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端午节 > 民族音乐学的多元音乐价值分析 民族音乐学之于音乐学

民族音乐学的多元音乐价值分析 民族音乐学之于音乐学

来源:端午节 时间:2019-12-01 07:48:15 点击:

民族音乐学的多元音乐价值分析

民族音乐学的多元音乐价值分析 民族音乐学的多元音乐价值分析范文 世界多元音乐潮流的兴起是20世纪多元文化理论背景 下艺术领域世界各民族音乐的多样化发展的实证。从广义上 讲,它是在批判欧洲音乐中心论的前提下,对人类创造的一 切音乐文化的包容。但在实际创作、音乐欣赏中主要是指除 欧洲古典艺术音乐和本民族的传统音乐以外的人类创造的 一切音乐文化。本文意欲从宏观角度讨论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的理论缘起,对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做一般性的历史观照。故 取其广义的前者――既包括世人共识的欧洲古典艺术音乐、 鲜为人知但逐步为人所知的我族外世界各民族音乐,同时也 包括我族中汉族及各少数民族音乐――作为讨论的范围。

一、文化的多元发展理论的形成 20世纪是多元文化贯穿发展的一百年,也是多元文化理 论经过漫长的萌芽期之后,逶迤形成、巍然建立、迅猛发展 的一百年。其间,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造成的劳动力世界范 围内的大规模迁徙是世界各国多元文化架构的形成的最根 本的原因。后殖民主义时期世界各国在民族团结的前提下致 力于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复兴,促进了各国国内多元文 化的融合形成。1988年春,斯坦福大学校园的一场课程改革 成为了后来被学者们称为“文化革命”的开端,这场改革迅 速波及整个教育界继而在其他社会领域也引发不同的影响, 学术界对此现象进行探讨和争论。到九十年代,由于争论的激烈程度,有人甚至把多元文化主义及相关的争论称为“多 元文化战争”。在我国的美国史研究领域,从1992年《美国 研究》第3期沈宗美的《对美国主流文化的挑战》开始到2001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多元文化研究”,国内学术 界也对多元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有关于“多元文化 主义”的研究成为了自1900年以后在中、美文化融合研究领 域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世界音乐文化的多元发展理论的衍生 音乐作为文化内涵描述的载体之一,其多样性是客观存 在的。但从理论上形成世界认同是上世纪末的事。多元文化 发展理论架构的建立和多元文化思潮的形成对艺术领域冲 击产生的最直接的成果之一就是对世界范围内音乐文化多 元性的认同。

1.欧洲音乐中心论覆灭和美国民族乐派兴起――多元 文化理论的萌芽和形成 15世纪欧洲大陆的北欧和西欧的经济迅速崛起;
新航线 的开辟为欧洲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推行自身价值理念和欧系 文化观念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殖民统治的过程中,以“欧 洲为中心”核心价值观确立并得以蔓延。殖民主义者在倾销 欧洲文化价值标准的同时也不断攫取他族文化的精义为己 用,这也是当代史学家所论及的该时期欧洲文化呈现多元性 的重要原因,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发展。至 19世纪下半叶,民族音乐的发展也进入了比较音乐学的新阶段。1885年,英国音乐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兼语言学家艾 利斯发表了《论诸民族的音阶》,该文在音乐领域第一次冲 击了欧洲音乐中心论,他用物理的方法将研究对象(诸民族) 的音阶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世界各民族的音阶、调式 无先进和落后之别,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所在民族的文 化背景”的论断。

20世纪50年代,以斯通普夫为代表的德国柏林学派,以 巴托克为代表的匈牙利民族乐派,相继对“我族音乐”和“他 族音乐”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FieldWork和DeskWork深入 乡间,对民间流传的音乐材料进行了田野收集和案头整理, 促进了世界各民族音乐的广泛传播。特别是以弗克斯为代表 的崭新的美国民族音乐学派动摇了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根基。

其中鲍亚斯提出“世界上各民族没有优劣之分,一律平等”, 其主张的文化相对论彻底动摇了欧洲音乐中心论的观念架 构,促使世界音乐呈现多极化发展的外部形态。为多元音乐 文化理论的形成作出了必要的准备。19世纪中下半叶的后殖 民状态和20世纪的经济全球化在西方社会也引起了阶段性 的大变动,这就是以后现代性为标志的后工业社会。后现代 性大大促进了各种“中心论”的解体。世界各个角落都成了 联成整体的地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每一部分都有 自己存在的合法性,过去统率一切的“普遍规律”和宰制各 个地区的“大叙述”面临挑战。欧洲音乐中心论及其架构也 随着后现代的反叛而崩塌,而多元音乐文化的理论架构经过五百多年的萌芽在与欧洲中心论的抗争中得以确立。

2.世界多元音乐的发展及特点 从人类学的视角来看,当今社会若按种群关系划分,其 基本单位不外乎民族,由于各民族生成过程和所形成的文化 背景的相异导致了其在文化之一支――民族音乐的多样呈 现。早在1580年法国作家蒙田在《食人的蛮族部落》一书中 介绍了巴西里约热内卢土著民族的民歌;
1650年德国博物学 家基歇尔通过《世界音乐》一书向欧洲人展示了美洲土著的 舞蹈和音乐形式。虽然书中充满了殖民主义时期欧洲强势文 化姿态,但也算是关于世界音乐最早的记录了。历经比较音 乐学思潮的洗礼进入民族音乐学发展阶段后,世界音乐借助 日趋完善的多元文化理论和日益强大的大众媒介的强势传 播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并逐步凝聚成焦点。1960年美国威斯 礼安大学首开了世界音乐课程;
1980年世界音乐样品出现在 国际音乐展销会上引起了学者的关注;
1990年 《BachToAfrica》将古典音乐与非洲民族音乐进行了融合性 尝试,取得了成功;
2000年后,相继由日本和中国等国的多 位作曲家在世界音乐领域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如喜多郎和马 友友合作的《NewSilkRoad》、谭盾的《Map》等。这些有益 的探索不仅突现了世界音乐外延的多元发展的特性,而且也 将世界音乐观念的多样性、功能的多样性、音乐组织结构的 多样性、音乐文化环境的多样性、民族乐器的多样性等特点 也逐一呈现。3.世界多元音乐文化潮流形成 多元文化主义的不同派别在不同社会、不同地区、不同 领域的论争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多元文化理论架构逐步形 成,多元文化理论在艺术领域的渗入为世界多元音乐文化潮 流的形成扫除了藩篱。世界音乐领域的多元理论也逐步建立 起来。从世界音乐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 论:多元文化理论为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悄然兴起奠定了理 论基石,正是文化的多元发展理论佐证了世界音乐多样性的 客观事实。三、中国汉族音乐中心论的完结――世界多元音 乐文化发展的个案我们可以把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作为讨 论议题的个案之一进行研究。纵观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由 于历代帝王中汉人居多,且胡人为帝亦离不开启用汉人为官 来管理庞大的汉族种群,所以官修音乐历史实际上多为汉族 音乐发展的历史,所载少数民族的音乐少且不详。导致近现 代以修习前人古籍实现传承文化之目的的学者极易萌生大 汉族主义的观念。这是历史上产生音乐文化一元论的始作俑。

音乐文化一元论一方面刺激了汉族音乐文化的繁荣,另一方 面也为若隐若现的多元化积蓄力量。元、明、清三朝由于各 民族进一步融合使音乐文化的多元化成为客观存在的事实。

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为音乐文化多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 力;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彻底完结了大汉族中心论,艺术 领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

早在1938年,刘咸之就完成了《海南黎人口琴之研究》一文;
1942年,黄友棣写就了《连阳瑶人的音乐》,这两篇 早期文献标志着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萌芽,1980年, “南京会议”确立了民族音乐学学科地位,使少数民族音乐 研究实现了从创建向拓展的转型。1984年在贵阳举办了“首 届少数民族音乐学术研讨会”,后以两年或三年为周期分别 在北京、黑龙江、云南、内蒙古、辽宁、广西、贵州、新疆 等地如期举行。每次研讨会均有研究成果结集出版。应该说,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音乐文化发展已经走出了汉族中心 论的阴霾,踏上了多元文化发展的康庄大道。30年的改革开 放不仅使中国实现了经济的腾飞,而且使中华文化踏上了伟 大的复兴之旅。由56个民族共同谱就的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 特色的中国音乐文化在国内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多元化发 展趋势,既有处于主流地位的中国民族音乐,也有俗乐性质 的中国流行音乐,还有外来的欧美古典音乐。作为世界多元 音乐文化大家族的一员――中国多元音乐文化也跨过开放 之门实现了于国门之外的世界他族音乐的融合。

结语 不难预测,21世纪将是世界多元音乐繁荣发展的时期。

但如何在文化全球化中保持自身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立性? 如何规避多元文化观的两种威胁――“音乐文化孤岛主义” 和“音乐文化消亡主义”?我们的音乐教育应该教会孩子树 立什么样的音乐观?这都是需要我们严肃思考、谨慎作答的 问题。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