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助残日 > 义务教育的体育校本课程设计 体育校本课程有哪些

义务教育的体育校本课程设计 体育校本课程有哪些

来源:助残日 时间:2019-11-05 07:57:10 点击:

义务教育的体育校本课程设计

义务教育的体育校本课程设计 义务教育的体育校本课程设计范文 校本课程亦称“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

简单地说,校本课程就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 和评价的课程。具体地说,校本课程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 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 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 本年级或本班级的学生群体编制的课程,是一个持续和动态 的课程改革的过程。

1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校本课程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始受到 重视的一种新型课程。校本课程发展是以学生所在的学校为 基地的课程发展,是学校和教师在钻研、把握《课程标准》、 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 体,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思想,结合本地、本校教师 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学生的兴趣与生活经验出发,精选对 于学生学习所需要的、具有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教育课程。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上,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 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 及学生的适应性。”这意味着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了法 律依据,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 学校及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导下,根据本校的体育课程资源,从学生现有的身心素质和应达到的水平 目标出发,通过对《标准》所提供的内容进行选择、改编、 整合、拓展等方式,实现自行组织、实施、评价的个性化体 育课程的过程。农村因教学设施薄弱、师资力量不足,不能 满足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为了跟上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 应树立新课程理念,必须创造性地开发并运用校本课程,使 新课标和新教材同本地区的教学实践实现有机结合,最大限 度地满足农村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从而调动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的积极性、互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真正做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实施健康的教育理念。

2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2.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由于受传统教育机制的制约,农村学校不能很好地开发 和利用校本课程,造成有价值的校本课程资源闲置和浪费。

因此,开发农村校本课程资源,应根据学生求知欲高、好奇 心强、易鼓励、好表现等心理特点,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经验、经历和兴趣出发,选择学生学习 所需要的,激励他们去观察、操作、讨论,让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感到具有亲切感、有吸引力,同时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 运用于健身之中,并对产生的各种现象能够明白其原理。营 造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热烈气氛,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和 学生与生活之间的差距,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农村体 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在国家课程内容微调的情况下,增加或改动一些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农村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内 容,多以补充教材的方式出现,形式的转变并不影响学生体 质的锻炼,通过多种渠道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这种形式是 和国家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助于国家课程目标的实现。

2.2大力发展农村民间传统体育项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的决定》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以及国家推行体育新课程标准,为体育教学改革和拓宽学校 体育功能提供了政策和理论依据。实际上,农村蕴藏着很多 十分大众化、群众基础好的民间体育项目和民族体育项目。

学校体育课程开展这些“土项目”,既方便取材,提高了学 生的兴趣,吸引了民众的参与,又通过学校这一特殊机构进 行提炼,使其技术和规则更完善、更规范,有利于民族传统 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发展,同时还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转变 观念,使农民对体育有新的认识,从而丰富群众体育活动的 内容,也使得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获得发展的新机遇。

2.3利用自身特有的地域资源特点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包括体现学校的特色和地方性特色 等。根据农村的实际状况,各个学校开发的课程是不一样的, 往往有自己的特色。结合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因时而宜、 区别对待地开发农村体育校本课程。地方性的特色是指“本 土教材”,可以在某一个具体项目中进行,也可以在相关的 课程整合中加以安排。大多数学校都有地方性特色,特别是农村广阔,多围绕学校所在的地区的环境特点、教学特色组 织,主要目的也是为充分利用当地的现有资源。

2.4培养终身体育习惯 一个人的习惯需要从小培养,通过义务制教育阶段的学 习,可以让一个人拥有一种思想,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接 受终身体育的思想,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在这些人当中, 许多就是未来的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教会一 个学生某种知识,他会在自觉或不自觉的过程中将其传播, 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他要面对家人、朋友甚至是陌 生人,可以说,农村学校体育就为农村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撑 起一片晴朗的天空,提供一块广阔发挥的自由天地。

3农村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观念的更新 由于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层次性、区域性和不平衡 性,使得各地方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千差万别,这就要求体 育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不能干篇一律一刀切,要善于利 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因地、因时因人施教。一方面严格按照 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教学;
另一方面,又要会利用和整合现 有的教学资源,在各个体育教学项目上合理分配、科学施教。

要把教学目的理论上的单一性和教学环节实践上的多样性 结合起来,既要达到教学目的和具体的教学要求,又要不断 丰富和改革教学环节。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是一个理论问 题,更是一个操作性的问题。大多数农村教师由于在课程论 知识,特别是课程开发技能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问题,使他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显得茫然而不知所措。农 村教师课程理论知识和课程开发能力素养的缺乏是校本课 程开发的主要障碍之一。改变现在的知识结构层面,是目前 农村体育老师所面临的一大难题,爱岗尽业,是每一位农村 体育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老师对体育课程的理解、实 施、开发,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具在深远的影响意义。

所以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具有决策权,而学生也就 是执行者实施的好坏则是对课程改革的一种体现、反馈。所 以,对于课程的选择要有实用性、健身性、可操作性。

4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与难点 4.1农村校本课程开发对农村体育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我国的农村学校,一般是指在乡镇行政管辖范围内的普 通初级中学和乡村小学。这些学校地处广大农村地区,与农 民生活现实场景息息相关的农村学校,在体育师资、场地设 备和资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学校的教育功能及其具备 的资源在满足农民体育锻炼需求方面,具有其他部门不可替 代的地位。开发好农村体育校本课程,对于促进农村体育的 健康发展有着不寻常的意义。同时,开展农村的体育活动需 要借助学校这块“宝地”,重点发展几项具有特色优势的项 目,发展成规模,打造成品牌,尤其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 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充分拓展和发挥其社会功能, 对于推动农村体育的深入发展就更显得格外重要了。

4.2加强农村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升村落间的凝聚力发展农村体育不仅可以增强广大农民的体质,提高生产 力,而且可以培育农民先进的思想观念,繁荣农村先进文化, 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 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形成和谐的村民关系,加强村落间 的交流与联系,增强基层凝聚力,推进广大农村地区的和谐 社会建设。

4.3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与习惯 农村体育的价值并非仅仅局限于增强农民的体质这一 层面,而且有利于广大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众所周知,体 育锻炼可以增强身心健康,但更重要的是,体育已成为现代 社会人们健康文明的一种生活方式,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 量。再者,农民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还可以培养公平竞争意 识和团结协作精神,这都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无疑,农村 体育的广泛开展,可以促进农民积极健康地适应社会、融入 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大力发展农村体育既有利 于促进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引导农民移风易俗、 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建立新的生活时尚,形成科学的生活 方式。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广泛开展农村体育,可以 为造就新农民提供健康文明的文化环境,同时也是塑造社会 主义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

4.4从实际出发,切忌盲目的效仿 校本课程的设置影响因素较多,首先经济文化发展的区 域性差异,导致了在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确定方面应具有充分的变通性,以利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根据各方面的实际 情况做出选择,使课程更符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另一 方面,也全面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在各学段都设立 一个发展水平,可以充分满足体育基础较好或较差的学校和 学生的需要,以更好地贯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 都受益”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仅指开发出具体的课程 教材,更重要的是开发的整体过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教材不 能盲目仿效专家编制的教材,不等同于自编教材。校本课程 的开发是学校创新教育的组成部分。校本课程的开发定位在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 新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上。各个学校应该形成 自己的特色,但是不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重视所开发的 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为新课程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教给学生有价值的、 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技能。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不等同于 引进时尚性的体育运动,更不能盲目地引进,可以吸取其精 华、理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入到课堂中。

4.5农民的教育素质偏低,宣传难度较大 虽然近年来政府对农村教育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投入了 大量资金,使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许 多地方的农民教育只是一个形式,农民的文化素质仍不容乐 观。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 (城市为10.3年),全国有92%的文盲半文盲分布在农村。而且受多方面的制约,农民思想观念转变慢,接受新事物能 力差,加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基础薄弱,群众体育宣传、 组织的缺乏,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不足被竞技体育所同化,认 为体育就是“跑的快”“跳的高”,与自己无关。这必然导 致新时期“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宣传、推广、开展的难度 增大,出现村干部、农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不知道” “知道的不多”的现象。

农村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在 农村校本课程现有的开发条件情境下,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应当是城乡合力,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农村体育校本课 程,开发教师培训的队伍,教育的体制及机制,更有效地完 善全民健身计划,整体提高全民体质。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