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中秋节 >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来源:中秋节 时间:2019-11-12 08:42:15 点击: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能力水平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中国的家长自古以来对子女成才的期望就高,社会上“不要让孩子输 在起跑线上”等口号不绝于耳,家长与社会的高期望直接转嫁到了幼儿园教师身 上。家长不仅要求孩子在幼儿园吃好、睡好、玩好、绝对安全,还要求幼儿园成 为人才的摇篮,要求幼儿教师成为孩子成才的第一保证人。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 深入,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曰益丰富、复杂,教学方法、手段、模式的快速变化令 许多教师无所适从,力不从心。在与幼儿教师们的交谈中,我们经常听到:“每 天太累了,回到家只想安静地休息一会,话都不想多说一句。”“莫名其妙地回到 家就想发脾气。”这些话反映出许多教师真实的心理状态。据调查:有26.1%的 教师需要接受心理指导,48.1%的幼儿教师需要接受心理咨询。工作中的困惑、 竞争中的压力,同事间的矛盾等等,给幼儿教师心理造成了很大影响。关注幼儿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丰富了健康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等相关学科,而且对维 护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科学的教育幼儿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研究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主要包括职业心理特征、人格心理特征和适应性心 理特征三部分。职业心理特征作为幼儿教师心理素质中对于教师职业的心理认知 成分,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根据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殊 性,它可以分为灵敏性、创造力、非权势性、期望感、移情性、激励性、教学效 能感七个方面;
人格心理特征是从教师人格特征中提取出来的、体现幼儿教师职 业特点的一些心理特征,该特征对幼儿习惯的养成及人格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 影响,包括有恒心、自信、成就动机、责任感、客观公正性、自尊感六方面;
适 应性心理特征包括幼儿教师的人际适应和职业适应,是幼儿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 获得更多的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顺利开展自己工作的保证,具体包括乐群性、 心胸豁达、监控性、轻松兴奋、挫折耐受性五个因子。职业心理特征、人格心理 特征和适应性心理特征围绕幼儿教师职业本身构成了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基本 结构。

西南师范大学张大均提出:幼儿教师心理素质包括教师的情感特征、 意志品质、职业兴趣、智力与教育能力、人格特征及教育信念。上海师大李伯黍、 燕国材认为:教师心理素质的结构应包括教育机智、教育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 言语表达的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独立创造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适应新情景的能力)、人格特点(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 良好的性格)等。

在心理学上,人们普遍把心理素质分成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个方面, 幼儿教师心理素质中的认知能力应该渗透到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中,更多体现在 教师对职业本身、对自身角色以及对幼儿教师与幼儿发展关系的认识上。这种认 识应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观察力、想象力、智力等认知能力。个性方面则突出教 师从业过程中对幼儿发展、对教师职业成长成熟有重要影响的人格心理特征。适 应性方面重点强调幼儿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各种环境适应。

二、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分析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分为情绪问题和行 为问题两类。其中,情绪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行为问题主要有强迫、偏 执。

情绪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焦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绪障碍,是指对 即将面临或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痛楚所产生的悲伤、忧虑及不安等交织而成的 复杂情绪状态。教师的焦虑主要表现在对工作是否得到认可的担忧及对孩子安全、 健康等异常关注,在工作中出现紧张、逃避、不耐烦、不愉快、恐惧、注意力不 集中、健忘等症状。适度的焦虑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是必要的,但 过度焦虑将直接导致教师工作质量下降,甚至产生心身疾病。抑郁也是常见的心 理问题,是一种由情绪低落、冷漠、悲观等构成的复合性负情绪。主要特征是丧 失,如丧失信心、丧失兴趣等。

行为问题的主要表现为强迫--心里总笼罩着一种不安全感,常处于莫 名其妙的紧张和焦虑状态。教师常见的强迫表现是,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方 式来学习,否则觉得很别扭,以至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对自己或 身边的人要求尽善尽美,明知做不到还是希望自己努力去实现等等。有的还表现 为偏执。有偏执心理问题的人往往容易广泛猜疑,过分警惕与防卫,常将别人无 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教师存在的偏执主要表现在 对同事是态度上,总觉得同事的工作、言行对自己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三、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1.工作压力。面对新时期的社会变革及教育的改革,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期望,家长、学生对教师的高要求,岗位竞争以及多种角色的担当等等, 给教师造成了较大的职业压力,从而使他们心理焦虑、情绪不稳、缺乏安全感等, 加上教师待遇菲薄、工作繁重,致使教师很难在教育工作中实现“抚育英才”的理 想和抱负,而不易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也有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能力的 欠缺使得教师压力更为严重。教师的工作是相当繁重的,不仅工作量多,学科复 杂,而且工作时间长,很多教师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8小时,并且经常需要早出 晚归,工作超负荷,这使的他们的精神负担加重,由此教师的身心健康,容易发 生身心障碍或身心疾病。

2.自身成长。作为教师,一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的基本知 识,这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二要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和技巧, 这是教育活动成败的关键;
三要学习相关知识,具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广泛 的兴趣爱好,这是增强教学效果、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这些来自专业发展方面 的问题常常困扰教师,越是责任心强的教师,心理冲突越突出,时间越长,心理 越不平衡,压力越大。教师是教人的专业工作者,常与人接触,需投入大量的心 力和情感,但其成就如无法获得立即的反馈,易导致教师对职业的不满意。缺乏 职业满意感最易产生职业厌倦,教师对工作厌倦与教师离职、旷职及退缩行为有 关,对学生品质亦有消极影响。

3.环境因素。幼儿教师在与学生、同事、家长、领导交往中,关系 是否融洽,能否相互支持和配合。因为不能很好在处理各种关系,而产生矛盾冲 突,使自己激动、不安、烦恼和痛苦,如果这种矛盾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不仅 影响工作,而且极大地损害了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才是教 师拥有良好心态的关键。

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培育 解决幼儿教师心理问题的对策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幼儿教师要有 心理健康的意识,同时要有意识的进行呵护,努力培养。教师心理健康的具体策 略有以下几方面:
1.注重幼儿教师在校期间心理素质的养成。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师的素质在不断提高。大批师范生陆续走上了工作岗位。要使他们尽快适应幼 教工作,并成为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就应该抓好在校期间的心理教育与养 成,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品质。在教育学、心 理学等学科知识的教学和其他学科有关心理教育知识的教学中,注重提高师范生的自我教育水平,引导师范生主动参与到活动情境中感知、体验,解决他们的一 些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行为改进,而且,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定期深 入实际的教学实践,促使师范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使他们能自觉地去学习、思考 和创造,逐渐了解幼儿园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人际关系。同时,要通过开展学 习、生活、交往、情绪等方面的专题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使他们的情绪得 到调节,建构良好的心理结构,从而增强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2.注重健全人格和品质的养成。古人训:“人贵有自知之明”、“天生我 材必有用”,相信具有某些优势的自己只要努力,完全能和别人一样获得成功。

同时也要悦纳自己,即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认识自己的不足,只有以积极、 乐观心态面对一切,待人、处事、接物都要懂得随缘,才会自在;
强求攀缘,那 将痛苦无边。教师在多元多变的环境中,要先培养自己正确的认知,只有对自己 的角色先予以接受与肯定,才可以化消极的态度与作为,不畏外来的冲击与挑战, 子工作岗位上,愉快而有效地执行教育的任务。

3.注意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养成。幼儿园是女人的世界,作为女人,幼 儿教师大多都爱面子,不服输。有无意间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园中的一次小小 的评比都会使人际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微妙,甚至在有的幼儿园中还存在教师和 园长之间的“敌对”关系。所以,要努力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中,只有对 同事善良友好、以诚相待,别人才会对你敞开心扉,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关 系,努力培养正确的人际交往认知;
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
广泛地与人交往, 真诚对待交往对象;
掌握与学生交往的分寸;
把握交往中的教育目标;
研究交往 与沟通的艺术。同时,还要具备爱心和同情心,宽容、豁达,乐于接纳幼儿,不 仅接受孩子们的长处和优点,还要能容忍、接受他们的不足和缺陷。良好的课堂 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最佳心理状态形成的基础。师生关系不融洽,教 师走进教室就会有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也就势必影响教师的授课情绪和心理状 态。《华记》云:“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幼儿只有信任老师,愿意与老 师交朋友,才容易相信老师所传之“道”。教师所面对的群体除了幼儿之外还有领 导、同事和幼儿家长等,如何协调好与这三者的关系,也是保持良好工作氛围的 关键。在工作中教师之间难免会有磨擦和分歧,要有种宽容之心,善于和领导、 同事进行沟通、协调,积极化解矛盾,消除误会。

4.注意适应能力和耐受挫折能力的养成。幼儿教师要善于根据所在幼 儿园的客观条件、管理模式、幼儿状况和人际关系等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心理 习惯,保持自身与园内环境的动态平衡,力求教育效果与自身发展达到最优化;
特别是年龄偏大、知识结构陈旧的教师更要主动学习,充实自我,适应时代要求。

幼儿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遇到各种挫折,应正视现实,保持心理平衡。同时, 要应选择合理、合适的方式缓解自己的情结,或是向他人倾诉,或是求助于心理 医生的疏导,还可以通过丰富的文化生活来转移情绪。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豁 达的人生态度。最后,提高自我效能感,自我 5.注重创设解决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模式。心理健康问题在不同 时期的不同阶段,人人都会存在,幼儿教师也不例外。幼儿教师在得知自己存在 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时,大可不必惊慌失措,也是应当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和 方法。这就需要幼儿园多为幼儿教师们多创设一些解决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 模式,解开教师心中的困惑,缓解各种压力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通过举办 心理健康讲座,邀请心理专家为幼儿教师作心理健康讲座,向教师宣传有关心理 健康的一些常识,指导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

也可以开设心理健康咨询热线,当教师感到心理有困惑,遇到什么解 不开的心结时,可以通过热线向心理专家咨询,使教师正确认识自我、接受自我, 扬长避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心理成熟度,引导教师排除心中的忧郁。

还可以定期对幼儿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定期邀请专家或引用量表对教师进行 心理健康检测,让教师了解、选择、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总之,要解决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要靠师范学校、幼儿园 的支持,也需要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全社会来关注和研究,特别是幼儿教师自身 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磨练坚强的意志、养成乐观向人的人生观,善于自我调 节心理状态,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幼儿工作者。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幼师学院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