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情人节 > 【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学习比较研究】

【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学习比较研究】

来源:情人节 时间:2019-12-01 07:52:19 点击:

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学习比较研究

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学习比较研究 一、引言 二、计量分析方法 在利用经典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项目评估、政策分析或因 果推断时,简单地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不能解决样本 自选择引致的内生性估计偏误①。对于内生性问题,最主要 的解决方法有:工具变量法(IV)、随机实验法、固定效 应估计或倍差法(DID)和匹配法(Matching)。

但是要寻求一个好的工具变量并非易事,有时甚至靠运气;

随机社会实验实际操作困难且存在伦理争议;
固定效应或倍 差法需要面板数据。在截面数据情形下,一些学者应用基于 倾向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ScoreMat ching,简称PSM)的平均处理效应模型(Trea tmentEffectModel),较好地解决了样本 自选择引致的内生性估计偏误问题①,本文亦采用这种方法 进行分析。所谓基于PSM思路的处理效应模型,是指一种 用于控制协变量(或称为特征变量)的研究策略,最早由R osenbaum和Rubin提出②,现已成为一类因果 推断的经验研究的重要工具。PSM模型适用于研究者感兴 趣的因果变量是表示处理与否的二值变量(本文为农民工子 女是否参与流动),因此本文采用PSM模型是合适的。P SM估计值的形成机制比较直观:先在协变量的每个观测值 处计算处理组和控制组之间的平均差异,再用加权平均的方式将这些平均因果效应加总为总的因果效应。近年来一些学 者,譬如梁文艳、李云森以及陶然和周敏慧等人,采用PS M模型研究农民工外出对其留守子女学习表现的影响以解 决内生性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三、数据来源和描述统计 (一)数据说明 (二)变量选取 应用PSM选择匹配变量的基本原则是,匹配变量应是 影响农民工子女学习表现及其自身是否流动的协变量(或称 为特征变量)。结合已有文献和可得数据,本文用于第一步 估计农民工子女参与流动的倾向分数的特征变量主要如 下:首先,农民工子女的特征变量,主要包括儿童年龄、性 别(规定1男,0女)以及是否独生子女(1是0否)等。

由于农民工子女尚未成年,往往不能完全决定自己是与外出 务工的父母流动,还是留守农村。但是,他们的个人特征通 常会是家长做出儿童流动与否决策的考虑因素,外出务工的 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很可能会由于不同的特征(如性别、年 龄特征和是否独生子女等)决定他们的“去”或“留”。其 次,作为父母的农民工特征变量,主要包括父母年龄、父母 是否具备高中及以上学历(1是0否)、月均收入(单位为 万元)以及是否希望获得城市户口(1是0否)等。作为外 出务工者,他们的年龄、受教育状况以及收入水平从客观方 面说明了在子女抚养和教育方面所拥有的能力大小和资源多少,同时他们对城市社会的主观认同(是否希望获得城市 户口)也可能会对其子女是否流动的决策产生影响。再次, 农民工子女学习特征变量,主要包括父母对儿童未来的教育 期望①、儿童对各科教师是否满意(1是0否)以及儿童与 同学关系是否融洽(1是0否)等。农民工对儿童未来的教 育期望越高,则增加教育投资的可能性越大,对其督促和管 理就会越严格,从而可能影响子女的学习表现。此外,儿童 对各科教师是否满意以及与同学关系是否融洽一般也会对 自身的成绩产生一定影响。然后,农村社会支持与迁移信息 特征变量,主要包括家庭人口规模、父母是否有一方在老家、 家中65岁以上老人数、迁移区域(本文规定省内迁移为0, 邻省迁移为1,外省迁移为2)、是否位于四川省(1是0 非)等。参照相关研究,如果将农村家庭的人口规模以及家 中老人数看作是衡量农村社会支持数量因素,那么,父母是 否有一方在老家则可以看作是反映农村社会支持质量因素。

另外,迁移区域反映了迁移的成本,其中包括物质成本和心 理成本,迁移的区域离家越远,这些成本可能越高。此外, 农民工的日常生活及相关制度因素,本文参照相关研究②, 提出变量主要包括居住方式③(本文规定资本主导型取值为 0,社会主导型为1)、居住质量④、老家教育政策(是否 有优惠政策)⑤、城市教育政策⑥(是否有收费政策)等。

城市打工的日常生活状况不仅决定着农民工个人的生活质 量,还很可能是影响他们决定子女流动与否的重要条件。比如,相对于出租屋而言,工厂宿舍的房间多是集体居住,使 农民工携带及照顾子女存在诸多不便;
在城市,居住质量的 高低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农民工是否有条件随带和照顾 子女。此外,政策因素(如老家和城市教育政策)也可能会 对农民工子女是否流动产生影响。最后,为学校特征变量, 主要包括是否公办学校(1是0否)、学校师生比、大专以 上学历教师比率、具有教师资格证教师比率等。相关变量反 映了农民工子女所在学校的教学和师资质量,而这些因素往 往会对其成绩产生一定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倾向值匹配要 求在计算倾向得分后进行样本匹配,为此还需检验这种匹配 是否能平衡相关控制变量的分布。该条件要求匹配之后的流 动儿童(处理组)和留守儿童群体(控制组)在各个控制变 量上不应有系统差别,这个过程被称为平衡性检验①(Ba lancingTest)。我们对样本数据进行的检验表 明,样本匹配后能够通过平衡性检验,即在处理组和控制组 之间进行匹配所使用的控制变量不再存在系统差异或差异 很微小,基本达到了随机试验类似的效果。这就表明,本文 采用PSM方法可以消除或大大削弱样本自选择所导致的 内生性估计偏误。

四、估计结果与稳健性分析 (一)实证结果 在回归之前,我们对成绩按照儿童所在学校和年级进行 了标准化。因为不同学校考试试卷、评分标准不同,不经过处理就很容易造成不同学校和年级之间的分数不可比,标准 化成绩为儿童在本年级的相对成绩,因而更具有可比性,相 关结果参见表4。首先,分析农民工子女流动与否对语文成 绩的影响。由表4可知,相对于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参与 流动的影响(ATE)负向不显著,即就总体而言,农民工 子女无论是流动还是留守,其语文成绩并无显著变化;
处理 组的处理效应(ATT)负向且在10%水平上显著,即对 于流动儿童而言,若其不随迁而成为留守儿童,其语文成绩 会增加0�保保常掣霰曜疾睿豢刂谱榈拇�理效应(ATU) 负向且在10%水平上显著,即对于留守儿童而言,若其随 迁而成为流动儿童,其语文成绩会降低0�保保担矗备霰曜 疾睢F浯危�分析农民工子女流动与否对数学成绩的影响。

相对于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参与流动的影响负向且在5% 水平上显著,即就总体而言,农民工子女如果选择流动而不 是留守,其数学成绩会降低0�保保叮梗掣霰曜疾睿淮�理 组的处理效应负向且在1%水平上显著,即对于流动儿童而 言,若其不随迁而成为留守儿童,其数学成绩会增加0�保 玻常父霰曜疾睿豢刂谱榈拇�理效应负向且在10%水平 上显著,即对于留守儿童而言,若其随迁而成为流动儿童, 其数学成绩会降低0�保保福叮蹈霰曜疾睢W詈螅�分析农 民工子女流动与否对英语成绩的影响。相对于留守儿童,农 民工子女参与流动的影响负向且在5%水平上显著,即就总 体而言,农民工子女如果选择流动而不是留守,其英语成绩降低0�保玻矗常陡霰曜疾睿淮�理组的处理效应负向且在 1%水平上显著,即对于流动儿童而言,若其不随迁而成为 留守儿童,其英语成绩增加0�保常玻罚蹈霰曜疾睿豢刂谱 榈拇�理效应负向且在1%水平上显著,即对于留守儿童而 言,若其随迁而成为流动儿童,其英语成绩将会下降0�保 矗埃常犯霰曜疾睢W凵峡芍�,农民工子女如果选择流动而 不是留守,会对其数学和外语成绩产生负面影响,但对语文 成绩并无显著影响;
流动儿童如果不外出而成为留守儿童, 其语数外成绩均显著提升;
留守儿童如果随迁而成为流动儿 童,其语数外成绩均显著降低。

(二)稳健性分析 1.稳健性检验一:随父母流动VS无父母留守由表2 可知,随父母流动是农民工子女流动的主要形式,随母亲留 守和无父母留守是农民工子女留守的主要形式。因此,在稳 健性检验中,我们尝试对处理组和控制组进行重新定义,即 将“随父母流动”的儿童作为处理组,而将“无父母留守” 和“随母亲留守”的儿童作为控制组。此时,满足上述定义 的处理组儿童为445人,控制组儿童为1361人。表6 给出了重新定义处理组和控制组之后的回归结果。由表6可 知,就总体而言,相对于无父母留守儿童,随父母流动儿童 的数学和英语成绩显著下降,但语文成绩并无显著变化;
对 于随父母流动的儿童而言,若其成为无父母留守儿童,语数 外成绩均显著提升;
对于无父母留守儿童而言,若其随父母流动,其语数外成绩均显著下降。2.稳健性检验二:父母 在留守状态中扮演的角色父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 角色是不一样的,一旦其缺失时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有区别 的:父亲角色的缺失可能导致子女缺乏足够的学业辅导和行 为监管;
母亲角色的缺失可能致使子女缺乏必要的日常生活 照料、情感呵护和心理支持;
父母亲角色的同时缺失可能造 成子女多方面的需求得不到应有的满足。以上各种情况,都 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学习表现。那么对于留守儿童或者流动儿 童而言,不同留守形式和流动形式之间对其学习表现影响是 否具有显著差异,本文对此展开分析。首先,我们分析不同 留守形式之间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在此部分的稳健性 检验中,我们将区分随父亲留守、随母亲留守以及无父母留 守影响之间的差异。我们以“随父亲留守VS随母亲留守” 为例,在这个稳健性检验中,我们将“随父亲留守”的儿童 定义为处理组,将“随母亲留守”的儿童定义为控制组,其 余依此类推。简便起见,表7只给出ATE的估计结果。由 表7可知,相对于随母亲留守儿童,随父亲留守儿童的数学 和英语成绩显著下降,但语文成绩并无显著变化;
相对于无 父母留守儿童而言,随父亲留守儿童的语数外成绩并无显著 变化;
相对于无父母留守的儿童而言,随母亲留守的数学和 英语成绩均有明显提升,但语文成绩并无显著变化。换句话 说,在留守儿童群体中,随父亲留守和无父母留守对儿童学 习表现的影响基本上没有差异,而随母亲留守的留守儿童相对来说成绩会高一些。上述结果表明,相对于父亲角色的缺 失,母亲角色缺失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也与陶然和周敏慧的 结论是相类似的。3.稳健性检验三:父母在流动状态中扮 演的角色在此部分的稳健性检验中,我们将区分随父亲流动、 随母亲流动以及随父母流动影响之间的差异。以“随父亲流 动VS随母亲流动”为例,在这个稳健性检验中,我们将“随 父亲流动”的儿童定义为处理组,将“随母亲流动”的儿童 定义为控制组,其余依此类推。简便起见,表8只给出AT E的估计结果。由表8可知,相对于随母亲流动儿童,随父 亲流动儿童的数学和英语成绩显著下降,但语文成绩并无显 著变化;
相对于随父母流动儿童而言,随父亲流动儿童的数 学和英语成绩显著下降,但语文成绩并无显著变化;
相对于 随父母流动的儿童而言,随母亲流动的语数外成绩并无显著 变化。换句话说,在流动儿童群体中,随母亲流动和随父母 流动对儿童学习表现的影响基本上没有差异,而随父亲流动 的流动儿童相对来说成绩会低一些。上述结果表明,母亲角 色对流动儿童学习表现的影响同样至关重要,一旦母亲参与 外出,父亲外出与否基本上不会对流动儿童成绩产生显著影 响。

五、研究结论 本文采用2012年四川和江西两省调查数据,结合倾 向得分方法,分析农民工子女所处状态对其学习表现的影响, 有效解决了样本自选择性问题带来的内生性估计偏误。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相对于留守儿童在学习表现方面更处于劣势 地位。就总体而言,农民工子女如果选择流动而不是留守, 会对其数学和外语成绩产生负面影响,但对语文成绩并无显 著影响;
流动儿童如果不随迁而成为留守儿童,其语数外成 绩均会显著提升;
留守儿童如果随迁而成为流动儿童,其语 数外成绩均会显著降低。很多研究认为,农民工选择让其子 女处于留守而不是流动状态,通常是由于城市进入门槛太高 所造成的,而本文认为这也是农民工进行理性选择的结果。

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体系和公共资源分配不合理, 农民工子女在进入城市公办学校时受到种种制约(如户籍门 槛、手续门槛以及费用门槛等),即使进入也可能受到种种 歧视而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农民工只好选择将其子女送 到民工子弟学校。然而,民工子弟学校在校舍硬件措施、师 资数量和质量、管理规范化程度上都远远比不上公办学校,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和软硬件设施 在近年来不断得到提升。即使与留守儿童相比,目前流动儿 童在学习竞争中也居于劣势地位,更不要说和一般农村儿童 或者城市儿童相比较了。鉴于流动儿童在农村儿童以及全国 儿童中日益增加的比重,这无疑会对我国农村地区人力资本 的积累和社会和谐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本研究的第二 个发现是,不同科目所受到的影响程度是存在差异的。总体 来说,对于不同状态的影响,语文成绩表现相对稳定,数学 成绩次之,英语成绩受到影响最为显著,这和各个科目自身的特征关系较大。语文科目识记性内容较多,和日常生活紧 密相关,儿童遇到问题容易通过阅读、记忆和询问得到解决, 流动与否的影响往往并不明显。数学是我国的传统教学科目, 受限于民工子弟学校师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的限制,流动儿 童相对于留守儿童其数学成绩出现显著下滑。此外,在与民 工子弟学校教师的访谈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民工子弟学校的 英语、计算机和音体美等科目缺乏专业教师,这些课往往分 摊到其他各主科教师身上,甚至是部分大学生志愿者身上, 这就造成了与留守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英语成绩在三科之 中处于最为劣势的地位。本研究的第三个重要发现是,无论 是男孩还是女孩,农民工子女参与流动均会对其学习表现产 生负面影响,但对女孩的影响相对于男孩要小一些。一些研 究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倾向于将男孩带在身边,通常是父母 性别歧视所引致的,然而,本文结论表明,这种性别偏好往 往导致男孩的成绩在流动时出现显著降低,反而不如让男孩 留守农村。此外本文还发现,无论是流动还是留守,母亲在 其中所扮演的角色都是至关重要的。对留守儿童而言,一旦 母亲参与外出,父亲外出与否并不会对留守儿童成绩产生显 著影响;
对流动儿童而言,一旦母亲参与外出,父亲外出与 否并不会对流动儿童成绩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对已婚流动 人口而言,家庭中的父亲选择单身迁移未尝不是理性选择的 结果。即使让母亲和儿童也参与到流动中,儿童成绩相对于 留守状态会出现下降,同时生活教育成本也会增加,因此让母亲留守在家可能会对儿童的学习表现产生积极影响。然而, 父亲单身迁移容易造成长期家庭分离,不利于家庭的和谐稳 定,农民工面临着两难选择的尴尬处境。本文还有一个隐含 的结论在于,很多父母担心外出打工会对其子女学习表现产 生负面影响,所以往往会放弃打工机会而在家教育子女。目 前,我国出现“民工荒”现象,劳动力供给日益不足。归根 结底,这是由我国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体系和公共资源分配 不合理所造成的。因此,现行户籍制度以及公共资源分配方 式的改革,是解决农民工子弟进城上学的关键。如果通过户 籍制度改革等措施,使得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获得公平的教育 机会,这样就会鼓励具有潜在外出可能和已经外出的农民实 现举家迁移,从而增加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供给,有效 缓解民工荒现象;
而且这些举家外迁农村劳动力的土地可以 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集中起来发展现代规模农业,提高农 业生产率。这既符合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和根本目标,也 必将进一步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当 然,本文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本文所用数据源于江西和四川 两省,所得结论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便是 在其他地区开展抽样调查,以获得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结论。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