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销售总结 > 农村新农村建设政策_农村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价值

农村新农村建设政策_农村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价值

来源:销售总结 时间:2019-11-10 08:02:57 点击:

农村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价值

农村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价值 农村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价值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凋查.除了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外,教育是 农民目前最迫切的需要,也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问题,因为 教育是“新农民”的实现手段。所谓“新农民”就是通过发 展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而培养出来的有 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给 农民一个平等的自我发展空间。而目前对新农村建设产生严 重影响的农村教育问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没有意识到农村 教育是事关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从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只 强调物质层面建设而忽略发展教育;
第二个问题是客观存在 的落后、薄弱的农村教育基础。

第一个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为的主观因素,即对新农 村建设理论的片面性的理解.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新村建 设”。建几个农村小区就算完成任务了。而没有真正理解到 它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的综合概 念.违背了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初衷。从各地的 实践看,目前新农村建设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由一些民间组 织推动的方式,他们从培训农民和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农 民文化娱乐活动等着手.引导农民搞合作,利用当地资源共 同求发展.最终取得一定的社会效果。这种形式的新农村建 设是无力发展农村教育的。另外一种形态就是各地政府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时,其主要是着眼于物质层面,主要内容是 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改变农民生产方式,美化生活环境。由 于有资金和政策优势,后一种形态成为主流。但是同前这种 主流形态出现的问题有:在新农村建设中,违背农民意愿. 以行政命令方式强行推进,没有建立农民参与机制而被某些 政府官员当作“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导致新农村建 设被当作一种短期行为。丽教育这项长期事业就被忽略掉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客观存在的落后的农村文化教育现状 直接对建设新农村产生阻碍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受社 会发展条件的制约。我国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呈现出较明显 的二元化特性。据统计,全国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约6:
1。而城乡之问在教育上的差距更大:农村初中文化程度以 上的仅占39.1%,远低于城市的65.4%的水平。社会发展 的差距加大了教育的差距,教育的差距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大 了社会发展的差距,如何跳出这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是决 策部门尤其是直接为农村服务的农村教育必须思考和解决 的问题。

二、发展农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1发展农村教育是培育“新农民”的主要手段。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以人 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三农”问题最根本的问题就 是农民问题,所以新农村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即以农民为本。

以农民为本从哲学的角度看就是充分提高农民的主体性发展。人的主体性是人在实践中对一定对象所具有的主动态势、 能动作用和支配地位.它贯穿于人的认识、实践和审美过程. 表现为人的自觉、自主和自控能力。农民的主体性发展指的 是农民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有主动参与发展的愿望和能力、 有主动参与的机会;
在发展中解放思想.突破传统农业、计 翊经济的思维定势,进行恩维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 科技刨新。所有这些都是通过对农民进行教育才能达到。通 过教育.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索质,培养农民自发、自助、 协同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提高自主发展能力.从而激发农 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热情.发挥农民的主体性 作用和自主性参与.这是决定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

2.从农村教育与整个农村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来看。

教育是实现农村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和谐社会强调的是以 人为本,只有实现人与人之问关系的和谐才能实现整个社会 的和谐。可以说。离开了以培养人、塑造人为根本宗旨丽存 在的教育,和谐社会就失去了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证。

因为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全民的参与.没有文明的、高素质 的公民,和谐社会的建设将成为一句空话,而全民素质的提 高。教育是先导、是基础。只有强调整个社会崇尚教育、崇 尚知识、崇尚人才.使社会公众真正对共同的社会规范具有 深刻的理解和普遍的认同。社会才能长治久安。才能充满活 力。更进一步,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社会因素协调、平衡发 展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关键不在于“无差别”,而在于公平与正义.这是和谐社会的理性基础。如果失去了公平与正义 就会导致社会成员、社会群体、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

而如何面对社会现实。妥善地处理、化解和协调各种利益关 系与矛盾就显得十分重要。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有关的 政策、法律.还需要整个社会通过教育使人们真正树立“公 平和正义”的理念,通过教育改变弱势群体的各种生活状况, 促进公平和正义社会的建立。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就是要构建 一个和谐的公平和正义的农村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农民参与 才能实现。而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的产生就要依靠农村教育的 发展。

3.从新农村建设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 内容看,无一不和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第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生产发展为首要,打牢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具体的内 容就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提高农 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 化经营和循环农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增牧渠道,保障务工农 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和完善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扶 贫开发下作;
等等。这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关键点和着力 点,也是检验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志。现代农业的建设 需要高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的参与。造成农村经济落后的诸 多原因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教育落后而导致的农民文化 素质的低下。农民是否具有正确选择科技成果的知识,能否掌握和应用新式生产工具和先进生产方法,是发展农业生产 的关键;
没有掌握现代科技文化的农民,也就谈不上实现农 业的现代化;
而且,农民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意识直 接关系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外。观念的落后对于现代 农业的发展显然也是一个不利的因素。无论是从改变农业经 营方式或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来说,都需要破除传统观念的 束缚,树立发展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现代化农业的新思想。

思想观念的改变与文化素质有关,解决农民的思想认识问题。

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农民头脑,也是建设新农村的一个不容忽 视的重要条件。总之,现代农业要求农民亟需学习科学文化 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素质.改变传统观念, 克服小农意识。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创造条件改变我国农村教 育的落后状况,积极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

第二。“乡风文明”指的是加快农村先进文化的发展. 在农村形成健康文明的精神风貌。加强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 教育,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各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 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农民体育健身 工程,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开 展和谐家庭、和谐村镇的创建活动,等等。建设新农村,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使农村从愚昧走向文明.因此必须大 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是 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因为种种原因 还存在着许多和新农村建设格格不入的落后的社会现象,比如非法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大肆兴起.黄、赌、毒等社 会丑恶现象泛滥,宗族势力抬头,一些农村“村霸、乡霸、 水霸、电霸”横行乡里,由此而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形势严 峻;
部分农民存在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及经济活动中偷 税漏税、不讲信用的现象。因此。从农村的这些现状看,改 造落后文化.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不仅非常迫切,而且任务艰巨。因为文化活动具有娱 乐身心、移风易俗、沟通人际关系和提高人的文明素养的特 殊功能.这是经济类项目所不能代替的,“富了口袋。穷了 脑袋”的农民不是新农民,也无法实现“乡风文明”的新农 村建设的目标:因此建设新农村更加需要注重文化工作的意 识形态为国家政治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我们的社会主 义文艺……努力用礼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 取、奋发图强的精神”。131所以建设精神文明,就是要在 农村积极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社 会主义道德建设;
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活 动。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破除迷信,移 风易俗,要通过各种方式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先进文化和 精神文明的建设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教育,因为文化建设的根 本问题就是教育人的问题,体现在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 点就是人以及人的素质的提高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是非要 通过教育不可的。

第三,“村容整沽”就是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加侠农村能源建设达到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和村容村貌。如在适宜 地区推行沼气、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 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
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 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发生.等等。和 谐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村容整洁”的闷标和要 求的根本内涌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 展一直是我国人民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科学的发展观也提出 了“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 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 人口、资源、环境关系.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改 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q而目前在我国很多农村 地区存在着大量的毁坏农田山林、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现 象,比如肓目开发利用资源,建设短期的”三高”企业,“高 产出”虽然给某些人或某些企业带来了利益.但是“高耗能”、 “高污染”却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不可再生的 资源;
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除草剂等,污染了水源和 土质.破坏了生态平衡;
另外,现在有些地方把新农村建设 搞成了“新村建设”,为建设农民小区。在农村中统一规划, 到处铺设水泥路,大肆乱砍滥伐。这些行为破坏了人与自然 的和谐,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规律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不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因此,除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 环境,还必须要通过教育,使农民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的重要性.自觉树立关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理念。第四,“管理民主”实质上是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与法 制建设。具体就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充满活力的 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健令 农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大力进行普法活动。增强 农民法律意识,等等。农民的村民自治的程度如何,事关中 目的民主化进程,这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

鉴于中国农村问题的复杂性,农村长期落后的现实以及农村 人口众多的现象,农村的民主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 这过程中,要尊重农民的“话语权”,培养其对公共事务的 参与意识,使他们对新农村建设有一种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

另外要搞好村民自治,农民必须具有科学的民主意识,同时 还必须善于利用民主手段,因此就必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改变传统的农民管理方式.通过民主选举、民主议事、民主 决策来实觋科学的管理民主化。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 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通过发展 生产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来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同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由此可知,民主 法制不仅是和谐社会应有义,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之道就是法治与德治的密切结合。从一 定意义上讲.和谐社会是个法制社会,而要实现法制社会, 取决于公民法制意识的觉醒,取决于社会法制教育开展状况。

所以离开了教育,即使有法制也难以达到“法治”的根本目的。

三、发展农村教育的对策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确立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经济、政治、 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克服偏重物质建设轻 视文化教育建设的错误观念。真正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 本”的理念。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无论在内容或途径方面, 都有很多问题需要认真解决。就内容方面说.要办好农村教 育。除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还应包括成人教育.扫除现有的 文盲和半文盲,并防止产生新的文盲。就途径方面,各级政 府特别是当地政府要重视农村教育事业。要加大投入.保证 经费充足,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为发展农村教育多办实事。与此同时,还要发挥农民个 人和集体的积极性,以及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搞好“希 望工程”等。为了搞好广西的新农村建设,针对目前广西农 村教育现状。广西自治区教育厅作出了关于在建设新农村中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规划,主要有以下的内容:
1.认真调查研究,科学制定规划。目前已制定了关于 开展新农村建设教育试点的实施方案.把武鸡县和原邕宁县 辖区作为新农村教育试点项目建设,主要是投入资金完善县 级职业学校和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设施等。这主要是要提 高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民及农民子女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劳动 者素质,具体的规划有:实施“50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工程”,“千万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工程”.“百万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工程”,开展资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中等 职业教育工作等。

2.继续全面推进“两基”教育,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质。

要做好”普九”的巩固和提高-工=作.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 建设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以及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 小学校舍维修长效机制的工作。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继续实施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程,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

4.严格规范收费行为.坚决杜绝各种乱收费。解决好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和补助公用经费问题。建 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 件。

5.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措施,促进教师 队伍持续发展。实施“农村教师支持计划”和…农村教师素 质提高计划“,以解决农村教师补充问题和提高教师队伍整 体素质。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