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年度总结 > 【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及创新研究思考论文(共3篇)】 关于人才培养的论文

【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及创新研究思考论文(共3篇)】 关于人才培养的论文

来源:年度总结 时间:2019-11-19 10:13:00 点击:

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及创新研究思考论文(共3篇)

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及创新研究思考论文(共3篇) 第1篇:系统论视阈下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及创新 信息环境是一个国度、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环境要素。信息传 播,特别是新闻信息传播,已经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度、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的建 造。随着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媒体和体育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体育新闻的 专业性越来越明显,体育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和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体 育记者与编辑本身所具备的知识结构与技能技巧、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越来越表 现出相对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因此,体育新闻传播专业担负着神圣的使命,需要 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 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体育新闻工作者。然而相对于体育学科中的其他专业如体 育教育、体育社会学等,体育新闻专业尚处在探索、发展阶段,在学生专业技能 的培养和创新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距社会对体育新闻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还有一 定的距离。如何应对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体育新闻人才是眼下高等教育 界和体育界共同面对的一个新课题。目前的中国,在体育新闻教育高速发展的“繁 荣”背后,水平良莠不齐、质量难以保证等负面影响开始显现[1]。在新形势 下,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面临很大挑战,为克服体育新闻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体育新闻院系有必要改革创新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层次应用型体育新 闻人才。对体育新闻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创新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与 现实意义。

1.国内外体育新闻专业开展的现状 目前,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一些院校相继开设了体育 新闻传播专业。美国4000余所大学有20所左右设置了体育新闻、体育传播、体育 信息专业或专业方向,并且成为美国职业体育、高校竞技体育相关岗位人才的重 要培养基地[2]。比如美国俄亥俄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就开设了贯穿一个学期的 体育写作(sportswriting)、体育传播(sportscasting)课程;
美国密歇根大学体 育与媒体方向则开设了体育评论(sportscommend)课程[3]。其他一些国家 虽然很少有体育新闻专业,但在新闻传播专业开设体育新闻传播类课程已经成为 一种潮流。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创办于20世纪末期。1986年上海体育学院最早设立体育新闻专业。2000年以后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广州 体育学院陆续设立了该专业。截止到2010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开设体育 新闻专业的体育与非体育院校合计约30所,在校的体育新闻专业本科生约有2.8 万人[4]。

目前,我国现有的针对体育新闻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是“1+1=2”即“体 育+新闻=体育新闻”的粗放式模式[5]。体育新闻专业学生,既要学习体育学 的相关课程,又要学习新闻学的相关课程。教授体育课程的老师是研究体育的, 而教授新闻课程的老师是研究新闻学的,他们以各自“井水不犯河水的”[6]方 式教导学生。在这种课程设置的双重压力下,体育新闻专业学生疲于应付,他们 既要忙于学习采写编评等新闻专业等课程,又要忙于学习体育知识。这样经过大 学四年长时间学习,许多体育新闻专业的学生只是对名目繁多的体育项目略知皮 毛,远不能达到报道体育新闻时全面了解某项体育运动的程度。而另一种后果是 许多学生应用新闻理论技术能力的欠缺,这就好比身为一名战士却不会使用武器。

我国新闻教育界一贯主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两极平衡”理论在具体的操作 实施中并未真正完全得到体现[7]。

2.系统论视阈下的体育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 系统理论是“一种观察世界和思维的方法”,亦是“研究一切系统的模 式、原理和规律的科学”。在拉兹洛看来,“系统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概念框架” [8]。

所谓系统,就是诸元素及其与外界环境间相互动协调作用所构成的一 定有组织的整体[9]。自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Bertalanfy)于1947 年发表《一般系统论》后,系统理论在拉兹洛(E.Laszlo)等学者的推进下迅速 崛起,虽然哲学界的评价褒贬不一,但该理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 得到广泛的应用却是不争的事实[10]。

结构、功能、元素、环境、涨落是系统理论的重要概念。结构是系统 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形式,是元素的组织形式,是从系统内部反映系统的整体 性;
而功能主要是系统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反映出的能力,是从系统外 部反映系统的整体。元素和环境建立于信息观点基础上,是系统两个基本的制约 方面,亦是具体研究系统的两极。“系统观区别于整体论,就在于它不是用整体 论的观点来研究整体,而是用环境和元素的相互作用来说明系统整体性质的形成 和发展。只有了解系统的元素和环境的范畴,才能更科学地说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范畴”[11]。邦格(M.Bunge)认为,系统的元素为自主地进入系统关系 的部分的集合,而且是直接构成系统的功能部分。涨落是指系统的动态差异,可 分为内涨落和外涨落,前者由系统内部因素引起,后者则由系统外部因素导致[1 2]。

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计划研究所主任的库姆斯(P.H.Coombs)曾 利用系统分析的理论,研究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他认为,教育改革必须注意投 入与产出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必然涉及社会系统[13]。从社会系统角度视之, 大陆新闻教育系统只不过是一个子系统而已,它与外部环境存在着物质、能量和 信息的交换关系,具有开放系统的特征。因此,探讨体育新闻教育改革的性质、 进程和发展趋势,除了检视体育新闻教育内部的演变状况外,也要研究外部环境 与体育新闻教育互动的方方面面。

体育新闻专业学生与体育新闻专业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 制约的。事实上,体育新闻教育近二十五年来呈现出来的变革,主要是体育新闻 专业学生整体结构与个体功能转化所反映出来的现象。当然,体育新闻专业学生 整体结构出现了扩展,必然加强了个体功能的发挥。

从宏观角度考察,体育新闻专业学生的培养是社会大体系中一个不可 或缺的子系统,其改革既涉及子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调节与更新,又涉及整个 社会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调节与更新。针对体育新闻专业学生培养的调查,探 索其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系统论提供了一个很有用的剖析角度。

3.培养“通才”与“专才”的实践与探索 目前在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各高校在探索中初步形成了两类 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思路。一类强调体育新闻人才的通用性,认为体育新闻应淡 化专业特性,以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实行通才培养模式。另一类则强调以 特色立专业,突出体育新闻的专业特性,重视“专才”与“通才”的结合[14]。

在美国,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要部分就是通才教育课程。以美国威斯康星 大学新闻学院为例,其课程体系中,四分之三的课程是人文和社科知识如经济学、 政治学、法律、历史和语言等[15]。

通才教育也叫通识教育、普通教育,其含义与素质教育的涵义大体相 当[18]。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对的教育思想。通识教育的思想在美国高 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有深厚的传统,直至今天其影响依然存在。其基本要义是做人的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尽可能 多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拓宽学科、学术视野,了解和熟悉不同学科认识世界和 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这与体育新闻业界对体育新闻人才基本知识结构要求不谋 而合。例如,制作体育类节目,就必须懂得体育学知识。

但是,在目前我国现有的体育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虽然通识教 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有高有低,然而普遍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是不争之实。

通识教育课程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多与少的问题。但在新闻教育中只强调通 识教育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由于缺乏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的足够的培养,导致 学生就业后不得不通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职业培训才能胜任工作。对于体育新闻教 育而言,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媒体越来越需要具备较强应用知识技术能力的 人才,因此专业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成为共识,体育新闻教育需要越来越强调 学生应用知识和技术的能力的培养,甚至这很可能成为代表未来体育新闻教学改 革的方向。

4.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 体育新闻专业是要培养学生具备新闻学和体育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 技能,具备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及体育新闻报 道纪律,能在新闻、出版、宣传、体育部门从事记者、编辑、节目制作与管理工 作的体育新闻高级专门人才。针对目前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 我们有必要对体育新闻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创新。首先,明确市场需求是体育新 闻人才培养的“指挥棒”。体育新闻人才培养切忌闭门造车,体育新闻毕业生只有 首先适应媒体发展的需要,才能在媒体中发展。[16]其次,从系统论的角度 出发,明确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育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只有理论的学习, 还要将实践提到一个重要的层面。新闻实践教学是整个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系 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全部教学环节的一个链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充 分考虑城市区位、媒介环境、赛事资源、师资条件、生源质量制定体育专业学生 专业实习实践的方案。最后,体育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制定科学的制度,进 行有效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做到激励、监督、惩戒“三位一体”,不可偏废。

作者:韩旭 第2篇:体育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有近20所高校开设体育新闻专业,为新闻学教育增加了新的教学与研究领域,满足了一定的社会需求。首 都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创办于2005年,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探索,已经初步构建 并明确发展方向与目标定位,2012年在学校的总体规划下开始实施2013版体育新 闻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针对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成、课程培养目标、教 学计划及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梳理,使之规范化和系统化,并突出和强化了实践 教学,突出了学生专业素质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实践教学体系提出的依据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提出,首先是为了适应社 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新闻学是特别强调应用的人文学科,体育新闻专业更是 在实践中产生并对专业能力有明确的要求,如对体育运动项目的了解,对采写编 评及摄录采播技术与能力的要求,实践能力也恰是体育传媒行业对当前教育的要 求,只有开展实践教学模式,才能够培养出综合素质高,既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 实操能力,又能胜任各种岗位技能操作和管理的综合型人才。

其次,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必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人才培 养目标进行,要从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要求出发,提出本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具 体目标,并将其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在2013版培养方案中对培养目标的 要求是系统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和体育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体育人文 社会学的专业素养,熟悉我国新闻、宣传的政策法规,了解新闻与体育行业的发 展变化,能够在新闻、出版、宣传领域从事策划采编、媒介经营管理及文化传播 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体育新闻专门人才。

二、实践教学实施方法 (一)完善教学计划,制定合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要围绕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 计划时,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 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体育新闻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加强了实践性,突出了应用 性,将体育新闻专业的23门专业必修课分为三大类,学科理论课程、技术性的实 务课程及实践平台课程。

理论性课程如《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事业史》 等采用精讲的方式进行,以点带面着重介绍重要的理论,其余内容通过课外阅读书籍和讨论,研究论文等形式完成。如《中外新闻事业史》首先为学生梳理历史 发展的大体脉络,挑选重要史实和人物精讲,其余内容以作业和课外阅读形式进 行,同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查找报纸原件,探寻历史人物足迹 等方式来还原历史,并在课上进行讲演。

对技术性的实务类课程如《体育新闻编辑》、《新闻评论》、《体育 摄影》、《体育赛事报道》等增加了课程种类及学时,增加实践教学周。每个重 点实务环节必须进行实践练习,如在《体育新闻编辑》教学中,以任务驱动为主 要教学方法,从教学开始阶段为学生布置实践作业“设计并完成一份报纸”,每人 要从报纸的媒介定位、产品设计、报道的策划与组织、稿件的分析与选择、稿件 的修改、新闻标题的制作、版面设计、实际版面制作几个环节,将报纸从设想到 完成一份真正的报纸,实践整个报纸编辑环节,实现了人人动手、一对一的进行 实践操作与指导。

实践平台类课程如《电视摄像与编辑》、《图片编辑》、《电视节目 制作》、《体育播音与主持》、《网页设计与制作》、《新媒体技术与应用》等, 依托实验室将三分之二的教学环节安排在实验室或课堂之外,所有课程都要安排 各种作品的实践,期末试卷不做纯理论与文字考核。

(二)完善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和实验室是推进体育新闻专业改革的基础工程和保障,将实 训基地的建设作为重要基础设施来实施,通过加大投入、加强管理,使得实训基 地与实验室在培养实践创新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

体育新闻专业计划建设及升级演播厅(包括录音室)、电视节目编辑 实验室、平面排版与设计实验室、摄影实验室、体育主持模拟实验室、新媒体实 验室,这六大实验室针对不同课程和实践要求,进行统筹规划,明确功能,同一 个实验室能承担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增强学科专业的适应性, 提高使用效益。从功能上看演播厅、电视编辑实验室、体育主持实验室将直接服 务于电视媒体模块课程包括《电视节目制作》、《电视摄像与编辑》、《体育播 音主持》等课程,平面排版设计实验室与摄影实验室服务于平面媒体模块课程包 括《图片编辑》、《新闻编辑》、《摄影基础》等课程,新媒体实验室服务于新 媒体模块课程包括《网页设计与制作》、《新媒体技术与应用》、《新媒体营销》 等课程。同时,实验室与实训基地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加大开放力度,帮助 学校及其他专业进行技术培训、会议保障、科研与科技服务等工作,使得实验室 成为学校科研发与人才培养的基地,为鼓励、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开放实验,将学 生参加开放实验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纳入要求,强化对学生实 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第二课堂及校内外实习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充分沟通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积极开展第二课 堂活动,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将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转变为充满活力的开放型教 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课堂活动将密切结合体育新闻专业的 特点,利用体育学院的体育术科项目优势,使得学生深入了解体育运动项目,为 今后从事相关项目报道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可以丰富课外生活,加强身体 锻炼。第二课堂提供了足球、篮球、跆拳道、羽毛球、乒乓球、体育舞蹈等运动 项目,供学生选择,在固定时间提供场地,由运动训练专业指导员进行辅导。其 次,针对专业技能定期开展各种知识和技能竞赛,如海报设计大赛、报纸版面设 计大赛、体育解说员大赛、微电影创作大赛,学生通过这一系列校内实践活动, 能够对创新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与锻炼。同时,还与图书馆、大学生体育馆、继 续教育学院进行全面合作,建校内实习平台,提供志愿者,新闻宣传等服务。

此外,赛事志愿者活动是长期坚持下来的特色,每年在北京举行的“斯 诺克中国赛”、“中国网球公开赛”、“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羽毛球冠军赛”等国 际、国内大型赛事中,体育新闻专业学生已经成为了固定的志愿者团队,在赛事 期间提供了球员接待、赛场服务、票务服务、场地保障服务、媒体服务等工作, 在多种志愿者活动中,许多学生通过接触赛事、球员、规则、体育记者,对赛事 流程,运动项目,培育兴趣爱好,新闻技能实践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锻炼,已 经成为该项赛事的准专家。

在校外实习方面,将实习与社会实践作为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来落实,相继与《北京日报》体育部、中央电视台《体育星探》栏目、人民体育 出版社、《田径》杂志社、乐视网等20余家媒体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 校外实习平台,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条件。

(四)构建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模式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体育新闻专业的毕业设计之前全部为毕业论文的形式,大部分毕业论文更偏向于理论和科研性质,对学生的实践能 力锻炼与考核明显欠缺。在新版的培养方案中,对毕业设计进行了明确细化,毕 业设计可以以毕业论文和毕业作品两种形式来完成,毕业论文对选题、格式规范、 研究方法的使用、论据论点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毕业作品可从平面、电视、 新媒体三个模块中选择相应的新闻作品做为毕业设计,同时对毕业作品在设计、 主题、数量、规范、展示等方面提出要求。

三、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 (一)转变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助力实践教学 对学生的教学活动,不能仅停留在传授理论知识体教师,要形成联系 实际,以实战出发为指导思想的教学观念,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 创业意识。

(二)加强教师队伍与专业建设支撑实践教学 教师队伍与专业建设是体育新闻专业的基础工程和根基,对实践教学 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逐步整合教师资源形成平面、电视和新媒体三个研究方向, 争取每门课程能够由两到三名教师进行讲授互助提高,形成专业强势。

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鼓励教师横跨两个或三个研究方 向。每学期对教师要进行单独或集体的专业技能培训,如运动项目知识培训、摄 影摄像技术培训、网络技术培训、新媒体行业进展培训、电视包装培训、演播室 节目创新、平面创意培训等等,通过各种培训、培养途径,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 基础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并对表现出色的 教师及实验室进行表彰和奖励。

在教材编写方面,目前已经有两套系列教材,体育新闻传播系列教材 及体育新闻实训系列教材,同时对国外体育新闻实务研究的系列著作正在编译中。

届时将形成三套系列教材,能够对体育新闻专业实践从理论和实务层面进行指导, 并具有一定国际视野。

广泛与校外名师及体育新闻行业工作者合作,通过校内讲座,项目合 作,邀请进入课堂教学等环节。

(三)完善实践教学规章制度护航实践教学科学管理必须要有规章制度进行保障,为使实践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在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培养方案》的精神下,将逐步修订和制定各门课 程的课程要求、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第二课堂管理规定》、《毕业设计工作 方案》、《新闻实验中心管理规定》、《新闻实验仪器设备管理规定》、《本科 毕业实习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而使实践教学管理更趋于规范化,为 实践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提供了基本条件。

作者:张宏伟 第3篇:关于体育新闻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0引言 《现代汉语》课程不仅是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 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也是新闻传播类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目前国内许多体 育院校都开办了体育新闻专业。例如,1989年上海体育学院最早成立了体育新闻 专业。2000年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开办了新闻学专业(体育新闻方向)。2001 年武汉体育学院开设了体育新闻专业,于2009年增加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02 年广州体育学院开设体育新闻专业,2009年增办播音与主持艺术(体育主播方向) 专业。除此之外,西安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 以及首都体育学院等也都开设有体育新闻专业。

1目前体育新闻专业《现代汉语》课的教学现状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一门课程教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于所用的教材,评价一种教材的优劣,主要看它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就目 前各大院校体育新闻专业《现代汉语》课的教学教材的选择来看,都基本上沿用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教材,教材针对的教学对象是汉语言文学专 业学生,所以有些知识理论性过强或者实用性较差,并不适合体育新闻专业的教 学,缺乏体育新闻专业的特色,也没能结合此类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 传授知识。同时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导 致学生对该课程抱有轻视、抵触、厌学的情绪,教学效果往往也不佳。从教学内 容来看,目前的现代汉语课程体系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定下来的,采用的是苏 联模式,大致上分为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四大部分,这一模式从20世纪50 年代一直沿用至今。这样的教学内容体系显然不符合体育新闻专业的特色。2体育新闻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 2.1教学内容改革 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应依据专业的特点来确定,专业不同,教学 目标也应该随之进行调整。教育部《现代汉语教学大纲》规定,现代汉语的教学 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与基础技能,掌握理解语言、分析语言 和运用语言能力,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并获得初步的研究能力。这一 教学目标适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但是体育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体 育和新闻兼通的、能在各类新闻媒体及相关领域从事体育新闻与体育文化传播、 体育公关广告与宣传策划以及体育媒介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体育新闻传播高级专 门人才。根据这个培养目标,我校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目标应该把汉语的基础知识 和基础技能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把语言理论的学习这一目标放到次要位置。根 据体育新闻专业的需要,增加或者加大授课时的比重。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应依据专业的特点来确定,专业不同,教学目标也应该随之进行调整。

现代汉语课程的内容在非常多,有些内容是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的,所以教师在给体育新闻专业学生上课前,要先根据体育新闻专业特色及培养 目标的需要,从总体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删。首先,把那些与中学语文内容重复 的知识删去。例如语法一章节中关于词类的划分、单句复句的划分,句子成分的 主语、谓语、宾主等等知识点就可以删去。根据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需要,语 汇一章节中关于“义位”、“义素”、“语义场”等等理论性较强而实用性较差的内容 都可以删去。其次,根据本专业的需要,有些内容还要增加或者加大授课时的比 重。例如语法这一章节在授课时就要加大比重,一定不出现不规范的语法现象, 因为体育新闻专业的学生,将来都是以公众媒体为职业,不能出现导向错误。从 语法理论上可以全面系统的地认识语法单位,语法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等等,从 而更好地指导实践中的训练。再如语音一章,要求学生讲好普通话。尤其是方音 辨正,可以让学生分辨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的差异,纠正发音。教师上课时要 突出语音一章中“音变”、“语音的节律”、“语音的规范”等教学内容,这些内容与 体育新闻专业特别贴近,也是学生必备的知识和能力。

2.2教学方法改革 教师更应该花大力气,探寻好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转变成“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淡化 课程的枯燥理论,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孔子说:“好知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要让学生保持“乐知者”的角色,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创新,灵活有乐 趣。作为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师应将现代汉语教学和当今社会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只有让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是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他们自然而然就有了学 习知识的动力和兴趣。平时教师也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地将所学到的语言理 论与现实中的语用现象结合起来的这种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语言问题的 能力就显得相当具有紧迫性。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去调查招牌、广告等 社会用字的规范问题,然后撰写调查报告,并进行相关讨论。通过这些活动,不 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调查、分析和研究能 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我们应该把现代汉语课程的 立足点放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上,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例如,经常举行各类演讲比 赛,辩论大赛,话剧大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积极 参与社会上举办的各种大赛和活动,“借大赛做课堂,以实战带训练”。同时,也 可以让学生到公共场所调查汉字的使用情况,纠正社会用字的混乱现象。平时注 意摘录收集广告用语,评析广告用语等等,让学生切实感觉到现代汉语课程就在 我们的生活中,并且非常有用。另外,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教与练相结合起来。

因为现代汉语的理论知识繁杂,知识点多,教师在讲授完一个知识点后,要及时 让学生做练习,这样不仅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让学生处主动的地位。

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这样做既能使他们感觉学有所用,又可以避免单调枯燥。这一方法将会收 到很好的效果。

2.3考试方式改革 传统的现代汉语考试形式是闭卷考试,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 尺度,以考试的分数来完成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这显然已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考 试应有的作用,不能适应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大形势。现代汉语课程考试应该选 择灵活的方式方法,根据不同的专业特色选择不同的考试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 内容选取不同的考试方法,这样才能最有效地发挥考试的功能,也才能评价出最 有效的学生学习成果。现代汉语课程的考试方式可以从每学期只有一次期末考试 改进为阶段性考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要加强口语考试试与阶段性考试,口语考 试可以考查学生使用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阶段性考试可以及时提供教学 效果信息,以便教师在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教学。另外,要注重平时考核和结业考 试相结合,这样就可以避免有些学生平时不上课,到了考试时就参加考试的不良 现象。考试方式的这种改革,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这可以对学 生的学习情况有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对现代汉语课的教学改革,对现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将有重要意义。

3结语 现代汉语教学改革是一项综合的工程,它需要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共同 努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要积极探索,不断促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现代汉语教学改革必将全面而又深入地进行, 切实满足适应社会展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作者:李敏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