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感谢信 > 司法解释的多维互动: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的多维互动:司法解释

来源:感谢信 时间:2019-12-03 07:48:51 点击:

司法解释的多维互动

司法解释的多维互动 司法解释的多维互动 司法解释的多维互动 司法解释的多维互动 内容提要 婚姻第三人遗赠纠纷案的司法判决显示,法官的主观思维方法 是法律/司法方法的决定因素。法官与法律文本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客观主义 适用论,而是主客观相统一,遵循法律解释理论。而法官与司法参与者的关系则 是遵循合理性原则和理性交涉的法律议论关系。法官的司法解释过程体现出了多 维因素的互动与合作而非仅限于法律文本的简单适用。由此可知,通往法治社会 的关键在于法律方法与司法理念的革新。

一、引子:个案的启示 纳溪区人民法院经过两年多(超审限)的艰难审理认定,根据《继承法》 第16条的规定(注:“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 人以外的人。”),黄的遗嘱是遗赠人真实意思的反映;
但黄把遗产赠与“第三者” 的行为,违犯了《民法通则》第七条“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的规定,也违 犯了《婚姻法》规定的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所以他将财产赠与张学英的遗嘱行 为违反社会公德,遗嘱无效。据此,判决原告张学英的诉求不予支持。纳溪区法 院的公开解释是:司法机关不能机械地执行法律,而应该在领会立法精神或目的 的前提下执行法律。本案中,法院没有优先适用作为特别法的《继承法》的具体 法律规范,而是直接援用了作为一般法的《民法通则》和另一特别法《婚姻法》 中的基本原则。法官的理由是,如果优先适用《继承法》裁判本案,则结果是张 学英胜诉,这会助长“第三者”等不良社会风气。

本案的判决引领着我们去查寻法官在裁判中运用的法律方法:首先,本案 法官所援引的法律规范主要有两部分:一是《继承法》的规定,一是《民法通则》 和《婚姻法》的规定。就《继承法》的适用而言,黄的遗嘱完全符合有效遗嘱的 构成要件:有遗嘱人完全的意思表示,有立遗嘱的行为,且遗嘱经过公证具有较 高的法律公信力。如果仅按此一部分法条(《继承法》)进行韦伯所谓自动售货 机式的判决,遗嘱有效,张学英定胜诉无疑。然而法官并没有就此止步,他继续 援引了第二部分的法条,就是《民法通则》第七条的规定和《婚姻法》规定。他 先是从“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根据反关系推理[1](第76页),推导出“不 遵守社会公德的民事活动无效”的类推规范,将之作为大前提,并将赠与婚姻第 三人张氏的财产遗嘱确认为违犯社会公德的民事活动,从而确立了小前提,根据 规范主义三段论的逻辑规律必然得出遗赠遗嘱无效的结论。显然这两部分法律经过援引后得出的结论刚刚相反——一个是遗嘱有效,一个是无效,所以判决结论 必定只能在相反的两个结论中取其一。法官再依据法律规范效力层级的规定—— 《民法通则》的效力等级显然要高于《继承法》,必然得出遗嘱无效的最终结论, 于是张学英败诉。单从本案逻辑形式和法律推理方法上看(不考虑实体问题的适 用和推理前提),本案判决无懈可击,既运用了推理逻辑和三段论,也符合规范 法学效力层级的学说,一个严格适用法律的法官形象跃然而出。可为什么本案判 决还遭到了法学家的质疑和诘问,被指责为破坏法律严肃性的读本呢? 其实法学家所反对的并非推理逻辑和三段论等法律形式逻辑的方法,而是 一个事实的认定。法律事实并非客观事实,而是经证据公文支持并经合法程序质 证和确认,由法官依法律规范确认的事实。[2](第235-237页)法律事实的认定 是一个多方博弈和法官主观分类加工的过程,其中三段论中小前提的确认就是指 的这个过程。波斯纳将三段论看成“箱子”的隐喻其意义即表明:三段论中的大前 提是一个个贴着标签的“箱子”规范,而小前提就是将事实 “格式化”并按图索骥 的装箱的过程。[3](第49页)如果对事实的格式化和归类错误,或强行将事实 削足适履式的格式化,法律上的三段论推论必定会发生对实质正义的扭曲。就本 案而言,对其判决的批评集中在对援引《民法通则》第七条的理解上。法官认为 将财产赠与婚姻第三人本身是违反社会公德的,而多数法学家却认为这种行为违 反公德,但不违法,法律是最低层次的道德,法官是在用法律进行裁判,而非道 学家以道德调整。因此在批评者看来,援引《民法通则》第七条时,其小前提即 将遗赠第三者财产的遗嘱视为非道德的论断就欠推敲与斟酌,而如果小前提不能 被认定,前述援引民法通则涉及公序良俗的第七条条款也就不能依靠三段式的推 理得出遗嘱无效的结论。于是仅存在第一部分相关《继承法》的法条可以继续援 引,依此得出的结论当然是遗嘱有效,而与判决的结论反向。

我们看到的是在同样法律神圣的逻辑前提下,面对相同的规范文本体系和 逻辑原理,法官和批判者各自持有不同的结论和逻辑(注:有人认为法官运用的 是道德逻辑而非法律。但是前述分析已清晰地表明了法官判决的法律逻辑,即法 官如何判案都不能脱离民法规范体系而率性而为,即使法官在这里做了一个道德 判断,但是他的判决最终要落实到法律规范上,也就是说,这个道德判断也是法 律允许或要求他做出的,而不是他自由可将道德来贬损法律。)。该案遗嘱效力 的决定因素不是规范文本和法律推理规则,而是法官和批评者的某些主观因素 (在本案中就是一个道德事实之认定);
案件事实及围绕其产生的争论所体现的, 恰恰不是如规范法学派所主张的那样以严密的规范体系和逻辑规则消减并掌控 主观任意、体现法律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
而是这些主观因素掌控了法律文本的采用和逻辑的隐现。这时正如费希所言,法律命题并不产生它们被用来证成的结 果,但它们的确是司法判决过程中的组成部分;
它们不是判决结果的渊源,却是 法官取用的资源。对于法官和律师来说,与其说法律命题和法律话语是规范性的 (即它们明示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勿宁称其为修辞学性的(即是你可以利用它 们来说服别人相信你所提出的答案是对的)。[4]费希的话并非将法律置于精英 手中的玩偶,也不是消解现代法律的稳定价值,而仅仅是指出:作为正义代表的 法律,其稳定客观性不是绝对的,其中不可避免地存有杂质。绝对的法律正义只 是一种理想。

这一论断暗示,影响法官/法律人思维的尚有其他动因(注:本案争论的 相关人一方面是法官,一方面是法学学者,是典型的法律人内部的争论,他们的 争论对法律方法思维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看来,法律文本和推理逻辑规律只 是判决表面的、非决定性的“外套”,而被掩遮起来的法官/法律人个人的某些主 观因素,可能就是决定裁判的操控因素,果真如此,则可以断定:法官/法律人 的主观思维方法就是法律/司法方法的决定因素。进而继续在法官/法律人看似笼 统的主观法律思维中寻找到某种规律,也就可能找到了法律/司法方法的路向。

二、法律方法的探知 法官/法律人的思维活动是否有径可察,隐含某种规律?对此,法律现实 主义已泼过冷水。从卢埃林到弗兰克,再到批判法学和后现代主义,法官被描述 成口含天宪、名实不符的权力角斗士,以法律之名行自我任意之实,这种任意受 到了法官个人因素、宗教信仰和政治理念,甚至偏好、性情习惯的影响。在法律 现实主义者看来,司法判决实际上也必然会变动不居,具有任意性,法律之外的 多种因素借法官的主观判断吞噬着依法审判的净土,法官对法律的解释就是一种 法律的制造和改变,法条主义不过是幻想。

不可否认,法律现实主义的观点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的 裂变中,以稳定性自居的实证法律体系疲态尽显,就连基本的事实认定都出现了 困难,不得不靠司法的“创造性解释”和法官亦步亦趋的实践思维得以为继。正如 吉尔茨所说:“事实的爆炸,对事实的恐惧以及作为对这种爆炸和恐惧的回应而 产生的对事实的蔑视,都日益混淆了法律的实践与对这种实践的反思。……法律 之手正失去对各种事件的控制。”[5](第78-79页)在这种背景下怀疑法律的现实 主义观点的出现也就在所难免。但是还应看到法官在审判中虽然应该破除法律万 能的不败金身,但并非松解规范的缰绳由判决之驹自由驰飞。今天的法律仍以其 在多元变动中求大同的顽强稳定性维护其可预测性的立身之本,法律作为公正的标尺,仍担纲维护秩序、防止权利受侵的基本规范作用。法官/法律人的任务仍 然是维护法律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通过司法判决给当事人以稳定的预期。也就 是说,法律体系在如今司法实践中虽然只是一个供随手取阅的书架,但它昭示人 们所能获取的正义资源的范围,而且,只要按照书架使用说明(法条),就能够 找到可供取阅的书籍(正义判决)。

法官主观思维活动的径路,即法律解释的稳定性何在呢?法官在审理案件 时,主要面对两种对象物,一是法律文本,一是相关当事人和外部社会之力,主 要是指舆论和利益集团。法官的活动主要受这两方面因素的制肘。有关法律/司 法方法的观点也主要涉及法官和这两方面因素的关系。其中法律解释论主要是指 法官面对法律规范文本时候进行的活动;
而法律议论和交往理论主要是指法官与 当事人及团体间的互动关系。当然,二者的区分也不绝对,当事人在庭审中的证 据博弈、舆论的张力都会作用于法官对法律事实的认定和法律规范的适用。如在 遗赠案中社会舆论始终与婚姻配偶蒋氏共鸣,迫使法官不得不顾及伦理因素而舍 《继承法》,径行援用《民法通则》就是明证。本文欲考察在上述两种因素的互 动中,法官/法律人的法律方法异化了哪些法律逻辑的标准。

(一)法官与法律文本:法律学的解释学 就法官与法律规范文本的关系而言,法理学界对此问题共有三大流派:客 观主义、主观主义和关系论。客观主义或规范主义的观点认为法律体系是一个包 罗万象、疏而不漏的社会规范整体,[6]司法只是对法律机械的适用,法官审判 只是法律的拟人化,文本即是权威,作为法律文本的权威诠释者—— 法官应把 对文本的顶礼膜拜和概念计算作为行为原则。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严格的规范主 义支撑着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被奉为实现法治理想的圭臬。从奥斯汀开始,法 理学就是靠规范主义走上了独立。直到现代,传统的法律客观主义观念漏洞百出 时,德沃金仍试图将法律决定论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将原理、政策等整合成统 一的法律秩序,认为司法判断就是与既存的法律文本整合。

其实,客观主义是建立在自启蒙时代就大力倡扬的理性主义传统的基础之 上,这种传统相信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逻辑上,人的理性就是人的自然法,而支 配人们行为的法律只能也必须是理性的体现和指示,所以法律可以高于事实而以 理性的面貌出现。然而理性主义对人类智识过分的满足也使法律万能主义在现实 中尝尽了苦头。法律和规范主义在面对复杂现实时的穷于应付,必然影响其确定 性,进而危害法律的可预期性,使人们对法律产生怀疑。于是主观主义作为对法 律客观性的一种反动而出现。前述的法律现实主义即是这种主观主义比较极端的表现之一。主观主义认为法律文本不仅丧失对法官的权威,而且沦落为法律解释 者的工具,仅靠文本是无法得知法官的判决结果。法律适用于个案时,在适用者 (法官)的主观上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源于法官的个性、话语的不确定 性、社会经验、个体景况等因素。如果说规范主义是过分相信理性的理想主义者, 主观主义就走向了悲观主义的另一个极端。主观主义是现代社会的“杞人”,总是 忧虑法律体系的“天”会崩塌。然而正如本文在讨论法律现实主义时候所论及,现 实并不似主观主义所担心的那么耸人听闻,客观法律体系并不是一夜即成,其本 身是一个恢弘的复杂体系,具有相当的弹性和适应性;
法官是经过系统法律训练 的知识精英,会本守对法律的理想而维护法治,毕竟法治也是该阶层的立身之本 和利益之源。所以即使在现代社会中,法律仍然以其稳定性成为最优的社会治理 方略。

第一,伽达默尔认为人的理解具有历史性,“我们始终处于传统之中,而 且传统也是我们的一部分”。[9](第209页)历史是前见的一部分,对法官/法律 人也无例外。法官的思维首先受到历史的影响。就本案而言,这种对法官前见的 传统影响不难看出。中国古代是典型的伦理社会,伦理藉由国家强制力,对社会 具有强大的钳制作用。伦理对社会的影响无限空远。即使在现今社会,伦理对社 会的规范虽然较法律式微,但由于历史的连续性仍然在人的内心层面起着强烈的 制约力。“二奶”在道德评判体系中居于恶之位级。即使在信奉法律的法官心中, “第三者”也是非道德的,送给“二奶”遗产更是违犯伦常。某种藉由伦理刺激的道 义感加上社会舆论的火上添薪,如果判令“二奶”胜诉将使法官难以面对内心的自 责。于是为迎合内心的道德基本需求而求助法律就顺理成章。这是历史在每个人 的前见上留下的烙印。

第二,法官的前见也与文化或地缘有关。伦理社会的传统既是历史的,也 是文化的。伦理文化也是影响本案法官判决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地缘中的熟人社 会中,伦理的维系也是社会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官是本地的,当事人是本地 的,所以判决是一定的熟人社会中的判决。如果伦理得不到维护,法官的威信将 在本地受到贬损。而法官本身也对伦理抱有亲和的心理倾向,尽管契约的意思自 治提示他要尊重经过公证的遗嘱,但法官会在不逾越法律的框架内尽力张扬本土 的道德文化。就本案伦理特点而言,可以看到伦理文化传统的因素依旧在转型期 的熟人社会中担任无以替代的要职。

第三,法官的判决也糅合进了一定的经济考量。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将人看 成效用最大化者,他会依据自身的目的追求效用的最大化,这里的效用显然决不仅仅指经济利益,名声和精神需求都是衡量其大小的函数。法官作为理性人,也 是效用最大化者,也受经济考量的影响。法官会衡量其判决的效用因素,一方面 是判决的示范效应,判决是否满足了多数人心理上的正义需求;
另一方面是判决 的远期效应,即判决结果能否实现,是否利于执行,是否能最终化解纠纷冲突。

在本案中,判决遗嘱的无效还是有效,显然选择前者的经济效用更大。因为如果 判令遗嘱有效,一方面,本土文化环境对第三者的鄙视,则偏离关注此案的多数 者心目中的正义标准,信守中立的法院在相当程度内失却公信力;
另一方面,会 使判决结果难以实现,增加执行障碍。基于上述两因素的考量,经济上效用最大 化因素也使法官选择了遗嘱无效的判决。

但是,法官的裁决的前见无论是受限于历史、文化还是经济,终究还得在 法律的限度内,不可脱离裁量的法律文本,法官判决和司法解释附属于法律文本。

(二)法官与司法参与者:法律议论(注:该概念源于季卫东的《法律解 释的真谛——探索实用法学的第三条道路》一文。)理论 法官的裁判活动除法律文本外,还要受到法律议论的相关规则的制约。法 律议论着眼于法律事件的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力求在交涉合意中求大同。[7] (第87页-144页)哈贝马斯认为规范有真理性,只要经过严密的理性程序和严格 的理由论证,就能得出基于实践理性的相互主观合意的真理性规范。哈贝马斯通 过理性交涉理论为我们展现了另一种主观判决合理性,但是他并没有考虑现实司 法实践中的某些问题:一是法官和当事人在交涉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法官 是居中裁判者,掌控司法裁量权,当事人无力与之抗衡,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司 法判断的正当化;
二是如何能保证多元化的价值观下能趋近真理性意见;
三是哈 贝马斯忽略了法律文本作为真理性规范蓝本的基础地位。我们力主引入“合理性” 的范畴,也许可以弥补以上不足。

合理性(legitimacy,一译“合法性”,此处的法非法条之法,而更接近于自 然法之意,为免于误解,本文称合理性),按哈贝马斯的说法是“一种政治秩序 被认可的价值”[10],应用于司法中,直接指涉法官判决的最终基础,类似于“从 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论证程序,表明法官裁判权的最终来源于民众对国家 垄断司法衡量的授权,如果判决违背合理性原则,法官的判决便无基本的公信力, 丧失其判决的权源。而这种司法合理性源于法律议论的另一种模式,法官与代表 合理性的舆论、集团之间的关系。合理性是司法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民众抵制 司法任意的最后防线,在尊重法律的前提下,合理性是制衡司法是否正当与正义 的刻度。其次,合理性本身就是一种交涉的逻辑产物,它代表了一种统一的结论,否则,社会就无法构筑政治法律这种复杂存在体,当然前提是这种合理性必须经 由合理的程序的通道而生,这种合理程序要为少数者留下争辩反驳的空间,也就 是哈贝马斯所提及的“严格的理由论证”。最后,合理性与合法性非属冲突概念, 而是用以修复合法性的缺陷、监督合法性的机械僵硬,因此它并不恫吓法律文本 的存在,而恰恰要重视法律文本的存在,因为法律文本依据经典的社会契约理论 本身就是合理性的体现。

以上分析揭示出了法官的思维运行轨迹,它涉及法官与法律(规范)文本、 法官与当事人和社会族群,以及上述两重关系之间微妙复杂的互动关系,法官的 司法解释体现出了多维因素的互动与合作,在这个复合向度的多维体中,简单的 线型三段论的逻辑也好,平面化的法律解释关系论也罢,都无力包容该多维体、 穷于描述其交互关系。一个法条的适用与否并不以事实的小前提是否成立,在它 的背后是法官与文本解释性的互动以及法官与当事人及合理性集团博弈的结果, 其中有机的融入文化、政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