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实习总结 >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论文 文化传播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论文 文化传播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来源:实习总结 时间:2019-11-29 07:48:00 点击:

文化传播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文化传播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一、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现实文化传播困境:以孔子学 院为例 诚然,中国在实施对外汉语教学中不断的文化因素的融 入,客观上生成了民族软实力构建的一条路径,但这条路径 的实质性建树,还有待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现实若干文化传播 困境的突破。这些困境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文化教学目标遭遇困境。回顾对外汉语教学的三 个发展阶段,虽然文化因素被不断引入,也有学者呼吁对语 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双重重视,但在具体的教学中,主要目 标依然主要着眼语言的工具性。建国初期到1978年时期旨在 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语言技能,这是单一的语言培训;
1978 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时期旨在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 这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影响语言使用的文化背景;
20世纪90 年代末期至今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主要是为 了解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同一语境中的交互能力。由此可 见,所有时期的着眼点依旧是语言,即便人们意识到了文化 的重要性,“这种文化不是游离于语言教学的总目的――― 交际,了解和熟悉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目的在于更顺畅地 进行交际,而非其他。”事实上,将文化教学限定在训练语 言技能的范畴之内,固然可以培养学生的汉语运用能力,然 而若仅仅出于工具理性的实用思考,不仅会削弱语言教学所 应具备的人文关怀教学功能,而且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更会在今天的国际背景中丧失以语言推广承载文化传播的 战略意义。

第二,文化教学表述遭遇困境。由于直到20世纪80年代, 文化因素才真正被较为主动地导入对外汉语教学,因此,就 面对涉及语言交际中文化影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而言, 人们因其诞生时间过短而来不及基于充足经验清晰界定应 突出的表述内容,即人们无法较好地给跨文化交际能力下定 义,无法较好确认其内涵,无法较好明晰其培养要求,其“本 身具有多学科性质,没有一套一成不变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由此带来的结果,便是相关的文化教学表述更多只能作为一 个新观念停留于模糊的理论层面。而更为重要的是,基于文 化竞争日益白热以及对中国威胁忧心忡忡的国际形势,外国 媒体便可借中国“文化教学表述不清”之题发挥,有意指责 中国的真实目的仅仅在于文化扩张,从而在抵制中国对外传 播文化操作上“师出有名”。

二、基于中华民族软实力构建的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传 播对策 第二,以清晰的文化教学表述突破“文化霸权论”以及 “文化威胁论”。“文化霸权论是后殖民理论中的一支,有 两种情况:一是在被殖民国家取得独立后,原宗主国试图在 文化上对原被殖民国家施加影响和控制。二是在文化交流过 程中,原宗主国试图将自己的文化强加给对方。”对于“文 化霸权论”的警惕主要存在于曾遭受过殖民的众多发展中国家,这也便决定了它们对于外来文化存在着一种本能的排斥。

具体就中国而言,因为曾经作为东亚朝贡体系核心而无法否 认中华文化强烈的影响能力,中国今天在这些发展中国家的 文化传播便可能被理解为一种文化霸权,因此便更需要在对 外汉语教学的文化传播过程中,清晰表明我们的目的是让世 界了解中国、提升中国形象而非意图在文化上统治别国。另 一方面,面对部分“中国崛起威胁世界”西方理论相伴生的 “中国文化威胁论”,我们需要在以大国心态从容平和应对 的同时,尽可能通过明晰文化教学表述来削弱西方世界对中 国的疑虑,进而避免越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却越引起世界警惕 中国的本末倒置现象。

第三,以明晰的文化内容定位和新颖的教学手段应用促 进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类似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汉字、 语法等语言要素,文化要素也应该确立相应具体的内容定位。

具体就内容选择而言,“首先应基于教育哲学视角,选定的 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的宗旨,反映社会 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
其次应基于学习理论的视角,让选 定的课程资源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 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要求;
最后应基于 教学理论视角,让选定的课程资源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显 示水平相适应”。进一步而言,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客观选 取有价值性的多元文化,例如兼具中国特色与普遍意义的核 心价值理念、反映中国国情的特色艺术文化、影响语言运用的文化。与此同时,就教学手段的创新而言,我们应该采用 有利于强调文化感悟的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文化间平等交流 的对话教学、有利于缩小不同文化间差异的对比教学等模式, 让文化教学更为有趣的同时也更容易达到传播的目标。

第四,以“全球地方化”的理论逻辑指定对外汉语教学 的文化传播战略。“全球地方化”理论由罗伯森教授提出, 该理论认为“全球”与“地方”不断互动,“地方”并非一 味被“全球”同化,二者处于彼此互补、相互合作、交叉渗 透的状态,该思想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日本动画产业的 外销出口,而若从文化层面来思考日本动漫企业的营销策略, 便可得出唯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与地方环境相契合才 能具有强劲生命力的结论。基于上述理论逻辑,中国在推行 对外汉语教育时,亦应以更加自信的文化风貌在理解异质教 育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其他国家的相关成功经验,改革 和塑造我们自己的对外教育体系,具体而言便是需要基于一 种让别人能够接受的方式讲好别人愿意接受甚至认同的“中 国好文化”。

三、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需要立足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也正是 基于上述自信,“习式外交”不断获得世界“点赞”,中国 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建立在文化自信之上的中国外交一 展新风,中国的国际教育亦应顺“时”借“势”,思考如何突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进一步强化中国的软实力 构建。当然,与经济建设、军事发展等硬实力构建不同,通 过以对外汉语教育为载体来提升文化影响的软实力塑造,因 诸如包括人心认知、情感亲疏等一系列非客观存在的不确定 要素,而无法达成立竿见影或曰一蹴而就的效果。无论是美 国凭借国内的高精尖教育等因素传播其所谓的普世价值,还 是德国通过歌德学院、西班牙通过塞万提斯学院或者其他国 家通过某一较为成功的途径向外传输文化并提升自身软实 力,均经历了一段不短的历史进程。中国今天正处于一个既 机遇重重又危机四伏的复杂时代,故需抓住机遇并如履薄冰 般应对各类挑战,在对外汉语教育这一细致微小但却举足轻 重的领域,耐心推动基于文化承载的软实力构建,以为中国 的最终和平崛起创建更加有利的条件。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