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通知 >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方式分析] 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方式分析] 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

来源:通知 时间:2019-10-04 07:57:28 点击: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方式分析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方式分析 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把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有机地结 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的形式,即借助 线段、矩形、数轴等图形或模型、学具等实物或具体的生活 情形等事例将代数问题几何化,或者是以恰当的数量关系表 达图形中隐含的信息,将几何问题代数化,二者优势互补, 使抽象的数据直观化、形象化,繁杂的图形简洁化、严密化, 从而形成的一种令问题得以解决的简捷的思维策略。这种思 想方法在数学问题解决中具有重要作用。新课改后,教材在 编写方面也重视了这一思想的渗透。纵观苏教版一年级到六 年级的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我们会发现每一部分内容都渗 透了数形结合思想,既考虑到了国家课程标准和儿童生活经 验的要求,又符合人类脑部功能和儿童思维发展的特征。这 样逐步构建的整个数学“知识树”,不仅有利于学生宏观、 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 学素养。下面从四个领域分别谈谈教材内容编排中数形结合 思想的渗透。

一、数与代数领域 从古代“结绳记数”、“刻画记数”的记载可以看出:
数最早源于对具体事物量的计数。从教材中我们能发现:教 材在整数、小数、分数及其四则运算等各个部分的安排,都 是将“数”与具体的实物、图形或生活中实际事例等联系起 来,借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我们可以随便举个例子。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数(一)》 (第12页)。

对十以内数的认识,从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 入手,学生开始时可能不是很明确这些抽象的数字所代表的 数的多少或意义,不了解数的概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 们肯定接触过一些生活实际用品,知道这些用品的多少,或 者是玩过扑克牌,认识扑克牌上的数字。教材在“想想做做” 中,让学生将具体实物的个数与相应的数字连线,看数涂色, 以及根据具体的实物个数写出数字等一系列练习,将数学中 抽象的数字与生活中的具体实物相联系,使学生在头脑中首 先对数字形成表象,其次逐渐理解掌握数的抽象概念,加强 学生对十以内数的概念实质的把握,知道任何具有相同数量 事物的个数都可以用同一个数字表示。例如,3可以表示3个 梨,3根黄瓜,3个椭圆等,让学生体会到数字的作用和意义, 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图形与几何领域 代数与几何两大学科是分不开的,二者紧密联系。自古 以来,许多几何定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面积体积等的公式 常常需要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计算推理出来。例如:无论是 希腊时期雅典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关于勾股定 理证明的记载,还是三国时期数学家赵爽在研究和注释《周 髀》中最精彩的“勾股圆方图注”,都运用到了数形结合的 思想。同时,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有限的,且不同的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教会学生用数推算形,学会用代数方法 解决几何问题,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理性理解、数 与形关系的深入认识,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平等、和谐地发 展。纵观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图形与几何这部分知识的安排, 不管是例题部分还是练习部分,都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例 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三角形》部分的 “三角形内角和”内容的安排(第28页)。

对于学生不熟悉的概念的学习,首先应该从身边熟悉的 直角三角形模型入手,利用直观教具,数形结合,在学生头 脑中初步建立表象。其次,引导学生观察一般的三角形,通 过演示操作,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等活动,获得一般性 的结论。正是通过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学生在获得了丰富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 “统计与概率”主要包括“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处 理数据,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简单随机事 件发生的概率”[1]等。小学数学教材中,这方面内容的安 排主要是与生活事例结合在一起的,将数据计算与实际情形 相结合,并且像“概率”这部分内容,教材中图片呈现出来 的数据都是有限的,学生可以结合图形一个个地数出来。教 材中同样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六 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第95页)。

四、综合与实践领域“综合与实践”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反映了数学课程 改革的要求,是《标准》的特色之一”[2](P287),与“数 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并列, 以不同的形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 择和确定问题,主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291)因此,这部分的教材编排综合了其他三个领域的 知识和方法,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形助数” 或“以数解形”的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其中。例如,苏教版小 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总复习》中综合与应用部分(第 118页)。这部分内容综合了前三个领域的知识,将数学与 生活、数据与图表、代数与几何等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潜移 默化地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教材,读懂教材,整合教材,进一 步挖掘数与形之间的关系”[3],在讲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予 以渗透,“变学生学会为会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数 学教学中真正实现素质教育”。[4]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2]金成梁主编.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南京:南京 大学出版社,2011:287-291. [3]孙如丰.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小学),2009,(04). [4]丁艳玲,王彦伟.思想引领课堂—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的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0,(11).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