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承包协议 > 幼儿教师策略【互动型课程视域下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策略初探】

幼儿教师策略【互动型课程视域下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策略初探】

来源:承包协议 时间:2019-10-08 07:52:12 点击:

互动型课程视域下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策略初探

互动型课程视域下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策略初探 纵观目前的幼儿园课程,虽然有主题活动、自主游戏等 多种形式,但教师往往以代言人的身份压制了儿童的课程声 音,着重形成固定的活动内容,呈现的还是一种静态的课程 观,忽视了课程的创造性实施过程。“十二五”开始,我们 江苏省无锡市梅村中心幼儿园就致力于“促进幼儿多样化发 展的互动型课程的实践研究”,旨在寻求一种更加适合孩子 发展的课程实践样态。[1]“互动型”课程的实施,把每 一位教师都卷入到课程探索的中间地带,教师的课程素养成 了“互动型”课程美好理念向应然实践转化的重要支撑,它 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要有开放的课 程意识,动态的课程开发、整合、实施、反思的能力,教师 与教师之间还要有一种协同合作的能力。随着我园事业的不 断发展,我们愈加认识到教师专业水平良莠不齐,互动型课 程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为此,在“互动型”课程实施过程 中,我们一方面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秉持“在 游泳中学游泳”的原则,对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了 探索。

一、理念认同,形成“儿童视角”的课程立场 教师职业实践因为专业知识的发展才可能实现专业化。

[2]要进行“互动型”课程实践,首先要学习并理解与其 相关的理论知识。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了“让课 程从儿童中走来”这一“儿童视角”的课程立场,并通过上善讲坛、“书式”生活、网络互动等多种方式帮助教师进行 “互动型”课程理念的认同。

1.上善论坛:让教师与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成为可能。

教育专家拥有丰富的专业学术知识、熟悉各项政策法规, 但在“互动型”课程的实践中,他们不再是绝对的权威,而 是为课程实践提供理论的支持,协同我们更加有效地建构课 程内容。我园定期举行的“上善论坛”,就是专家、教师平 等交流的平台,专家或娓娓道来,介绍国内外经典的课程理 念和形态;
或变身特约嘉宾,共聊“幼儿园课程开发与儿童 多样化发展”;
或基于实战,开展有效的、基于问题的教研 培训……教师多角度地与专家交流互动,更好地理解了课程 内涵,明晰了课程特质,始终获得来自理念层面的专业支持。

同时,教师也学会把幼儿园零散的经验上升为系统的观点, 以便更好地与专家交流,最终实现课程实践的自我引领。

2.“书式”生活:让教师与书本的持续对话成为习惯。

读书,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经验并创造经验;
读书,能帮 助我们发现前方,并引领我们走向前方。着眼于“互动型” 课程研究及教师自身的需要,我园持续开展基于互动型课程 的“书式生活”阅读活动。书卡是我们的新年礼物,好书是 我们的最佳奖品……书籍以各种方式走进了梅幼教师的日 常生活。我们在发动教师广泛阅读的基础上,由教科室梳理 “推荐书目”,每个阶段全园共读一本书,通过“通读一本 书”“精读一章节”“分享一段话”等层层递进式的阅读方式,在由泛到专、由粗到精的过程中,丰富教师对幼儿的理 解、对课程的认识,从而促成教师儿童观、课程观的慢慢转 身。

3.网络互动:让教师与课程参与者的碰撞成为现实。

“互动型”课程的开放和融合,对家长、社区、地方文 化等资源的需求变得尤为突出,这些都是支撑幼儿园课程内 容建构的重要力量。网络让教师与课程参与者进行隔时空的 思想碰撞、资源互助。一方面,我园向教师推荐专业学术性 的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拓宽视野,丰富学习经验,让家 长、社区等拥有课程参与的热情;
另一方面,开辟“教师之 家”互动论坛,创建QQ群、微信互动平台等,鼓励并支持课 程活动的实时分享、点评交流,让参与课程实施的每个人关 注身边的儿童与事件,并提供课程实施的最大可能。

二、项目引领,把握“课程伙伴”的关系属性 “课程伙伴”是指教师、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员等课程主 体,以幼儿发展为中心,因课程的开发、实施而连接在一起, 共同为实现课程目标而采取的合作关系。[3]在“互动型” 课程的建构中,我们通过做课程建设的典型项目,园长、课 题核心组成员等引领教师把家长、社区等资源引入课程实践, 在实施过程中学会捕捉有价值的课程生长点,共同推动课程 以更适合儿童的方式进行,从而深刻体验“课程伙伴”的关 系属性。现以我园“寻找理想中的幼儿园”为例,探讨如何 有效整合一切资源,建立“课程伙伴”关系,积聚力量推动课程发展。

1.资源分析,确定项目。

我园有着悠久的办园历史,但园舍比较陈旧,政府决定 改建园区。“幼儿园的每一处环境都是属于孩子的,要基于 孩子的需要、用孩子的力量来规划园内环境。”基于这样的 认识,我们召集行政管理者、骨干教师、家长代表等进行商 议,大家认为可以参观环境建设有亮点的幼儿园,让孩子自 己去体验;
带孩子去喜欢的游乐场、动物园,观察孩子到底 喜欢什么;
让孩子自己来设计幼儿园……于是课程项目“寻 找理想中的幼儿园”成立了,我们放眼园内外:省教科院的 专家,苏州的两所幼儿园(张家港市江帆幼儿园、吴江区金 家坝中心幼儿园),动物园的管理人员,中1、中2、大1、 大2班的孩子及家长代表,有美术创意特长的教师等等,都 是此项目的有利资源。

2.实时引导,典型引路。

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孩子们走进了张家港市江帆幼儿 园,并很快融入其专用活动室、走廊游戏区域、楼顶的瞭望 台等园所设施中,并进行自主设计、自主游戏。在吴江区金 家坝幼儿园,孩子们进入小豆丁农场制作干菜饼、捉泥鳅, 给小羊喂草,跟小兔子聊天,欣赏孔雀开屏,在果树间穿行 ……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活动中,我们引导教师观察孩子们聚焦的游戏点,记录 游戏时的所言所行并及时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们建议家长马上跟孩子沟通,记录孩子们此行的真实感受;
同时我们及 时与上述两园的园长交流,了解他们环境创设的初衷……在 各项课程活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家长都深刻感受 到:开放、生态、自主才是孩子们最爱的环境,体验、经历、 创造才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方式。

3.回顾分析,把握特征。

课程项目实施告一段落后,教师及时梳理此项目的实施 路径:基于幼儿园改造的现实问题,整合家长、专家及其他 幼儿园等的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课程活动,让孩子的交往、 探索、创意等能力在课程实践中获得提升。首先,要求教师 基于现实问题来规划课程活动的方向,通过讨论、交流,共 同谋划课程内容的发展前景,预设可利用的人、事、物,构 建共享的、丰富的、包容的资源库;
其次,在一个个连续的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倾听孩子、家长及其他课程主体的声音, 用专业的眼光去整合孩子的灵动、家长的视角、其他人的智 慧,从而实现我们预设的课程目标。

三、多样研修,掌握“动态把握”的牵引工具 “互动型”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等诸要素之间,也 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着对话与调适,呈现的是诸要素的动态变 化。[4]我们探索多样研修方式,有效地将教师的个体实 践智慧相互分享、碰撞、点燃,从而掌握善于观察分析、有 效交流对话、适时调整推动的能力,即形成“本质看”“用 心说”“智慧做”的课程眼光。1.“链式”沙龙。

“互动型”课程实施中,我们每月定期开展一次集中研 讨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展示活动。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 一旦开启会不断反应,在物理学上称之为“链式反应”。在 课程实施中,某一个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独立的现象, 背后必然是一系列的问题串,“链式”沙龙就是由此产生的 一种新型研究方式。以“问”引“答”,以“问”促“疑”, 以“问”导“思”,初步建立了互动性、研讨性、学术性较 强的“链式”沙龙氛围。比如,在阳刚助学课程的开发研究 中,爸爸们在教师的鼓励下纷纷走进了幼儿园,“爸爸”— “助教”—“嘉宾”—“玩伴”—“教师”等角色产生了连 锁反应。透过爸爸角色的蜕变,我们看到了教师课程观的变 革:“爸爸”是一种课程的资源,是互动型课程开发的重要 伙伴,这都是“链式”沙龙带来的改变。

2.“微格”教研。

微格教研中的“微”指局部,“格”指录像定格。通过 “微格”教研,教师之间经历的是一种多向的合作、对话、 探究的互动研讨过程,有利于聚焦教师的课堂行为,发展教 师课堂互动能力,提升课程实施能力。比如领域活动中,我 们围绕“如何提供层次性材料,满足不同幼儿发展需要”这 一局部录像进行“微”视点研讨。观察前,不同的教师也有 不同的“微”视点:教师提供了哪些具有层次差异的材料? 材料选择时教师提出什么要求?孩子选择材料时出现了哪些状况?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不同教师围绕不同的现象观 察、分析。微视点注重研讨的实效性与价值性,实现了研究 内容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目的。

3.故事分享。

故事分享就是教师围绕孩子在课程活动的各种有意义 的事件或场景,以讲故事的方式在教研过程中进行叙述,然 后组员们共同分析故事背后的教育价值,分析儿童学习的可 能性,寻找与之相匹配的教育教学行为的优化途径。它将教 师的视线聚焦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在重构有意义、有价值、 有实效的事件中让教师集体参与、共同反思、深度研讨,从 而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它是一种以“课程故事”为载体, 有聚焦、有参与、重开放的教研模式。

在故事的分享中,大家直观感受了幼儿在课程活动中与 各元素间的互动行为,在同伴引领下,分析孩子的内在需要, 并以此为依据寻找解决的策略。教师在自己置身的课程实践 中学会做出选择、修改、调整,甚至全部更新,从而推动课 程向前发展。

近年来,随着“互动型”课程实践的不断深入,各种方 式的学习,典型项目的引领,丰富多样的研修,让我园教师 的课程角色经历了一次次的蜕变,深刻地改变着教师的课程 观、儿童观、教学观,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我们的教师拥 有了儿童的眼睛,用这双眼睛重新审视幼儿园里的各种事物。

我们的教师拥有了为幼儿多样化发展搭建的过程性展示平台。我园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促进幼儿 多样化发展的互动型课程的实践研究”因整体品质优秀,被 评为“第三届江苏省教育科学精品课题”。也正是因为“互 动型”课程的实践和探索,我们更多地从关系视角来重建幼 儿教育,所有这些,正是教师专业成长带来的改变,它们也 正日趋成为我园可持续发展的独特能力。

【参考文献】 [1]曹玉兰.多样化成长——从儿童中走来的互动型课 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2]李学农.教师教育实践取向辨[J].教育学报,2016 (1). [3]刘长海,罗怡.关于“伙伴教育”的理论构想[J]. 江西教育科研,2005(5). [4]曹玉兰.互动型课程的关系视角与动态把握——另 一种价值取向的园本课程[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5 (9).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