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个人总结 > 人情味淡薄的原因【感恩教育淡薄原因及对策】

人情味淡薄的原因【感恩教育淡薄原因及对策】

来源:个人总结 时间:2019-11-26 08:00:57 点击:

感恩教育淡薄原因及对策

感恩教育淡薄原因及对策 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培养年轻一代健 全人格的基本要求。感恩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 强精神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家 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分析感恩教育淡薄的原因,并提出应 对策略。

关键词:感恩教育;
行为示范;
思想品德 感恩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品德。培养学生的 感恩意识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感恩教育。感恩 教育是长期的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积极 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的感恩情怀得到升 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感恩教育淡薄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当代中国的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持“再 苦不能苦孩子”的育儿理念,对子女有求必应,过分溺爱, 致使子女的自我中心意识非常强,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而 且,父母的全身心付出被子女认为是理所当然。

(二)学校因素 在升学压力下,大多数学校侧重于学生的智育,思想品 德教育多局限于思想品德课堂上,处于相对孤立、封闭的状 态,缺乏与社会的联系,难以使学生感受到社会的需要,不 能感受到思想品德与实现自身价值的关系,体验不到德育成果的快乐。

(三)社会因素 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 上负面因素的影响。如偷窃公共财产、啃老、救人反遭诬陷 等丑恶现象。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获取这些负面的信 息很容易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若不及时引导学生对这些现 象做出正确的判断,就会造成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

二、感恩意识淡薄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师德修养,在行为示范中开展感恩教育 人格示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教师良好的人格对学 生有着直接的教育作用。对于处于品德养成关键时期的小学 生来说,师德修养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例如,当学生帮 助教师做完一件事时,教师要真诚地说一声“谢谢”;
当学 生积极开展大扫除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表示肯定等。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学生进行人格和行为的感恩示范,能 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挖掘教材内容,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 思想品德课是通过专门的道德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道 德知识和理论,如果教学得法,思想品德课可以有效提高学 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敏感性。在思想品德课上开展感恩 教育是最直接的方法。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大多贴近学生 的生活实际。想要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充分利用 教材的优势,挖掘其中的感恩内容,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教材当中所提供的感恩信息。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家 人的爱”时,笔者让学生畅谈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引导学生 体会父母的辛苦,懂得感恩父母,通过图片或短片加深学生 对父母的感恩情怀,让学生学会尊敬长辈、认真学习、追求 进步、帮忙干力所能及的家务等都是感恩父母的方式。

(三)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其他学科中,强化学生的感恩 意识 课堂教学能迅速地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但是良好的思 想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通过长期的熏陶和积累才 能形成。感恩教育应渗透在学科教学和学校集体生活中。各 科教材包含大量的感恩素材,这些素材都是进行道德教育的 重要资源。教师在开展各科教学时,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感 恩素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强化学生的感恩情怀,引导 学生开展感恩活动。各科感恩教学的巧妙结合能够将感恩教 育渗透到整个教学当中,加深学生对感恩教育的理解。

(四)结合现实教育素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 起 学校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教师要抓实事, 及时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素材, 越能引发学生的共鸣,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学校 当中,经常有学生互帮互助、拾金不昧、团结合作等,教师 应及时做好工作日记,对学生的在校情况进行登记,并利用 班会让学生讨论,开展感恩教育,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

(五)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在家庭中开展感恩教育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关键作用。忽视了家庭感恩教 育,学校的感恩教育只能停留在表面,难以得到提升。因此, 学校要利用家长会、校讯通与家长取得沟通,在家庭中开展 感恩教育。例如,家长要积极与子女沟通,互相理解,要适 当地放手,让子女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子女帮助家 长做事情时,家长要及时道谢,教育子女要尊老爱幼,在外 出游玩时爱护环境等。家庭感恩教育应紧密联系实际,避免 形式主义。开展家庭感恩教育能够与学校的感恩教育相呼应, 从而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总之,感恩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 感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 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回馈社会。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 中,要注意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并积 极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内化为行动,将感恩意识 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

参考文献:
[1]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论 坛,2006(1):30-33.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2004:224.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