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年度总结 > 浅析高职体育课程改革|高职课程改革

浅析高职体育课程改革|高职课程改革

来源:年度总结 时间:2019-10-11 07:53:25 点击:

浅析高职体育课程改革

浅析高职体育课程改革 高职教育在20世纪发展较迅速,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度不 亚于对本科教育的重视度。目前,高职体育一直沿用本科的 要求,而普通高校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高职院校以赔案 用哪个技术型人才为主,二者就在此处存在差异。因此必须 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革,从而才能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摘 要:
高职;
体育;
课程;
现状 前言 就目前而言,高职体育课程存在很多问题,已经不能适 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如果对其不进行 相应的改革,那么会使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高职体育课 程改革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相融合,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整合。随着人们对科学价值和人文价 值的认识不断深化,其这些的整合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科 学教育与人为教育相整合对我国高职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要求他们要改变“重实践轻理论“的想法,因此在进行 高职体育教学时,教师要适当的进行理论讲解,充分体现人 文精神。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笔者通过自 己的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自己对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想法, 因此,本文对高职体育课程现状以及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措施 进行了重点分析。

一、 高职体育课程现状分析体育课程的性质、结构、内容、原则、评价体系等在教 育部颁布的《纲要》中有了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对体育的5 个教学目标进行确定,为大学体育课程内容提出了更明确的 要求。而针对高职院校而言,其与普通高校有着不一样的培 养目标,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加之学制 较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 育教学资源匮乏,尤其表现在师资队伍方面和体育场馆设施 方面。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师资力量不足,再加之近些年高职 院校的不断扩招,这种现象表现得更为突出,现有的体育教 师工作负荷强度越来越大,教师队伍中高职称、高学历教师 所占比例普遍偏低,还有些高职体育教师教学观念都较为陈 旧、保守,从而使得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和发展受到了阻碍。

(2)高职体育教学时数不足。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发《学校 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三年制大专应开设两年体育课,共 144课时。据调查基本上所有的高职院校都能够开设体育课, 但是在课时上大打折扣,没有满足规定的课时数,甚至有些 高职院校只在大一时开设体育课。(3)高职体育课程设置 存在问题。例如,有的高职院校在大一就开始进行专项课, 新生刚进校就进行网上选课,有些学生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加之没有充足的了解和考虑时间,导致很多学生都没有选上 适合自己的专项,从而导致在上课之后,很多学生就会要求 换课,甚至有些学生不喜欢自己选的课直接就不来上课。

(4)体育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还是摆脱不了传统的教学方法的束缚,仍然采用讲授法、 演示法和练习法,虽然这些方法长期的使用给传统的体育教 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以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传统的教 学方法的一个重大弊端就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给学 生主动探索的机会,在实际的教学中没有将教师的主导、学 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5)体育教学内容较单一。高职 院校体育课教学项目主要集中在健美操、篮球、兵乓球等上, 体育教学内容较单一,这些都是学生在平时都进行的项目, 因此,学生对这些项目已经提不起兴趣,也就很难培养学生 的终身体育能力,并且不利于学生就业。

二、 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措施 (一)确保高职体育课程的课时数 必须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发《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 三年制大专应开设两年体育课,共144课时。要清楚地认识 实践是在理论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安排一定课时的体育理论教学, 注意体育的先进性,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和理念要先进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树立“健体第一,终身体育”的指 导思想,要将以学生为主体落到实处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将培养学生的体育态度、体育实践能力为重点,有针对性的 培养学生的职业体能、职业竞争能力、职业意志力等,将对 职业活动有益的运动技能储备和体育知识进行完善,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将职业体能训练融入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 课程设置的针对性有利于为专业教育服务。对未来社会 需求和学生生存发展的需求,高职体育课程的设置必须对其 进行考虑,并且所选的职业体能训练必须与学生未来职业发 展密切相关,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强身健体为基础,同 时,根据学生多学专业的特点进行体育知识、技能和心理素 质的训练。

在现代高职教学中,对不同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进行加 强分析,并对其所需人才素质进行分析,设计出可行性研究 报告。例如,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而言,学生在以后的生涯 中肯定会长期面对电脑,因此,学生的颈椎和后背部肌肉很 容易受伤,容易造成颈椎病和肌肉劳损。因此,教师在对这 些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应该注重做有关颈椎与背部肌肉的 运动项目,如公路自行车等运动,这样也培养了学生对自行 车的兴趣,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助于提高学 生工作质量。在此基础上,体育教学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必须与之相对应。为了促进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教师 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该适当的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等教学 方式来进行,对于效果的检验可以通过竞技性比赛来进行。

例如,运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和讲解自行车运动的多种运动方 式,使学生能够在这项运动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另外, 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细致的讲解相应的动作要领,提高学生对此项运动的认识和理解。

(四)构建多元化的高职院校职业体能训练课模式 高职体育要达到其培养学生“强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同时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仅靠每周两节体育课是难以完成教 学任务的。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实施课内 外体育锻炼与健康维护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要注重体育 课程教学向体育课外活动和社会体育的持续延伸。体育教学 可在运动场所进行,也可以在学生专业实训场所开展。同时 要教会学生因地制宜,利用身边的设施进行键身活动,建立 校际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为基础的职业实用性体育俱乐部 的模式开展各项职业技能训练竞赛。组建学生体育俱乐部,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高职学院要组织成立学生有兴趣、愿意 参加、能强身健体的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由学校向学生提供 体育锻炼所需的运动场地与设施,并构成以教师负责辅导和 学生自主管理为主的模式,是体育课的延伸。以学生为中心 的体育俱乐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满足学生自我发展 的需要,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生在锻炼身体的 同时还参与俱乐部的管理工作,可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提 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公关意识。

(五)完善评价体系 体育考核要从学生的体能、运动技能、学习态度、行为、 合作与交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应侧重学生学习过 程、学习态度、提高幅度和努力参与的程度。体育课程的评价要做到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 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的结合,实现由单一评价 内容向多元内容评价的转变。对学生的考评是体育课程改革 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推动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性 因子。笔者基本上同意将基本理论知识、身体素质、运动技 术、平时表现作为考评的内容,但要根据项目的不同制定合 理的比例。如球类项目,运动技术所占比例要大些,而表演 (表现类)项目平时的表现所占的比例要大些。考评的方式 上选项课以教师的考评为主,而实用性职业课程,可以选择 “命题式”的考评方式,强调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体育教 学考核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学生坚持课外 体育锻炼的一种有效手段。在评价方法上加以改进。要增加 体育能力考试内容,增加学生课外锻炼的考核,使学生养成 自觉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学生的 先天素质差异,承认差别,分等级进行体育成绩测评。实现 评价内容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综合化,真正做到合理公正公 平地评估学生的体育成绩,使学生的体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于课程评价的理论研究关注度绝不亚于课程内容方面,说 明了对学生的评价在课程改革中的受众度。

三、 结语 高职体育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终 身体育意识,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笔者通过自己 的多年经验总结出了非常实用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措施,即确保高职体育课程的课时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和 理念要先进、将职业体能训练融入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 构建多元化的高职院校职业体能训练课模式、完善评价体系, 这些措施都经过验证,并且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路泽全.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特色化研究 [J].科技信息, 2010,(09). [2] 高航,高嵘,王建华. 北京高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现状 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7,(01). [3] 张建华. 河南省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 的可行性研究[D].河南大学, 2008. [4] 苏长英. 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理论的困惑与创 新[J].山东体育科技, 2005,(03). [5] Education and 1961 wave in the 21st century. Quality PE teaching reform [J]. Journal of education institute in henan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2, (2001).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