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银行计划 > 农村闲置资源 [地方的农村教育资源闲置措施]

农村闲置资源 [地方的农村教育资源闲置措施]

来源:银行计划 时间:2019-11-15 08:25:03 点击:

地方的农村教育资源闲置措施

地方的农村教育资源闲置措施 地方的农村教育资源闲置措施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广西边远地区农村教育资源的闲置状况主要表现为:因 使用效率低下的相对闲置和因教育资源废弃不用的绝对闲 置两种闲置。相对闲置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由于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广西边远地区农村教育资源过 于分散;
另一方面由于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流出学生数量 大于流入学生的数量,在校生数量的不断减少,加剧了广西 边远地区农村教育规模的缩小,使得教育资源在使用过程中 效率低下,造成了教育资源的相对闲置。绝对闲置的原因则 表现为教学点撤并过程中部分教学点的废弃不用,部分代课 教师不再从事教育职业,造成了部分教育资源的绝对闲置。

百色地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正处在贵州、云 南和广西三省的交界地,是广西边远地区的典型代表。百色 地区聚居着壮族、瑶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是典型的 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百 色地区的教育资源总体相对不足。对边远地区的教育发展来 说,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虽然重要,但是,在不能进一步加 大资源投入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合理地发挥现有教育 资源的优势,避免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对广西乃至全国边 远地区农村教育的发展都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关于广西 边远地区农村教育资源闲置的现状及形成的原因,笔者已另有研究。本文主要的关注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如何提 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废弃的 闲置教育资源。

二、改变广西边远地区农村教育资源闲置的原则 百色地区总人口约有365万人,少数民族中壮族、瑶族、 苗族、彝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而总面积则为3.63万平方 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到总面积数量的95.4%,森林覆盖率 高达50.2%。正是因为地广人稀加上多民族的分布,百色地 区的教育资源总体上相对比较分散。百色地区是典型的山区, 又是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

改变广西边远地区农村教育资源闲置的现状需要根据当地 的自然状况、人口布局、教育需求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具体来说,主要应体现以下原则:
(一)差异性资源配置原则。该原则主要指在教育资源 配置环节,要考虑到广西边远地区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 间存在着的经济、人口、文化甚至自然条件这些差异造成的 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差异,以及现有教育资源分布的现状,在 配置的过程中要实施有差异的资源配置。

(二)合分原则。该原则主要指在教育资源的使用环节, 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人口环境的不同特点,在使用 教育资源时,将集中教育资源与分散教育资源相结合,按照 宜合则合,宜分则分的原则,在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同 时,重新利用部分的闲置教育资源。(三)教育功能转移原则。该原则在保证充分利用现有 教育资源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区农村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启 用现有的闲置教育资源,加强闲置教育资源的管理力度。把 闲置的教育资源充分转移运用到大力发展多种教育,重点发 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农业科学种田、养殖培训教育方面。

以保证在闲置教育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下,服务当地的人才 需求。同时也可以把闲置教育资源改变为当地农村所需要的 养老基础设施,服务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

(四)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原则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为指导,根据闲置教育资源所处的地理位制,因地制宜地 利用闲置的教育资源,用于提高当地农村农民文化的需求, 大力开展当地新农村文化建设,努力培养当地农民的现代教 育观念,改变广西边远地区农村落后的文化意识,以提高广 西边远地区农村的文化教育需求,丰富当地的文化生活。

三、改变广西边远地区农村教育资源闲置的途径 广西边远地区农村教育资源的闲置包括因使用效率低 下引起的相对闲置和因不再投入到教育领域的教育资源的 绝对闲置两种情况。改变广西边远地区农村教育资源闲置的 途径应当在差异性资源配置原则、合分原则、教育功能转移 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指导下进行。具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改变广西边远地区农村的闲置教育资源。

(一)改变教育资源配置模式,拓宽融资渠道,提高教 育资源利用效率长期以来,广西边远地区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模式主要 采用政府投资为主导的配置模式,单一的配置模式不仅限制 了教育资源的投入数量,局限了教育资源的分配使用方式, 同时也阻碍了民间资本对教育资源的投入,降低了广西边远 地区农村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根据百色地区《基础教育基 本数据》(各年度年报数),百色地区教育部门每一年都增 加对中小学教育资源的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投入虽然缓解 了部分教育资源使用的紧张情况,但也限定了其他教育资源 对教育投入的迫切需求。例如每一年校舍建筑面积的增加数 量,百色地区小学2005学年到2009学年,五年间共增加校舍 建筑面积337102平方米,平均每年新增校舍建筑面积67420 平方米;
百色地区初中2005学年到2009学年,五年间共增加 校舍建筑面积253133平方米,平均每年新增校舍建筑面积 5062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的增加部分缓解了中小学校舍 紧张的压力,但与此同时,百色地区小学和初中的D级危房 由于缺乏维修费用,D级危房面积增加的速度超过了新增校 舍建筑面积。百色地区小学2005至2006学年D级危房面积 120153平方米,初中D级危房面积56424平方米;
2006至2007 学年小学D级危房面积173522平方米,初中D级危房面积 66573平方米;
2007至2008学年小学D级危房面积109457平方 米,初中D级危房面积55466平方米;
2008至2009学年小学D 级危房面积98464平方米,初中D级危房面积52637平方米;

2009至2010学年小学D级危房面积1440112平方米,初中D级危房面积838250平方米。D级危房面积每一年增加的数量几 乎超过了每一年新增的校舍建筑面积的数量。[1]正是单一 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限定了教育资源的投入数量,导致教育 资源总量相对不足。有限的教育资源投入又被限制分配在不 同的使用方面,导致了D级危房因缺少维修费用,危房面积 在不断增加,这更加降低了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单 一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也限制了民间资本不能被合理地投 入到教育资源的使用中。如果放宽民办学校的准入门槛,鼓 励民间资本对教育的投资,通过政府补贴投资教育资金利息、 减少教育投资税收等优惠的经济政策,不仅会减少政府的负 担,还可以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总量,推动教育资源的合理 分配和使用,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灵活撤并教学点 根据《百色地区中小学及其他学校综合统计报表》,百 色地区小学近10年间教学点共减少2563个,初中共减少51所。

百色地区2000至2001学年初,小学入学率为98.91%,辍学率 为2.27%;
初中入学率为83.75%,辍学率为6.21%。2009至2010 学年初,百色地区小学入学率为99.62%,辍学率为0.45%;

初中入学率为96.68%,辍学率为2.28%。[1]虽然近10年来百 色地区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在不断上升,辍学率在不断下降, 但与国家普及九年制义务制教育的目标相比还相差甚远,尤 其是初中入学率还不到85%。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影响入学 率和辍学率的重要因素与学校的分布关系紧密。曾以禹、钱克明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指出盲目使用集中办学政策加剧 了贵州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辍学率,浪费 了原有的教育资源,不仅没有发挥资源集中的优势,反而使 资源配置不当,使大量硬件设施(虽然质量不好,达不到双 基验收标准,但很多资源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和教师资源 (如较好的民办教师等)浪费。[2]百色处在广西与贵州的 交界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与贵州十分相近,人口资源较 为分散。盲目使用集中办学政策,一方面使百色地区大量的 中小学校舍惨遭废弃、代课教师大量流失,造成了教育资源 的闲置;
另一方面,新的学校为了照顾离校远的学生不得不 把有限的财力分散投入到新校舍建设中去,原校舍中的危房 却因资金紧张得不到修缮,使得原本不足的教育资源更是雪 上加霜。而少部分学生因新的教学点离家太远,加上经济困 难等其他原因不得不选择辍学,这也是造成百色地区中小学 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赵丹、王一涛指出教 学点的撤并不应一刀切,而应当以灵活的标准对待。根据实 际情况,偏远地区适当保留当地教学点,教学点的撤并要听 取多方群体意见,正确看待教学点的作用和未来发展。[3] 随着学龄人口的减少,集中办学政策对于百色地区的中小学 来说势在必行,但中小学布局的调整必须方便学生就学,防 止学生辍学。要科学规划,制定合理的标准,灵活撤并教学 点,在必要的地方保留“一师一校”和“复式教学”等教学 组织形式,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与中小学布局调整相配套的人事管理制度。[4] (三)改变闲置校舍的用途 自2001年实行集中办学政策以来,百色地区许多办学规 模达不到要求的农村学校被迫关闭,出现了大量学校的闲置。

根据百色地区《基础教育基本数据》(各年度年报数),百 色地区小学2000至2001学年到2009至2010学年近10年来教 学点共减少2563个,初中10年间学校共减少51所。[1]对于 这部分闲置校舍,可以根据各地实际需要改变闲置校舍的用 途。

1.把闲置校舍用来作为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场所,将农村 闲置校舍改办成幼儿园。从百色地区基础教育基本数据(各 年度年报数)可以看出,百色地区幼儿教育比较薄弱,2009 至2010学年初百色地区幼儿园共有在校生106478人,百色地 区当年小学学龄人口298375人,受过幼儿教育的人数占学龄 儿童数量的35.7%,还不到学龄人口的一半,幼儿教育基础 比较薄弱。[1]如果将农村闲置的校舍用来作为幼儿教育的 场所使用,将会提高百色地区人口的基础素质教育。

2.将闲置校舍改办成当地农村科学技术培训场所、农民 阅览室、农民文化娱乐中心。从百色地区小学升初中、初中 升高中的比例可以看出,当地每年的小学升学率、初中升学 率相对比较低。2009至2010学年初百色地区小学升初中的升 学率只有96.68%,而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则只有40.42%,[1] 这就意味着每年都有部分学生辍学加入到打工或者在家务农的行列。因此可以将闲置校舍改办成职业技术培训场所或 改作农民文化阅览室、文化教育培训中心。这样一方面不仅 会给辍学的学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为提高当 地农民的文化素质、科学技术水平创造了条件,提高农民的 收入水平,进而提高当地农民的技术、文化素质、丰富农民 的业余生活。

3.将闲置校舍改办成当地社会急需的公益服务部门。随 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 对敬老院、卫生所等公益服务部门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 可以将农村闲置校舍改办成敬老院、卫生所等公益事业部门。

不仅可以缓解当地农村养老问题,提高农村闲置校舍的利用 率,也可以为建设和谐新农村作出贡献。

(四)合理解决代课教师的问题 根据百色地区基础教育基本数据(各年度年报数),百 色地区基础教育师资资源中代课教师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2002-2003学年初,小学代课教师与专任教师之比约为34∶ 100,初中约为9∶100;
2009-2010学年初,小学代课教师与 专任教师之比约为6∶100,初中约为1∶100。百色地区自 2000/2001学年到2009/2010学年10年间小学代课教师共减 少6637人,初中代课教师共减少663人。[1]由于经济贫困, 百色地区农村教育中代课教师数量相对较多,这些代课教师 中有83%的代课教师具有合格学历,70%的代课教师具有10到 16年教龄,多数代课教师已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5]代课教师已成为百色地区农村教育中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在教学 网点撤并过程中,一旦所在教学网点被撤,代课教师由于没 有编制,便失去了教学岗位,成了闲置的教育资源。

有研究者把农村代课教师分为两类,一类为学历和素质 都不合格的代课教师,一类为正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并且 提出对这些没有编制的代课教师中的第一类坚决辞退,第二 类要尽量吸收。[6]同样,百色地区教学点撤并过程中代课 教师也应采用分类解决的办法,对学历和素质都不合格的代 课教师坚决清退,而对学校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要根据实 际情况,转移到其他学校继续任教,不能转移到其他学校继 续任教的优秀教师可以作为当地农村文化技术的培训教师, 专门辅导当地农民的文化技术。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