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承包合同 > 【成就动机视角下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机制分析】 成就动机0

【成就动机视角下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机制分析】 成就动机0

来源:承包合同 时间:2019-10-06 08:00:57 点击:

成就动机视角下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机制分析

成就动机视角下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机制分析 在今天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知识与能力日益彰显 出它特有的魅力。在选拔人才时,不仅注重文凭,更关注个 人能力。现代社会并不缺乏懂知识的人,而是缺乏在某一领 域起革新作用的领军人物。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对自学能 力的要求显得尤为突出。学者钱钟书曾说:“赫拉克利特 (Heraclitus)是西方最早发现辩证法的哲学家,据汉存的 古希腊《哲学家列传》第九卷第五节记载,他不承认是‘任 何人的学生’。只说得力于‘自己的探讨’。孙悟空怕闯了 祸牵累师父,急忙声明:‘决不敢提起师父,只说是我自家 会的便罢!’赫拉克利特夸大口,孙悟空赔小心,都把话说 过了头,但是都有同一个重点:‘自学’是主要的。” 最早研究成就动机的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墨里 (H. A. Murry,1938)。墨里将成就动机定义为“一种努 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可能又快又好地完成某事的 愿望或趋势。”根据该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知识与 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精选教学目 标,合理设置任务难度系数,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 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自定步调,合理安排个 人学习时间,从而将自学与教师指导的学习结合起来,顺利 完成学习任务,提升个人成就动机水平。

一、影响自学能力提高的因素 1. 学生的自我认识与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下述几个方面的需 要,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尊 的需要,认识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们在试图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必须先满足低一层次 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地进行自我 评价,认为自己能力不行,为了自我安全、不出丑,在课堂 上往往很少主动发言,逐渐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成了被忽 视甚至被冷落的人。加之进入青春期后,学生因应激、压力 及个性敏感,对上学或学校有恐惧心理,表现为孤僻、胆小、 怕与人眼神接触,因而在上课时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很难 关注到这些默默无闻的学生。

2. 教师的原因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建立在对学生自学能力信任的基础 上。一般情况下,教师对大多数学生的自学能力都持怀疑态 度,因此在上课时,还不忘再讲一遍。

大部分教师都要求学生课后预习第二天的新课内容,但 是对于如何预习,重点预习什么缺乏指导。在课堂教学中, 有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讲授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不能采 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 学习方式有误 缺乏人性关怀和关爱,违背和压抑了人作为人所具有的 自主、自为、交往等主体规定性和人所具有的探究发现、获 得体验、获得认可与欣赏、承担责任、交往合作等天性的需要,阻碍、压迫了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只能导致服从于教 师、教材、考试的“非人道”的“温顺的奴隶”的学习方式。

4. 家庭重视力度不够 家长在评价子女是否完成学习任务时,仅从是否完成当 天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为主,对于第二天的新课预习则很少 过问。家庭环境不和谐,成员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与交流时, 子女缺乏倾诉的机会和对象,不能及时排解心中的疑问。

5.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不完善 社区很少为学生提供有助于其自学的平台设施。每个人 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关系中,这些社会文化影响着学生的 心理健康。当外在的社会文化发生变动时,人在特定社会文 化关系中所形成的人格及其一整套内在心理品质与行为方 式,通过认知调整和改造能作出相应的变化,就不会出现心 理失调现象。而当社会文化发生了变化,个体又缺乏相应的 调整和适应机制,就会出现人与社会文化关系的失调,可能 导致心理异常。

二、学生自学能力提升策略 1. 树立信心,激发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 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 积极的情绪反应。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是学习 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智力 潜能发展的契机。按照成就动机理论,学生在学习中都有避免失败的动机和追求成功的动机。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 习动机,相信自己的学生通过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在教师满 含期待的目光中,学生会在课后想方设法改进学习,提高自 学能力水平,不负众望,取得更大成功。教师可以采取精神 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来达到目的。表扬应分清对象,一 般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经过教师的表扬,效果明显;
而对于 成绩好的学生,表扬的效果不明显,批评的效果反而更好。

另外,性别不同,效果也不同。一般,女生比男生更适宜用 表扬。此外,一定的物质奖励是必要的。有一位女生为了得 到老师奖励的精美的笔记本,每天早晨都第一个到教室,最 后如愿以偿。

2. 目标明确,方法具体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在要求学生预习第二 天的新课时,一定要具体指明要达到的目标。在动机的支配 下,个体的活动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对象,使行动朝着预 定的目标前进。动机不同,个体活动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也 不同。培养自学能力的第一个环节就是预习,通过预习初步 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系统知识。教师还可以针对第二天 要达到的新课目标,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评估。

3. 学习方式变革要实现学生人性的解放和回归 人性的解放,就其实质而言就是重新确立人的主体特性, 发展人的主体特性。对于学生而言,就是真正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和创造的主体,即把学生真正作为一 个“人”来看待,从人的特性出发来对待学生,构建学生的 学习方式。正如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所认为的:“所谓解 放儿童,实质上是改变对儿童的看法,即将儿童当‘人’看, 让他拥有着与成人一样的独立人格和选择权利,而不是成人 的附庸、任人支配的‘小羔羊’;
将儿童当‘儿童’看,承 认童年生活的独立价值,而不仅仅将它看成成人的预备;
在 儿童的成长阶段提供与之身心发展相适应的生活,让他们的 童真、童趣、童稚得到自由的伸展,还幸福于儿童。”以此 反观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基础上,以被动他 主、机械单一为特征的旧的学习方式,则违背了这一主旨, 把学生视为任人塑造的,无独立思维、情感、意志的“物”。

4. 创建良好家庭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高成就动机青少年的父母有三种品质:(1)温情、接 纳,及时表扬子女的成绩;
(2)给子女设定一定的标准并 加以指导,监督其进程,确保完成;
(3)给予子女一定的 独立和自主空间,小心翼翼地帮助子女,使之独立完成任务。

对于年长的子女,给予他们发言权,让他们自己决定如何更 好地战胜挑战达到目标。子女在家时,父母除了督促子女完 成作业,还应施以人文关怀,沟通情感,以促进子女人格和 心理健康成长。另外,更为重要的是,父母也要参与到整个 学习过程中,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具体来说,就是父母(有 一方也可以)看书或报纸等,并随时参与子女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子女心理不会感觉到孤单,使得整个家庭氛围其乐融 融。

5.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齐头并进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有 关的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社区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培养社区成员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社区成员身心全面和谐 发展及其整体素质优化和全面提高的一种教育活动。著名学 者厉以贤指出,所谓社区教育,是实现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 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和 过程。学校领导,尤其是课程专家,应该与社区领导一起重 建社区的教育系统。要帮助公众认识到,为了确保子女受到 合适的教育,需要有一个不仅包括学校,而且也依赖于校外 提供经验的有效的教育系统。应该负责地把社区组织起来, 为年轻人提供全面的教育机会。近年来,美国教育部门和社 区在郊外和市中心的广阔地带建立了“教育公园”,设立12 ~15所从幼儿园、小学高中的各级学校,可容纳1.2~1.5 万名学生。教育公园的设立为居民提供了学习、休闲、健身、 娱乐等多方面的服务。这种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使学校与社区 结合与互动,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价值判断,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和人生观。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