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清明 > 【核心素养转化落实的三个关键问题】 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转化落实的三个关键问题】 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

来源:清明 时间:2019-10-22 07:55:39 点击:

核心素养转化落实的三个关键问题

核心素养转化落实的三个关键问题 目前,专家组已经完成核心素养的宏观设计:核心素养 的框架要素筛选与学科要素转化。随着修订后的高中新课标 的颁布实施,核心素养的中观、微观“转化落实”便推到了 我们面前。要真正落实核心素养,我们就要正视三个关键问 题。

一、课标与教材:学科化与综合化 1. 学科课标转化的“纵向贯通”与“横向相连” 核心素养的实现要借助课程来落实,因此,厘清课程问 题是深化教改提升质量的突破口。陶西平教授指出,整体和 综合是课程框架构建的新趋势。所谓整体,是要打破原有的 分学段设计,将各学段打通进行整体设计;
综合则是学科与 学科之间的融合。这就是核心素养转化的两个关键点:“纵 向贯通”与“横向相连”。前者指向学科化,后者指向综合 化。

当前高中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各学科已经根据自身特 点,在统一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具体规定出各自学科的核心 素养。例如:语文: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 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数学: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 观想象,数据分析;

英语: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物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 任;

化学:宏微结合,分类表征,变化守恒,模型认可,实 验探究,绿色运用。

从整体的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科的核心要素,这仅仅是万 里长征的第一步。从纵向上说,目前仅是高中这个阶段,与 小学、初中的“纵向贯通”尚有欠缺,各学科高中新课标修 订稿也只是在学科内就高中学段的核心素养要求作了解释, 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核心素养要素是否完全一样, 内涵是否完全一样,还不清楚。从横向上说,“横向相连” 缺乏具有综合关联性的解释。语文的“语言建构与运用”与 英语的“语言能力”、数学的“逻辑推理”与物理的“科学思维”、物理的“实验探究”与化学的“实验探究”等学科 间的核心素养要素的相互关系也还未说明。核心素养要在我 们培养的对象身上显现出来,不只是一个概念目标,也不只 是一个宏观的二级框架,还是一个“学科—学段—社会”的 立体体系,是一个纵横结合的链条。这个体系与链条也是我 们在全面进入课堂教学与学校日常生活之前就需要建构完 善妥帖的。

2. 学科教材转化的“理念转化”与“上下勾连” 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级转化,学科核心素养到 教材是二级转化。在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紧锣密鼓修订的同 时,各学科的新教材编写也在酝酿跟进。与学科课程标准一 样,学科教材也存在转化与勾连的问题。

先说“理念转化”。相对课标而言,教材是直接面对教 师和学生的教学材料,是核心素养理念的“形象化”体现。

目前教材编写的政策是一纲多本,不同版本的教材如何做到 既集中地反映课标核心素养理念,又各具个性化特色,这是 一个不小的挑战。从此前不同版本教材使用情况看,不同学 科之间的教材、同一学科的不同版本教材、同一版本教材的 不同维度,都出现不均衡现象,质量起伏较大。学法指导不 仅是新课标三维目标的重点,也是核心素养的重点。有研究表明,在“教材注重为学生提供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单题 上,7 套中学语文教材中有3 套分别被占比为86%、71%、61% 的教师评价为“很差”“较差”和“一般”。这样的例子还 不少,都是理念转化得不到位,也是新课标核心素养框架下 新教材编写的挑战。

再说“上下勾连”。“上下勾连”是核心素养纵向“综 合性”的一个重要要求,但是,有些学科在教材层面一直存 在问题,其中仍以语文学科为最。因为语文学科一直以单篇 文章为主要编写模式,即使新课改开始一纲多本,在教材形 态上依然是一种文选形态。从文选的角度确立教学内容,内 容的不确定性就成为这个学科的最大问题。不同的教材可以 选取完全不同的课文,同一篇课文也完全可以安排在不同的 年级和单元,与课文相关的语文知识、技能、态度隐性化、 飘忽化,导致语文课程内容线索不清、逻辑不强,也就失去 了学段之间的“上下勾连”。做不到各学段打通的整体设计, 学科内的小综合都难以构成清晰的逻辑链条,更遑论学科间 的大综合? 二、教师与课堂:最后堡垒与主要战场 1. 教师是核心素养转化落实的“最后堡垒”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自觉是实现优质教育的关键点。教师 站在教育改革的前线,连接着政策与学生,其自身核心素养 的提高,尤其是正确的教学观及价值观的形成与塑造,对教 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与实施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据此,可以说教师是核心素养转化落实的“最后堡垒”。十 年课改,之所以某些地方流行“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 育扎扎实实”的说法,主要原因还是教师的认识不到位。

一线教师对核心素养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 面:一是“泛化”。“泛化”就是把什么都当成核心素养, 是对自己原来所做的事情进行一个新的包装,改头换面,简 单归入新的核心素养体系中。在21世纪初课改起始阶段就出 现了“素质教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标签式”研 究,深化核心素养教育,应警惕这种“标签式”的热闹。二 是“异化”。“异化”就是对核心素养概念内涵理解的差异, 坚持原来的某种错误认识,一定要将其说成是核心素养。例 如新课程改革开始后,语文教育领域有人认为应试作文也是 一种重要的素质,坚持倡导高中要加强应试教育作文研究:
“我们只能老老实实地把我们的精力放在教学生会写50分 到55分的作文。”这样异化素质教育的观念在十年新课改期 间不少,在今后核心素养培养时期一时也不会消失。三是“固 化”。“固化”就是将核心素养的框架概念模式化、定型化。

核心素养是指向与“立德树人”这个总体人才培养目标的, “德”有标准,但没有模式;
“人”有个性,更没有定式。核心素养再落实到每一门学科、每一个教学专题、每一类教 学内容乃至每一堂课,都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知往可以鉴来,以上问题的梳理主要基于21世纪初开始 的新课改中存在的主要情况,并且在今后的深化中难免还会 出现。再好的理念都要归结到教师这里,因此,在开始之际, 关注教师认识的一致非常重要。

2. 课堂是核心素养转化落实的“主要战场” 教师的认识还处于思想层面,最后落实的战场在教师的 每一节课上。核心素养在欧盟多数国家都引发了一系列教学 创新实践,在具体的实践中也遇到许多新问题,尤其在学校 层面、课堂教学层面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目标、以及如何处 理跨学科的共同素养和学科专门技能之间关系方面,正面临 着诸多挑战,在接下来的推进中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或更新 的问题。

为了防止课堂层面落实的走偏,我们有必要注意三点:
第一,确实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彻底打破教师的一言 堂教学格局,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堂, 让出错、质疑、讨论成为课堂的主要内容,而不是优秀学生 展示正确答案的秀场。第二,加强单元/专题教学的整体设 计。单元/专题目标务必“上勾下联”,在上位的核心素养、 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与下位的单元/专题目标、课时目标之 间必须有清晰的逻辑关系。例如同样写新闻报道,小学生、 初中生、高中生的表达素养各自应该有什么样的关系,同样是记叙文的人物描写,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表达素养 各自又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具体到学段、单元/专题都应 该是清晰的。第三,控制单元/专题教学的边界。防止某些 教师盲目地,甚至错误地理解“创造性使用教材”,一味扩 大对单元/专题主题的挖掘,将相关或不相关的内容都与单 元/专题主题扯上关系,随意增加教学内容,稀释课堂教学 重点,偏离教学重心。或者只重视容易测量的行为目标,如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忽视不易测量的表现性目标,如情感 态度、学习策略。

三、评价与过程:风向标与推进器 1. 终结性评价标准是核心素养落实的“风向标” 评价是教育研究领域的一块硬骨头,是绕不过去的。现 在推进的深化教育改革势必也要深化评价改革。核心素养如 何评价这个问题也摆到我们面前。已经推行十几年的欧盟也 坦承:“我们已经明确地界定了8项核心素养,目前的关键 问题是如何全面地评价它们,这方面的工作还很薄弱。” 从大的类型上说,评价有两种类型,一是指向结果的终 结性评价,一是指向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指向结果的终结性 评价是教育成败的试金石,也是核心素养落实的风向标。欧 盟委员会在2010 年进展报告中指出,虽然母语、外语、数 学和信息技术已经纳入全部成员国的传统考试范围,但应该 警惕那种认为将相关科目纳入考试范围就能够落实对各项 核心素养的评价的想法,因为态度、动机、性向等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要素是无法通过传统考试进行充分评估的,特别是 8 项核心素养中的一些跨学科素养也无法使用传统方法评价。

这对我们同样有用。多年来,我国教育评价的主要方式是考 试,尤以高考为最。目前,高考不仅是整个高中三年教育教 学的指挥棒,还深深地影响着初中乃至小学。在接下来推进 核心素养的进程中,能否在分数知识、技能之外,有效地评 价学生的态度、动机、性向等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要素,是决 定核心素养能否真正落实的严峻问题。

2. 过程性评价标准是核心素养落实的“推进器” 形成性评价指向过程的评价。目前从基础教育层面来说, 终结性评价形式基本是单一的,而过程性评价形式则是多元 的;
终结性评价结果是注重结果的,而过程性评价结果是促 进学习的。因此,形成性评价是核心素养落实的推进器。法 国教育主管官员在谈到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时说:若没有评 价,就会使这项教学没有真实性。这句经验之谈一语道出评 价之于日常教学的重要性。

纵览形成性评价领域的发展脉络,形成性评价可以从功 能上划分为“对学习的评价”和“促进学习的评价”两种范 式。迄今为止,主导我国教育教学评价的理念主要是“对学 习的评价”。这种评价更多地适用于对知识检测,不能适用 于检测情感态度价值观。布卢姆早在1956年就提醒人们不要 狭隘地看待评价,提出“评价并不一定是思维和问题解决的 最后一步。相反,在某些情况下,评价过程则很可能是获得新知的前奏,尝试新一轮领会和运用的开端,或作进一步分 析和综合的序幕”。20世纪80年代,国外学者和一些大型的 研究机构不断提倡“评价是促进学习的工具”的观念。20世 纪90年代,英国伦敦大学的权威评价专家布莱克和威廉发表 了《评价和课堂学习》《黑箱之内》两份关键性论文,他们 认为课堂情境中的评价能够提高学生成就,教师执行和使用 课堂评价的方式是教学质量的重要决定因素。这两份研究成 果扭转了20世纪90年代英国重新出现的强调外部考试的倾 向,使形成性评价回到关注的核心和前沿。2000年,美国评 价改革小组出版了一系列学习性评价的原则,如学习性评价 是有效教学计划的一个部分,关注学生如何学习是课堂实践 的重要部分,如何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如何帮助学习者取 得进步等。相对而言,我国迄今还缺少这样深入有效的评价 研究。要真正落实核心素养,就必须将宏观的核心素养要素 细化为适合于每一个教育活动的元素,并开发出能促进学生 核心素养达成的过程性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 赖配根.找到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J].人民教 育,2016(3-4):116. [2] 余慧娟,施久铭.以素养来统领,是进入新的质量 时代的转型标志——访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J]. 人民教育,2016(5):26-27. [3] 陶西平.21世纪课程议程:背景、内涵与策略[J].比较教育研究,2016(2):4,5. [4]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 [EB/OL]http://blog.sina.com.cn/s/ blog_7f1799a20102xcp6.html. [5] 石鸥,刘学利.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成就、问题与 发展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4(2):30. [6] 孙国萍.中学作文教学课程价值的初步思考[J].中 学语文教学,2014(4):8. [7] 刘新阳,裴新宁.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 —欧盟“核心素养” 的实施与评价[J].全球教育展望,2014 (4):79. [8] 上官莉娜.多元文化、世俗性与价值观教育——法 国中小学复设“世俗道德教育”课程解析[J].比较教育研究, 2016(2):104.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