自己的相法,而不是老师的想法或老 师告诉的答案。手的操作与大脑的配合活动,是体现幼儿主 体意识和实践意识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方面。在以后的活动 组织中,教师注意用这两个条件来衡量自己在活动中是否体 现了“两种意识”,教师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得到体现。例如 “手拉手灯泡亮”,“鸡蛋壳游戏”,“摩擦生电”,“小 猴造船”等活动,从开始让幼儿主动观摩活动材料,到人人 动手主动探索,幼儿发现“把多节电池用电线连起来,像大 街上的路灯”,“我的蛋壳能放起二十多本书”,“我的能 放三十多本书”,“肥皂盒可以当小船”,“泡沫板可以当 小船”,这些现象是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自己发现的,教师的 提问则体现在幼儿实验后的提问“你们是怎么让这么多电珠 发亮的?谁能告诉老师?”让幼儿把自己获得的直接经验表 达出现,“你的能放20多本书?他的能放30多本书,你为什 么不找他问问?”这种建议式的提问为幼儿合作探索起到了 中介作用,它满足幼儿想交流自己感受的愿望,并让幼儿在 相互交流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提升经验。

幼儿在实验、讨论验证过程中,这些活动“手拉手灯泡亮”、 “鸡蛋壳游戏”、“摩擦生电”“小猴造船”在幼儿头脑中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引发了幼儿更多的联想和探索愿望。

三、 学习相关的理论,把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落实在活动中 现代心理学认为:单纯地用眼睛看,并不能解决知识内 化的问题,即使用语言表达一下,也不能形成完善的认知结 构。幼儿在相当程度上还要依靠直觉行动进行思维,幼儿发 展的特点是需要通过自身的活动进行,动作是思维的体操, 思维是动作的内化。动手操作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实践活 动。通过双手的活动,把获得的经验传递到大脑,大脑对得 到的信息加以检查、纠正,并指导,改善双手的活动,经过 信息的接受与反馈,激活大脑相应区域积极活动,使实践与 思维相结合获得更清晰的认识。很清楚,幼儿操作能力的发 展能促进他们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的发展, 它对幼儿科学素质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识。要重视幼儿 操作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那么就要精心 设计操作过程。

在小班春本教材“小小接龙卡”的教学中,主要是培养 幼儿的分类能力,而分类就是要进行操作,怎样让幼儿来进 行操作呢?是一开始就把图卡交给幼儿自行摆弄,还是依据 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来进行操作,最后大家还是认为应该按 规律进行。1.先让幼儿认知各种水果和蔬菜(实物),通过 自身动作的操作层次,送蔬菜水果回家。2.利用分类卡进行 操作,幼儿把蔬菜水果分类插进贴有火车头标志的分类卡中, 幼儿很直观看到自己的操作结果,蔬菜和水果都整齐地排列 在各个不同的车箱里(分类卡中),都愿意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幼儿在游戏的气氛中完成了操作任务。活动后 教师还把分类卡和图卡放在科学角,幼儿自由活动时也拿着 小卡片利用分类卡进行接龙,这种操作活动不受时间、空间 的限制,它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因此“小小接龙卡” 这个活动幼儿掌握得较好,它为后来的“有趣的四季”分类 活动奠定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大家在指导幼儿操作中还总结 出:1.幼儿在操作时还应培养幼儿一边操作一边把操作过程 表达出来。2.组织幼儿交流、示范、讨论各自的操作方法。

3.对幼儿的非智力因素进行评价,评一评哪一个小组合作得 最好,哪一个小朋友最能克服困难,哪一个操作最仔细,从 而培养幼儿从事科学学习的良好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

开展探索性的操作活动,通过学习和实践,大家认识到, 在指导这一活动时,教师的提问要能引发幼儿多种联想和探 索行为,在操作材料的提供上,要有利于幼儿进行多种选择 和比较,要能使幼儿对材料进行不同的搭配、组合,从而获 得不同的操作体验。例如“手拉手灯泡亮”除了提供专门的 学具,还提供了电池、小电珠、电线、雪糕棒、塑料发夹、 回形针等,供幼儿进行选择性的探索操作。又如“纸条、筷 子、玻璃杯、鸡蛋”幼儿操作时除了提供盐外,教师还提供 了白糖等,让幼儿感知,只要改变了水的密度,鸡蛋照样能 浮起来,幼儿还发现。“盐和糖放得太多了它们就不会化了”。

我们幼儿园班额大、幼儿多,要发展幼儿的操作能力,不能光靠正规的集体操作活动。我们根据教育目标的需要, 将全班操作活动、分组操作活动、个别操作活动合理互补贯 穿运用于各个教育环节,引导孩子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内容 或材料,慢慢地从一个较低的层次,发展到另一个相对高一 些的层次,以发挥各处的优势和整体功能。例如:小班春季 教材“有趣的四季活动”中,我们启用了教材里的活动形式 1——3,认为运用集体游戏的形式,让幼儿玩一玩手中的材 料认识四季的特征。然后依据教育目标,设计出不同层次的 操作要求,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即:1.对照四季特征图, 利用分类卡,能较准确地找出具有典型四季特征的画卡1— —2张,并插进分类卡中;
2.根据四季特征图找出相应特征 的卡片4张接龙;
3.不看特征图会进行四季分类接龙;
4.会 接龙并会用语言表达四季特征。活动分三次进行,操作要求 成阶梯状层层递进,与前一个分类活动“小小接龙卡”相比, “有趣的四季活动”分类的步骤变了,活动的难度也相应增 加了,幼儿思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环节增多了,他不仅要自己 找到分类的依据,而且要始终集中注意于自己确定的分类标 准上,才能坚持按照这一标准将材料分完。把操作活动分为 四种水平,帮助幼儿慢慢地从低层次过渡到高层次,使幼儿 在各自的基础上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四、 转变观念,拟定活动目标 从前老师们在拟定教育目标时,多注重知识技能方面的 要求,对能力培养方面又提得过于笼统、空洞,实际上这也是旧的教育观念的体现。参加课题实验以来,通过培训和学 习,我们感到设计一个新方案或编写教案,总要拟定教育目 标,目标拟定得是否恰当,明确具体,对教育活动的开展关 系密切。在省课题组的指导下,我们幼儿园在活动方案设计 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化:
1、由重知识传授转化为重视幼儿发展。在确定教学目 标时,要努力从幼儿的发展需要出发,并使目标适应幼儿发 展的需要。如在设计小班科技活动“乌鸦喝水”的目标时, 原来的第一个目标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且幼儿也不理解(使幼 儿了解物体浸没在水中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后来我们改为 “培养幼儿通过观察初步了解:不同大小的瓶子,放入不同 或相同数量的物质材料,瓶里水面高度相等或不相等,物体 浸没在水里均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使瓶子水位升高”这个目 标是从发展幼儿观察能力这一科学素质考虑的。

2、由笼统、难落实转化为具体、易操作。过去老师们 在制定目标时,往往只会笼统地提出“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事实上,这样的目标不是一节课 能达成的,它是幼儿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阶段都应贯彻的 目标。因此,在一个具体活动中提这样的目标没有操作性, 活动之后也无法检查此目标达到的程度。为了使活动能真正 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提这些能力目标时应具体化。仍然是以 “乌鸦喝水”为例,原来提出的“激发幼儿探索科技活动的 兴趣”后改为“鼓励幼儿尝试往瓶子里投入不同材料,激发幼儿探索科技活动的兴趣”。经过几次反复的活动方案的修 改,大家体会到,对于培养幼儿能力方面的目标,因为它函 盖的内容多,层次也多,在拟定一个具体教育目标时,应该 使它具体化。同时在设计方案中,还要注意把握目标应考虑 到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也就是情感态度、能力习惯等方面 的培养。

通过一个学期来的实验,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们由衷感到, 开展科技活动,促进了老师们观念的转变,提高了教师的教 育技能,促使教师在教与学中增强了科技意识,提高了科技 素质。同时科技活动激发了幼儿探索、思维、创造的兴趣, 科技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成就感、坚持性等良 好的个性品质。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