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建军节 > 朱熹德育观对中小学德育影响:中小学德育

朱熹德育观对中小学德育影响:中小学德育

来源:建军节 时间:2019-11-30 07:47:54 点击:

朱熹德育观对中小学德育影响

朱熹德育观对中小学德育影响 朱熹德育观对中小学德育影响范文 朱熹是我国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自宋以后,元、明、 清的教育无不受朱熹思想的巨大影响。考察朱熹关于德育目 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发展阶段的论述,取其新、 舍其旧,对我国中小学德育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朱熹主要道德教育思想 在德育目的上,朱熹根据其哲学思想以及古传的划分, 把教育阶段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小学”和 “大学”具有不同的目标定位:“小学”强调“成人”的教 育目标,而大学的教育目标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得以“成智” [1]。“古之为教者,有小子之学,有大人之学.”[2]在朱 熹看来,所谓“成人”,就是一个人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 的过程,是一个人摆脱原始性、蒙昧性、野蛮性变得有理性、 有教养的过程,是一个人经过教育并通过“成人礼”的洗礼, 开始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而“成智”的教育主要是“增长 见识”,类似于我们今天所指的“智育”。总之,朱熹在教 育的目的上强调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并且要德育为先,以 德统才。

在德育的内容上,朱熹的教育思想主要涉及到“理”和 “利”的关系问题以及礼仪教育的问题。首先,在“理”和 “利”的关系问题上,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虽然 朱熹的这一主张成为了今天众多批评者的的矢,但这一提法在当时具有现实针对性。他在《学校贡举私议中》指出:太 学“但为声利之场,而掌其教事者,不过取其善为科举之文 而得隽于场屋者耳”。再让我们联想到:“君子喻于义,小 人喻于利”这样的话,“存天理、灭人欲”这种以理统欲的 主张是针对时弊的。至于“礼仪教育”的问题,是整个封建 社会的道德教育载体,这在自宋以后的理学教育体系中也不 例外。在德育的方法上,朱熹强调师者的模范表率作用以及 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的教育作用。为了教育学生,朱熹不 仅严格要求自己,甚至还特意邀请时贤名流到学校任教, “访求名士,以为表率”。朱熹还特别重视群体成员之间相 互影响的教育作用,他说“:学校规矩虽不可无,亦不可专 恃,须多得好朋友在其间表率劝导,使之有向慕之意,则教 者不劳而学者有益。”[3]同时主张对学生加强伦理教育, 改善教学方法,“无牵于章句,无滞于旧闻,要使之知所以 正心诚意于饮食起居之间,而由之以入于圣贤之域,不但为 举子而己”。

在德育发展的阶段理论上,朱熹主张教育应该有先有后、 循序渐进。朱熹认为八到十五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在这个阶 段,德育的任务是“教事”,即让儿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通 过具体的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文明的行为习 惯。他说“: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 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去做。”[4]他还专为蒙童编写了《蒙童 须知》,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字”和“杂细事宜”五个方面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应 遵守的道德规范、礼仪规矩、行为举止等作了极为详细的规 定。十五岁以后是被朱熹称为“大学”教育的阶段。德育在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教理”,也就是“穷理、正心、修己、 治人之道”。

“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 理,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5]。朱熹 还认为,这两个阶段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二者的区别在 于“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
大学之道,知之深而 行之大者也。”二者同时又是紧密联系的,他说“:学之大 小,固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是以方其幼也,不习 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

及其长也,不进之于大学,则无以察其义理,措之事业而收 小学之成功。是则学之大小所以不同,特以少长所习之异宜, 而有高下、深浅、先后、缓急之殊。”[5]在教育的管理上, 朱熹主张“德主刑辅”。朱熹认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不但要有 必要的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要以思想教育为主,他把学校 规章制度的制定、实行,同德育的教育管理目标结合起来, 他说:“学校之政,不患法制之不立,而患义理之不足以悦 其心。”[5]要求教人者能“知其心”,言“中其情”。以 德为主,就要切实提高德育的成效,而德育的成效则取决于 施教者和受教者能否将心知心,情感交融。

二、朱熹德育思想对中小学德育的启示1.做事为主―――辅之以理。朱熹认为“小学”教育阶 段是人生的8~15岁,并为“小学”制定的一个重要教育理念:
在儿童“成人”教育的路上,“小学”德育应侧重于“事”, “大学”才侧重于“理”。朱熹反复说:“小学是直理会那 事,大学是穷究那理。”“小学者,学其事;
大学者,学其 小学之事之所以。“”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 友等事,定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 朱熹的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心理学规律的。根据布 鲁纳的认知生长理论,儿童的认知生长要经过动作表征、映 像表征和符号表征三个阶段。在动作表征阶段,儿童主要靠 动作来认识了解周围的世界;
动作表征是认识的基础,但却 使用终生。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也认为:认知发展的过程是 一个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 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
发展阶段是 按固定顺序出现的,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 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根据以上认识,我国中小学 阶段的德育应该以“做事”为主,在儿童的生活世界中“从 做中学”,这是符合道德发展基本规律的。但是“做事”和 “明理”又不是截然分开的:发展阶段又是以认知方式的差 异而不是个体的年龄为根据[6]。儿童在做事的过程中一直 试图在明理―――做事的过程即是明理的过程,但是儿童发 展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中小学的德育只能以做事为主、辅之以 理。在这个教育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特别是教育者一定要为学生树立模范表率的形象,并通过一 些现代道德教育活动,形成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能力。

2.德育引领―――四个学会。在朱熹的教育体系中,德 育无疑是教育中的首要任务,“成人”的教育要优先于“成 才”的教育。“小学”的主要教育任务是“成人”的教育:
通过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使儿童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从朱熹的教育主张来看,隐 含着这样的逻辑:学会做事→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 会生存。“做事“是朱熹教育主张的起点,儿童要先掌握正 确的做事方法,然后再明其理。学习做事还有一个重要的教 育目的,那就是要学会如何与别人打交道,在朱熹看来就是 要学会如何与君、亲、师打交道;
知道了如何与别人打交道, 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达到了“乐群”的教育目的。通 过学会做事,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之后,射御、书数之文 的学习才有坚实的道德土壤,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德才兼备。

朱熹这种先学做事、德育引领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代中小学 教育无疑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小学教育应该德育为先,为 培养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雕琢好中小学生这块“璞玉”;

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培养中小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培养他们正确处理自身与家庭、社会的关系的能力,以及独 立判断、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知荣明耻、尊敬师 长、相互尊重、友善宽容等文明行为,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 的生存技能。3.仪礼载道―――重构礼教。朱熹的道德教育秉承我国 古代的教育传统,可谓是“礼仪载道”,而我国古代重视“礼 教”的传统也为中华民族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然而 反思我们当今的学校道德教育,最缺乏的就是礼仪教育,尤 其缺乏日常生活行为的礼仪教育。因此,重构礼仪教育,对 中小学生进行现代礼仪教育是一个迫切的课题。

4.统筹规划―――注意衔接。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论述 体现了一种统筹规划和相互衔接的教育理念:朱熹不仅把学 校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教育阶段,而且为每 个阶段的教育设计了具体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策略。这种 统筹规划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学校德 育系统分为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子系统,每一 子系统又包括若干个子要素。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德育衔 接性不强,甚至有各成体系、断代以及缺位嫌疑[7]。虽然 国家在政策上对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的规定并没有缺失, 但小学、中学在以智育为核心的导向下德育出现了难以摆脱 的困境: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地位被严重边缘化;
道德教育本 身被严重抽象化,脱离日常生活基础;
德育方法主要靠苍白 的“说教”和“灌输”;
教育内容重复而陈旧;
大、中、小 学德育缺乏统一的执行和管理;
德育评价方法不科学。造成 的结果是:儿童“知”与“行”不能很好统一,德育课从小 学到大学都是必修课程但教育效果欠佳。因此,我们应该把 中小学德育放在大、中、小学德育的大系统中去考察,从德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儿童道德发展问题上进行统一规 划、整体部署,并在教育管理上确保这一德育理念的实施。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