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总结 > 班主任总结 > [中医临床本科毕业论文(共6篇)] 本科毕业论文要写几篇

[中医临床本科毕业论文(共6篇)] 本科毕业论文要写几篇

来源:班主任总结 时间:2019-11-06 07:55:20 点击:

中医临床本科毕业论文(共6篇)

中医临床本科毕业论文(共6篇) 第1篇:运用中医临床路径治疗80例尿石症患者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尿石症西医称泌尿系结石,是指由于泌尿系统结石的形成而阻塞尿道 的一种常见病。形成的结石按停留在泌尿系统的不同部位,分别命名为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本病属于中医“石淋”、“砂淋”等范畴。尿石 症可引起尿路损伤、梗阻,并发感染,导致肾功能受损,是泌尿系统常见病,好 发于青壮年,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据有关报道,尿石症患者的发病年龄高 峰出现在25~40岁,女性有两个发病高峰,即25~40岁及50~65岁。出现第二个 发病高峰可能与女性绝经及骨质疏松有关,2%~3%的结石病发生在2~6岁的儿 童身上,常与饮食及尿路感染、先天畸形有关。近年来,尿石症的治疗方法有了 迅速发展,绝大多数的尿石症患者已不再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主要以经皮 肾镜及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微创技术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并逐渐被广大结石 患者所接受。其中以肾、输尿管的上尿路结石为主,表现为腰腹疼痛和血尿相继 出现的临床特点,下尿路结石则以排尿困难和尿流中断为主要临床特点。自2012 年运用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8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按照中医临床路径标准对尿石症患者进行筛选,所选80例患者均来源 于门诊及住院部。以中医诊断为尿石症作为第一诊断,疾病分急、慢性二期,并 根据中医证候学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其中男56例,女24例,其中腰痛19例,尿 痛31例,肉眼血尿44例;
年龄18~65岁;
病程1个月~3年。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年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 研究指导原则》)。具有典型的结石体征(肾区叩击痛阳性,沿输尿管走行有压 痛);
病史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腰痛、腹痛、尿路刺激征、血尿、排尿不畅等 症状;
辅助检查:经X线、泌尿系彩超或多排螺旋CT检查、尿液化验检查符合泌 尿系结石诊断。

纳入标准:符合中医临床路径标准泌尿系结石诊断(结石横径、纵径 均1.0cm);
采取微创经皮肾镜及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术后结石未排出体外的残余性结石;
经常复发的结石患者;
必须排除高龄及幼儿,或伴有严重心脑血管、血液疾病、肝肾功不全的患者及患者结石1.0cm,并伴有 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①治愈:临床 不适症状、体征消失,结石完全排出,泌尿系彩超或腹部平片显示结石影消失, 无肾积水、尿常规正常;
②有效:临床不适症状消失或好转,泌尿系彩超、腹部 平片或多排螺旋CT检查显示结石影下移1cm或结石影缩小或排出部分结石,尿常 规可见少量红、白细胞;
③无效:临床不适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泌尿系彩超 或腹部平片显示结石影无变化,无结石排出。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 数]×100%。

治疗方法:中医理论认为尿石症属中医学的“石淋”、“砂淋”、“腰痛”、 “癃闭”、“尿血”范畴,如《金匮要略》云:“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 痛引脐中”,“……石淋,病名。小便涩痛,尿出砂石。又称砂淋、沙石淋。多因 下焦积热,煎熬水液所致。《诸病源候论·石淋候》:“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 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肾虚为热所乘,热则成淋。其病之状,小便 则茎里痛,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沙石从小便道出,甚者塞痛合闷 绝”。主要病机是膀胱气化失常,湿热下注,蕴于膀胱,煎熬尿液,日久成石, 沉积于肾或输尿管、膀胱,阻塞尿道,气机不通则痛。砂石损伤脉络,络破血溢 则尿血。以下根据患者表现的不同证候,分别以清热利湿、化瘀、通淋、溶石、 排石为治则,随证施治。其适应证为结石横径1cm,且表现光滑,无肾功能损害 者,可采用中药排石;
针对泌尿系存在的残余结石,以中药汤剂治疗,进行辨证 施治,具体治疗如下。

湿热蕴结证症候[5]:腰痛或小腹痛,或尿流突然中断,尿频,尿急, 尿痛小便混赤,或为血尿;
可伴恶寒发热,口干欲饮;
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方药:三金排石汤加减。金钱草、海金沙各60g, 鸡内金、车前子、石韦、车前子(包)各12g,冬葵子9g,滑石(包)15g。

气血瘀滞证症候:发病急骤,腰腹部痛或绞痛,疼痛向外阴部放射, 尿频、尿急、尿黄或赤;
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或弦数。治法:理气活血,通 淋排石。方药:金铃子散合石韦散加减。金铃子、玄胡各30g,石韦60g,瞿麦30g, 车前子(包)90g,冬葵子60g,滑石(包)150g。

肾阴不足证症候:腰腹或小腹胀痛、隐痛,小便淋漓或不爽,尿黄或 赤;
伴头昏耳鸣,失眠多梦,或五心烦热,眼干目涩;
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清热,通淋排石。方药: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女贞子、旱莲草 各30g,生地黄、山药、山茱萸、知母、茯苓、泽泻、桂枝、牛膝、车前子各15g, 牡丹皮12g,甘草6g。

肾阳不足证症候:结石日久,留滞不去,腰部胀痛,时发时止,遇劳 加重,尿少或频数不爽;
伴精神不振,疲乏无力,或面部轻度浮肿;
舌质淡,苔 薄,脉细无力。治法:温补肾阳,通淋排石。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金钱草、 海金沙、鸡内金、黄芪各30g,菟丝子20g,石韦、枳壳、杜仲、丹参、穿山甲、 肉苁蓉、白术各15g,补骨脂10g,甘草6g。

结果 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治愈48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 效4例。

讨论 中医临床路径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石,遵循古训,治病求本。中医理论 认为尿石症属中医学的“石淋”、“砂淋”、“腰痛”、“癃闭”、“尿血”范畴,如《金 匮要略》云:“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所谓石淋是 也,乃膀胱为火热燔灼,水液结为滓质,犹海水煎熬而成盐碱也”。采用“排”、“溶”、 “补”、“利”法来治疗,充分体现中药具有活血化瘀作用,使进入肾小球的血流量 增加,从而加速体内代谢,使尿液增多,达到促进结石排出的作用[6]。比如金 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石苇、车前子、大黄、牛膝、威灵仙为治石淋之要药。

其中金钱草甘、淡,归肾、膀胱经,利水通淋;
海金沙甘、寒,归膀胱经,有溶 石及利尿作用,可缓解尿路疼痛,二者合用能间接增强输尿管的蠕动;
鸡内金以 活血软坚,引药下行,能减轻组织水肿黏连,促进输尿管蠕动和结石下移,能解 除平滑肌痉挛;
石韦、车前子利水渗湿、止血,可消除泌尿系感染;
大黄、牛膝、 威灵仙具有行气活血、缓急止痛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化瘀排石之 功。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尿石症方法较多,效果好,有效方剂值得我们 探讨。尽管其病因复杂,形成不同成分和不同部位的结石,但均可采取中医辨证 施治,以达到治病求本的效果。最后在疗效肯定的基础上,开展以中医临床路径 为基础的多学科临床研究,从整体的方药药理、剂型的研究,结石成分分析,结 石的预防,产生结石相关的危险因素及溶石方面等,都是值得关注的课题,必将在未来临床实践中寻找到预防泌尿系结石及治疗方面的最有效药物。

作者:姜杰 第2篇:从中医临床技能大赛谈对中医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2年起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了全国高 等中医院校中医临床技能大赛,通过参与技能比赛,发现技能大赛对构建实践教 学体系,落实人才培养目标,探索高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 用[1]。我校在以往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从更新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与改革,具体如下:
1实践教学资源上的改革 1.1丰富实践教学平台 近年来,高等中医院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教学资源面临紧 张的难题。我校根据发展需求,通过建立“实训中心基地”“创实大厦”等共约万余 平方米面积的实训教学场地,设置中医证型的标准化患者实训室、中药认药实训 室等共计几十个实训教学项目,配备大量医学模具以及实践技能操作教学视频等, 从数量和质量上满足学生临床实践教学的需要。同时我校与福建中医药大学、安 徽中医药大学进行教学资源相互共享,实现学生互换交流,并将学习成果以讲座、 学生论坛等多种方式进行分享,实现多互动式学习交流。

1.2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不断加强专职实训教师队伍建设,经常组织 实训教师参加“国家急救中心培训”“实训教师外出学习项目”等实践培训交流班, 同时除专职实训教师队伍外,还依托我校附属医院资源,从临床教师中选拔一批 责任心强、技能娴熟和带教水平高的高职称、高学历教师作为兼职教师以壮大实 训教学队伍,保证临床技能教学质量。

2实践教学方法上的改革 2.1倡导多元化教学方法 从三北地区第二届中医临床技能大赛开始,比赛在第一届的基础上增 加了急诊急救及急诊情景剧表演的新项目,通过模拟对标准化SP病人的现场急救,更加真实地体会在临床抢救的危急状态。中医院校中医学课程的设置往往存在重 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我校在认识到上述弊端后,根据课程要求的不同,教学方 面大力倡导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积极鼓励教师运用PBL教学法、病例切入式 教学、病例示范教学等手段,通过模拟急救现场,综合病例分析,使实践教学贴 近临床,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加强校园中医文化建设 作为高等中医院校,坚持不懈地突出中医特色,培养中医人才是学校 建校立校之本。我校在加强教学方法、改革教育方式的基础上,重视中医药院校 校园文化建设,以“真信中医、真学中医、真用中医”为教育思想,陆续开展了中 医经典晨读、名师国医讲坛、新苑杯百科知识竞赛、“三强”培训班等活动,在校 园中营造出浓厚的中医药学术氛围。

3实践教学模式上的改革 3.1加大实训课比例 在减少专业总课时的同时,增加实践课课时比例,保证实践教学环节 累计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25%[2]。在此基础上增加实训课的考核成绩占期末成绩 的百分比,提高学生对实践课程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实训室在课堂上教学任务使 用的同时,在课余时间实行全方位的开放,以保证学生自主练习的需求。

3.2重视中医思维培养 我校自2012年开展传统实验班教学,从已完成基础课程的大三学生中, 通过考核的方式按照排名选取30名学生。学生们上午跟师学习,下午在医院内由 临床老师进行正常授课,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合二为一,学生在每天随师侍诊 过程中将中医典籍中的经文含义、方药用途以及老师辨证论治的点滴经验,同实 际相印证,逐步完成对中医概念、理论的深刻理解和间接经验向直接经验的转化, 同时使学生原本被固化、模式化的中医思维得到了纠正,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 生们的临床思维能力[3]。

4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 4.1严格临床实习管理我校在客观评价的原则上,严格要求学生大三课间实习以及大五毕业 实习的实习质量,全面修订了临床实习管理制度,统一制定各项床实习手册,《实 习学生出科考核记录表》等,实训中心和教务处定期到临床教学第一线抽查学生 毕业实习情况,内容包括教学查房、小讲课以及出科考核等,严把实习质量关。

注重强化临床实践教育,重视培养人文关怀,以打造复合型、全面型临床医学生 为目标。

4.2建立有效的考核体系 我校创立积分制考核方式,将实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niation,OSCE)模式同中医药院校考试内容相 结合,设置基础理论、诊断技能、综合分析能力等多站式考核,同时受比赛的启 发形成了一套“多元化”的毕业考试模式,根据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标准程度, 完成质量等方面,参照中医、西医临床技能大赛考评方式,完善考评结合的立体 化模式。

目前,三北地区中医临床技能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两届,全国中医临床 能力竞赛举办一届,我校在三北地区16支参赛队伍中连续获得团体总分第4名、 第1名的佳绩,在全国32支参赛队伍中获得第8名的佳绩。我校借竞赛推动了我校 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重视临床操作能力和临床思变能力2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形成了目前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技能与临床思维能力培训体系,以期在今后的中 医实践教学中真正培养出大量中医实践型人才,为实现中医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做 出贡献。

作者:许晓琳 第3篇: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应用效果分析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sisofvertebralarterytype,CSA)是 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 激、压迫椎动脉,引起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等脑血管 痉挛症状及眩晕、恶心、耳鸣、视物不清等脑缺血症状的病症。据报道,约70% 的颈椎病患者可有椎动脉受累表现,约45.5%~90%的患者有头昏、眩晕、耳鸣 症状,约60%~80%的患者变现为神经性耳聋伴头痛。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 及电脑办公的普及,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约占颈 椎病的20%~25%,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中医治疗CSA方法有中药、穴位注射、推拿、针刀、针灸等,但多为个体化诊疗方案,无统一 的标准和流程,治疗方案可重复性差。

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CP)是指与医疗相关的一组多学科专业 人员共同制定的、针对某一特定疾病或手术的标准化诊疗计划,最终起到规范医 疗行为,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质量的作用。国内有关于CSA中医护理临床路 径的报道,而关于CSA中医临床路径在规范诊疗、住院费用等方面效果的报道少 见,我院自2012年1月对CSA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报道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通过非同期队列研究的方法,以2010年12月~2011年12 月在我院中医科住院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211例为对照组,年龄24~90岁, 平均年龄为(59.53±13.85)岁,其中男性68例,女性143例。以2012年1月~2013 年12月在我院中医科住院的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路径标准的患者179例为路 径组,年龄33~88岁,平均年龄为(60.27±12.36)岁,其中男性40例,女性139 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针灸、中药治疗方法。

1.2.2临床路径组实施方法 1.2.2.1制定临床路径表单回顾我科既往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历资料,分 析、总结本病诊治的一般规律,查阅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西医文献,运用德尔菲 法总结专家共识,充分论证,明确标准,确定本病临床路径治疗方案,制定椎动 脉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表单。具体治疗方案主要包括静滴灯盏花素及疏血通、 血栓通等活血化淤药物;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主要分痰浊中阻及气滞血淤等证型, 主方为本院专家共识,并随证加减;
另有普针、穴位注射、灸法及火罐、腹针、 浮针等中医特色疗法。

中医的治则治法体现了中医治病的原则,在临床路径中首先要明确提 出,在治疗方面确定的基础上,总结历代名医效方,结合当代中医专家经验确定 多种治疗方案,包括多种中药组方及中成药的推荐。便于临床医生在实施中医临 床路径中有一定的变通,也有利于在进一步总结改进中不断完善提高。找出符合成本-效益的最佳治疗护理模式,界定标准住院天数及标准 检查项目,诊疗护理标准化,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服务质量,向患者和家属解释临 床路径的流程特点,使他们提前预知住院天数和即将采取的治疗方案,从而主动 配合、减少焦虑、提高患者满意度。

1.2.2.2临床路径实施前培训科室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包括科主任、 护士长及临床路径管理小组成员。由路径管理员对科室人员进行临床路径实施前 培训,使他们掌握路径运行过程中各种情况的处理方法,如:文本的填写、变异 的处理、各项中西医治疗和时间安排等,保证路径的顺利实施。

1.2.2.3临床路径方案实施①记录实施过程:患者住院时同时建立住院 病历和中医临床路径表,每天的各项检查结果、治疗措施、护理措施等都记录在 中医临床路径表上,出院时收回中医临床路径表;
②检查、修正变异:在记录过 程中发现对患者的检查、治疗、护理等措施与中医临床路径的变异,如变异小, 不影响整个路径实施则将变异记录下来;
如变异对路径实施的结果有影响但可以 及时修正,则立即提醒临床医师修正,使各种措施回到路径上来,以免影响整个 结果;
如变异不但影响整个中医临床路径,而且不可修正,则应对变异发生的原 因及过程进行探讨;
③变异与预期成果对照:患者出院后,对产生变异的病例进 行讨论,找出变异报表与预期成果不同的原因,如变异可修正,则提出修正办法;

对大部分患者都出现的变异则应考虑修改临床路径。

1.3资料收集由专人负责对两组患者的药费、治疗费、住院天数进行 收集整理。自制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总分100 分,患者出院时进行满意度调查。

1.4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制定。

1.5研究对象纳入及排除标准 1.5.1纳入标准①第一诊断同时符合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
②除外其他 疾病引起的眩晕;
③无严重心功能不全及颈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④签署知情 同意书,同意进入临床路径诊疗方案。

1.5.2排除标准①有手术指征者;
②合并椎管狭窄者;
③曾接受颈椎手 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
④不能接受中医及针灸治疗者。1.6资料统计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分析,比较两组 患者的药费、治疗费、住院天数、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组间计量资料 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住院总费用、药费及住院天数比较见表1。

从表1可看出治疗组在住院总费用及药费、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患 者满意度显著提高,有显著差异。

3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的医疗 工作模式已在国内许多医院逐步开展。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22 个专业95个病种中只有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尚无椎动脉型 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的相关规定。本研究结果显示,CSA路径组患者在住院天数、 总住院费用、药费、治疗费方面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中医临床路径能 有效减少CSA患者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药费、治疗费。路径组患者平均满意 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可认为CSA中医临床路径通过规范诊 疗行为,能有效减少患者住院天数,控制患者住院费用,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 可行性。

中医学是一门以整体观、辩证观为基本特点的医学,在疾病治疗中有 很多不同于西医的方面,但中医的诊断、治疗过程可以体现临床路径的综合性, 可延伸到患者治疗的各个方面。本研究构建CSA中医临床路径以中医的辩证和西 医的辨病相结合作为基础,中西医的诊疗体系各有其优缺点,西医诊断标准客观, 易于掌握,中医则需要一定的经验;
在治疗方面,我们总结历代名医效方,结合 当代中医专家经验确定多种治疗方案,包括中药(多种中药组方及中成药的推荐)、 针灸、推拿、穴位用药等多种治疗手段,便于临床医生在实施中医临床路径中有 一定的变通,充分发挥中医特色;
西医治疗方案主要以静脉滴注活血化淤中成药 及营养脑细胞药物为主。由此中西医结合,相互补充,以病为纲,以证为目,纲 举目张,从而达到减少患者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服务质量,减轻医护人 员工作量的目的。

针对于中医辩证施治个体化与临床路径规范化的统一性的矛盾,可通 过专家共识与文献的系统性评价等方法,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与优势,制定辩证施治的基本方与加减法,达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中医强调的个体化治疗,辩证施 治的随症加减,可通过临床路径来体现,在时效性上,中医治疗的密切观察有助 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方药。中医临床各科的诊断治疗基础是相通的,对于中医 来讲,多专业的合作性亦是中医的特长,有助于中医临床路径构建。中医疗效评 价没有西医直观,但患者症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样可以作为临床路径 的评估项目。特别是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路径的确立,可能更容易达到其最初目的, 患者和医院均从中获益。

本研究未加入治愈率及死亡率,是考虑到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西医治 疗的治愈率均比较高,并且治疗中均无死亡病例,故未加入两个评价指标。

通过本研究,使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在减少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的同 时达到或优于过去的治疗效果,规范了医疗行为,节约医疗资源,在一定程度上 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

综上所述,CSA中医临床路径的广泛开展在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 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是有益的,并且能为下一步按病种付费制度的推行提 供理论基础及临床依据,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静 黄敏 冷安明 第4篇:肺癌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肺癌,又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 后差,病死率极高,约80%的患者会在诊断后1年内死亡,生存期一般在6个月左 右,其总的5年生存率为5%~10%。目前抗肿瘤的医疗措施主要有手术治疗、放 化疗以及生物制剂等,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生存期。但部分患者在初次确诊 时约70%~80%患者已是晚期(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失去了手术的机会。中 医药抗肿瘤治疗作为上述疗法的有益补充,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病程,改善 患者生存质量,并能减轻西药抗肿瘤治疗的副作用。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扮演着 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有关肺癌的中医临床研究颇多,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其研 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肺癌中医临床医案数理研究、肺癌中医临床实验 研究及中医治疗经验研究。

11肺癌中医临床医案数理研究肺癌中医临床医案数理研究,即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大量临床医案进行挖掘,从大数据集中发现有效、创新、潜在有用 的模式过程。对肺癌方药进行规律分析,可为肺癌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临床参考, 并为中医新药研发等提供理论依据。

王海瑞等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了中晚期肺癌方剂的组方规律,筛 选出297个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方剂。随着计算机科学、应用数学、信息技术的不 断成熟,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越来越广泛地借助到数据挖掘技术,已成为中医 临床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孙婕怡从CNKI搜集了近30年中医药治疗肺癌的 文献,分析后发现治疗肺癌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草药有人参、黄芪等补气药物。胡 波运用频数、频繁集对172首肺癌方剂进行分析,结果:补气、滋阴、健脾、补 肾等几类药之间的配伍是最常用的药物组合,认为医家治疗肺癌非常重视益气扶 正。郑川等对213首肺癌方剂进行分析后发现:肺癌用药以补虚药为第一位,其 中以气虚为最。唐引引等对1980~2010年CNKI收录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诊疗文 献分析后发现其用药共295种,补虚、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类药出现频次占671%, 补虚药居第一位。司富春等分析了1977~2013年CNKI收录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 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和个人经验报告类文献,发现肺癌中医组方用药以化痰除湿、 清热解毒散结等为主。

从上文可以看出,目前在肺癌中医医案数理研究中,不少临床研究者 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出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从各医家研究结果看,尽管应用 的数据挖掘技术不同,所搜集的文献也不尽相同,但得出的结论却基本相似,即 从大方向上看中医治疗肺癌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以益气扶正为主。司富春等学者的 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略有差异可能与其所收集的文献涉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关。

只是这些研究的研究对象大部分是从CNKI搜集的文献,所收集的数据本身有可 能部分为有效个例,必然对统计结果的客观性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对同一医家特 别是名老中医大量行之有效的方剂进行数据挖掘就显得非常必要。庞博等为探讨 名老中医如何处理临床信息数据,提出了构建名老中医诊治肺癌认知模型,拟为 肿瘤防治的临床决策、新药研发、标准化建设、临床路径推广提供依据。

12肺癌中医治疗经验研究肺癌的中医病机过程包括癌毒滋生、留于肺 叶,搏结痰瘀、阻碍肺气,耗伤气津、步入损途等阶段。中医药对肺部肿瘤的治 疗由来已久,不少中医医家都对此有很多独到的诊疗经验,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减少复发和转移。

林洪生教授认为大部分肿瘤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正虚,并将扶正培 本、解毒作为肺癌术后治疗总则。其用药忌攻伐太过,讲究平调阴阳。汪绮石提出阴虚劳证“悉宰于肺治”,认为肺癌(及其所致的癌性恶病质)属全身性慢性消 耗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与中医学虚损类疾病之属相似。刘嘉湘教授治疗肺癌用猫 爪草清热解毒消肿,以治疗癌性胸水。凌耀星教授治疗肺癌用凌氏验方(黄芪、 党参、麦冬、黄精等);
徐振晔教授治疗肺癌用肺岩宁(含黄芪、黄精、灵芝、 蟾皮等);
邓中甲教授治疗肺癌,早期用薏苡仁、半夏、胆星等,中期用西洋参、 麦冬、五味子等,晚期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加猪苓、车前子、大腹皮等。均取得满 意疗效。郑伟达教授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肺癌多由正气内虚,邪毒内结所致, 运用慈丹胶囊治疗气阴两虚型和脾虚痰湿型肺癌取得显著疗效。朱洁等认为益气 法可治疗肺癌。王玲等认为中医益气健脾养血法在肺癌化疗患者的骨髓抑制方面 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13肺癌中医临床实验研究众多中医学者在肺癌中医临床实验研究方 面做了很多工作,有研究发现,中晚期肺癌患者采用益肺散结方治疗的临床疗效 确切,且中医治疗肺癌咳嗽疗效显著。杨咏梅等对68例支气管肺癌患者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发现客观有效率(RR)为5735%。王璐等[28]发现中医维持治疗化 疗后晚期NSCLC,能延长患者的PFS期。刘莹将4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 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使用NP化疗方法, 结果:治疗组患者肺癌客观有效率和Karnofsky评分高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中 医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确切。有临床研究者对未用放化疗的20例晚期NSCLC患 者采用自拟中药方配合切脉针灸治疗,并选择同期收治的未用放化疗的20例晚期 NSCLC患者作为配对试验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中医综合疗法改善肺癌患者 气促症状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有研究者选取48例肺癌患者,随机均 分为2组。对照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N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 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结果发现中医治疗肺癌效果良好。靳冬民观察发现其 自拟肺癌方(治疗组)与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对照组)均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的有效治疗方案,两者疗效、中位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而药物的不良反应、耐 受性、改善和提高肿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刘苓霜等将69 例晚期NSCLC一线治疗后疾病无进展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单药化疗 (吉西他滨或培美曲赛多西紫杉醇),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方案维持疗法(中药 汤剂、中药静脉制剂及穴位敷贴),结果中医组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疗效与单药化 疗维持治疗相当。

由此可见中医药抗肿瘤治疗副作用小,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 善临床症状,特别是为中晚期肺癌不能手术及多次化疗后耐药、化疗副作用不能 耐受,不适合分子靶向治疗的患者提供了临床诊疗途径。作者:朱化珍 陈晨等 第5篇:信息技术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研制中的作用与应用 目前,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的智能化生产力,并广泛应 用到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中,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和 发展理念。信息技术的显著优势在于可以实时收集信息、交流信息、共享信息, 支持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利用,而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制订、人员培训、发布和应 用等过程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可以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研制 中发挥重要作用。

1信息技术在指南编制中的应用 1.1在文献检索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数据库的完善和检索平台的建设,以及现 代中医临床诊疗研究不断开展,文献数量的急剧增多,计算机检索日益发挥出巨 大作用。如《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在文献检索阶段 目前,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的智能化生产力,并广泛应 用到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中,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和 发展理念。信息技术的显著优势在于可以实时收集信息、交流信息、共享信息, 支持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利用,而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制订、人员培训、发布和应 用等过程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可以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研制 中发挥重要作用。

1信息技术在指南编制中的应用 1.1在文献检索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数据库的完善和检索平台的建设,以及现 代中医临床诊疗研究不断开展,文献数量的急剧增多,计算机检索日益发挥出巨 大作用。如《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在文献检索阶段 量评价甄选了高质量的文献作为指南证据,为制订中医临床诊疗指南 提供了历史和现实依据,总结了研究涉及内容的古今理论及临床和实验研究成果, 也为专家问卷调查奠定了基础。现有的中医文献数据库大多是针对文献外部特征信息建立的,通过关 键词、关键词串或主题词进行全文检索,用户很难表达其真正的检索意图;
检索 结果中包含了大量无关信息,很多与关键词同义的信息却未能检出,用户很难提 取有价值的信息。其次,大量同领域或相关领域的数据库往往使用不同的标识制 度,以及不兼容的术语和不同的数据格式。目前中医药信息主要以自然描述为主, 缺乏知识层次的科学表达,没有统一的术语定义,给数据集成和共享造成一定的 困难,导致中医临床研究人员很难从检索到的文献中掌握所查主题内容的整体发 展状况,难以发挥文献检索的实际作用。有研究者通过部分中医临床文献内容的 语义分析和本体建设,利用信息化数字技术,研究设计了基于中医文献信息本体 的智能检索模型,实现了基本检索、分类检索、导航检索、高级检索、检索词高 级检索、自然语句检索、专业答疑等功能,还提供高相关性文献检索、检索结果 相关性排序及计量统计服务,提高了中医文献的查全率、查准率,更好地发挥了 中医药信息检索服务的功能[2]。

1.2在专家共识法中的应用 Delphi法是采取匿名的方式广泛征求专家的意见,经过反复多次的信 息交流和反馈修正,使专家的意见逐步趋于一致,最后根据专家的综合意见,对 评价对象作出评价的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预测、评价方法。传统的Delphi法 专家调查问卷多采用邮寄,意见的反馈速度较慢,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采 取电子邮件发送问卷的形式可以提高反馈速度;
同时,还可开发网络调查问卷, 在线制作问卷、浏览问卷、填写问卷、提交问卷,加入统计处理功能方便问卷反 馈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更能体现Delphi法匿名性、反馈性、收敛性、统计性的基 本特征。在“小儿泄泻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及“流行性腮腺炎中医诊疗指南”制订中 就采用了纸质和电子问卷同时发送的方法,有效提高了问卷回馈的速度,提高了 调查效率[3]。

共识会议法由各相关专家、群体、代表等以投票、排序或其他达成共 识的互动方法(公开讨论的形式),针对决策或研究发现进行评估,再将这些多 元化的决议整合出最重要的指导建议。专家的选择、讨论进行的轮数、需要解决 的问题是共识会议法的关键之处。在制订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时,应尽量选择与指 南制订学科相关的专家学者,通过互联网搜索和文献数据库的检索,可以比较直 观地了解专家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和主要建树,有利于筛选出对指南所涉及病 种具有充分认识和经验并开展过相关研究的专家,方便了专家组成员的遴选,保 证专家组的范围、职称的全面性和合理性。会议内容是基于前期文献研究的基础而确定的,对于研究主题的相关背景和资料的提供也需要应用到互联网技术。会 议的召开、专家发言、讨论结果等信息通过网络发布,将面向的人群延伸至整个 互联网的目标受众,增强了会议的传播度和影响力。采取网络视频会议的新形式 还可以降低宣传成本,利用更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实现最广范围的宣传,网 络用户还可实时互动,发表评论,有利于收集其他领域人员对于会议主题的意见, 使共识会议结果的产生更为透明化、准确化。

1.3在循证性临床诊疗指南制订中的应用 循证性临床诊疗指南是在广泛收集临床证据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 的方法开发出的一组临床指导意见,而证据的收集评价、推荐意见的形成和分级 是循证医学最重要的部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开展循证医学实践,获 取循证医学研究证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循证医学证据的收集主要是通过文献资源检索实现。目前循证医学的 网络资源主要包括: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数据库、循证医学相关的搜索引擎、循 证医学电子期刊、临床实践指南资源等。如循证医学图书馆(CL)是公认的实 践循证医学的最好临床证据来源,主要包括Cochrane系统评价资料库(CDSR)、 疗效评价文摘库(DARE)、临床试验对照数据库(CENTRAL)、Cochrane方 法学评价库、卫生技术评价数据库、英国国家卫生服务部经济学评价数据库 (NHSEED)共6大数据库,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指南的制订和政府的卫生决 策。

中国循证医学中心数据库是由中国循证医学中心组织建立和更新的 以中文发表的临床干预性随机对照试验和诊断试验数据库,旨在为临床医疗、教 学、科研和系统评价者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向国际Cochrane协作网提供中国的 临床医学研究资料。截至2003年12月,该数据库已建立19个专业数据库,并开始 向国内外提供信息服务。

SUMSearch是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卫生科学中心研制的整合性搜索 循证医学资源的搜索引擎,可以同时检索Medline、美国国立临床诊疗指南数据 库(NGC)、CDSR摘要、美国卫生保健研究和质量机构(AHRQ)等多个数据 库,并且可对疾病由发病原因到预后整个过程某一环节(如疾病的诊断、治疗等) 进行有针对性的检索。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