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检讨书 >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_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00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_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00

来源:检讨书 时间:2019-10-09 08:06:47 点击: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一):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 四百年,历史中不算短的一段,虽然只有周朝八百年天下的一半。从 1587年到1987年,它跨越了中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如果我们按习惯把1840 年作为分界线的话。要是把这期间世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用文字记录下来, 估计光造纸需要砍伐的森林面积就会远远超出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造成的损失。

幸运的是,人类具有遗忘功能,很多无足轻重的小事不需要记载也无须记忆,否 则我们都该生活在沙漠了。但同样幸运的是发生在1587年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 小事被记录了下来,更幸运的是一位叫黄仁宇的华人把这些事件归纳分析并提出 一种谓之“大历史观”的观点,而后历时7年成书《万历十五年》。

一、四百年的轮回 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的中国,谈不上风雨飘摇,也不能说是病入膏 肓,这个外强中干的大帝国只是患上了慢性病,就如千里之堤上出现了一些无关 紧要的蚁穴。这一年,实在是平淡无奇。在这无关紧要的岁月里,有灰心朝政的 当朝皇帝;
有变法失败的前任首辅;
有维持现状的现任阁僚;
有无人效仿的模范 文官;
有知音难觅的优秀将领;
还有自相矛盾,言行不一的思想家。天下太平, 波澜不惊,庞大的中央帝国已经走过近两千年,此时还远未走到尽头。在西方, 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正准备启航,北上征讨联合王国。用不了多久,它就会以自己 的消亡开启大英帝国此后数百年的辉煌。中国也因此逐渐被强行推入所谓的现代, 用黄仁宇的话来说,犹如让一只走兽,硬生生地变作飞禽。结局当然是落得不会 飞也不会走,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

四百年后的1987年,年轻的共和国38岁,实施改革开放不久,正处在 “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西方涌入的思想带来极大的冲击和震荡,这个古老的国 度已是人心涌动,党的领导人也刚刚在年初完成交接,这预示着政局也将随之发 生变化。历经近十年的解放思想和不断摸索实践,执政者在1987年发现了让中国 实现腾飞的“一体两翼飞行器”,即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分三步走则是目标设定。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几代人的发奋,从文化大革命、 土地改革、姓资姓社大讨论等一系列实践中提炼得来的。也是这一年开始,东欧 一些国家相继出现社会动乱,随后几年发生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但这次多米诺骨牌效应在中国身上失效了,社会主义的大旗非但没有倒下,东方巨人的身姿 还逾见挺拔,虽然这以后出现了89年的政治风波、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但中华 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轨迹已不可更改。清正廉洁的名言 二、从下降通道到上升通道 明朝税重民穷,水深火热是众所周知的。苛税猛于虎,《万历十五年》 之前的很多作品都认为税收过多是百姓贫困的首要原因。黄仁宇先生则认为民穷 的根本在于律制的僵化和政府的低能腐败,主张从制度层面解答“李约瑟之谜”。

国家税率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里额外加 征,自肥腰包。同时政府极力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及金融的做法 正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书中所记述的 万历皇帝、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督御史海瑞、蓟州总兵戚继光、 以知府身份挂官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名裂或壮志难酬郁郁而终,没有一 个人功德圆满。这一切都是正因制度已经山穷水尽,不光是庶民,乃至天子,都 无不成为牺牲品。

1911年的辛亥革命使封建皇权制度走到了它的终点,但中国却进入了 长达38年的黎明前黑暗,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古老的东方才现出曙光。在战 火纷飞的暗夜中,马克思主义飘洋过海来到中国并迅速传播开来,经与中国的革 命和实践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历史翻开了全新的一页。几经曲折,几经摸索,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民主、自由、 法治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替“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前进 的指南,市场经济体制则成为了推动国家机器前行的引擎。思想的解放,制度的 变革,使中国在近四百年后,从下降通道重返上升通道。其组词 三、启示 忽视制度在社会变革中的重大作用或把社会的发展都归结为制度变 迁都未免有失偏颇。制度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它也具有必须的滞后性,正因创造 制度的归根到底还是人的思想,从思想转化到制度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制 度的大厦要想建得牢固一点,而不是立在流沙之上,一方面需要与实践紧密结合, 同时还务必有必须的哲学基础作为强有力的支撑。黄老先生认为四百多年前中国 不可避免的走向衰弱是由制度僵化引起的技术落后,我赞同这种观点,但同时认 为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中,逐渐构成了一种先天的优越感, 这种优越感导致我们对外部事务接纳程度降低、排斥感增强,由此构造出十分牢固的中国哲学体系,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制度自然也很稳定,以至于几百年后制 度的大厦才被推倒重建。

从1587年至今,历史已飘过四百多年,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经 济更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此带来的社会浮躁心态也被广泛诟病。如何持 续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快速崛起的中国没有 涌现出一批思想家、哲学家是值得我们警醒的,甚至于哲学这门学科也在走向没 落边缘。在关注经济发展、推进机制体制改革的同时,更要创造一些有利条件, 让我们的思想界持续活力,真正实现经济建设和精神礼貌建设的双翼齐飞、哲学 发展与制度变革之间的良性互动。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二):
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黄仁宇先生则明显地表达了他对朱翊钧 的同情与悲叹。当然,黄先生也从他的“大历史”观向我们展示了万历皇帝的一生, 以及万历出发,追溯封建统治的源头,着重剖析了明朝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 全面给我时期的文臣武将、思想家。

高中历史课上,我们都理解了这样的观念:封建集权统治在明清空 前强化,皇权至高无上。但在万历皇帝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皇权的旁落或者弱 化。尤其在立储这个问题上,万历皇帝前前后后奋斗了三十几年,终也没有实现 立他最宠爱的皇三子常洵为皇太子的梦想。

我想,其实,这也是万历皇帝的可悲之处。封建统治从秦朝到明朝, 已经有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所推崇的文官制度,这时已经完备成熟。皇帝, 在这个以程朱理学为根本太子思想的国度里,已经成为一种象征货体制。万历皇 帝,只要发奋扮演好他的这个皇帝主角,按时参加各种典礼活动,批准内阁大臣 的奏议,在全体文官以及程朱理学的协调下,整个国家基本上就能够正常运转了。

皇帝,似乎已经成了礼制的象征,国家的精神领袖,倒有点类似于英国君主立宪 制下的君主。但这怎样可能呢?在长达一千五百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皇帝基本上 都是呼风唤雨,独揽大权,说一不二的。

但是,在明朝,在以理学为一切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国家里,熟悉 掌握了理学的文官集团,却逐渐壮大成熟,甚至到达了与皇权对峙的地步。万历 皇帝想立皇三子为皇太子,朝臣竭力反对,双方苦苦斗争了三十几年。最后,万 历皇帝被迫立皇长子常洛为太子,但这是以六七位阁臣的离职,上百名大臣被降级为沉重代价的。从此以后,万历皇帝心灰意冷,深隐后宫,消极怠工。朝臣的 奏议,他不予批准,也不加反对,就一向搁着,拖着,让朝臣的目的也大不到。

这很像小孩子的斗气行为。但一国之君这样做,却是以一个国家的没落为代价的。

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疑问:立谁为太子,谁为下一任皇帝,作为臣 子的,和他们有多大关联,他们为什么非得拥护皇长子,甚至不惜和皇帝对着干? 在以嫡以长不以贤的礼法原则下,常洵为长子,就就应为太子。万历皇帝立常洛 为太子,就是违反礼法的行为。在以礼法为根本原则的社会里,这是关联国家根 本的问题,是不能允许的,即使皇帝也得遵守。

在历史上,神宗皇帝偏激逆反,昏庸无能。亲政初始,清算张居正。

他晏处深宫,声色犬马,荒废政事,又大肆兼并土地,溺志于财货。其在位期间, 围绕太子发生的“国本之争”,更是将朱王朝进一步推向深渊。

如此可憎之人,必有其可怜之处。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我们 看到了万历皇帝如何从勤勉政事,励精图治,逐渐堕落退化。

朱翊钧自幼聪慧过人,读经史过目不忘,而且颇为早熟。九岁即位, 在生母李太后以及张居正的教导下,也算是一位少年英主。张居正亲自教导他, 安排课程,指导读书,选拔贤能的大臣辅导他,培养他治国安邦的本领。虽然十 分严厉,却也不妨碍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在张居正生前,皇帝一向支持他的改革。但张居正的正直,却得罪了 不少人,触动了守旧势力的利益。在他死后,反对他的人开始反扑。他们纷纷上 奏,要求清算张居正。随着年龄的增长,万历皇帝对昔日威炳震主的张居正日益 不满,对他的严格管理也感到了厌倦。于是他从维护张居正,到顺水推舟地开始 了对张居正的清算。这也是在他树立自己的权威,彻底摆脱张居正的影响。于是, 生前忠贞不二的“元辅张先生”,变成了谋国不忠的大奸臣。虽然清算成功,但这 对朱翊钧来说,这肯定是个不小的打击。为什么他敬爱的老师就成了乱臣贼子, 以前受过张居正提拔的人为什么反而要陷害他,这些问题也使皇帝迷茫困惑。于 是,他对朝臣的反复奸诈深恶痛绝。尤其是长达三十几年的立储问题,慢慢磨尽 了万历皇帝的雄心壮志,迫不得已地立长子为储,也加剧了万历皇帝对朝臣的厌 恶,以及对政事的热情。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万历皇帝的优柔寡断的性格也起了 不少作用。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三):《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初次接触书名,给我的直觉,无非是写万历十五年那一年发生的历史 事件。该书是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三十年之呕心力作。最早在美国出版,该 书的英文名字翻译成汉语就是“平淡的1587年”。大明立国近三百年,我国封建社 会近两千年,但但摘取这一年,能写出什么样的历史?读史能够明志,读史需要 一颗宁静的心,去解读那深邃沉淀的历史。我细细翻来,每一天读那么一小段, 合上书本之后,又再去慢慢回味。瞬间,那种弥漫着焦虑,挣扎,痛苦的人物, 一个个活生生起来。从首辅大学士张居正,和事佬申时行,思想家李贽,军事家 戚继光,清官海瑞,以及万人之上的万历皇帝,没有一个不是生活在痛苦之中, 他们现实的遭遇和治理天下的宏大理想,都有着无法弥合的冲突。这些人都没有 善终,甚至于抄家罚没。这是一本以平淡的1587年为基本支撑点,然后让人物陆 续施展自己的政治包袱,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失败后的毁灭。

作者以一斑而窥全豹的方式,一丝一缕的分析,视野直指上千年的中 国历史。中国从汉代独尊儒术之后,中华民族的历史,基本上都是以儒家思想和 孔孟之道来统治天下。历朝历代,都是透过庞大的文官集团,实行郡县制,来统 治全国。隋代以后,透过科举制度来选拔官吏,这些文官从小就饱读经书,满脑 子的孔孟思想,都以仁政爱民为基本的做官准则,时刻要体恤民情,以民为本。

这些封建社会的官吏,薪俸很低,要维持自己家庭的生计,享受锦衣玉食,根本 无法实现。然后就行成了一套官场的历史潜规则。一方面道貌岸然的宣扬孔孟之 道,一方面又鱼肉百姓,实现自己小团体和大团体的利益最大化,为自己的贪污 腐败找到更合理的借口。在封建社会,历代帝王,都是宣传以德治国,没有健全 的,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即使有相关的法律制度,也被历史潜规则打破。同时 官员为官的行为,又缺少及时的监督和制约,这就造成了官员们当面一套,背后 一套,阳奉阴违,完全为自己的小九九做打算。官员的脸只会向上看,只对上级 负责,又怎样会对百姓负责?那些文官们内心深处的尴尬和不安,也对他们的思 想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是圣贤书的教导,一方面是现实里务必理解的官场潜 规则。当文官们在扪心自问和尴尬之后,聪明的大脑很快就会 适应这样的官场潜规则,搜刮起民脂民膏,哪里还会有怜悯之心? 在这一制度下的悲情人物,首推海瑞。海瑞是个清官,是个楷模,正 是正因寡而鲜,才能成为模范,满朝文官都是海瑞,何来楷模?当海瑞在孔孟思 想的熏陶下,立志做为一个清官的时候,他的私人道德其实已经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公共道德,或者说官场潜规则发生了冲突。很多文官,都知道自己去贪污 腐败是不对的,但是,你要想在这个圈内生活下去,你就务必去贪污,去随波逐 流,否则,只有头破血流。儒家思想的道德体系,给予了海瑞无穷的力量,让他 无所畏惧的站在反对贪污腐败的最前沿。但是,整个文官集团,都满足于现状, 并安于现状的时候,他们所理解的孔孟之道的思想,就发生了根本的质变。一方 面认识到遵守道德体系要丢官罢官,一方面又要宣扬道德体系来维护他们的统治, 就会表面装作清廉的样貌,背地里哗哗的数银子。越是高调的文官,越是最大的 贪官。道德以阳的一面存在,而私欲则以阴的一面存在。当道德给他做了一个幌 子的时候,私欲就能够无限制的膨胀。当道德能够代替管理国家的时候,文官集 团里的官员,则会打着道德的幌子满足自己的私欲,每个人从骨子里并不鄙视海 瑞,甚至是仰望海瑞,但是,没有人愿意做海瑞,这就是封建社会文官集团的现 状。

对于孔孟之道的作用,历代皇帝都极力推崇。他们和他们的文官集团 想用道德的力量,来统治他们的疆土和人民。用道德体系来保障乡土秩序,而不 去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1587年,万历领导下的文官们在勾心斗角的时候,西 班牙人带着他们的坚船利炮,发动了对英国的全面战争。西方也拉开了全面的工 业革命。历代皇帝都会被推崇为人的楷模,上天之子。万历从懵懂无知的小皇帝, 到励精图治的精干皇帝,再到颓废无为的慵懒皇帝,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改 变。他在年轻的时候,多么的想建立一个强盛的大明帝国,而且亲身去实行各种 礼仪规范。来实现以“礼”来建立人们对道德的信心。但是,当他在看穿了这些文 官们的阴阳两面以后,思想发生很深的变化,开始了消极怠工。他的消极怠工, 不是针对个别文官,而是针对整个道德礼治体系。在传统戏剧里,皇帝都是至高 无上的权威,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而了解了万历的遭遇之后,也明白过来,皇帝 并非能够随心所欲,皇帝只但是封建帝制里的一颗最大的棋子而已,而且始终受 着道德礼教体系的压抑和控制。

励精图治,呕心沥血的万历首辅张居正。他几乎开创了“万历盛世”, 把明朝多年的积弊,表面上一扫而光,国库充盈,而实际上他为明朝的最后灭亡 埋下了最大的祸根。他死后遭遇清算,其实与万历关联不大,主要是正因他的性 格造成的。从小就理解孔孟之道教育的张居正,身居首辅之后,一心只想把大明 江山,打造的秀美绝伦。他所实施的改革制度和现行的文官制度格格不入,他没 有从根子上发现,一次大改革措施,要从根本上能让绝大多数文官相安无事,否 则理论上的完美,最终也是以惨败收场,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也是如此。他的死 后被清算,甚至他生前所提拔的官吏受到牵连,这不能不说是他一生最大的失败,当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文官体制上有缺陷的时候,他以个人之力,想改变整个时 代,则是多么的渺小无奈。以至于之后的首辅申时行,好像看透了其间玄机,做 起了和事佬,成了一个万历皇帝和文官之间的缓冲剂,为此不惜牺牲原则。他们 二位的做法,初衷都是好,都是想让大明帝国的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起来。但是张 居正的缓冲剂失效了,造成了他死后的被清算。在文官集团和万千小民之间,明 朝所采用的就是以礼和道德来维持国家秩序,也能够明白为,明朝并没有真正以 《大明律》来维护他们的统治秩序,而是靠道德和礼教, 而道德和礼教又是比较抽象的一些准则,在私欲面前,不堪一击。正 是这腐朽的制度,才造就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改朝换代的杯具。

历史就是这样的神奇,透过历史能读懂未来。历史总是在创造匪夷所 思的故事,相同的历史,由不一样的人去描述,就会有不一样的历史观。历史的 真相往往隐藏在细节之中,不一样的人发现的细节不一样,所得到的感悟就迥然 不一样。《万历十五年》所表达的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绝对大多数的人 都穿了件绚丽的外衣,那就是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却干着伤天害理的勾当,来 满足自己的私欲。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四):
《万历十五年》英文直译为“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本书是黄仁 宇透过不一样的人物从不一样的侧面来看当时的社会。其中各个阶级、各种性格, 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无不成为当时制度的牺牲品。作者以1587为基点,从小事 着眼,辅以当时人物,描述了藏在表面和平下的制度危机。

首先提到的是万历皇帝。万历十五年时,皇帝已心灰意懒,多年没有 上朝了。万历以前也是一个野心勃勃,期望透过励精图治到达”万历中兴”的有为 的皇帝。而文官集团只期望皇帝做一个象征,一个毫无主见的傀儡,在各种繁琐 的近宗教式的仪式中扮演一种道德上的楷模,以之教化百姓、团结官僚集团。我 过去以为皇帝无所不能,什么事都能够按自己的想法去办,但历史告诉我不是这 样的。万历是一只囚禁笼内的鸟,而这只笼子是成熟的文官集团。万历在笼中失 去有天性之爱的正常人的生活,母亲的感激不能慈爱地表达,妻子妃嫔对万历仅 是畏惧,儿子在争储中疏远,连唯一有心灵交流的郑妃也无法使她的儿子立储, 来讨心爱的人的欢心和保证她的未来。他应对的是“讪君卖直”的口是心非的官员, 这些人只是把正直当商品。用诽谤和所谓“敢谏”来获取名声,他们所的也不只是 名节,还有伴随道德楷模所带来的还乡后的权威。万历的不作为是对官僚集团的反抗,高级官员不增补,以致六部部长都有多位空缺。

首辅张居正是向现实妥协的人,但是他不是随波逐流,而是个认清潜 规则、利用潜规则的现实主义者,如果说当时的文官大多是阴阳的两面派、阴谋 家,那么张居正毫无疑问是其中玩弄阴阳的佼佼者。张居正当上首辅也是一次次 玩弄阴谋权术的结果。就方法上看张居正的手法肮脏,但是张居正做的事又是为 了百姓和国家,一条鞭法的大胆改革旨在将繁琐的税赋简化,以减少其中猫腻, 对官员的考察法提高了行政效率,尽管这提高效率的方法仍是上级向下级施压而 没有从体制上解决根本问题。张居正的改革充实了国库为万历三大征打下了坚实 的经济基础。在我看来张居正要获得成就,在朝中扶植亲信,是无法避免的,没 有那些亲信的支持,没有把握到方方面面的实际权力,没有下级办事官员的执行, 张居正位置再高,帽子再大,也只能是万历第二。张居正是个改革家,但他应对 的社会积重难返,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张居正苦心十年后操劳而死,其改革方案 也被一一废除。

申时行是个与张居正不一样的首辅。他是深谙文官心里者,懂得在皇 帝与文官间调和。申时行是文官制度下楷模,看似没有什么功绩却办成了很多大 事,只是他能够为治黄河选取正确人选却无法保证正确的人选一向被选取。最后 他也无法逃脱个人的杯具命运,被百官弹劾驱逐。他期望透过当时的官僚政治推 动仁政建立和谐社会,也是失败告终。

海瑞是个杯具。文官集团认为海瑞和万历一样用来作为官僚集团的装 饰就能够了,这样的顽固人用不得。海瑞的杯具不止于被官僚集团抛弃而无法实 现人生理想。同样在于海瑞即使处要职也无法实现理想。从海瑞经理的案件来看, 海瑞正因技术手段的不足无法凭证据等决定,海瑞做不到公正,他能做的只是偏 袒穷人,而百姓也绝不都是善类,海瑞也曾抱怨刁民假称富人强占田,导致案件 变复杂。海瑞以儒家要求自己,也要求别人,但这已经不是那个遥远的时代了。

官员的贪污腐化也不能以现今标准来看,那些“常例”是朝廷默许的,也能够说是 中央对地方的财政需求一种妥协和放权,比如支付吏的工资。甚至能够说海瑞是 在向当时的经济制度发起挑战。比如“不少小说和笔记都写到,一个人得中进士, 立即有人前来出谋划策,如何买田放债,如何影响诉讼,如何利用权势做额外收 入的资本。”可见土地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甚至不只是王公大臣,还有平民 百姓。官职不止是一个行政上的职位同时还是获得财富身份地位的工具,而这利 益收益的不是官员一人,还有官员背后的整个家族。一个家族中的贫民常常是靠 官老爷接济,获得教育机会的。另一方面看海瑞看似为民做了公道,但那些地主难道就不是民吗,他们取得的财产就能够任意处置吗, 制度上的杯具也就在此,正规经营得利者因其潜质积累财富成为地主 往往代表先进生产力,而这部分人一向是被历史舆论打压丑化的。兼并为何不能 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英国工业化前也有圈地户外,可能是当时没有没有解决失业 农民生计的方法,比如工场或工业化的工厂,因此失业农民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 素,然后发起席卷帝国的风暴,最后简单打败复杂,一切又回复单元的均匀的状 态,开始新一轮的帝国兴衰。总的来看,海瑞个人道德之长,不能补救组织和技 术之短。

以上三人或是要改革,或是要持续现状,或是要回到洪武年代的吏治, 但都失败了。包括万历皇帝在内他们应对的是深刻的制度问题。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看到历史的复杂性。张居正、戚继光、海瑞 都不是单纯能用善恶评价的。其行为的复杂是正因其背后历史环境的复杂,要妥 当评价一个人不能脱离他所处的环境。除了善恶之外,还有很多事不是想当然的, 例如万历皇帝的权力范围不大,不能随心所欲,没有金融机构做中间调节造成的 社会经济畸形(如全民高利贷),此刻不合理的东西在当时可能就是合理的,甚 至是必然出现或者必需的。

读完这本书仍稍感不足,虽然《万历十五年》从小事着眼,其中有部 分民间经济的叙述,但对明白作者的大历史观仍感不足,当然也可能是我本人读 书不足。我感觉中国历史对于上流人士给予了过多关心,而忽略了下层百姓如何 求生存求发展,对农民常常一个小农经济的印象贯穿始终,但各时各地的小农经 济定有不一样,富裕的土地和贫瘠的土地,山地和平原水乡,北方还要应对游牧 民族的抢掠,南方要和少数民族融合,各地状况不一样,经济发展形式也应当不 一样,数字管理是否有其需要,又是发展到何时需要,为何不能自行产生,都是 问题。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不了解农村就是不了解这个国家。但从《万历十五年》 中窥见的民间经济无正规银行而不得不借高利贷,甚至稍富裕者都可能是高利贷 者;
无法宏观调节的货币流通及后果;
通货紧缩;
科举制与平民获得财富地位的 紧密结合等等经济状况仍是我不菲的收获。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五):
以前对《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中国缺乏数字化管 理的论述。当黄仁宇描述着一场杂乱无章的古代战争时,难以置信的统计和控制之劣,近乎荒谬,远远偏离了我对智勇双全的先民的恭敬想象。黄把中国形容成 一个庞大的以礼仪统治的国家,由天子和官僚作道德楷模,指引小民的生活,而 管理则是模糊和杂乱的。具体到基层州县,政务中充满了模糊的统计数字和含糊 夸大的文字报告。

再读时,这个论断的真实性在我的头脑里大打折扣。黄无疑夸大了道 德规训(抄一个福柯的词哈)的力量,并低估了地方官对地方的控制很难想象这 个由庞大税收养活的王朝没有潜质进行严格的税收,并把军事等方面的动员力深 植到地方。

===官僚体制:君子如何能够不党?!=== 再读的亮点是关于官僚体制。根据黄的描述,庞大的文官集团并不象 理想中的士大夫集团一样和衷共济、人人都是道德楷模。由于个人的力量相对整 个体制(以及天子)的力量而言过于微小,为了寻求安全感,他们务必结成一些 集团,谋取共同利益。讲到张居正时,黄说张的任人唯亲几乎是无从选取的,正 因他应对数万人的官僚队伍,没办法考核和选取,只能选用自己了解的人。

联想到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实际上是政治谋 生手段,是自保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综观中国的选官制度,从汉朝的“举孝廉”, 到魏晋的九品中正制的门阀世族子弟作官,再到隋唐的科举取士,只有加强了中 央在体制中的权威,使每个人拥有同样的机会,在选官过程中才不会出现力量的 聚合现象,即一个个体不需要投靠一有力实体以在竞争中获得机会。但这只是选 官阶段,只是仕途的门槛。

既已成为进士,有了公务员资格(当然,在考取公务员资格过程中, 古往今来,作弊一向是屡见不鲜的超体制行动),今后在仕途上的发展、能否得 到肥缺和升迁机会,其评价途径就不得而知了。在明朝,每六年进行一次全国大 考核,不任事的官员会被斥退或强迫退休。然而正面的褒奖从何而出?升迁的名 单如何确定?想必不是件十分公开的事。就象这天的选民们并不知道也无从预测 人大开过后有哪些新官上任。新闻联播里念名单的时候,我每每觉得他们是刚从 哪个石头缝蹦出来的大圣。

没有简明可操作(如科举一般)的程序,单个的官员永远是最弱势的 群体。在混沌而充满风险和竞争的体制中寻求自保的最好方式,便是结党。虽然 圣人说“君子不党”,但君子要想实现“治平”和“升官发财”的理想,不党恐怕是不成的。

中国历史奇妙就奇妙在,它是由无数轮回组成。惊人的相似性是最富 戏剧性的资料。于是在中国的官僚体制中,党同伐异、相互攻击和权谋妥协,一 其始终。台上投票握手,台下踢脚,表面上看波澜不惊,小民仍颂之为人民公仆, 斗争是永远无从与闻的。

===鲁棒性?社会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到底来自哪里?=== 黄认为中国官僚体制中,所依靠的道德缺乏约束,又没有良好的数字 化管理,作为帝国真正主人的官僚集团内部存在无数利害冲突,构成了“一个带 有爆炸性的团体”。有明一代,在万历后期,官员便已看透了中枢势微,只需敷 衍应付。那时候的皇帝也不懂搞整风或者三讲,于是官场不良风气如瘟疫般泛滥, 贪污腐败风行,并愈演愈烈,“使整个王朝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其因此能勉强 维持,实在是替代的办法尚未找到”,而且庞大、历史悠久如我们的帝国,仅靠“惯 性的作用”也可继续存活若干年月。

对这个关于危机和崩溃的故事,我存在深深的怀疑。据我的印象,没 有哪个王朝的崩溃是由吏制腐败直接、或有极大相关性间接导致的。想来想去都 是地方武装势力坐大和外族入侵的结果。即使是苏式唯物史观高唱赞歌的农民起 义,也但是是起到了较大的助力而已。也没有听说哪个王朝的诞生,是因了清明 高尚的吏治,谁都知道中国的开国皇帝,基本都是立刻得天下,怎样也要打赢一 场解放战争才能坐稳江山。而为了打仗而积蓄力量时,不可能广施仁政而不横征 暴敛。

这就牵扯到一个中国社会的稳定性问题。在自动控制理论里面,听说 有个叫做“鲁棒性”的东西,指的是某样东西的抗冲击潜质、自我稳定力。吏治腐 败,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撼到国体根基,社会体制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容忍吏治腐 败、而持续自身的稳定性? 记得十几年前,天真的学长们走上大街,到处张贴标语如:“卖掉奔 驰,还我钞票!”历史于是又一次证明,使中国社会持续稳定(或破坏它)的, 不是百姓,而是控制着铁和血的“仕大夫”。

===黄仁宇VS。吴思=== 黄显然把帝国的体制看得过于单薄了,更需要思考到的是,体制的对立面是零散势单的无数愚民。除了以宣教方式起作用的一面,这个体制已经自发 构成了某些游戏规则。这些规则产生于制度的罅隙,是基于自然界优胜劣汰的无 政府状态,用吴思的词,这些就是“潜规则”。

古往今来很多的中国知识分子,都坚信中国是礼仪之邦,人人事事都 尊制循礼。这种错觉掩住了无数双有穿透力的眼睛。

吴思把中国还原成一个暴力左右的社会,由一个个、一层层暴力集团 统治。我认为,他用人类学的方法发现了“潜规则”,这一重大发现的好处对中国 而言肯定超过了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发现(况且好象这个剩余价值也不是马克思 最早发现的)。鲁迅以前讲他一个朋友看史书,从字缝里只看出“吃人”两字,他 和他的朋友都狂得很帅很有穿透力,偶很是心仪。

在以德治国的背后,是无数制度的缺乏和失去控制的现实,在那些空 白的地方,滋生出基于达尔文理论的潜规则,实则这些潜规则才是支配中国社会 结构运作的真正幕后老大。因此即使如黄氏笔下所描述的,万历皇帝正因立储问 题与群臣交恶,消极怠工而使官僚机体败坏。整个帝国的真正规则,并没有受到 任何损害(从善恶性质讲,以前也好不到哪儿去)。万历的行为可能只会给规则 的运行带给更好的生存环境。

结党依旧,贪暴依旧,买官卖官依旧,上京开会上供跑官依旧,只是 外部环境更宽松了而已。何况那时候交通不便,跑跑官也不会出车祸死在路上, 想搞性贿赂也不用非得自己献身,成本实在低多了。形势一片大好。

===黄仁宇皈依韦伯=== 黄的自传《黄河青山》,读过两遍,每次都是在他开始讲自己的学术 生涯时打住,后面的数页曾帮我一次次入睡。这许是正因我更喜爱看作为国军军 官的黄先生的故事。在抗战期间,读大学的黄投笔从戎,之后在中国南方的偏远 地区打游击(游走也许更贴切),跟总部失去联络,带着一帮衣不蔽体的饥饿士 兵在旷野中跋涉了半年。我猜想这段郁闷的经历给黄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人对 军队和战斗的控制潜质,使书生的他惊诧而至于忿恨。他所说的数字化管理,如 果没记错,应出于马克斯韦伯的“簿记式管理”,能够想象,脱下军装读博士的黄 先生在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时,该是多么的兴奋。也不管韦伯所说的 这个是公司管理,即使是与明朝同一时代的西欧国家的政府也不曾有过,何况中 国?(完全植根于西方土壤的资本主义,在中国是不存在对应物的。资本 主义从西欧产生,然后铺展到全世界。而所谓“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绝对是个 彻头彻尾的伪命题,是苏联五种社会模式的蹩脚注脚,围绕它的时刻地点的争论, 是一场多么搞笑的学术闹剧!它唯一的贡献就是养活了中国那么多历史学家,又 是出书又是评职称又是开学术研讨会,开心得不亦乐乎!) 如果用中国根本不可能产生的所谓“数字化管理”来解释中国的朝代 更替、帝国的崩溃过程,其荒谬程度能够与“关公战秦琼”比肩。更没法解释同样 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清,又怎样存活数百年。(MD,封建又是个我不能容忍的伪 命题。) 不是用历史去发现、质疑理论,而是将历史活生生地Yan割后去注解 理论。这么不历史主义的观点,竟然出自一个大历史学家的手笔,而大一时的我 还以前那么崇信他。。。毕竟是个丫头片子啊。。。

===由此想到的中国学术=== 吴思能发现潜规则,必须是从他对中国土匪,以及小民在乱世的生存 选取的研究中获得的灵感。中国科班出身的历史学家大都认为“历史,就是制度 的历史”,继而把制度局限在上层建筑范围,再缩小到对官制的研究,因此估计 是没法象他这样独辟蹊径了。中国人的学术创新潜质是怎样被束缚的,能够想象 一下。

最近也在重读王小波的杂文,发现他也写过一篇关于〈万历十五年〉 的书评。关于这本书,王没什么高深见解,只是朴素地举了个反例。他说,中国 要真用数目字管理,只能更糟大跃进时,卫星上了天,经济和生产但是下了地。

不真正改变中国的机体运行环境和模式,生搬硬套来的东西全都靠不 住。钱锺书说,西方什么东西到了中国都会走样,呵呵,是之谓也。

不管怎样说,〈万历十五年〉还是一部好书,正因我读的时候强烈愉 悦,它带给我的启发层出不穷。作者读史的视角和纵横摆阖史料的潜质真是太强 了!批评他,我多少有点黄口小儿的感觉。但是关注经济时代,批评也是增长点 啊以此乱糟糟的文字向黄先生致敬。

搞笑的是,2011年曾与中华书局此书的责编@西丰客人兄一齐吃海底捞,饭中并未聊到此书。此刻看到此文和老兄的评论同在此书主页下,还真有点 意思。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六):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很有名,我也已经读过好几遍了。近来再重读一遍, 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中国古代政治的最鲜明特点是观念治国。

早在国人历史早期,古人便凭借想象将世界和自身进行描述和明白。

这倒也不稀奇,几乎所有礼貌的早期都有这个特点。但将想象充分赋予到政治中 的,中国却是为数不多的。最好的例子是周公旦分封诸侯国。周公同几乎所有的 古人一样,不能科学地明白天下的构成;
他同时认为周王贵为天子,万民理应万 世顺从,但之后的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周朝人力图使政治体制顺应自然,但由 于知识的局限,实际是让自然顺应了他们的意志,这便造成了政府行为自上而下 的惯例,而中国人的性格在周朝初年最终构成,后世之人自觉不自觉地理解了这 一观念,改都改不了。

再到之后,观念由对天的感性过渡到对儒家思想的理性。历朝历代的 首要任务与其说是治国,莫不如说是对儒家思想的推广和执行;
皇帝及中央政府 的最重要职责与其说是推布政令,莫不如说是身先士卒,践行儒家礼仪,与万民 做表率。至此,儒家思想也能够称之为儒教了。

造成这一现象的是中国的自然环境和政治传统。中国地域太大,自古 而然,技术发展的限制迫使从周公起的统治者以观念规划全国,构成一套独有的 政治体制。这种体制的特点是上端细致入微,下端粗糙肥大。上端的统治者一是 看不清下端复杂多变的实情,二是实在没有潜质去处理数以千万计的分散在各地 的小自耕农集团。为了统治的便利,只有靠观念,即之后的儒家道德。这种道德 一来能够统一文官观念,让他们即使分散在各地,与中央隔绝,也潜质解当地的 疑难;
二来能够规范百姓,使他们各自安分守己,少为国家制造麻烦。道德的产 生是因技术的无奈,而实战的结果证明,道德的力量远远超过行政和司法,这就 是我们反复强调“以德治国”的原因。

这种德治方式在起初是有利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秦汉、隋唐创造的盛世王朝。然而时代在发展,我们永远也找不到放诸四海而皆准道理,永远也找 不到一劳永逸的创造。这种制度的优越性到了明清时期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中国 在历史的坐标系中开始走下坡路,这也许就是黄仁宇先生创作《万历十五年》的 缘故。

《万历十五年》并非只写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的故事,也并非只写万历 年间的故事,他写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优越的终结,是对“以德治国”的深刻剖 析。取名“万历十五年”也许只是个象征,也许只是正因音韵的和谐。

中国古代德治政治的优越性结束了,形式也结束了,但它的流毒却远 未终结。儒教的本本没有多少人再学习了,儒教的精华没有多少人再记得了,但 儒教的糟粕却深 深扎根在现代人的心灵深处,正因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几千年,而进入 现代社会还不到一百年。这种扎根的结果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人的劣根性, 这就是现代中国人还存在的诸多毛病。即便是年轻人,任你穿的很“哈韩”,吃的 很“欧美”,唱的很“港台”,但骨子仍未脱离中国人的“奴性”以及其他任何“恶劣 性”!儒教讲究“仁”,二“人”即为“仁”,中国人是研究人的人,最擅长“玩人”、“治 人”、“整人”,因而任何朝代的任何一级组织的任何一次改革与反改革、革命与 反革命,始终绕不开人事的问题,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对人的整肃。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七):
《万历十五年》虽然以此为题,但实际上万历十五年但是是个引子, 黄仁宇只是借在这一年发生的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展开文章,把万历十五年作为 叙述的线索和落脚点,全面地展示了明代后期万历年间从皇帝到官员国家暗藏的 症结,显示了在落后的制度里无论怎样的个人,身处在何等位置,做出怎样的发 奋,无论是他个人,还是他所想改变和摆脱的社会环境,都被沉重的制度牢牢禁 锢着,让个人成为了这制度的牺牲品。既然个人凭一己之力已无法做出任何改变, 这制度让明王朝离开了世界的中心,甚至无法跟上白山黑水边上一个小部落的节 奏,明王朝已经到了沉没的边缘,落日沉沉,败落已经是无可奈何的事了。

看起来黄仁宇只是选取了几个独立的人物作为章节来撰写,而实际上 他选取的这些人颇具代表性,作者总是把他们放在一个更大的社会制度与背景中 来叙述,他们看起来是个人,他们认识到了自己时代前进与滞后的碰撞中所出现 的问题,也付出自己的发奋,他们都是作者认为那个时代中的佼佼者,但无论是坚持道德的力量维持复古亦或是某种程度追求自由和变革,结果对于个人命运或 者个人的社会追求来说都是失败的。正因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对抗制度,每个人都 是制度链条中的一分子,当他想改变这链条时,他无疑会被链条上的其他人所残 酷打压,维持守旧平衡的群众力量是强大的,而想阻挡时代的前进也是个人办不 到的。因此即使某个人意识到了现实与社会制度的格格不入,他也无法把自己的 想法付诸实际,只能感受着社会的暗流涌动而束手无策。

第一章从小事切入万历的宫廷生活和处处被安排好的成长环境,他最 终清算了自己坚持原则的老师和首辅张居正,想获得自主的权力,最后发现皇帝 只但是是制度的执行者而已,并不具备自主权。而第二章里继任的首辅申时行则 发奋在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折中共济,留意谨慎地维持文官集团内部的平衡,使 国家机构能够正常运转,但这种处世态度并不为文官集团理解。第三章皇帝为立 储一事与群臣对抗,认清了自己所处的环境无法实现自己的个人意志,最终对百 官采取疏远、消极应付的态度,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百官失去了效忠的好处,也 采取消极敷衍的做事态度。第四章进一步借内外政的大事证明了皇帝不能以个人 意志做出决定而实际决定于群臣,活着的皇帝个人和他已死去的祖宗没什么区别。

第五章清官海瑞期望恢复洪武皇帝时的制度和风气,然而这样做无疑与社会时代 相悖离,虽然道德值得敬佩但无法真正施行。第六章从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角 度叙述了明朝武官处于被文官压制的境地,而无法有所作为。第六章社会名人李 贽的思想与社会的冲突,其实是儒家内部思想派生出的心学与传统朱熹理学的对 立,然而李贽的思想虽然批判时弊,但并不能建立新的思想体系,故而本质上无 法改变社会反而显得自相矛盾。

总而言之,作者的观点是认为明代当时的制度已然极为落后,财政与 组织上极为松散,导致国家实力名不副实,而微薄的薪水也导致文官阳为道德, 阴为私利,实际主导国家的文官集团都处在此种阴阳冲突之中不能自拔,而任何 企图的改变都遭到了强烈的攻击和反对。皇帝、首辅张居正和申时行、海瑞、武 官戚继光、思想家李贽从个人的角度应对混乱的现状期望有所突破和改变或者凭 借道德的力量恢复平衡,但种种发奋在对抗现实的庞大群体时都显得无可奈何和 无能为力,正因他们既然无法改变制度,就无法避免的遭到来安于此制度的文官 的攻击,因此即使是小的改良也无法推行,留意谨慎地持续平衡也不可能,国家 此时的衰落已不可避免,唯一的问题只是时刻而已。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八):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欲望与道德 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书英文名为“1587, AYearofNoSignificance”,可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黄仁宇先生并非如传统史记 般琐碎地描述该年事记,而是以1587年为支点,将明后期的历史支撑开来,更大 的意图在于从人性角度阐释中国礼貌史。我不是学历史的,所谓“门内看行道, 门外看热闹”,在热闹之余,渐觉历史大潮从心中涌过,一时感慨万分,以求一 吐为快。

一历史 历史本无所谓错与对,但人们在讨论历史的时候总爱如此评论:“如 果当年韩信在汉中自立为王……”,“假如元朝大军向日本进发不遇到海难……”, 这些言论无法改变已过去的事实,有好处的在于总结经验,以改造未来。昆德拉 所言“永远隆起的硬块”意亦如此。

历史是欲望推动的,众多的欲望组成之合力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力 量之源。人类开始住在树上,想到地面生活更好,就到了地面。先是打猎为生, 后觉得植物也不错,于是开始了种植。当然,这其中固然有很多冲突和矛盾,比 如在有的人想从树上跑下来的时候,其他的强烈反对,“野兽来了怎样办?”“在 地上怎样睡啊?……,这些反对和赞成冲突融合,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最初的人类公社,是人类最团结的时刻,正因那时人常常挨饿,用马 斯洛的理论来说,就是人的需求还处于最低层生理需求。要吃饱饭这统一的欲望 就是团结的基石,同一团队的人务必要相互配合才能猎取到食物。但通常这仅局 限于内部,在部落与部落之间,如何获得更多的食物就不再是能靠协作解决的问 题,资源争斗(抢地盘)则成了更能解决问题的手段,战争和掠夺由此而生。

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更高层次需求相应而生。得到尊重变成了 理所当然的追求。由于得到尊重的主体必然是个人的,这种欲望彻底破坏了团结, 成员之间相互冲突,出现了社会等级。

二道德 等级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彻底解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欲望的冲突,这种 用暴力或者其他强制性力量对冲突进行缓冲,这种冲突急迫地需要解决,同时胜利者期望自己的地位能够长久持续,因而道德呼之而出。

道德实际上就是对欲望的抑制,是对欲望冲突最有效的协调中和。

道德是神秘主义的法律,法律则意味着工具性,这种神秘主义色彩和 工具性相互矛盾的两大特性同存。神秘主义是人类思维的黑洞,是超越人类理性 思维之外的东西,中间蕴涵着最强大的能量,这就是道德这个工具难以控制的根 源。希特勒从这个黑洞里舀了一点能量出来便世界大乱,拉登沾了一点就能制造 “9。11“。

道德自然而然地成为抑制人的欲望的工具,道德本身的神秘主义特点 就意味着对道德的明白的多样性。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对如何吃面包都做了 严格的规定,这让这天的我们感到好笑;
伊斯兰教的妇女们个个是蒙面大侠,让 汉人望而生畏;
纵欲主义和禁欲主义的争论这天依然激烈,这说明了道德由于其 神秘主义特性,无力完成对欲望的彻底控制,道德只是神秘主义的法律,而不是 单纯的法律,有时相反成了欲望冲突中的武器工具。

事实上中华帝国从古到今,道德都成为了最美妙的工具,自大汉王朝 开始,就以道德为根基建构社会制度,但德治始终是美丽的梦想,当管理体系中 的大多数成员都把道德当成有效手段,整个社会呈两幅画面,一方面,道德追求 是人人挂在口头的目标,然而私下大家都十分默契对追求自己的私欲。出了清官 就是楷模楷模本身就意味着稀有罕见,然后大家都怀着万分景仰的心态仰望海瑞, 心中却想着自己的勾当,却谁也不肯去做海瑞,这就是中国政界的现状。这也是 中国整个社会状况的缩影,绝大多数人都将仁义道德披上,穿上这件漂亮绚烂的 衣服,以高尚的名义,行苟且之事。

中国古代的德治,毕竟是种境界,全民景仰,只因无法实现而不去要 求自己的生活,然而此刻的状况是,以国家的名义公然撒谎,在大家都知道是谎 言的状况下,搞政治教育,三个代表,事实上连统治者自己也知道是个谎言,公 然推行与所言不符之政策,此实为世界奇观之最。

总结:当道德变成谎言的时候,对欲望的抑制无能为力的时候,何不 撕掉这层厚厚的包袱,以获新生?欲望是动力,过分地抑制欲望,也让一切都变 得死气沉沉,自春秋战国之后,中国从此败落,盖为此。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九):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历史沧桑,到头来什么也剩不下,永生的愿望随同历史的波涛一齐消 逝在我们目光尽头。又是一个长假,最后又拿起了读了一半的《万历十五年》, 重新翻开读到孤单的将军戚继光,读到首辅张居正,读到万历皇帝。曾有人感叹 道:“历史竟然能够这么写!”是的,在读本书时,我也有同感,这本书不是单纯 的描述历史,而是生动的分析历史。本书的英文名字叫做1587, “AYearOfNoSignificance”,直译到英文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正是这 本书的读到所在,我想本书说到的末端小结也许正是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的结证。

整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作者黄仁宇先生由于为了写一个论文从此结 缘于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让读者对历史长胜了浓厚的兴趣。在书中我也看到了 一位皇帝的无奈,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旁人可能 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 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由此,万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 集团怄气,但他就应知道,实际上文官集团的力量是一个皇帝难以约束的。我最 后知道,一个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于一些原因。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万历少年 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以前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 事的不能决断,他最后无法忍受。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他最后在这 件事上开始怠政。而一个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渐渐走向没落的深渊。

读到张居正是,我更是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构 成了鲜明的比较,在清算张居正的行动中,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受到牵连,不是 流放边关就是把官回乡,其中戚继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继光是一个大英雄,但是 它也蒙逃脱历史的惯性发展,它便是牺牲品。戚继光和张居正一样是很有作为的, 戚继光发明的战法确实令人惊叹,这让我知道早在明代就有人发明了各兵种协同 作战,并使用火器。弗朗基和大将军炮,在当时也有必须的应用,但是他们哪里 知道,西方国家已经有了大船,火炮。1587年,这一年正值西欧历史上西班牙舰 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十):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评价很高,作者是黄仁宇。它的重要在于, 这本书带给了一种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具有颠覆好处的叙述历史的新方式。在 此之前,国人的历史写作,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政治宣传的一部分。几乎所 有的历史书都是一种模式,一种口吻,一种角度,只带给了一种画面。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人都会震惊, 原来历史能够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搞笑、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 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从某种好处上说,这本书就像一道匕 首,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

谈到这本书先说说黄仁宇先生其人。黄仁宇,湖南长沙人,以前学过 工科,在报社工作过,当过兵,之后又在美国攻读历史。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对 历史有了自己独特的思考。看完《万历十五年》之后的感觉就是佩服作者对历史 的所用观察视角。通常一般的作家,不管是哪类作家写历史总要从整个朝代的政 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找这个朝代的衰落过程,然后再从这些研究结果来证明 这个朝代的各式人物或成或败的原因。但是黄仁宇老先生却不一样,他是反着来。

他是从各式的人物命运的起落中梳理出当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脉络,是以是一 种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并且以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各式人物(如张居正、戚继光、 海瑞等)的杯具结局来推导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且里面引经据典,用的都是在史料中有真实记载的文献资料作为本书的大部分资 料,这就保证了它的可靠性和学术性和来源。

《万历十五年》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 正是这本书的独到所在,本书也正是紧紧围绕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一些事一些人对 从前和将来的发展展开详细,独到的诉述。一般来说,记载、研究历史的书籍都 大凡枯燥乏味,但此书却不一样,黄仁宇老先生的妙笔,读起来既又不枯燥也不 乏味,反而读起来像侦探小说一样一气呵成,让人深入其中。本书中最搞笑的莫 过于那些例子,这些例子不但闻所未闻,而且完全颠覆了我们一般在影视作品或 者文学作品当中所见到的历史。在那里历史总是很搞笑甚至是幽默甚至是不可能, 根本不像是真的历史,倒像是作者杜撰的小说。比如戚继光也会向张居正行贿, 万历皇帝和当时的朝臣是对立的两派,最惊讶的莫过于当时倭寇的入侵并非单纯 的外敌入侵,而是由于万历皇帝关掉了当时的海关大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致 使原来沿海经贸比较发达的对外贸易关联受到重创,农民不堪其苦便纷纷联合海 盗里应外合反抗朝廷,万历皇帝的这一举措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了本来已经产 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又被消灭了。这些都跟一般历史书上的记载和坊间流传的完全 相反,但从作者对这些看似小说里才会出现的例子的中又能够让我们找到史料上 的来源,这些例子的确都是有文献的真实史料,而非作者 杜撰或者臆造的。

作者认为,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