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情人节 > 信息时代课程本质的解决路径分析 课程的本质

信息时代课程本质的解决路径分析 课程的本质

来源:情人节 时间:2019-10-24 07:54:33 点击:

信息时代课程本质的解决路径分析

信息时代课程本质的解决路径分析 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可知:人类的认识是一个 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对于教育的认识,当然也不例 外,是对原有教育认识不断修正、完善和超越的过程。与其 他所有的教育认识一样,关于课程本质的认识同样脱胎于具 体的历史时代并清晰地折射着特定时代的发展特征。课程究 竟是什么?这一问题在现今又被赋予新的意义。原有课程在 时代元素的作用下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它不再囿于学科、经 验或是活动等相对狭小的概念范畴中,而是僭越成为一种服 务于年青一代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资源。

一、“课程即资源”的提出:时代之声 近代以来,关于课程本质的探讨始终是课程研究中的 一个关键性议题,不同的学者就此给出了不同的诠释。其中, 较为有影响的课程本质观如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 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 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1]。不难发现:
任何课程本质的提出都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都是基于一定 社会现实所做出的理论概括。每一种诠释都试图在批判与扬 弃原有课程本质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实现对当时课程实践 和今后课程发展趋势的最有力、最深刻、最全面的洞悉与预 测。因此,可以说,打量时代的发展状况是重新审视课程本 质的根本性前提。那么,在今天,课程本质的探讨又根植于 怎样的社会背景呢?(一)信息时代来临 如今,信息社会已不再是个书本蓝图而成为了真实的 存在。按照贝尔对后工业社会的判断,当今很多国家均已表 现出了信息时代的一些典型特征:①经济发展逐渐从商品生 产向服务经济转变;
②职业分布中专业、技术的重要性不断 上升;
③理论知识开始居于中心地位,成为创新的源泉和制 定社会政策的根据;
④技术的控制与评价日益成为未来的发 展方向;
⑤创造性的“智力技术”成为关键性战略[2]。“在 信息社会里,人们的时间倾向性是将来。”[3]因此,课程 的使命变得更加艰巨,它必然需要有所突破和超越,真正成 为服务于年青一代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重要资源。

(二)全球化加剧人才竞争 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社会分工与 人员协作的进一步深化,因此,也从根本上导致了人才资源 的激烈竞争与自由流动。随着世界人才市场的逐渐形成,国 际人才的全球争夺已成为各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 如何通过发展教育来使更多的国民成为具备适应经济全球 化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呢?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地将希望寄 托于课程改革,力图使课程能够不断从单一走向多样,从平 面走向立体,进而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上占得先机。

(三)数字化学习的崛起 聚焦学校教育,数字化学习已以一种极其柔和的方式 穿越了学校的围墙,并正以强劲的势头崛起。如今的教学活动,师生可以更加便捷地实现从一种媒介向另一种媒介的转 换,或是实现多重媒介的联合应用。师生想要完成同一个学 习任务,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可以打开多个感觉通道,可 以实现立体、综合、多角度认知。“如果我第一次说的时候, 你没听明白,那么就让我(机器)换个方式,用卡通或三维立 体图解演给你看。这种媒介的流动可以无所不包,从附加文 字说明的电影,到能柔声读给你听的书籍,应有尽有。这种 书甚至还会在你打瞌睡时,把音量放大。”[4]此番描述在 大班化教学的场景下似乎多少还有些夸张的意味,但是随着 小班化教学的建设,它很快就将成为身边的现实。数字化学 习作为一股新兴力量,将不断通过与传统方式的互动和磨合 来推动教与学的优化。

综上来看,在这样的背景下,课程应该是“适度弹性” 的,不再是纯粹设计好的教案文本;
课程也应该是“交互流 动”的,不再是事先沉淀在教师头脑中有限的知识结晶,亟 待通过一种稳定的方式输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去;
课程亦需要 是“生长发展”的,源源不断的信息将被以“课程”的名义 纳入到学生的经验中去,并有类型多样的信息渠道不断被挖 掘和开辟;
课程还应该是“三位一体”的,研发者、出版商 和使用者不再形同陌路、相互隔绝,而是完全可以通过网络 实现即时互动,合力推动课程价值的最大化。

二、“课程即资源”的内涵:僭越与划界 “课程即资源”是基于信息化背景而对课程本质做出的一个新判断,那么,“课程即资源”究竟具有怎样的内涵? 为何说它是对课程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超越呢? (一)信息化背景下课程要素的深度剖析 众所周知,任何课程都势必包含三个最基本的组成部 分,即课程思想、课程内容和课程的物质载体。那么,具体 到信息化背景下,上述三方面的课程要素究竟发生了哪些变 化呢? 第一,课程思想不断受到信息技术理念的改造和规约。

信息技术不仅可以通过外化的实体存在并作用于社会生活, 同时,它也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世界和精神内涵。具体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①更加强调便捷化、高密度、高质量的知识 配置理念。②更加重视课程研发、出版、使用、评价过程中 的对话与协作。由于信息技术实现了对线性时空的改造,因 而,通过网络互动平台,课程编制者、出版商、使用者之间 可以建立起广泛而又紧密的合作关系。③更加关注课程以恰 当的方式不断实现吐故纳新和自我完善。

第二,课程内容真正走向“立足纲本、个性延伸”。

按照著名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的划分,教师可以被视为“实 践课程”的设计者,即进入课堂的课程是经由教师通过自己 的再加工而实现的。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借助网络平台可 以方便及时地查阅所需信息、分享他人经验、借鉴优秀成果, 对内容的改造和调整成为一件容易实现的事情。随着课程资 源平台的建设与完善,课程再加工渠道将不断得到拓展,进入实践层面的课程内容将根据实际需要而更加趋于个性化。

第三,“固本拓边”成为课程物质载体发展的新趋势。

纸张集结成书本,对于课程载体的发展而言是一个具有里程 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书本的产生无疑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普 及。进入到信息化社会,课程的物质载体纳入了更多新型的 材料和技术,如计算机、电子书包、网络平台等。由此,印 刷式纸本所主导的单一化局面被打破了,课程载体开始向文 字、图形和声音的一体化迈进。在这样的条件下,课程一方 面会继续充分发挥纸质材料的优势,另一方面也需要最优化 地利用各个新型技术材料。因此,可以说,“固本拓边”成 为课程物质载体发展的新趋势。

(二)“课程即资源”的内涵 “课程即资源”的内涵可概括为:课程是服务于年青 一代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信息要素的总和。具体而言, “课程即资源”突出强调了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课程不仅包括年青一代社会化成长所需要的科 学性资源要素,而且包括年青一代社会化成长所需要的人文 性资源要素。早在古希腊时期,先哲苏格拉底就曾提出“知 识即美德”的重要命题。随着技术的发展,科学和人文的矛 盾不断以新的形式凸显出来,因而“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高 度和谐”在当代社会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作为资源的课 程,不仅要尽可能用丰富的知识武装年青一代的头脑,而且 要努力用高尚的德行美化他们的心灵。当今社会尽人皆知“知识就是力量”,然而,没有德行约束的知识就可能会成 为一股邪恶的力量,尤其是在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这种潜 在的危害会以更加剧烈的形式迸发。所以,“课程即资源” 首先意味着课程要囊括年青一代社会化成长所需要的科学 性资源和人文性资源。

第二,课程不仅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所需要的基础性 资源要素,而且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所需要的拓展性资源要 素。对于年青一代的发展而言,有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是 每个个体都必须掌握的,这些要素通常又被称为是基础性资 源要素。除此之外,学生的发展还需要获得一定的扩充性信 息,帮助其进一步深入把握相关内容,因而,课程也同时包 括拓展性要素。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基础性资源要素占 据着一个绝对主体的地位,所以,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一个 典型的误区:课程即基础性资源要素的集合体。如今,随着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中已经纳入了大量的拓展性资源 要素,而且这些资源要素呈现的形式也正日益趋于多样化, 如配套性的资源包、针对性的视频练习、专业化的信息网站 等。可以说,作为资源的课程,其基础性资源要素和拓展性 资源要素将进一步实现优化和平衡。

第三,课程不仅涵盖国家、民族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规 定性资源要素,而且涵盖学生终身学习所需要的个性化资源 要素。课程从诞生开始就必然渗透并体现着集团利益、国家 意志、民族精神和主流规则,这是完成课程使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年青一代而言,上述要素 又可被称为规定性资源要素。课程塑造的是特定社会所需要 的人,因此,在任何时代规定性资源要素都不可或缺,信息 时代亦不例外。与此同时,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也呼唤人才的 多样化,因而,为个体创造个性化发展的弹性空间也是课程 的重要任务。在信息化背景下,知识更新急速,终身学习成 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学生需要不断占有个性化的学习资 源来促进自身的持续发展。因而,课程资源必须要囊括终身 学习所需要的个性化资源要素,当然,这些要素可以具体的 知识点的形式呈现,也可以知识检索路径的形式呈现。但不 管怎样,个性化资源要素是当代及今后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课程即资源”与“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一词近年来频繁出现在各类教育文献中。

但是,“课程即资源”与“课程资源”之间有着根本性的区 别。

第一,前者是一个判断,从逻辑上界定了课程的“种 属”;
而后者是一个专业性词汇,指代了课程领域中的一个 具体问题。

第二,“课程即资源”中的“资源”主要指的是信息 要素的总和,在这里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性、集合性概念使用。

而“课程资源”中的“资源”主要指的是“供给课程活动, 满足课程活动需要的一切”[5],研究者往往采用分析法将 该意义上的“资源”划分为多重类型。例如,有的研究者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和空间分布的特点,分别将课程资源划 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和校 外课程资源[6]。

第三,在“课程即资源”的判断中,课程与资源之间 构成的是从属关系,即课程属于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而在 “课程资源”一词中,资源最初是独立于课程系统而存在的, 资源要素并不必然构成课程的组成要素,这些资源能否成为 课程有待于进一步的筛选和加工。

简言之,“课程即资源”是对新时期课程本质所做出 的高度概括,而“课程资源”则是指那些进入到课程视域并 有可能成为课程组成部分的要素个体或集合。

三、“课程即资源”的优越性:兼容与超越 “课程即资源”是基于信息时代的宏大背景而提出的, 是对原有课程本质观的批判、扬弃与超越,它反映了一个崭 新时代对课程本质的认识的深化。“课程即资源”具有以下 优越性。

(一)体现了课程元素的丰富性 第一,就内涵而言,“资源”一词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它可以同时集思想、内容与物质载体等多个范畴的信息于一 体,因而,比知识、经验、活动等概念更为宽泛,解决了信 息化背景下课程本质“被窄化”的问题,使人们对课程的认 识更加全面和立体。第二,“资源”本身又具有很强的流变 性意味,因为任何资源都涵盖了潜在、现实、潜在向现实转变的内容及过程,因而用“资源”来概括课程的本质,不仅 扩大了课程的静态内涵,而且更加有力地揭示了课程元素在 动态变化中所表现出的多样性。

(二)强调了课程理念的全纳性 毋庸置疑,课程是用来培养人的,而人发展的全面性 要求无疑从根本上确立了课程的“全面性”基调。但是正如 很多研究者已经指出的那样,把课程单纯视为“知识”或是 “学科”,往往关注到了群体智慧和社会意志,却在一定程 度上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的深层次需要。而把课程视为“经 验”、“活动”,虽然对纠正上述偏颇具有积极意义,又太 过强调个体性,有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之嫌。将课程 看作资源,对于平衡上述两者之间的矛盾、深化课程理念具 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资源本身代表了一个既成的大平台, 陈列了人类先辈已经积累的文明结晶,可以为年青一代的快 速社会化提供已成型的捷径,因而“课程即资源”必然意味 着要尊重和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学科;
另一方面,由于资源 具有广博性、流动性和生长性的特点,所以“课程即资源” 也涵盖了课程拓展、延伸、生成等理念。

(三)诠释了课堂中的“知识反哺”现象 课堂中的“知识反哺”现象是指教师通过学生提供的 信息来丰富和扩充自身知识的过程。在知识爆炸的今天,虽 然教师的教学仍然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渠道,教师也依然扮 演着人类文化成果“聚光镜”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教师也存在着向学生学习课程相关内容的可能性。按照先前的 课程观,如果把课程视为知识,或学科,或经验,或活动, 那么,都很难将“知识反哺”现象纳入到既成的解释框架中。

尽管“知识反哺”并不是课程的主要任务,但它已经真实存 在,能够将其囊括在合理的解释范畴之中,这无疑体现了“课 程即资源”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四)凸显了课程在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和终身学习 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和价值 在知识爆炸时代,个性化成长的空间得到拓展,学习 已不再是一项阶段性工作,而是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因此, 课程不仅要成为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基本指南,而且要成为其 持续发展的源泉。与知识、学科、经验或活动相比,“资源” 一词内涵博大、意蕴深远。在信息化背景下,以“资源”来 定位课程,突出了新时代课程的一些新特质,例如,内容更 加丰富,载体更加多样,更新更加迅速,课程相关者的互动 逐渐频繁,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等等。因此,可以说, “课程即资源”能够更好地揭示课程在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和终身学习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和价值。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