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感谢信 > 素描教学【基础素描教学方法比较研究】

素描教学【基础素描教学方法比较研究】

来源:感谢信 时间:2019-11-16 08:13:52 点击:

基础素描教学方法比较研究

基础素描教学方法比较研究 【内容摘要】文章以北京师范大学“2016中美基础素描 教学展暨学术研讨会”为例,对中美专家在会议上的发言进 行梳理,从中美基础素描教学方法的比较、中美基础素描教 学在当代的现实问题、基于比较研究的素描教学理念三个方 面对中国和美国的基础素描教学方法进行阐述与比较,并讨 论了中美两国学生教育背景、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安排、 基础素描教学的实践经验,以及传统的基础素描教学和现当 代的观念素描教学。文章在阐述事实与比较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中国当代美术基础素描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建设性 意见。

【关键词】中美基础素描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理念 在20世纪初的欧洲和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艺术家为了 反对传统的学院素描对美术教学的垄断,提出了“艺术教学 多元化”的概念。此后,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 的创新,艺术也发展出了新的形式。这些新的形式对学院的 教学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是基础素描教学。一方面,这种 传统的基于写实的素描教学体系受到多元艺术观念的冲 击;
另一方面,基础素描教学还受到体系化发展的应试素描 的影响。在多元化的影响下,基础教学应主动与不同的新生 艺术方式接轨,运用传统的绘画语言改观应试教育带来的弊 端,从而使今天的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出较全面的人才。

一、中美基础素描教学方法的比较在基础素描教学研究这一当代主题上,比较研究法具有 相当的优势。《比较教育学》一书将“比较法”定义为:“比 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或实 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 法。”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在教学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 用,它以整个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对当代不同国家和地区 的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教育发展规律及特定表现 形式,通过借鉴有益经验推动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改革和教 育研究。通过对不同区域文化背景教育方式的分析,能够从 理论与实践双向梳理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与社会需求的 统一;
通过掌握教学发展的规律,保持教学内容、方法的先 进性。在基础素描教学的发展中,中国的基础素描教学面临 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二是对多元艺 术发展的应对。中国基础素描教学体系是基于欧洲传统美术 教学的延伸,部分教学体系由欧洲留学人员引进的西方教学 方法组成。同时,它还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美术交流, 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基础是以此时期的俄式素描为主。二者 的审美标准都建立在西方写实绘画评判标准之上,在中国美 术教学中并存。这是一种将17、18世纪古典艺术审美标准作 为标准的基础美术教育体系,教学内容以光影的视觉原理、 透视的视知觉为主。通过绘画语言在二维空间上形成三维立 体画面效果,是中国基础素描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由 于历史与文化的原因,美国的教育具有涵盖面广及职业化倾向等特点。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全体学生不论其背 景基础如何、是否具有天赋,甚至残疾与否,都有权享受艺 术教育及其提供的丰富内容。在一个科技日益先进、信息日 趋复杂的环境中,对复杂信息的感知、阐释、理解和评价的 能力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此种观念指导下,美国艺术专 业学生往往并不以成为职业艺术家为目标。在这种情况下, 美国的基础素描教学更多是为艺术的初学者提供学习艺术 的思路与方法,让学生能够应用简单的绘画材料学习基础的 绘画语言。从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来看,中国与美国的基础 素描教学体系针对的目标人群具有一定差异,但授课方式具 有很大的相似性,这是由素描艺术相同的本质决定的。从文 化环境来看,多元化的族群文化和科学发展的文化环境对两 国的美术教育具有重要影响。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两国的 美术教育基础教学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观点。对两 国的素描教学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美术教育的创新发展有 重要作用。

二、中美基础素描教学在当代的现实问题 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2016中美基础素描教学展暨学术 研讨会”为例,通过几个典型的个案研究,探讨中美基础素 描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同时,通过对现实问题的陈述与剖析, 分析当代大学教育中基础素描教学的特征与观念,进而提出 解决问题的积极建议。

(一)教学对象的基础比较中国学生在入学之前几乎都经历过高考美术专业考试 的选拔。随着时代变化,高考美术培训班已经从原来的小规 模独立培训教学发展为大规模产业化教学。学生临摹的范本 从传统的大师之作变为应试中的高分作品。清华大学美术学 院基础部副教授陈晓林指出,近年来随着高校艺术专业扩招, 考前美术教育迅猛发展,各个考前美术教育机构为提高升学 率都加强了培训难度。他们的普遍做法是,把原本大一造型 基础课的部分内容前移,充实到考前美术培训中。这一现象 直接导致大一新生对大学基础教学内容感到倦怠,甚至有学 生调侃说:“感觉大一是上了一回高四。”国内高校本科一 年级的素描教学大纲大多将基础素描教学作为造型基础训 练的方式方法,强调基本功训练,这在某种程度上与高中美 术的学习模式形成对接,几乎是应试美术教学方法的延伸, 然而仅强调基本功训练并不能让学生对素描形成正确认知。

陈晓林认为,高等教育的素描教学需要从文化审美层面上引 导学生,在素描教学中对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展开探索,并以 此为核心、以基本功为手段、以中外艺术发展史为线索,进 行深入剖析。现有大纲大多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划分,陈晓林 提出应按照“具象表现―意象表现―抽象表现”三部分对素 描教学大纲进行划分,以此适应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在美 国,美术专业学生同样具有模式化、不求甚解的特点。加利 福尼亚州富勒顿州立大学教授安德鲁•狄克逊认为,现在的 学生观察事物的速度过快,无论出于娱乐的、商业的还是社会的目的,大多学生仅仅获得表面信息,注意力就马上转移 了。在观看一幅绘画作品时,学生常常简单地观察画面的主 题,并不对图像做深度解读,这种表面化的阅读方式使得学 生不能够超越主题的表面看到更深层次的内容,从教育的角 度来看,这体现了学习者注意力的缺乏。这是长期快速读取 图像形成的一种行为模式,其形成原因是缺乏长时间或者深 层次阅读的经验。由于缺乏视觉艺术的教育以及现代技术对 人们视觉感知能力的影响,大多数人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 能够清晰地看到周围的世界。视觉图像在视网膜上短暂停留, 其细节并没有引发大脑的思考,进而使人产生兴趣,除非这 个图像产生于特定事件或者特定时刻。安德鲁•狄克逊认为, 从观察中学习基础素描的经验对艺术专业学生来说十分重 要,其不仅可以作为艺术的专业素质培养方式,这种对视觉 经验敏锐性的培养在通才教育中也十分重要。

(二)教学目标的比较 综合性大学与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目标具有一定差异。

专业美术院校关注对职业艺术家的培养,综合性大学则更多 关注美术思维在各个领域的运用。在基础素描教学阶段,由 于素描技法和绘画本质的原因,这种差异并不明显。综合性 大学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本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这些知识在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为他们今后的艺术创造拓宽了思路, 甚至为他们跨界到其他领域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安德鲁•狄 克逊就职的加利福尼亚州富勒顿州立大学是一所大型公立大学。其艺术系的工作室一般提供文学学士学位,其中提供 艺术史、教学与艺术学士学位的工作室有陶瓷、工艺品、创 意、摄影、绘画、动画、平面设计、插图和雕塑。艺术系有 34名全职教师、约1200名主修视觉艺术专业的学生。该大学 共拥有四万余名学生,是加州州立大学系统中最大的学校之 一,拥有多个合作伙伴,包括洛杉矶娱乐工业和动画专业工 作室。其艺术系主修美术专业的学生大多集中在应用美术领 域,如设计与动画制作。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素描基础是 打开艺术世界的钥匙之一。素描的本质在于静下心来仔细地 分析和研究身边的世界。素描基础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静 心学习和细心、持续地观察环境的机会,能够帮助他们学会 对自己的视觉经验提出问题。从学校的教学结构可以看出, 教学对象影响着教师对基础素描教学内容的定位。视觉的表 现形式是一种与语言同样重要的表达方法,素描作为视觉语 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表达中起着根本性作用。北京师范大 学是一所百年老校,美术与设计系在本科教学中注重培养学 生掌握美术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为研究生 培养提供优秀生源,为国家企事业单位和艺术机构培养能够 从事美术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三)教学内容的比较 (四)教学环境的比较 教学环境包括软硬件师资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形成 的教学环境。克里斯托弗•乔特曼的教学课堂上学生人数常常在10至20人之间,因而教室通常有足够空间容纳这些学生 和教学设施。因为学校地处乡村小镇,人们很难在当地买到 画材,学生所缴纳的课堂费用一般用于购买美术用品。在较 大城市,学生可以在艺术和美工用品店买到各种艺术用品。

来自工薪阶层家庭的学生,常常无法负担全部学费或者学习 用品,如绘画用品、教科书,甚至是足够的食物。拜沃拉大 学是中型规模的私立教会大学,这所大学的艺术系在美术和 设计方面为学生提供三项本科学位,拥有200名主修艺术的 学生,他们年龄在18至22岁之间。虽然学生大多来自加利福 尼亚州,但拜沃拉大学也有相当规模的国际学生,以亚洲留 学生为主。艺术系为学生提供各类奖学金、助教金和资助, 以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在教学的软硬件方面,美国各学校不 尽相同,在中国也有同样情况。有的学生家庭较为富裕,有 能力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习支持,包括教科书和学习用具的 购买,甚至工作室的租赁,同时也有很多学生靠奖学金和助 学贷款完成学业。在基础条件方面,中国的软硬件设施基本 由学校建设。在学习氛围的环境方面,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 大学都各具特点。在克里斯托弗•乔特曼所任教的大学中, 白人学生占大多数,其他的还有西裔、非裔、亚裔的美国人, 有的学生是家庭中第一代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的人。大多数 学生没有学习艺术的经历,特别是素描。中国的学生大多在 高考前的培训班经历了短期强化训练,在短时间里掌握了一 套应试的绘画技巧,甚至是思考模式。在3至4年的素描基础训练中,各个阶段的任课教师也大多带着简易的教学大纲和 个人理解去完成教学。学生由于缺乏对素描基础的正确理解, 而缺乏学习主动性,这种程式化的学习方式难以适应大学的 教学模式和要求。克里斯托弗•乔特曼在教学中,有时会发 现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比艺术专业的学生更有天赋,很多工作 及退休后又重新返回学校的学生令人印象深刻。相比正常学 龄的学生,这些年龄大的学生更加成熟,对于艺术批评能够 做出理性的回应,也会有更强的自我掌控能力,他们常常画 得很好。这样的学生在教学中形成了稳定的团体,他们在整 体的教学环境中起到建构稳固优良学习环境的重要作用。安 德鲁•狄克逊认为,教学过程包括“环境―细心观察―提出 问题”,即建立一个可以让学生静心学习的环境,使其学会 细心观察以及对视觉经验提出本质性问题。他的教学目标是 帮助学生带着意识与敏感去看周围的世界,并通过素描学习 形体最基本的特征,以获得在绘画表达上对审美价值的深刻 理解。

三、基于比较研究的基础素描教学理念 通过上述比较研究可以看出,虽然中美学生对素描艺术 的理解大同小异,但是由于学校的地域差异和当地经济条件 差异,素描教师对基础素描教学的关注点不同,这使得不同 任教者强调的观念并不一致。在本次研讨会的讨论中,大多 学者认为中国当代基础素描教学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对 高考应试素描基础的反思,二是对人造图像的借鉴和运用。这两个情况是现实存在且将在今后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对于 这两个问题的解决,笔者有以下三点可行性建议。首先,将 “锐化视觉”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通过“锐化”克服应试 素描带来的模式化视觉方式。素描教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 挑战性,绘画的过程需要在感知观察物体的特异性和准确度 之间掌握微妙的平衡,将物体简化为大的图形和抽象图案。

通过绘画方式来理解这个概念是很直接的,如对空间的表达 可以通过构图和光影技巧实现。绘画教学涉及的主要思维是 非线性的思维方式,以解决画面中的真实性,并分析不同应 用方式中的优缺点,进而通过具体的范例与过程推动学生形 成视觉与思维的主动认知。其次,对于基础素描的绘画采用 主题模式。在基础教学中引入创作的构成因素,不仅需要从 形体训练上提供给学生绘画的参考对象,更需要提供能够引 发学生思考的空间。如在静物的摆设上进行构图,不仅考虑 静物的质感、色彩、构图等画面构成,更要考虑静物在画面 中能够引发什么样的思考。最后,在对人造图像的借鉴和运 用上应以引导为主。投影仪和照相技术在绘画艺术的发展中 始终如影随形,它们辅助画家进行忠实于自然的创作,同时 也一直在引发讨论与思考。过去由于条件的限制,照相技术 对画面的直接影响有限,而在手机拍摄技术发达的今天,这 些照片对基础教学的影响无疑是深刻的。对于这个问题要深 究图像的构成根源,不同的观看方式产生了不同的图像,教 师在教学设计上可以让学生练习反推,从不同的结果推论出不同的观看方式,再通过电脑技术重建新的图像,从根源上 改变图像样式。

结语 在中国高校美术教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中国美术教 育颇有影响的两种教学方式―俄罗斯教学方式和欧洲写实 体系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发展,这些美术教学方式与中国本土 原创的教学方式碰撞交融,形成了当代中国美术教育多元化 的局面。因此,笔者认为,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变化,用科学 的发展观研究教学,是当代艺术教学的发展方向。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