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银行总结 > 企业破产程序中债务纠纷审理几个问题的探讨 企业破产了债务怎么办

企业破产程序中债务纠纷审理几个问题的探讨 企业破产了债务怎么办

来源:银行总结 时间:2019-12-01 07:52:18 点击:

企业破产程序中债务纠纷审理几个问题的探讨

企业破产程序中债务纠纷审理几个问题的探讨 企业破产程序中债务纠纷审理几个问题的探讨 企业破产程序中债务纠纷 审理几个问题的探讨 企业破产程序中债务纠纷审理几个问题的探讨 近年来,在企业破产案件审理中,债务纠纷问题较为突出,常常成为困扰 企业破产案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破产财产总额的确定,影响分配方案的制 订和实施。笔者从审理企业破产案的实践出发,结合破产法及法学相关理论,就 企业破产程序中债务纠纷审理的几个问题,试作以下探讨。

一、破产程序中债务纠纷的概念 债务纠纷是债权人与债务人就债的性质、债权、债务关系成立与否及债的 额度确定或债的履行而发生的争议。本文所谓破产程序中的债务纠纷,是指破产 财产管理人向破产企业债务人主张债权时与债务人就债的性质、债权、债务关系 成立与否及债的额度确定或债的履行而发生的争议。

作为债务纠纷,就必然具备相对抗的主体双方,清算组作为债权人是主张 债权的主体,在债务纠纷的诉讼关系中,一般被列为“申请人”;
债务人是对债务 提出抗辩的主体,在这一诉讼关系中,一般被列为“被申请人”。人民法院审理企 业破产案的合议庭,虽然在整个破产程序中居主导地位,但在处理债务纠纷过程 中,应该处于中立的、裁判者的位置。

破产程序中债务纠纷的内容,就是破产企业与破产企业债务人之间的债权、 债务关系。这种债权、债务关系可以是直接的、具体的;
也可以是间接的、抽象 的。直接的、具体的,是指债的构成可以直接以金钱来计算,权利、义务关系较 为明确。间接的、抽象的,是指债的构成是通过其他民事法律关系来体现的,权 利、义务的载体不直接表现为金钱。破产程序中破产企业与其债务人之间的债权、 债务关系,有单一的,也有复合的。单一的是指债权、债务关系的构成,只有某 一单独的民事法律关系。复合的,是指债权、债务关系的构成,存在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民事法律关系。如破产企业与其债务人之间,既有租赁合同关系的争议, 又有加工定做合同关系的争议,还有买卖合同关系的争议。

破产程序中债务纠纷的客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以清偿债务的金钱;

二是用以交付的财产。破产程序中的债务纠纷,不论是何种民事法律关系构成的 债权、债务,都必须具有给付内容,而给付内容,就是指可以用金钱来计算其债权、债务额度的标的物。破产企业债务人应交付的财产,相当于破产企业债权人 享有取回权的财产,即破产企业债务人基于仓储、保管、加工承揽、委托交易、 代销、借用、寄存、租赁等法律关系占有、使用的破产人财产。在破产程序的运 作中,破产企业债务人为履行交付财产义务发生争议的极为少见,大多都是为给 付意义上的义务的履行发生争议的。

二、破产程序中债务纠纷审理的特点 破产法是兼实体法与程序法于一体的特别法。适用破产程序审理债务纠纷, 与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审理民事纠纷相比,有其显著的特点。

2、非完全独立之诉。破产程序中的债务纠纷,是企业破产案的案中之案, 在很大程度上受破产案的影响和制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破产程序 中的债务纠纷,债权债务关系发生在债权方宣告破产之前,诉讼发生在债权方宣 告破产,清算组向债务人发出清偿债务通知,债务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异议之后。

破产财产管理人要求偿债之诉,伴随着企业破产程序中破产财产清理活动而开展。

⑵、由审理企业破产案的同一审判组织——合议庭进行审理。⑶、以破产财产承 担诉讼风险。如债务人败诉,债务人应支付的财产均由清算组收归为破产财产;

如债务人胜诉,破产企业应支付的财产额即为债务人(已转化为债权人)申报的 债权额。将按法定清偿顺序受偿。

民事诉讼中的民事纠纷,本案与他案之间彼此是独立的,审理和裁判时, 法官只对本案的法律关系作出评价,不受他案的影响和制约。

3、诉的合并的条件不同。诉的合并有诉的主体合并和诉的标的合并。我 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第53条,对诉的合并作了三点限制。

一是要求诉的主体的合并,必须符合“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这一条件。也就是说, 参加共同诉讼的当事人必须与引起诉讼的标的有关联。二是诉的标的合并,必须 符合“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的客观条件。三是必须符合“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 经当事人同意”的主观条件。此外,《民诉法》第126条,又作出了“原告增加诉 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的 规定。

对破产程序中债务纠纷的审理,法律没有相关的诉的合并的规定。但笔者 认为,破产法作为部门法又是程序法,不可能象专门的程序法那么细致。更何况 我国现行的破产法尚在(试行)阶段。因此,在审理企业破产案中,当破产法规定不详时,慎重借鉴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以及运用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去尝 试解决企业破产案中不同环节的现实问题,应当是无可厚非的。前文说过,破产 程序中的债务纠纷,是由清算组向破产企业债务人发出清偿债务通知之后,引发 的破产企业或其财产管理人与债务人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争议。这种争议将债 权人与债务之间所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只要具有给付内容,不论其是何种民事 法律关系,或何种诉的标的,都抽象地概括为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在审理破产 程序中债务纠纷的过程中,破产企业与其债务人之间,只要同时存在两个以上民 事法律关系的争议,不管是借款关系、买卖关系、租赁关系或承包关系等等,不 论同时存在多少种民事法律关系,也不论其标的是否同一种类,在实践中均采取 先分别审理,再综合结算,最后并案裁判的方法处理。这种对诉的合并的审理方 法,借鉴了民事诉讼程序中对诉的合并的法律依据,摒弃了民事诉讼程序中对诉 的合并的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制约条件。

4、裁判文书的形式和效力不同。审理破产程序中的债务纠纷,无论是书 面审理还是开庭审理,其裁判文书是用裁定书的形式,而民事诉讼的裁判文书, 裁定书只用于解决诉讼程序中的问题,对实体权益的处理是用调解书或判决书的 形式。审理破产程序中债务纠纷的裁定书,具有一审终审的法律效力,当事人一 方或双方如不服裁定,只能提出申诉,而不允许上诉。这与民事诉讼程序中对当 事人争议的实体权益作出处理的判决书,其效力具有明显的区别。

5、权利义务具有不对等性。破产程序中债务纠纷的当事人双方的权利、 义务具有不对等性。债权的受偿和债务的履行方面。按照破产法的相关规定,破 产企业债务人与破产企业之间互有债权、债务时,可以等额抵消;
如债务人负有 债务时则应清偿;
如经过审理债务人胜诉,经结算,破产企业成为债务人时,胜 诉的债务人(已转化为债权人)只能同普通债权人一样申报债权,并按受偿顺序 按比例受偿。如其享有优先权则例外。

对双方尚未履行合同的决定权方面。在破产程序运作中,清算组对企业破 产宣告前尚未履行的合同,有权决定中止、解除或继续履行,而这种民事法律关 系的相对人,则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作出选择,完全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三、审理破产程序中债务纠纷应当遵循的原则 破产程序中的债务纠纷,既简单又复杂,这就要求审理这类案件的方法也 要有繁有简,区别对待,不能简单化、绝对化。既要遵循破产法的特定规则,又 要善于借鉴民诉法的有关原则、制度去解决现实问题。据此,笔者认为,审理企业破产程序中的债务纠纷,应当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以书面审理为主,开庭审理为辅。破产企业债务人提出的异议,大多 都是反映帐目问题,对异议书提出的问题,合议庭应当及时反馈给清算组,由清 算组核对帐目,经合议庭审查,确保帐目准确无误后,合议庭针对异议提出的问 题,结合清算组核实的情况作出书面裁定。这是我国破产法解决破产程序中债务 纠纷的不成文规则,也是现实办案当中解决这类债务纠纷的主要方法。但是,当 合议庭对破产企业债务人提出的异议,以及清算组主张的债权形成反差较大,双 方争议较多,合议庭对双方争议的事实难以把握时,以公开开庭方式审理作为补 充,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但是,公开开庭审理,应当遵循《民事诉讼 法》的规定,给予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必要的诉讼准备时间,还应遵循最高人民法 院《关于民事诉讼的证据的若干规定》。给予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必要的举证时间, 或者在法定举证期限内决定当事人的举证时间。因此,如果破产程序中必须开庭 的案中案过多,势必影响整个企业破产案的审理进程。故此,对破产程序中债务 纠纷案的审理,采用公开开庭审理方式,只能作为一种补充,作为一种 辅助手 段,而不宜推而广之。

2、注重个案,把握全局。破产程序中的债务纠纷,在整个破产程序中并 不占居特别重要的位置,然而,作为破产企业的债务人,无论是法人还是自然人, 或是其他组织。都是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其生 存权和发展权,及其合法财产的权益,应该受到法律的尊重和保护。如果在审理 这类债务纠纷中,忽略了其独立的人格,忽略了其民事权益,只求破产案的快审 快结,简单了事,那么,必将造成对被申请人的侵权,甚至产生一系列的冤、假、 错案。为此,笔者主张,在审理破产程序中债务纠纷时,既要重视破产人和破产 债权人的利益,也要关注与破产案相关的其他民事主体的利益,在这个基础上, 根据具体案情的难易程度,把握好审理方法的繁简,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解决好企业破产案与案中案审理中的各种冲突。

3、遵循破产法的特定规则。企业破产法设定了一系列的特定规则,由这 些特定规则构成了破产法的特点。

一是时效规则。⑴、《破产法(试行)》第9条第2款规定了债权人申报债 权的有效期限:“债权人应当在收到通知后一个月内,未收到通知的债权人应当 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申报债权。”⑵、本法第31条规定:“破产宣 告时未到期的债权,视为已到期债权。”⑶、《意见》第64条规定:“计息的破产 债权,计算到破产宣告之日止。”⑷、《意见》第46条规定了破产企业债务人,对清偿债务通知提出异议的期限为收到通知后的七日内。

二是适用裁定不适用判决的规则。对 破产程序中债务纠纷的审理,事关 破产人与其债务人实体权益的处理,尽管有的债务纠纷采用开庭方式审理,类似 民事诉讼,其审理结果除清算组与债务人能达成和解协议的以外,依照《意见》 第46条之规定,合议庭应以裁定的方式结案,而不能作出判决。在企业破产程序 中,裁定既用于解决程序中的问题,又用于解决实体上的问题。

四是适用合议制,不适用独任审理的规则。《意见》第9条规定:“人民法 院受理破产案件后,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企业破产案件的审理,破产程 序中的其他民事纠纷,以及企业被宣告破产后,清算组因履行职责对他人违约或 者侵权引起的民事诉讼,发生在破产程序终结之前的,都应由审理破产案的合议 庭进行审理。《破产法(试行)》及其司法解释,都没有独任审理的规定。

五是对破产人权益特别保护规则。在国外破产法的发展史上,经历了破产 有罪和破产无罪的发展过程,现代意义上的破产法,普遍对破产人存有恻隐之心, 于是乎,设立了和解制度、免责制度、自由财产制度等。我国现行的《破产法(试 行)》,是在现代文明和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基础上制定的, 这部破产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全民所有制企业,立法的目的在于促进和加快经 济体制改革的推行。这部破产法虽然吸收了国际现代破产法的立法技术和经验, 但不能脱离我国的国情,不能脱离我国经济条件的现状。由于我国这部破产法适 用的对象不涉及自然人,在保护破产人权益方面,没有采用自由财产制度。《破 产法(试行)》第38条:“破产程序终结后,未得到清偿的债权不再清偿”,本条 虽属免责制度的表述,但当企业破产终结后,这一法人即告消灭,被免责的主体 已不存在,免责与否已无意义。

现行破产法在保护破产人权益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将破产企业 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职工在企业破产前用于维持生产、经营的集资款, 列为破产财产分配的第一清偿顺序。这就表明在破产程序中,破产企业职工的权 益在破产财产的分配中享有优先权。而破产企业的债务人,如其系企业法人,在 债务纠纷案中,其应承担的债务一旦被裁定,则不能以应偿付职工工资等为理由, 来对抗债务纠纷案的执行。

二是人民法院宣告企业破产后,破产企业的财产管理人清算组,可以从破 产人和债权人的利益出发,对企业破产前未履行或未履行完毕的合同,作出中止, 解除或继续履行的决定。四、对破产程序中债务纠纷审理的两点立法思考。

《破产法(试行)》实施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发布了关于贯彻执行《破 产法(试行)》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两个司 法解释,这两个司法解释对规范企业破产程序的操作。无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 用。

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社会文明、民主程度的日益提高, 《破产法(试行)》和关于《破产法(试行)》的司法解释,越来越难以适应社 会发展的需要和要求。

笔者仅从自身参与审理企业破产案的实践出发,对破产程序中债务纠纷的 审理提出两点立法思考。

1、我国新《破产法》应增加“对破产程序中案情复杂的债务纠纷,应当公 开开庭审理”的规定。根据现行的破产法和有关司法解释,以破产企业为原告的 纠纷,只要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具有给付内容,在破产程序中都体现为债权债务 关系,尽管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趋于简单化,但案情并不因此而简单化,证据的 质证、辩证和认证过程也不会简单化。为此,笔者认为对当事人争议较大、合议 庭感到疑难的债务纠纷,实行公开开庭审理,客观上有助于人民法院查明案情, 确保裁判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同时,公开开庭审理也是社会文明、民主程度提高 的理性要求,有利于提高破产案件审判的透明度,有利于增强破产案件裁判的公 信力。

2、应当给予破产程序中债务纠纷当事人的申请回避权。我国现行的《破 产法(试行)》及其司法解释,没有设定回避制度。因为,就企业破产案的受理 和裁定宣告破产而言,与审理企业破产案的审判人员本人并无利害关系,而且在 债权登记、审查和破产财产清理、以及分配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工 作属于清算组的职责范围,合议庭只行使指导、监督的职能。从这一角度看,立 法上似乎无需引入回避制度。破产程序中的债务纠纷,属破产财产清理环节中的 特殊情形。当破产企业债务人与清算组就债权债务关系的争议形成对抗时,审理 破产案的审判组织就要介入纷争,充当裁判。而破产企业的债务人与破产企业之 间的争议内容,正是双方的利益关系。这就存在裁判者能否站在中立的立场去为 债权人与债务人的纷争作出客观的、公正的裁判问题。另外,作为破产企业的债务人,是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本来就有其自己 的活动环境和空间,其与审理破产案的审判人员是否存在个人利害关系,是否存 在影响公正裁判的因素,是一个应当引起关注的问题。如果债务人认为合议庭成 员中有人与其有利害关系,甚至有个人恩怨,而对其提出申请回避的正当理由, 那么,人民法院理应接受其请求,更换审理这一债务纠纷案中被当事人要求回避 的审判人员。因此,在破产程序中设定回避制度,是必要的。尤其是破产程序中 对实体权益的处理实行一审终审,这对当事人而言,维护自己的权益少了一重保 障;
对审理破产案的审判人员而言,却少了一层监督。这种使当事人毫无选择, 就凭审判人员一锤定音的审判机制,极易造成个别审判人员的权利膨胀和滥用职 权。因此,在企业破产程序中设定回避制度,势在必行。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