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雷锋 > 比较教育学问题改革启示本科论文(共5篇)|关于比较教育学的论文

比较教育学问题改革启示本科论文(共5篇)|关于比较教育学的论文

来源:雷锋 时间:2019-11-14 08:11:38 点击:

比较教育学问题改革启示本科论文(共5篇)

比较教育学问题改革启示本科论文(共5篇) 第1篇:人类学与比较教育学中比较法的差异对教育的启示 一、比较法的定义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很多,比如:描述法、统计法、历史法、社会学 法、分析法和比较法,并且每位研究者也有不同的使用倾向。其中,比较法是社 会科学调查和研究中普遍运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指对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事物之 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美]卢克·拉斯 特.人类学的邀请[M].王媛徐默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2.]可以说应用 在人类学和教育学中的比较法在目的上都是相同的,即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研 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为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服务。

二、人类学与比较教育学中比较法的差异 二者差异主要是体现在比较的具体操作模式、比较的目的以及现实意 义的落脚点,其中,二者最大的差异体现在落脚点上。

(一)具体操作模式的不同 根据黄树民的归类,人类学比较法的主要操作模式大致有三,即隐含 的比较法、两元文化比较法和多元文化比较法。[黄树民.比较方法的运用与滥用:
学科史述评[N].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3).]根据卢克·拉斯特介绍的当前三种 热门的比较法是集中的区域比较法、控制比较法和跨文化比较法。[同①.]根据 JohnOmohundro依照主位/客位的分法,操作模式还分为参与研究者比较法、比较 研究者比较法。[[美]约翰·奥莫亨德罗.人类学入门: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M].张 经纬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50.]后者与隐含的比较法相似,都是指 在田野调查中,当参与的研究者看到目标文化的某种实践活动时,总会不时地反 思自身文化的相似实践。这需要比较深入的区域研究,但颇具成果价值。

在比较教育领域中,根据不同的比较对象和要求,可以具有不同的操 作模式。比如,同类比较法和异类比较法;
纵向比较法和横向比较法;
宏观比较 法和微观比较法。[参见王承绪顾明远.比较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32、33.](二)比较目的的不同 人类学中的比较法是服务于不同的目的。比如,跨文化比较可以检验 对文化现象的假设性解释,提供理解文化现象的更广阔的背景,以便发现为解释 文化现象而提出的假说看起来是否普遍适用。因为没有某种的比较的根据,以单 个案例为依据的假说或许不过是历史的巧合。[参见[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 学[M].瞿铁鹏张珏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25、26.]历史比较法 是为了研究文化特质的分布以及文化史的重建。类型比较法是为了建立起一般的 法则和规律,探求文化现象的变化幅度。[同①.]本文在此针对类型比较法用费孝 通先生《乡村经济》的例子加以详细说明。

《乡村经济》面世后在世界范围人类学领域引起举世瞩目和广泛争论, 针对其中的一条争论,就是有人质疑个别社区的微型研究能否概括中国国情。费 先生从实际研究工作中探索一个从个别逐步进入一般的方法,。他认为有了一个 例如江村的具体社区作标本,再去观察条件相同和相近的其他社区,进行比较分 析,把相同和相近的归在一起,把它们和不同的和相远的区别开来,就出现不同 的类型或模式。通过微型研究累积各种类型。这样由点到面,由局部接近全体, 接近认识中国农村的基本面貌,可称之为类型比较法。[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虽然,人类学中的比较法的目的是多 样性的,但是主要的目的,尤其是针对文化人类学跨文化的研究,还是为了用一 种新的眼光来审视我们自己,对同一地区的文化的比较有助于我们重构文化的历 史和形成可控制的比较。对同一地区重复走访的比较容许我们记载同一种文化内 部文化现象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稳定。[[美]约翰·奥莫亨德罗.人类学入门:像人类 学家一样思考[M].张经纬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54.] 在比较教育学科中,按照目的的不同,同样有大量迥异的比较方法。

比如,比较历史法是为了系统地、客观地寻找、评价和综合有关历史证据,重构 过去的事实,得到关于历史事件的结论。比较统计法是为了针对各种教育问题都 需要从量的变化和研究中找出问题的本质,以便不断找到科学的方法来解决教育 问题,例如入学率、文盲率、就业率、教育经费等问题。

(三)现实意义和落脚点不同 人们总是把对自己文化的研究推广到全人类,认为这是人类的共性。

由于世间存在不可质疑的多样性,大多数时候运用比较的视角反驳这些问题是非常有用的。比如,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吐口水的行为都是不文明的,并不是所有 的人都喜欢定居在一个钢筋混凝土的房子里面的,并不是所有的人类群体在谈到 红颜色时都是代表着喜庆和吉利的,并不是所有人群在谈到乌鸦时都是表示着霉 运和丧事的,并不是所有的人类相信和依赖现代的高科技的。通过研究自身的文 化产生有关人类的可以测验的观点是一种可以接受的方法,但是核实这些观点并 把它们推广到更广阔的范围需要一种比较的方法。[[美]约翰·奥莫亨德罗.人类学 入门: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M].张经纬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29.] 同时,比较法显示出文化人类学中日益增长的愿望和需求,即从文化现象的独特 性的背后找出它的规律和共同要素。因此,人类学的比较法,是深深扎根于人类 活动自身的,它就落足于人类现居生活或者曾经活动的每个社区、族群、地域、 国家和地区,就涉足于人类现居生活或者曾经活动的每条江河,每座山川,每块 大地。

比较教育学科是教育学大学科下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所研究的教育问 题和教育目的就相对来说更具体。比较法是比较教育的最大特色,它是对当代世 界不同文化的国家、地区的教育进行比较分析,尤其是针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国 家或地区的同一个教育问题进行比较,找出教育发展的一班规律和特殊规律,为 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改革作借鉴。

三、比较法对教育的启示 人类学中的比较法可为其他的学科提供很多经验和方法。比如,在教 育领域,尤其是比较教育学科中,无论是在问题比较体系,还是国别教育体系, 还是综合体系的研究中,都需要把比较法贯穿于对研究对象和自身的研究目的以 及落脚点中。在当下的教师行动研究工作中,教师对比较法的应用可以分为四个 阶段。

(1)描述,即“深描”。主要任务是描述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此,开 始时必须广泛收集资料,了解课堂和课下教育实际状况。收集资料的方法有阅读 资料和直接观察两种,其中最重要的是直接深入基层进行考察。

(2)解释,即“阐释”。挖掘被教育现象和教育事实所遮蔽的内在的、真 正的、普世的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对所了解的教育情况进行解释,以便不仅了解 事物是怎样的(how),而且了解事物为什么会那样(why)。为此,必须对影响教育 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在分析时应当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有 关学科的研究成果。(3)并列。如同人类学中的“类型比较”。主要任务是把所要比较的不同 团队和不同课堂的材料,按可以比较的形式排列起来,决定比较的格局,并且设 立比较的标准,然后进一步分析资料,提出比较分析的假说。

(4)比较。主要任务是对第三阶段所列材料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验 证第三阶段所提出的假说,然后得出一定的结论。

当然,研究者在引入别的学科的方法和视角的时候,也要针对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不能盲目地嫁接和全盘接受。比较法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学术理论, 它可以作为方法论或者世界观广泛地应用于很多学科领域的研究。这就要求我在 应用可贵的方法和视角的时候,一方面熟练掌握这些方法和视角,另一方面也要 提高自身学科修养和知识水平,以增强其使用能力,更好地为我所用。

作者简介:王帅 第2篇:试析比较教育学课程的学习策略 比较教育学是教育学专业的必修课程,虽然之前需开设教育原理、中 外国教育史等课程,为后续学习奠定知识基础,但比较教育学的学习内容较多, 难度比较大,涉及到对比较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历史规律的揭示、现状特点的 概括及发展趋势的预测等,涉及面多而广,错综复杂。相关的学习材料非常丰富, 即便是经过精选编成的教材,其分量也不轻,如吴文侃、杨汉清主编的《比较教 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包括绪论、八国教育、问题研究和总结展望 等四编五十五万字。如此丰富的知识,要求学生在一个学期中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这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严峻的挑战。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将 有关史实如历史事件、时间和地点等死记硬背住了,但考试后很快遗忘了,这样 的学习对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因此,在比较教育学课程的学 习中,学生有必要掌握恰当的学习策略,从而有效地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一、元认知监控策略 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 意识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的进行积极的监视、控制和调节。元认知监控通常 包括四个步骤:制定计划,执行控制,检查结果,采取补救措施。[1](P132) 元认知监控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和控制的策略。在比较 教育学课程的学习中要求学生有意识运用元认知监控策略,是因为比较教育学的内容头绪多、史料丰富,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急 剧的变化,教育制度的变革尤为显着,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大量的资料,以把握各 国教育发展态势。若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没有学生个人积极主 动的自我监视和调节,就不可能完成这一任务。另一方面是大学生活内容丰富多 彩,如各种社会活动、娱乐活动等,再加上远离家长的监管以及教师的督促,学 生在学习中容易有懈怠心态。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运用元认知监控策略,以 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比较教育学课程学习中运用的主要元认知监控策略有以下两个方 面:
1.计划策略 为了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一方面学生对自己有较清楚的认识, 认识自己对比较教育学的学习准备情况,包括教育基本原理、各国教育发展概况、 常用的学习方法等;
另一方面,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 学生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这时特别需要教师给予耐心的指点,尤其是要注意从 专业素养的角度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建议和要求,例如根据不同专题的 学习要求,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个学习时间表并按照时间表确定努力的目标,以及 实施步骤。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扩大视野,了解世界教育 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会用比较法来分析当代世界各国的教育问题,提高对教育 普遍规律的认识,加深教育改革的紧迫感和历史感,进而增强探究能力和教育专 业素养。

2.监视策略 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根据学习目标及时检测认知过程,寻找两者之间 的差异,并对学习过程及时进行调整,以期望顺利实现有效学习。为此,学生需 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并能不断监控自己是否达到了对学习材料的领会,警觉自 己在注意和理解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发现并及时补救。如重新浏览材料、 仔细阅读理解有困难的地方或学完本专题后再回头来看理解有困难的地方。

二、深层次预习策略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