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租赁合同 > 人职匹配理论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人职匹配理论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来源:租赁合同 时间:2019-10-09 08:00:28 点击:

人职匹配理论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

人职匹配理论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可以运用人职匹配理论,引导大学毕 业生了解自己、了解工作,帮助大学生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 展的职业,从而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使人力资源得到合 理配置。

摘 要:
人职匹配 就业指导 大学生 一、人职匹配理论概述 人职匹配理论以个性心理学和差异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认为人的个性结构存在差异,不同个性适合不同的职业,人 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以达到人 职匹配的目的,从而满足个人需要与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 自己的潜力。最有代表性的是帕森斯的特性—因素理论和霍 兰德的个性—职业类型匹配理论。

1、美国帕森斯教授创立的特性—因素理论。该理论认 为,每一个体都具有独特的能力和特质,不同的职业岗位需 要不同特性的人,通过心理测验可以获得对个体特性的认识, 使个体找到最能体现和发挥其特性的工作。后来,美国职业 指导专家威廉逊在帕森斯的研究基础上将特性—因素理论 发展成型。这种人职匹配过程包括:①特性评价:评价测试 者的生理、心理特征、职业能力、职业兴趣等,做出综合评 价;

②职业因素分析:分析职业的各种因素,包括各类职 业内容、特点,提出对从业人员的要求;
③个人特性与职业因素的匹配:根据个人特性评价与社会职业分析结果,进行 选择,从而达到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

2、美国霍兰德创立的个性—职业理论。霍兰德将人格 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并将它们和环境、职业类型进行了匹配。

他提出了四种假设: ①大多数人的个性可以根据其心理素质 和择业倾向划分为六种类型:现实型、学者型、艺术型、社 会型、事业型和传统型,而每一特定类型个性的人所感兴趣 的职业类型不同;

②职业类型也可以划分为上述六种类型;

③人们都在寻求适宜的职业岗位,以充分发挥其才能和积极 性,实现人生价值;
④个体的个性和所处的环境之间的相互 作用决定了人的行为。霍兰德及其助手通过多年研究,制定 了两种类型测定工具,一种为职业偏爱记录,简称VPI;
另 一种为自我指导探索,简称SDS。基于VPI和SDS两个量表的 测量,得出人们适应的职业类型。类型测定后,与被测定者 的人格类型相对应的有一系列具体的可供选择的职业。

二、人职匹配的内容 人职匹配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职业兴趣与职业的匹 配;
性格与职业的匹配;
气质与职业的匹配;
能力与职业的 匹配。

1、职业兴趣与职业的匹配 职业兴趣是一个人进行某种职业活动的心理倾向。职业 兴趣对职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兴趣是职业 选择的重要依据,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②兴趣可以增强职业的适应性,能使人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 感到疲劳;
③兴趣会影响工作的满意度和稳定性。因此,对 自己的职业兴趣类型进行正确的评估,有助于预测或帮助自 己进行职业选择。

2、性格与职业的匹配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 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的的性格一旦 形成,便具有了一定的稳定性。一个人的性格对自己的事业 能否成功具有重大影响。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 荣格根据人的心理能量倾向不同,将人的性格划分为内倾型、 外倾型两种。一般来说,外向型性格类型的人,更适合从事 能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并与外界有着广泛接触的职业。

内倾型性格类型的人,比较适合从事有计划的、稳定的、不 需要与人过多交往的职业。无论是内倾型的人还是外倾型的 人,都有许多非常具体和丰富的性格特征,纯粹属于内倾型 或外倾型的人不多,大部分都属于混合型,只是存在着程度 的差别。因此,关于性格特征与职业匹配的分析,只能提供 一个大致的匹配方向。

3、气质与职业的匹配 气质是指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包括人与外界事 物接触中反映出来的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情绪 的兴奋性以及心理活动的内向性和外向性等特点。人的气质 具有先天性和稳定性,它对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活动没有决定性作用,只对我们从事的职业性质和工作效率产生影响。

所以在职业选择过程中,若能考虑到自己的气质类型而选择 与其相匹配的职业,就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长。气质并 无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每一 种气质类型都可以在部分职业中有所作为。

4、能力与职业的匹配 三、高校就业工作如何运用人职匹配理论 大学生择业是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过程,需坚持人职匹 配原则,通过对个体特性和性格特征的认识及对职业岗位的 分析,选择最能发挥自己特性、适合个人性格的理想职业。

人职匹配要求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从大学生入校时就随之启 动,使大学生增强职业意识,形成人职匹配的理念,以促进 人职匹配的完成。

1、帮助大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锚。职业锚是指当一个 人不得不做出选择时,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 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大学生如果能形成自己的职业锚, 并围绕它来选择自己的职业,就可以避免因盲目择业而造成 的职业资源和经验的浪费。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指导 大学生依据自身的才干和能力、动机和需要、态度和价值观, 对大学生未来的职业进行现实选择和准确定位。

2、帮助大学生做好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使个体的 潜能和差异性得到张扬。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了解 到了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社会环境,了解认识自身在应对未来职业要求方面的欠缺,从而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条件来 充实自己,以满足未来职业对自己的知识、综合能力以及技 能、技巧方面的需求。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在学生一入学时就 开始引导和训练,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修改和修正, 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心态。大学生就业难的部分原 因是由于学生的心态失衡。多数大学生希望选择外企、国企 和政府机关作为择业的首选单位,就业扎堆现象比较严重。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诸多心态与大学生和社会接触较少、对 社会职业发展和就业现状了解不够有一定关系。因此,高校 就业工作应通过各种渠道,创新就业指导方法和途径,让学 生了解自己的特性和社会就业现状,对企业和自己将来的职 业选择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做出正确选 择。

4、多渠道帮助学生了解企业、了解自己,学习技能。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可以通过开设讲座、心理咨询、请企业、 用人单位入校宣讲、让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等多种方式,帮 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业,认清企业和用人单位要求,形 成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确定未来最适合自己从事的职 业;
可以通过见习、实习、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积 累未来职业所需的知识、能力、技能等,增强用人单位与高 等教育的沟通,使大学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5、完善个性化的指导模式 加强个性化指导是当前对就业指导工作提出的最新要 求。人职匹配是“一对一”的关系,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 导,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学生的个性的特点, 提供因人而异的指导。个性化指导既有常规辅导也有特殊辅 导,常规辅导体现在职业生涯规划时期、招聘时期和学生实 习时期,特殊辅导是针对个别学生或个别问题进行的辅导。

后一种辅导很多时候也是一种心理教育或思想教育,可采取 各种形式开展,如面谈,电话,网络,书信等。个性化辅导 是建立在对学生有较深的了解的基础上开展的,需要就业指 导老师付出较多的时间、精力、爱心与耐心。

四、人职匹配理论的局限性 任何一种理论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许 多学者也对这种理论及其应用提出了批评,主要表现在:
1、职业种类越来越多,并且不断地发展变化,很难确 定每种具体职业所需要的个性特性,匹配最多只能局限于通 用性强的职业;

2、忽视了人适应职业的主动性和个体的可塑性,过分 地强调对个性特征的适应;

3、影响人们选择职业和适应职业的因素是复杂的,除 了个性因素外,还受社会需要、社会心理、舆论、传统观念 以及家庭状况等多方面的影响。

五、结 语综上所述,尽管人职匹配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针 对性强、方法直观、便于实施,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职业咨 询理论之一,至今仍被广泛应用。而且随着现代心理测验技 术的广泛而深入地应用,人职匹配理论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

参考文献:
1. 刘继亮,沈维宇,吴薇.大学生择业行为的影响因素 及其性别差异分析[J ].思想理论教育,2003,(10) 2. 梁艳珍,麦晓冬.人职匹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的关键[J].高职研究,2007 3. Reardon ,Lenz著.侯志瑾等译《职业生涯发展与规 划》[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叶琳琳.构建胜任特征模型,推进职业心理辅导[J]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 5. 肖鸣政.人员测评的理论与方法[M].中国劳动出版社, 2000 6. [美] 斯蒂芬·P·罗宾斯著.孙健敏等译 组织行为 学[M]. (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