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端午节 > 【历史个性化学习培养之策】

【历史个性化学习培养之策】

来源:端午节 时间:2019-11-13 09:04:53 点击:

历史个性化学习培养之策

历史个性化学习培养之策 历史个性化学习培养之策范文 没有个性,就没有鲜活的人的发展,就没有创造人才的 呈现。新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 力的”。

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的《画说教育》里有这样一幅漫画: 一个表情冷漠的人,在支起的木板上,用同一个模子,一个 接一个地制造“泥人”,千人一面原来出自同一个模子,没 有棱角,没有个性,没有自己的思想。这则漫画一直给我很 大的感触,漫画大师逝去几十载,但漫画意义犹存,对照我 们如今的学校教育,值得深深的反思。

在第六届“江苏中小学校长国际论坛”上,近300名国 内外教育专家围绕中心议题“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学校生 态建设”,畅谈“个性化教育”。江苏省教育厅沈健厅长认 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就是学生发现发展自己的个性,成为一 个完善的人的过程。因此,个性化学习不仅是一种基于学生 个性的学习模式或方法,还是一种以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发展 为目的的教育哲学。那么,作为基层一线历史教师在教育实 践中应该如何渗透这种“教育哲学”,如何在生态校园建设 中,加强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呢? 一、师生民主平等,创设和谐校园 充分的尊重、热爱学生,是拉近师生距离的关键,是促 进学生个胜化学习的重要前提。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发学生个性潜能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营造一个 气氛融洽的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良好校园软环境,让学生 拥有独立的空间。

历史教师要“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把“微笑带进课 堂”,让学生在微笑中生活,在微笑中学习,在微笑中合作 探究,使学生在微笑中得到了自尊,也找到了自信。在新课 程的实践中,教师要改变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 角色,要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心贴心的交流,通过幽 默,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使课堂形成民主,宽松,和谐 愉悦的氛围。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交 流对话的合作伙伴,参与学生的讨论,倾听学生的发言,走 进学生的心灵,敢于让学生给自己提出不同的意见,激励学 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走上“舞台”,当好 “演员”,鼓励学生当好“主角”,教师当好“导演”。因 为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是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 基础。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教师应细心观察,善于 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每一位学生都寄予合理的期望, 并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鼓励,使学生体验到作为人的尊严和幸 福感。通过环境和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学校中主动学习, 学生主动性一旦发挥出来,学生的学习就向个性化迈了一大 步。

二、关注过程评价,形成激励机制 学生个性化学习离不开历史教师评价的多元化。在评价内容上要把历史学科课程标准、三维目标尽可能地纳人到评 价体系中。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 的评价,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 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学 生发挥潜能,建立自尊、自信、自强,且持续发展的心理状 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的结果是静态的,而教学的过程却是动态的。只有 致力于动态的过程评价,才能真正有效地调控学生的学习行 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所以,我们不仅要注重结果, 更要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历史教师要确立成长比成功 更重要,成人比成功更重要的教育观。要促进评价对象的转 变与发展,一定要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 来,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开学初,教师可 准备一本学生发展记录本,随时同步记录学生各时期表现, 这样做,不仅能给予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还能清晰、全面 的记录下个体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这对于以发展的眼光来客 观评价个体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挖掘乡史资源,深化课程建设 个性化教育体现在历史课堂上,其重要前提是学校课程 设置的改革。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 质。有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开辟历史第二课堂,注重历史 与现实生活的密切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 力,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新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 的”。笔者学校地处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镇千灯,是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百戏之祖”昆曲发源地,也是伟大思 想家顾炎武先生的故里,历代人文荟萃,历史遗存颇多。笔 者在教学中也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玩”中学历史, 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拓宽课程内容,开辟第二课堂,打通由 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渠道。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与感受走入课 堂,又带着课堂上的各种收获与感悟走向社会。如:学完((远 古人群》后,带领学生去实地探访古镇良诸文化遗址―少卿 山以及秦望山等遗址;复习古代经济史时,带学生去参观古 镇余氏典当行,又带着学生去考察千灯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 范园、昆山农业文化展览馆;学完近代史戊戌变法、辛亥革 命等仁人志士的爱国之举时,又带领学生去古镇的全国爱国 主义教育基地―顾炎武故居参观学习,零距离感触“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给家乡学子带来的责任感。

“个胜化学习目标越清晰,学习动力越持久。”在家乡 古镇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当历史的风貌尽可能原汁原味 的呈现给学生时,这些“自己会说话”的课程资源给学生带 来临场感和真实感。乡土历史的乡情性、亲切感,更利于帮 助学生感受历史的真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学生 纷纷感悟到,历史其实并不遥远,只要加以体验,历史就在 眼前。潜移默化中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得到逐步培养。

四、尊重个性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古就有“因材而施教”一说沿袭至今,但当前仍有不少 学校采取统一教育目标、统一教育内容、统一组织安排、统 一考试评价的“整齐划一”的管理模式,严重影响学生个性 化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新课程观认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有它特 殊性的一面,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

同时特殊性也意味着差异性,学生间的差异客观存在。不同 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 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也就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内 容、任务的学习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 不同。教师在作业布置中也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变单 一性作业为多层次性作业。如果历史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 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在同样的时间内,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 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 学习水平和质量,就必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 生“吃不了”,有的学生根本不知从何“人口”。因此,教 师布置作业就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 方法,因班而异,因人而异。个性化的分层布置,使不同层 次的学生都会满意,都能有不同的收获和提高。

五、寻找活水源头,促进教师成长 学校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 是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专业成长。如果说 教师每天的课堂教学是无效的,那么学生怎么能够成长、成人、成才?只有以老师的成长才能够带动和换取学生的成长, 在这根成功的链条上最核心的因素还是教师素质。

教育界长期流传着一句名言,“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 得有一桶水”,这句话旨在鼓励教师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 高教学水平。但是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随 着教育观念的更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提出,作为新课 程标准具体实施者的教师素质就成为新课程理念能否真正 贯彻执行的关键因素,这句话的内涵还应该有所丰富和发展。

全面提升教师的素质,必须实现从“一桶水”到“一条河” 的转变,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这是时代尤其对 我们历史教师的渴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 来。”在知识经济大潮汹涌澎湃,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时代, 仅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任何一个非常优秀的教师迟早也会 落伍。那时你的那“一条河流”很可能成为误人子弟的死水、 腐水。学习不单纯是一件有始有终的事情,而是一个持续不 断的过程。我们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 赞美教师的探索精神和崇高风范,但我们不能坐等“春蚕丝 尽”和“蜡烛泪干”,我们要学会和学生一起成长和创造, 我们要做“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只有 引人新知识,剔除旧知识,成为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 才能不仅使教师的知识,也能使教师的精神,始终保持一种 鲜活性和前瞻性,始终紧跟时代的步伐,这样教育出来的学 生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今天不生活在未来,明天将会生活在过去”。一个现代教师不应拿昨天的经验来禁锢 自己,而要用明天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与时俱进,开 拓创新。

学生个性化学习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具体化。只有人 人有选择、人人有个性,才会实现人人都优秀。要培养学生 个性化学习能力,生态校园建设中必须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 引导学生个性学习、引领学生个性成长。只有在历史教学中 将学生看作是活生生的人,给他们提供广阔自由的发挥空间, 学生的历史个性化学习能力才能顺利得到实现,学生的个性 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