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情人节 > 农村环境整治措施 农村环境教育开展措施分析

农村环境整治措施 农村环境教育开展措施分析

来源:情人节 时间:2019-11-10 08:04:32 点击:

农村环境教育开展措施分析

农村环境教育开展措施分析 摘要:环境问题是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 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大障碍。从农村环境现状入手,深 入分析开展农村环境教育的必要性,最后从乡镇农村干部的 专业教育、农村群众的普及教育和农村中小学的课堂教学3 方面对农村环境教育的开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农村;环境教育;必要性;措施 引言 “十三五”规划纲要对未来5年的农村发展做出部署, 其中可持续作为重点之一被提出。2016年作为“十三五”规 划的开局之年,开端作用至关重要。可持续既是一种注重长 久发展的经济模式,更是一种环境保护的理念。习近平总书 记提出的“新常态”的9大特征之一就是环境承载能力已达 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所 以,对占据中国人口43.9%的农村人口进行环境教育具有重 要意义[1]。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 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 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 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开 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分析农村环境教育的体系和面临的 问题,提出改善措施,对促进农村环境保护影响深远。环境 教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但真正开始被各国政府重视要推 迟到1970年美国颁布的世界上第1部《环境教育法1970》之后。其他一些国家也根据自身国情,以不同的方式开展环境 教育。其中成果比较显著的是英国将环境教育作为必修课划 入国家课程体系之中,并写入了《1988年教育改革法》中强 制实施;德国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内理论结合的方法增强 学生的环境认知,达到了深化观念和增强技能的双重目的;
瑞典通过绿色学校奖提高基层政府部门的重视,促进不同部 门合作,让全体师生参与的方法开展环境教育,并取得了良 好的影响[2]。这些国家环境教育的成功实施都对我国环 境教育起到了借鉴作用。

1农村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1.1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开展教育迫在眉睫 参照《2015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等环境报告对农村现阶 段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列举如下。(1)土地占用和水土流失。

2014年,全国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 等原因减少耕地面积38.80万hm2。中国现有土壤侵蚀总面积 294.9万km2,占普查范围总面积的31.1%[3]。现阶段农民 土地观念落后是造成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2)农村水污染 严重。2015年,仅环境保护部调度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就达到 82起。更有因企业下乡,化肥农药滥用和污染物通过农田和 河渠排放等造成无法量化的水污染行为。(3)垃圾的不合理 处理。以四川巴中为例,183个乡村场镇,30.1万场镇人口, 产生生活垃圾300多t�Nd,这些生活垃圾70%以上没有经过 处理,就近转移至农村填埋;有近220万农村人口,产生垃圾2000余t,这些垃圾未作任何处理而直接倾倒,对环境构成 了极大威胁[4]。由于农村垃圾处理问题严峻,国务院更 是批准十几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 指导意见》。除了以上几种农村环境问题,还有森林砍伐、 资源不合理利用、牲畜粪便的脏乱差以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 移等问题,都严重影响着农村居住环境和发展道路,从更为 长远的眼光来看,如果放任不管,未来可能没有一片青山绿 水可供我们的子孙后代生活。综合治理农村环境,改善农民 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迫在眉睫。

1.2居民环境意识薄弱,解决之道是教育 王向东[5]调查了青海、陕西、甘肃、云南和内蒙古5 省(区)部分乡镇村民的环境意识,发现西部农村地区农民的 环境意识总体上处于中级水平,大多只有浅层环境意识。李 洁等[6]通过走访发现,江苏苏南地区的农民环境生态意 识薄弱,且农民的环保知识和技能匮乏。谭丽荣等[7]对 山东部分农村地区农民环境意识开展了调查,发现农民环境 知识比较贫乏、环境态度比较模糊、环境行为与认知不同步。

以上调研结果可以发现,不论是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还是 山东和江苏这样的经济大省,农民的环境意识都非常薄弱, 这对党中央环保工作的开展非常不利。只有农民的知识和思 想水平跟上了,环境保护的步伐才能跟上。因此对农民进行 环境教育是环境意识薄弱的解决之道,是环保之路的先行军。

1.3环境教育城乡差距大,农村相对落后我国的环境教育虽然由于国情的原因起步较晚,但是也 获得了一些成果。从1979年我国颁布了《环境教育法(试行)》, 到1996年借鉴国外经验开展绿色学校活动,再到如今的生态 学校项目,环境教育已经实行了30多年。仅绿色学校项目就 建立了国家、省、市和县4级学校4万所,参与学生4000万人 [8]。暂且不讨论绿色学校和生态学校等项目的施行是否 取得了切实有效的成果,仅从项目针对的对象来说,就很少 有直接面向农村地区的,如绿色学校项目的最低一级是县级 学校。除此之外,在汇总农村小学生课程表后发现,小学课 程有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安全教育、信息技术、科学、 美术、品德与社会和心理辅导等。而初中课程中也仅仅是增 加了史地政理化生和传统文化的课程。不难发现,在中国农 村的中小学阶段,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到环境教育的课程,更 不用说有正确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感了。由此可想而知面 向农村环境教育的匮乏程度。农村群众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 主体,他们大多数时候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会对环境产生破 坏。当然,以上并不是在完全否定过去几年新农村建设中在 农村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与城市环 境教育、农村现阶段的环境污染状况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政策相比,农村环境教育落后的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深 入、全面、具体的分析农村环境教育内部问题,是解决农村 环境教育问题,改善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关键。

1.4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拥有经济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居住 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有所提高,使治理环境成为可能。从上述 中,可以了解到,中国的环境教育已经开展了30多年,但是 为什么一直没有获得突出的成果?主要的原因就是农民的经 济水平跟不上,在温饱都尚且不能满足的情况下,环境教育 更无从谈起。从2000年全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253元,到 2015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突破1万元大关,农民的收 入已经增加了3倍多。在这种农民手中有钱,追求高质量生 活的前提下,环境教育已经成为可能。

1.5国家重视生态环境,提供政策支持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已于2016年3 月17日正式发布,“纲要”长达6.6万字,共分为20篇,涉 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 各领域各环节中,无不体现着绿色发展理念。如《“十三五” 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专栏》有以下几个课题:“十三五” 环境治理重点及模式创新研究、“十三五”应对全球气候变 化及绿色低碳发展研究、“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及制度研 究和“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战略与粮食安全战略研究。在 26个重大课题中,有4个涉及环境。由此可见国家对生态环 境的重视。并且,国家还出台了《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 方案》等一些其他的关于农村环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的具体规划措施,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十三五”规划中的环境政策,为农村开展环境教育提 供了政策保障。错过这次机会,只会使环境治理和环境教育 更难实施和贯彻。

2开展农村环境教育的措施 鉴于农村情况的特殊性,农村环境教育工作可以划分为 面向乡镇农村干部的专业教育、面向农村群众的普及教育和 面向中小学的课堂教学3方面来讨论。其中,乡镇农村干部 的专业教育与农村群众的普及教育相互关联,乡镇农村干部 的专业教育是带动农村群众进行普及教育的基础。而面向农 村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更多的与国家制定的教学课程体系相 关。国家政策的支持是开展环境教育的前提,在此不做论述, 本文主要从基层实施过程展开讨论。

2.1开展乡镇农村干部的专业教育 与城市居民的普遍高学历、高素质不同,农村居民观念 落后,知识水平低。农村居民环保知识获取的途径更多的依 赖于相对高素质人群的传播和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宣传活 动,但是只有大约23%的干部支持或者了解环境教育[9]。

究其原因是乡镇农村干部自身对环保知识的认识不足,加强 乡镇农村干部的专业教育是开展农村环境教育的第1步。(1) 全面落实乡镇农村干部的环保科普。干部是农村环境教育的 带头人,必须自身有较强的环保知识才能开展引导村民保护 环境的工作,所以全面落实农村干部的环保科普教育是农村 环境教育实施的前提。除此之外还要提高乡镇农村干部的思想认识,引导他们切实组织环境教育活动。(2)设立环境教 育专人,并对其进行专业化培训。在环境教育的过程中,不 定期的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建议从干部中 选拔相关能力较为突出的,成立环境教育专人小组。农村环 境教育专人的设立会在组织村民学习的过程中起到非常巨 大的作用。另外,农村环境教育还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做出 相应的调整与改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环境教育工 作,因此对环境教育专人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和定期复训也是 十分必要的。

2.2面向农村群众的普及教育 大部分农民陷入一个误区,环保就是增加支出。实际上, 如果实施的方向正确,不仅不会增加支出,反而会增加收入。

如对适合发展旅游的地区,可以推广“改善环境―促进旅游 ―增加收入―环境观念的改变―进一步改善环境”的循环模 式。该模式利用了农村相对于城市的环境比较优势,以此来 增加收入的同时达到保护环境效果。在此过程中,还会增加 就业机会,增强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但是发展以上循环经 济的前提还是对农民的环境教育。农民群众的环境教育按阶 段可分为环境科学、环境道德和环境审美3个阶段。第1阶段, 从环境科学的科普开始,奠定环保基石。农村环境教育的科 普活动应该针对其比较欠缺的部分开展。如垃圾分类是农村 环境教育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90%以上的垃圾未经分类就 被随意丢弃,在造成了极大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严重污染着农村环境。国际上比较成功的从垃圾分类开始着手发展环境经 济的案例如日本的上胜町。当然,其他的环保知识同样十分 重要。为了可持续健康发展,美国推行的农药化肥限量使用 和英国的家禽放养模式都是可以借鉴的。环境教育工作是对 农民进行科普教育,使农民认识到这样做的原因和好处,而 不是被动接受。第2阶段,逐渐形成环境道德意识,增强行 为约束力。要形成道德意识必须对道德的形成有足够的了解。

首先,人接受道德信息是从情绪的波动开始,逐步提升为无 意识领域的道德信息储备。其次,人对道德的学习是通过内 心的体验方式进行的,从体验中感受到认同或者反对,并表 现为个人的喜好。最后,人的道德行为受个人意识的引发, 意识对行为有诱导作用[10]。所以在进行环境教育的过程 中,应该首先使其感受到美好环境所带来的喜悦,然后再引 导每个村民树立这样的观念:每个村民都有对环境稳定做出 贡献的责任和义务;并且要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负 责;有责任对他人破坏环境的行为采取正确措施阻拦。第3阶 段,最终树立环境审美观,形成主动环保意识。如果说道德 教育是对村民环境破坏行为的约束,那么环境审美教育就是 通过教育让村民主动的善待和保护环境。环境审美教育引导 村民对生活产生热爱,对美丽的居住环境产生向往,使其主 动的去保护环境、改善环境。不同于中小学生,很多村民都 经历过“棒打狍子,瓢舀鱼”的物产丰富,对现在的自然资 源匮乏有更深刻的体会。但是,农村群众知识水平相对较低,而且缺乏正确的引导。对其进行环境审美教育或者其他环境 教育的时候,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往往能产生非常大的效果。

如通过各种多媒体手段,向村民展示过去和现在自然环境的 对比,唤起其对过去美好环境的向往,并传授经济有效的解 决措施,以此来达到环境审美教育的目的;或者参观其他成 功实施环境保护的农村,引起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 求等。环境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长期环境教育工作的潜移默 化,培养村民发现美、热爱美,最终有能力创造美。在环境 不再恶化的同时,改善周围的生活环境,使居民生活其中不 仅安全健康,还身心舒适、愉悦。

2.3面向农村中小学的课堂教学 孩子是未来的主人,中小学阶段他们的价值观尚未形成, 在此阶段对其进行环境教育无疑是最有效最关键的。并且教 育一个孩子,会带动一个家庭,无数家庭被带动,进而会影 响整个社会。中小学环境教育已经在国内外都取得了一定的 成果,如卢卡斯模式,该模式将环境教育分为关于环境的教 育、在环境中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在借鉴卢卡斯模式 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的自身情况,制定出适合农村中小学的 课堂教学模式。关于环境的教育,实际上就是环境科学理论 知识的教育。中国应试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其教育能力 已经毋庸置疑,但是环境教育并不是考试及格即可,其更高 的目标是强化学生的环保观念。所以在环境科学理论教育方 面,渗透教育的效果会更突出,即自然、地理和生物等学科中都包含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在环境中的教育,即走进 自然,对课堂中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教学。有研究表明,人类 对事物记忆的程度是做过>看过>听过。所以实践环节是环 境教育的重点,也是其他国家环境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课 堂中的理论教学主要为“听”教学环节。因此,我们的教学 环节中也要加入“看”。农村更接近自然,易于进行户外教 育也就是在环境中的教育。学校组织学生春游等活动时,不 仅要看到美好的自然风光,还要看一些人为破坏的地方,在 感官上产生强烈的对比,增强对环境保护的自我意识。当然, 更重要的是“做”环节。废弃物品手工制作比赛就是一个比 较好的形式。通过体验变废为宝的过程,学生不仅深入理解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发现其中的乐趣,寓教于乐。这两个 环节其实就是德国的一位环境教育学者提出的“情感基础第 一,而不是认识第一”。为了环境的教育实际上是树立学生 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和价值观。不论是怎样的教学形式,其目 的都是教育学生树立自我对环境的主动保护观念。教师在教 学中应不断引导学生尊重自然,即尊重生态系统的平衡,不 因个人喜好看待自然界的每种生物;明确环保的义务与责任, 不仅仅只是做好自己,在发现破坏环境的行为时,根据自己 的能力予以制止或采取其他适当的措施;公正对待环境,不 只保护自己周边的环境,还要保护其他地方的环境,如城市 垃圾向农村转移就是对待环境不公正的表现。当环境教育使 得每一个学生都树立了对环境保护的正确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时,农村的中小学环境教育才是真正获得了成功。

3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是我国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重中之重,环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最重要的 一步。本文深入分析了农村环境教育的必要性,针对不同人 群提出环境教育的不同措施,旨在引起更多人对环境教育的 重视,并希望所提措施有助于农村环境教育的开展。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