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端午节 > 把字句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对外汉语教学把字句

把字句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对外汉语教学把字句

来源:端午节 时间:2019-11-27 07:50:40 点击:

把字句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把字句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一、引言 汉语“把”字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句型,也是对外汉语 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约3万字的语料里,“把”字句153例, 远远高于“被”字句的36例(裴春艳,2007)。研究“把” 字句,必须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三方面分析。从语法形式上 看,“把”为介词,它引导的介词短语出现在动词前。从语 义特征看,“把”所引导的名词短语,主要是受事;
“把” 前边的主语,一般是施事。从语用功能看,“把”字句具有 与其他句式不同的特殊功能,主要有信息功能、人际功能和 语篇衔接功能。本文首先介绍“把”字句的语法结构、语义 特征和语用功能,然后探讨“把”字句在对印尼的汉语教学 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就“把”字句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二、“把”字句的句法特征 从形式上看,“把”为介词,其引导的介词短语出现在 动词前,如“(他)把书拿来”等。(1)a.他把书拿来了。

b.?把书他拿来了。c.*他拿来了把书。d.*他把书拿。e.他 拿来了书。.他把书放在桌子上。他放在桌子上书。例(1) a中,“把”连同其宾语“书”出现在动词前,动词后有补 语“来了”,合法。例(1)b中,“把书”出现在主语“他” 前,不妥。例(1)c中,“把书”出现在动词“拿来了”后 边,不合语法。例(1)d中,动词“拿”后面没有补语,句 子也不合语法。例(1)a中也有主谓宾形式,如例(1)e“他拿来了书”。但是,有些语法形式,如宾语后边有补语时, 必须使用“把”字句。(吕叔湘,1991)崔希亮(1995)经 过统计,认为典型的“把”字句的VP具有述补结构或含有述 补结构,数量多达86%。金立鑫(1997)称之为句法上的“强 制因素”。例(1)“他把书放在桌子上”就比例(1)g“他 放在桌子上书”好。当然,补语越复杂,就越有可能用“把” 字句。总之,“把”字句的句法结构就是:“把”短语在动 词前,而且动词后有补语,主语不能用在“把”短语和动词 之间。

三、“把”字句的语义关系 “把”引导的名词短语一般为受事,放在动词前。但邵 敬敏、赵春利(2005)认为,除了受事例(2)a以外,“把” 的宾语还可以是工具和材料等其他语义成分。(2)a.他把 书拿来了。(受事)b.他把牙齿吃坏了。(工具)c.他把矿 泉水都浇了花。(材料)d.他把墙壁涂满了颜料。(处所) e.他把我吵醒了。(直接影响对象).帮人抢老婆,结果把 自己抢进了监狱。(间接影响对象)例(2)a中,“把”的 宾语“书”是受事。按照邵敬敏和赵春利(2005)的看法, 例(2)b中“把”的宾语“牙齿”是工具,例(2)c的“矿 泉水”是材料,例(2)d中“墙壁”是处所,例(2)e中“我” 是直接影响对象,例(2)中“自己”是间接影响对象。但 是例(2)b~(2)各例,并不能否定“把”的宾语是受事。

首先,正如崔希亮所说,“把”字句表示“把”的宾语“在某一行动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或将要发生的变化”,而例 (2)中各句“把”的宾语都符合崔希亮的定义。其次,如 果将受事的定义扩大一些,即受事指受到动词影响而发生变 化的事物,那么就可以将例(2)各句“把”的宾语都看作 受事,至少是“非典型受事”。总之,从语义上看,“把” 的宾语是句子中表示受事的名词短语。动词表示引起受事发 生变化的动作和行为,补语是受事变化的结果。

四、“把”字句的语用功能 有些语法形式,既可以用“把”字句,也可以用其他句 型,如“他把饭吃了”和“他吃了饭”“他把书拿进来”和 “他拿进来书”等等。两者的差异,主要在语用功能上。语 用功能包括信息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Halliday, 1994)“把”字句的信息功能,是一般将后面的宾语标记为 有定(definite),就是说话者假定听话者已知的信息。人 际功能,是该句可以表示强调,以引起听话者注意。语篇衔 接功能,是指该句的语序具有承接上文、启发下文的功能。

“把”字句的信息功能体现在将“把”宾语标记为旧信息, 而将动词后的补语标记为新信息上。崔希亮认为“把”字句 的“语义焦点”落在动词短语上。赵宏(2005)总结了“把” 字句的三个语用意义:“把”字宾语的被动性、次话题性、 改变句尾焦点性及致果致态性,后两项也是在讲“把”字句 标记新旧信息的功能。邵敬敏、赵春利(2005)认为,“把” 是焦点标记、前置标记,凸显动作对事物的“主动性影响”。其实,以上学者都在强调“把”字句的信息功能。“把”字 句的“强调”功能导致其独特的人际功能。因为“把”字句 具有强调功能,提醒对方注意,所以“把”字句听起来不太 客气。如“请把窗户打开”就比“请打开窗户”更直截了当, 更不客气。“把”字句的衔接功能体现在承接上文和引出下 文两个方面。吕叔湘(1991)提到,“把”后的名词短语是 “已知的,或见于上文,或可以意会”。金立鑫(1997)指 出,“后续句的底层宾语如果与前接句的宾语同指,后续句 倾向于使用‘把’字结构。”常敬宇(2001)也突破过去囿 于句子的语义分析,而将宾语的位置与语境联系起来,提高 了解释力。如:“把那本书拿出来”一句的语用意义是“用 ‘把’字强调对那本书的处置,即快把那本书拿出来,含有 亟待看那本书的语气”。可能的语境是例(3)。(3)A:
那本书你不是买到了吗?快把那本书拿出来,让我先睹为 快!B:好,那就先给你看吧!(B把书拿出来给A)。我们 可以用例(4)的具体语篇,说明“把”字句的宾语一般与 语境和上文词语有一定关联。(孙海霞,2006)(4)a.想 到这里,鸿渐顿足大笑,把天空月亮当作张小姐,向她挥手 作别。(钱钟书《围城》)b.凤霞站在家珍旁边,我把她往 屋里推得时候,她不好意思地扭头看家珍,家珍笑着挥手让 她进去,她这才进了茅屋。(余华《活着》)c.我算定他不 敢写那封信!他是个小人,他不会把一张追求学生的字据落 在我手里。(琼瑶《窗外》)d.四十多年前,我爹常在这里走来走去,他穿着一身黑颜色的绸衣,总是把双手背在身后, 他出门时常对我娘说:“我到自己的地上去走走。”(余华 《活着》)例(4)a中,“把”的宾语“天空”和“月亮” 是语境中独一无二的事物。例(4)b中,“把”的宾语“她” 与上文的主语“凤霞”同指。例(4)c中,“把”的宾语“字 据”与上文宾语“那封信”同指。例(4)d中,“把”的宾 语“双手”与上文的主语“我爹”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此 外,“把”字句还有引出下文的功能,如例(5)a和例(5) b使用“把”字句,都与下文有关。(5)a.猎人捕到一只很 小很小的鸟。小鸟突然说话了:“你捉我没有用!吃我吧, 太小了!倒不如把我放了,我能帮你做国王呢!”b.有一个 民族,他们居住的地方离太阳太远了,总是刚见到太阳从东 方升起,还没把大地照暖,很快就落到西边去了。例(5)a 中,选择“把我放了”,而不是“放了我”,一个原因是跟 下文的“我能帮你做国王呢”相联系。例(5)b中,“把大 地照暖”,突出了“暖”,以与下文的“落到西边了”形成 对照。

五、“把”字句的教学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一般出现在一年级第二学 期。这时,学生已经掌握了汉语的基本句法,学习过动词加 “了”和趋向补语“过来”等结构。但是,由于印尼语没有 类似结构,学生感觉“把”字句较难掌握,会造出一些错误 或者不合适的句子(陈延河,2002)。下面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将印尼学生使用“把”字句的偏误分为三类:
语法错误、语义怪诞和语用欠妥。

(一)语法错误学生造出的错句,最多是错在语法上, 主要是该用而没有用“把”字句,如例(6)。(6)a.*他 洗衣服干净了。(陈延河,2002)b.*你不要扔我衣服在地 上。(陈延河,2002)c.*我吃饭的时候我放我的书包在我 的身边儿。(徐富平,2005)d.*有些朋友放她的东西在桌 子上,她们先放她的包然后放外衣在上面。(徐富平,2005) e.什么地方都很美丽。路易丝拍照这里的景色很多很多。

(学生作文)例(6)各句的共同错误,是在动词后边出现 了两个成分。所以,都可以用“把”字句修改。如例(6)a 可以改为“他把衣服洗干净了”。例(6)b可以改为“你不 要把我的衣服扔在地下”。例(6)c可以改为“把书包放在 身边”,例(6)d可以改为“有些朋友把她的东西放在桌子 上,”,例(6)e可以改为“把这里的景色拍了很多照片”。

(二)语义怪诞语义怪诞,指“把”宾语的语义成分有 误,或者句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有误,如例(7)。(7) a.我常常把晚饭吃在饭店里。(杨继洲,2007)b.走下山的 路很长,他没有够时间下去,于是对卖礼品的人问:有没有 近一点的路。她说:没有,如果你要快地到停车场,只好把 吉普车坐下去。(学生作文)例(7)a,单纯从句法结构看 没有问题,但是“在饭店里”是动作发生的地点,不是动作 的结果,所以该句从语义上看不合法。例(7)b中,“吉普车”是“下去”动作的工具,不是动作的受事,所以不能成 为“把”的宾语。前面例(2)b的“把牙齿”可以,是因为 “牙齿”是“吃坏”的受事。

(三)语用欠妥有些句子不好,不是因为语法错误或者 语义怪诞,而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不合适。这主要体现在误用 和该用不用。下面例(8)是学生作文中误用“把”字句的 例子,例(9)是该用“把”而没用的例子。(8)a.林先生 想快点逃走,但是那个“秤”先生把他的衣服揪了起来。这 时,林先生觉对(得)跑不了了。一直追着林先生的人也到 了林先生被挡住的地方。最后,林先生卖(买)了那件礼服, 也给那位“秤”先生交款。回到家,林先生觉得非常累。跑 了很久,还要把一件贵的礼服买下来。真是倒霉的日子呀! b.那位老板就介绍很多衬衫。小伙子看了又很感兴趣,想买 一件衬衫。那位老板就让这小伙子试一下,看合适不合适。

他就把这件衬衫试了。他一边试穿,老板一边一直说好。例 (8)a中提到“林先生”,接着用“他的衣服”,所指是清 楚的,可以当“把”的宾语。但是,“他的衣服”并没有在 下文继续讨论,所以“把”字句在这里不合适,不如直接说 “揪住他的衣服”。例(8)a的第二个“把”字句“把一件 贵的礼服买下来”,其中的“礼服”虽然在上文提到,但是 “贵”却是新信息,另外下文也没有继续讨论“礼服”。故 可改为“还买了一件贵的礼服”。例(8)b的上文只泛指“一 件衬衫”,并未提及“这件衬衫”,故下文用“把这件衬衫试了”显得太突然。可以改为“试了一件”。(9)a.我清 楚看了那些字。(我把那些字看清楚了。/那些字我看清楚 了。)(陈延河,2002)b.到了市场她看中国的东西很便宜。

那时候她就随便花钱,花了很多。后来她刚在银行换的钱都 完了。(学生作文)例(9)a中,“清楚看了”应为“清楚 地看了”,与“看清楚了”语义上差别不大,但是在语用功 能上很不相同。“清楚地看了”,没有强调“清楚”这一结 果。如果改为“把”字句,将“看清楚了”放在句尾,就可 以强调这一结果。例(9)b的语法和语义也没有问题,但是 如果改为“把刚在银行换的钱都花完了”,将旧信息“刚在 银行换的钱”放在动词前,就可以突出动词后的新信息“花 完了”。

六、“把”字句教学的建议 “把”字句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有的教科书 没有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全面地讲解“把”字句, 如培养对外汉语教师的教科书只涉及“把”字句的语法和语 义,而很少涉及语用(杨继洲,2007;
孔德金,2005);
学 生使用的教科书则根本不涉及“把”字句的语用(李晓琪, 2005)。另外,练习“把”字句,一般采用转换句型、填空 和单句翻译等方法。这样脱离语境的练习,虽然可以造出正 确的句子,但是在实际写作和翻译中还会出现误用的情况。

“把”字句的教学,需要从三方面考虑:一是讲解要清楚和 全面,二是练习要有上下文,三是注意与学生的母语进行对比。首先,“把”字句的讲解要结合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 方面,使学生对“把”字句(以及其他句型)有比较全面的 认识。具体说来,就是要讲清楚“把”字句在句法结构上需 要补语,在语义上“把”的宾语一般是受事,在语用上具有 独特的信息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衔接功能。在制作练习的 时候,要给出使用“把”字句的语境,帮助学生认识“把” 字句的信息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同时,可以联系学 生的母语讲解“把”字句的特点。如英语定冠词“the”和 被动语态的语用功能,印尼语的有定标记“ini、itu”和 “di-”被动语态的语用功能,都具有与“把”字句类似的 语用功能,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把”字句。要指导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细心观察和模仿汉语母语使用者的用法,提高自 己正确理解和使用“把”字句的能力。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