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春节 > 人格构建【学生人格构建探析】

人格构建【学生人格构建探析】

来源:春节 时间:2019-11-20 08:20:16 点击:

学生人格构建探析

学生人格构建探析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培养高职大学生职业 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同时,高职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成 为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高职大学生大多因为达不到本科高校 录取标准被高职院校录取,高职大学生被看成比本科院校的 学生低一个层次,高职生也认为自己不如本科高校的大学生, 上职业院校是高考失败的无奈选择,而非积极主动的选择。

同时,很多高职大学生是低学业成就者,学业自我效能感低, 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 信程度的评价不高,这些心理状况会左右学生的情绪和学习、 生活,影响学生健康地成长和发展,也影响着高职教育人才 培养质量的提高。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积极教育,是以学生 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增加学生的积极体验, 以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为最终目标而开展实施的。教育的意 义并不只是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教育更主要的应是寻找 并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激发其利用自身内在的积极力 量和优秀品质,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生活。

由此,高职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是高职教育的一项 重要使命,本文以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人格理论为基点,探讨 构建高职大学生积极人格的策略和途径。

一、积极人格的内涵及实现路径 积极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积极心理学的 人格理论主要观点为:提倡研究积极人格特质,强调人格形成过程中各因素的交互作用,强调人的能力和潜力在人格形 成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对人格的分析研究唤起心理学对积极 力量的关注,并以这种积极力量帮助所有人形成积极的人生 态度。积极心理学把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和培养个体的自尊 作为培养个体积极人格(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格)的最主要 途径。塞里格曼以解释风格为标准把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 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会认为失败和挫 折是暂时的,是由外部原因和特定的情景事件引起的,会随 着此时此地的变迁而消失,而成功和成就是自我的内在原因 所致,而且是长期的,并会泛化到自己的其他活动中去;
悲 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则会把失败和挫折归咎于长期或永久的 原因,是由自己内在的原因引起的,会影响到所做的其他事, 而成功是因为外在原因,是暂时现象,只限于此情此景。乐 观型解释风格容易使人形成积极人格,而悲观型解释风格容 易形成压抑、焦虑等心理问题。乐观型解释风格人格的培养 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对过去进行积极的解释,在挫折或困境中 寻找积极的意义,把握现在,重塑自我认知体系,建立自信 和自尊,拥有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

二、高职大学生积极人格构建路径 积极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既有内在的个体因素,也有外 在的教师教育风格、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学校、社会等因素, 内外因素的整合和转化成为积极人格形成的心理动力。本文 基于积极人格理论与实现路径,提出高职大学生积极人格构建路径模型(见下图)。

(一)学生层面:构建积极的自我认知,重塑学业自我 效能感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之一是提倡对个体具有的问题 要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其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主张从 两个方面寻求问题的积极意义,一是多方面探寻产生问题的 根本原因,二是从问题本身去获得积极的体验。对高职大学 生而言,积极人格构建通过以下途径。

1.调整并构建积极的自我认知。虽然身在职业院校,但 很多高职大学生对高职教育的培养对象和高职教育的特点 并不了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类智 能是多元的,个体身上独立存在着与特定认知领域或知识范 围相联系的七种智能。个体由此组成的智能结构并因此而呈 现的智能类型是不同的,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职业教育的实 践表明,职业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的根本差别不是智 力水平的高低,而是智力类型的不同,智力类型与智能结构 的不同,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就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指向。对 此,高职大学生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于过去也许并不十 分满意,但应该正确地理解过去,从过去的经历中寻找到积 极意义,重新审视以往的自我认知,注入积极力量,不仅包 括某些人格特征,还包括在正确的时间能正确地运用自己的 各种资源和技能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或解决所面临困难的能 力,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和修正自我认知体系,构建起积极的自我认知体系。

2.重塑学业自我效能感。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揭示的 道理,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有的智力类型比较容易接受概念、 定义、符号、数字、编码等抽象的逻辑,有的则偏重于接受 影像、语言、动作、模仿等具象的形式。高职大学生大多数 人不喜欢接受抽象逻辑系统,而容易接受形象思维方式,他 们的直观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学习中以感性认识、行动 把握为主,不善于对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进行逻辑推理, 能较快获取经验性和策略性知识。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以就业 为导向,学生多数是学习以技术或职业操作为主的职业课程, 不以学科课程的理论知识教学为重点,突出实践性的操作技 能,这恰好与高职学生的智力类型特征相吻合。高职院校基 于工作体系进行课程开发,在教学模式设计上,以学生为主 体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师从传统的教 学主角变成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辅导者、主持人和学习伙 伴;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 角色扮演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 效果和效率。这些为重塑高职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提 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二)教师层面:改变教学风格,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 培养学生的自尊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把大学阶段称为“人格重建”期, 如何培养学生建立对现在的积极体验,构建积极人格,是摆在学校和教师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因为只有人固有的积极力 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的消极方面才能被消除或抑制。引 导高职生建立对现在的积极情绪体验有以下途径。

1.改变教学风格,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的培 养要以增加个体的心理享受类积极体验为核心。心理享受是 积极体验的一种形式,它是因个体全身心地投入活动,并在 活动中能充分发挥自我的积极力量时而产生的一种体验。高 等职业院校的教师要根据高职学生的智力类型特点,充分考 虑到深受互联网影响的90后的学习特点,研究教学方法,改 进教学风格,提倡基于行动导向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自 己动手的实践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教师要热 爱学生,研究学生,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相信学生具有潜力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比如,笔 者在学期末的实训课上,引入斯坦福大学“5元创业”活动 案例,鼓励学生运用创新的方法,学会整合利用有限的资源 实现目标,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后学生们用部分劳动 所得购买生活和学习用品,看望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学生 们在整个活动中全身心地投入,并充分发挥了自我的积极力 量,这在无形中增进了学生们的积极体验。高职院以培养学 生职业能力为着眼点和落脚点,而积极的心理体验更有利于 他们的成长和幸福感的产生。

2.培养学生形成高自尊。高自尊是积极心理学范畴内的 特定概念,是指个体具有良好的自尊,能自己管理、指导和监督自己,能有效地应对生活中出现的种种挑战和各种问题, 相信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价值和意义,能坦然接受别人的尊 重和期待,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心理幸福和心理健康(Branden, 1994),受早期教育消极因素积累及失败经历的影响,一些 高职大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产生新的心理困扰,主要表现 有:部分高职生对自己如何度过大学阶段,今后如何发展, 非常茫然,不知何去何从,学习动力不足;
有的认为自己选 错了学校,选错了专业,学习没有兴趣,参加活动也没兴趣;

有的学生功利化思想严重,认为读书无用,就是来混日子的, 这些心理困扰对高职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极为不利。要培 养学生形成高自尊,首先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咨询指导,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学 会自我适应和调节;
其次可以开展心理素质方面的拓展训练 活动,锻炼其意志品质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其积极主动 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还可以推广感恩教育和赏识教育,让学 生有一颗感恩父母、感恩生命、感恩社会的心,让学生看到 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三)学校层面: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校园环境,提 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地位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根据高职大学生的智能结 构和智能类型,采取适合的培养模式,来发现人的价值、发 掘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而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校园 氛围和环境是实现这一任务的重要途径。包括组织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激发大学生的社会 责任感;
大力发展学生社团,鼓励和支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 践活动,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发现特长展示自我,从而体验到 成功的快乐。同时,高职院校要积极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重视内涵建设,切实提高办学质量,进一步加强与产业部门 的合作,深入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校企零 距离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自我发展的机会, 提升高职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促进人们对高职教育观念的 改变,使学生也切实感受到接受高职教育是有利于自身发展 的一种正确选择。

(四)家庭和社会层面:接纳多元化的成长和成功模式,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高职教育 近些年,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迅速发展,高职教育在我 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高职院校的就业优势 明显。但是,家庭和社会对高职教育和高职大学生还是存在 一些偏见。从家庭角度看,许多家庭仍然希望孩子能考上本 科院校,无论哪些类型,只要是本科就行,认为高职还是低 于本科层次。即使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有些家长依然对这 一事实不满,讽刺挖苦学校和子女,引起子女的自卑和自轻。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社会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方面是传统 的读本科―――读研―――读博的路越走越窄,只有少数人 才能达成且就业质量大不如从前;
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都 能接受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结合自己的天赋和爱好,走出自己的成才之路,成才与成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人们对 成功的定义、标准和评价也逐步发生变化。孩子能开心幸福、 快乐成长是最重要的,这已成为很多家庭和家长的共识。从 社会角度看,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不高,还存在 着贬低、矮化职业教育和泛化职业教育的两种倾向。目前国 内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有1215所,招生规模313.4万, 在校生总数达到964.8万人,不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在校生总 量,高等职业教育已无可争辩地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高职院校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 人才。据麦可思公司发布的2010《就业蓝皮书》显示,高职 高专毕业生在半年后的就业率和月薪增长强于本科,在一定 程度上肯定了高职高专院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改革 的成功定位,更凸现了中国高职高专教育建设的巨大进步。

所以,家庭和社会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高职教育,鼓励和扶 持高职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对高职大学生而言,掌握一门职业技能为其就业和创业 奠定基础,拥有积极的人格将影响其一生的生活和幸福。高 职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需要学生个体、教师、学校、家庭 和社会在五个层面形成合力,充分挖掘和激发高职大学生的 积极潜质和积极力量,促进高职大学生健康发展和人格成长。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