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销售计划 > 载体构建的条件_幸福观构建的历史条件培养探析论文(共4篇)

载体构建的条件_幸福观构建的历史条件培养探析论文(共4篇)

来源:销售计划 时间:2019-11-20 08:28:00 点击:

幸福观构建的历史条件培养探析论文(共4篇)

幸福观构建的历史条件培养探析论文(共4篇) 第1篇:试论穆勒功利主义视角下的幸福观 一、穆勒对“幸福”的界定 穆勒把幸福等同于快乐,仿佛除了快乐以外人们别无其他更加高尚的 目标可以追求,容易被一些人称为“猪一样的学说”,然而这是极大的误解。因为 穆勒所说的快乐更大程度上是指理智的快乐、感情和想象的快乐以及道德情感的 快乐,而不仅仅是感官的快乐。并且穆勒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心智更加健全,外在 的社会制度更好,那么一个人不会认为单纯的感官的快乐会比高级感官所感受到 的快乐也就是心灵的快乐更纯粹。从这个意义上说,幸福是个人感受、精神修养 和完美社会制度的统一。

穆勒认为,某些种类的快乐比其他种类的快乐更加值得欲求,更有价 值。在评估快乐的价值的时候,快乐也有质量和数量的差别,如果要比较两种快 乐哪一种更加值得追求,在一个人两种快乐都体验到的情况下,如果他毫不迟疑 地选择一种,那么这种快乐就是值得欲求的。在这里,穆勒对选择的主体是做了 假设的,这个人有着感受高级官能并且能够感受高级的快乐的能力。我们会提出 疑问,难道单纯的感官快乐就不是幸福么?幸福是一種非常主观的感受,康德说 过谁也别想告诉我什么是幸福或者快乐,因为对于一个人所感受到的快乐在另一 个人身上并不完全一样,有时情况甚至相反。古希腊有一位哲人说过幸福就是各 种生活条件的有力保障,这种保障就是单纯的感官快乐、感官享受。很显然,穆 勒是从“心灵高贵者”的自身角度出发去揣度每一个人的幸福和快乐,也有可能是 从一个最完善的人和最完善的社会制度出发。在穆勒看来,一个聪明人不会让自 己成为傻瓜,受过教育的人不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无知的人,有良心情感的人不会 成为无情无义的人。人和动物是不一样的,一个完善的人要得到幸福需要更多的 东西,即使他要付出更大的牺牲和代价,忍受更多的苦难,他也会选择做一个真 正的人,进入到一个切切实实的人的生存当中去。一个具有高级官能的存在物对 自己得到的幸福总是不满意的,就是因为不满,他才追求更加完满的幸福。但是 具有了高级官能就一定会选择更高级的快乐吗?穆勒的说法是不一定。享受高尚 情感的能力对于人来说是非常脆弱的,这种能力容易受各种不良的环境所影响, 如果一个人长期不使用这种能力,它是会丧失的。在阐明何种快乐才能够称得上幸福之后,需要对幸福本身有一个界定。

穆勒功利主义的重要标准不是行为者本身幸福的最大化,而是全体人员幸福的最 大化。全体人员的幸福最大化是人生的终极目的,也就是尽可能地享受快乐和免 除痛苦,并且在不管是质量还是数量上尽可能多地享受快乐,其他的东西只不过 是达到幸福的手段或者方法。

二、全体相关人员的最大幸福原则 反对功利主义的人认为功利主义排斥除了幸福以外的所有东西。然而 这是对穆勒的极大误解。幸福并不是因为仅仅追求幸福本身,因为幸福并不是自 在自为的东西,它也依赖外在的条件,比如说金钱、名声。穆勒分析了金钱、名 声和幸福之间的关系。金钱、名声为幸福提供了外在的保障,是实现幸福的有利 条件。然而金钱、名声本身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在于幸福。对幸福的追求和金 钱、名声也是有密切的联系的,金钱、名声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他人的幸福,实现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即使不是为了自己的幸福,也是为了全体的人的幸福。

三、幸福的现实性意义 穆勒的反对者有一种说法质疑幸福本身是不可能的,人类有什么理由 收获幸福?不承认幸福的现实意义,人类追求的所谓幸福和人类合理的目的本身 并没有如此紧密的关系;
有的人还认为,人的幸福和生活本身不是必然性的关系, 恰恰相反人需要忍受暂时的痛苦,以便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以前,人的生存权 都受到许多人的质疑。面对质疑,穆勒认为功利不仅是追求幸福,还是防止与缓 和不幸。穆勒认为幸福的丧失是心甘情愿的放弃的,为了其他人幸福,放弃本人 的幸福,成全其他人的幸福。幸福的依赖性不单单是个人的感受,还要考虑社会 因素。穆勒所说的幸福应该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包括个人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

穆勒反对把幸福定义为一种持续不断的兴高采烈,事实上,幸福是一种周期性的、 短暂的、间歇性的状态,如果一个人整体在一种兴高采烈的状态,这不是幸福, 而是一种精神错乱和癫狂。另外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不要去追求我们能力之外的东 西,因为这超出了我们的能力,往往有可能得不到而影响了我们对幸福的信心。

当然除了这些条件,还有教育、社会制度对幸福本身也会造成损害。在以上的条 件都满足的情况下,人是可以得到幸福的。其次,穆勒认为幸福所能给予人的优 点多于缺点,因为假如我们对自己不能得到的东西不奢求,我们当然可以满足自 己幸福的需求。

四、幸福与道德穆勒预见到了人类没有美德会造成人类的灾难,这是有道理的。穆勒 基于个人幸福来思考道德原则。判断行为道德与否不是看“行为者自身的最大幸 福,而是最大量之一般人幸福”。功用主义的道德观承认每个人都有为别人牺牲 的能力,这与别人承不承认牺牲是福利并没有关系。穆勒的意图是不难理解的, 他是要人们去关心他人的福利。穆勒坚持世界的善是由个人的善组成的,社会的 幸福自然也是由个人的幸福合成的。这种社会利益合成说与他的最大幸福主义是 统一的。根据他的道德判断标准,是谁产生了更大的幸福总数,他的行为就更加 道德。这个最大幸福原则的使用原则将会遇到很多困难。

首先,我们已经指出,幸福是一种主观,不稳定,难以捉摸的感觉, 它不像物理实体可以通过数量和质量进行比较,而很难想象穆勒根据这个变量的 大小、主观事物来判断行为的道德。虽然我们可以确定参与这个行为的人数,但 我们不知道每个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幸福或质量。在理论的后果的道德判断中,穆 勒只注意到行为本身的后果,而忽视了行为的动机。他的行为与行为者的性格、 行为的后果以及动机分离的做法与道德生活的实践不符。在我们的道德生活中, 动机和后果难以分离,一个人内在品格更为重要,但不妨碍我们重视行为的后果。

穆勒的后果论将导致评判许多人的不道德。但事实是,行为与行为者是不可分割 的,道德的要求并不是對物的要求,而主要是对人的要求。穆勒的后果论割裂了 人的行为和人本身,我们更愿意注重人本身,而不是后果。一些人品格高尚但是 由于过失造成了一些错误,可以减轻对他的惩罚。品德是难以测量的,但是品德 本身是值得赞美的。我们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在人和人之间搭起美德的桥梁, 社会外部因素会变得更加和谐。而这正是我们在思考道德本身时所要注意的。美 德本身就是一种善,拥有美德是快乐的,拥有美德的人更容易获得心灵的满足, 同时拥有美德之人对于自我言行的约束也使得他们可以尽可能地免受法律和道 德的制裁所带来的痛苦。穆勒最看重的就是美德,它作为获得幸福的最重要、最 可靠的因素,是我们应该积极地不断地争取的。

四、穆勒幸福观的局限性 对穆勒的幸福观进行反思,我们能够看到其幸福观的理论缺陷和局限 性。“最大多数人最大的幸福”作为判断道德的最终标准并不完全符合逻辑,因为 “最大多数”和“最大的幸福”不是统一的。“人数最多”的解释有两个方面:当人们 的利益不冲突时,不应损害任何一个人的利益;
如果冲突的利益,少数人的利益 应服从多数人的利益。还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最大的幸福”,当行为有益和无害 的时候,应尽可能增加利益的总和;
行为利益共存,应尽量增加利益,确保利益大于损失,从而使总幸福最大。当深入分析两者结合的时候,我们可以很容易地 看到矛盾逻辑的紧张状态。作为社会各界的成员,每个人的幸福和利益都不被侵 犯。只有所有成员的共同利益才能在理论和逻辑层面上成为“最大利益”,只有所 有成员的共同幸福才能成为“最大的幸福”。用“总共幸福”衡量社会的整体幸福是 不正确的。穆勒否认少数人的人权,这是他的一个理论漏洞。第二,人性观的不 同会形成不同的道德观,从而架构出不同的道德理论体系。

我们可以发现穆勒的功利主义有某种简单化的趋向,忽视了人的复杂 性和社会的复杂性。把人的目的简单化为幸福,容易使人沉溺在幸福享乐本身, 而且只注重个人行为的结果,容易错误地判断一个人的道德。现代社会高度功利 化,经济快速发展,功利主义会给人幻觉,变成只注重个人的幸福,忽视了其他 人的利益和幸福,造成社会道德滑坡以及一系列问题。

作者:封佳成 第2篇:幸福观的演变和科学幸福观构建的历史条件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生命的终极价值。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 根本看法。对于什么是幸福,答案则由于主体的不同而显得千差万别,其也会随 着历史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时代特色。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幸福作为话题 被无数思想家反复提及,说明对其认识有共同之处;
然而关于什么是幸福人们又 多采取经验性的描述,而不是用规范性语言进行界定;
间或有定义者,却往往难 以彼此认同,甚至互相矛盾。这缘于不同的历史阶段,或者同一个历史阶段中不 同地域、年龄、性别、阶级的人对于生活意义的认识和价值取向都有很大区别, 对幸福的理解也丰富多元。那么,幸福的本原应该是什么?幸福观在社会发展过 程中是如何演变的?科学的幸福观又应如何构建呢? 一、幸福的本原:勞动改造世界过程中实现对人的本质的确证 幸福是一种基于客观基础的主观判断。对幸福的定义千差万别,其中 最为相近的定义是:主体通过对外在客观条件的判断和认知实现主观上的满足感 和愉悦感。不同的主体,对外在客观条件的需要千差万别,比如权力、健康、财 富、美貌等,这也就是对什么是幸福看法不一的原因。但幸福是主观上的满足感 和愉悦感,这一点应该是一致的。那么这种满足感和愉悦感又是如何而来的呢? 幸福的主体是人,人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物质中最具有活力的生命。生命的第一需要就是活动。鸟类在天空翱翔,鱼类在水中畅游,这些都是生命的 活动。但鸟类不能在水中畅游,鱼类不能在天空飞翔,它们的先天特征注定了它 们只能在相对固定的领域内进行活动。作为宇宙之灵长、万物之精华的人类则不 同,面对客观世界,并非被动适应之,而是主动改造之。社会学著作《裸猿》将 人定义为不长毛的猿类,这显然忽视了人的特质。[1]五千年前的猿类与今天的 猿类活动方式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五千年来人类的活动方式却有着天壤之别。

因为人类的活动是将自在自然不断地改造为更适合人类活动的人化自然,这种独 有的活动方式,就是劳动。

幸福的本原,就是人类通过劳动不断地改造客观世界,进而确证自身 的类本质。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能通过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改造客观世界,从 而与其他动物被动的生命形式区别开来。“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 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2]519其他动物只能依其本能进行活动, 范围亦大体固定;
人类则不断地克服先天条件的不足,将客观世界改造成为适合 人类生活的样子,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语言、艺术和丰富的社会活动。

与其他动物被动适应客观世界的活动不同,人类是有目的地开展劳动。

在劳动的过程中,人的手脚开始分化,开始直立行走,头脑和语言得以发展,人 可以跨越与动物之间相区别的鸿沟。[3]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类本质,需要通过 仅属于人的劳动方式来确证。因此,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也是幸福的前提和逻 辑起点。每个人的幸福观可以因劳动内容、劳动特点的不同而不同,但在劳动改 造世界的过程中验证类本质,从而因本质的确证体会幸福,就是其中的共同点。

自主性是劳动的根本特质,人类是通过自主的劳动去改变这个客观世 界的。任何一个个体的力量都是如此弱小,以致于人类必须通过协同劳动的方式 来实现自主劳动的目的。以农业生产为例,刀耕火种、靠天吃饭显然不能满足人 的需要,因此灌溉、施肥等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起来了,农业产品与其他劳动产品 的交换发展起来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冶金、手工业等也发展起来了。可以说, 从任何一个具体的劳动出发,人类都会通过协同劳动,最终构建一个庞大而复杂 的协作体系。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这个协作体系越来越发达的过程。今天, 每一个个体离开与他人的协同劳动都无法生存。

人的类本质通过人的自主劳动实现确证。在确证过程中,人实现了独 属于人的价值,从而感受到幸福。而人的现实本质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 系的总和,它需要通过协同劳动来确证。通过协同劳动,人确证了自身在协同劳 动体系中的位置,归根到底仍然是对改造客观世界自身所起作用的确证,从而感受幸福。因此,幸福的本原,就是劳动改造世界过程中实现人的本质的确证。

为了提高协同劳动的效率,人类的分工越来越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 不断发展,协同劳动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阶 级社会出现之后,通过牺牲劳动者的自主意识来提高协同效果,导致了劳动背离 了人的主体性需要,甚至成为以牺牲人的主体性为前提,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手 段。丧失自主性的劳动就走向异化的劳动,也必定产生异化的幸福观。

二、优越感:阶级社会中幸福观的异化 幸福观的异化是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 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一部分统治者脱离了协同劳动,而直接占有其他劳动者的劳 动成果。劳动者的协同劳动不再是发自内心的自主劳动,而是被迫从事的劳动。

在“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形态中,劳动者在人身上依附于统治阶级而从事劳动;

而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社会形态中,所有的劳动者则依附于 资本从事劳动。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垄断了生产资料,从而控制被统治阶级的劳 动成果。人们由于享有资源分配权的不同而分为三六九等,并分别成为层次分明 的金字塔结构中的一分子。在这个金字塔中占据的地位越高,占有的劳动成果就 越多。劳动者无法通过直接占有劳动成果而体会劳动改变世界带来的快乐,他们 的主体意志被剥离,无法通过劳动本身获得幸福。所有社会成员不再通过劳动过 程本身享受幸福,而只能通过资源占有的多少去体会异化的幸福。

由于劳动的主体性被剥夺,主体无法通过用劳动改变客观世界的方式 确证其类本质,只能通过主体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确证其现实本质。在金字塔结 构的社会关系中,位置靠上者相对于位置靠下者,政治上压榨、经济上盘剥、文 化上歧视,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你无我有、你少我多、你粗我精”的优越感。

“门第与财产,……是个人显贵的两大来源,因此也是人类中自然而然地有发号 施令者又有听人命令者的主要原因。”[4]这种优越感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都 替代了劳动,成为各个文化中普遍认可的幸福观。比如各种艺术形式中的幽默技 巧,往往都是表演者通过扮丑等手段,让观众产生优越感,从而误以为自己获得 了快乐和幸福。

幸福是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追求的终极目标。为了寻求更多的优越感, 社会成员会将文化上的金字塔继续延伸,从而人为地制造歧视链条,包括性别、地域、口音、肤色、健康状况等。社会成员通过对另外一些社会成员的歧视,形 成文化上的优越感,从而误以为自己获得幸福,这是阶级社会留下的印痕,也是 幸福观的异化。

三、彼岸幸福:宗教在虚无世界中寻找的替代物 在阶级社会中,优越感作为被异化的幸福观为社会成员所接受。优越 感来自于比较之中,这注定共享幸福在阶级社会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社会底层的成员一旦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幸福的出路,推翻现有秩序的冲动就很 难被压制。要维护现有的社会秩序,就要制造一个让底层民众亦能够感受到优越 感的精神世界,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宗教也就随之产生了。“宗教……这种意识 是从现实的力量中产生的。”[2]587在宗教虚构的彼岸世界里,教徒不再承受在现 实世界中的苦难、压迫和歧视,而能够在虚幻中找到虚无的幸福。“宗教是还没 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2]3人民借宗教镇 痛,社会借宗教得以平衡。

原始宗教产生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低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在那个改 造世界能力非常有限的时代,大自然是神秘而值得敬畏的,而人是渺小的。人们 对大自然的认知力量是不足的,需要想像出来的超自然力量进行弥补。但进入阶 级社会之后,宗教逐渐为统治阶级所利用。劳动者在现实世界感受到的痛苦,都 在虚幻的彼岸世界获得补偿。同时,劳动者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努力都归结于造 物主的安排,个体对劳动成果的创造和享用都在心理上变成了罪恶。宗教势力与 统治阶级的不劳而获变得合理,劳动者却被严重的边缘化,变为依附性的存在。

整个社会成为“颠倒的世界”,在实质上对人改造世界的类本质存在着对抗的关系。

有别于之前所有的宗教学家、思想家,马克思革命性地从现实世界去分析宗教产 生的世俗基础。“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對现实苦难的抗议 ……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2]2 正是在阶级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宗教的本质,“宗 教是人民的鸦片。”[2]4进而提出,“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 人民的现实幸福。”[2]4列宁继承了这一点,进一步指出“对于工作一生贫困一生 的人,宗教教导他们在人间要顺从和忍耐……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宗教是一种精 神上的劣质酒”。[5]131彼岸幸福不能取代现实的幸福,在虚无世界中迷失也影响 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教会高高在上的中世纪终究要被资产阶级立足于现实世界 的反抗所终结。四、幸福悖论:资本主义自身无法克服的逻辑怪圈 这种“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形态压制了人的主体性,从而阻碍了生产 力的发展。“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社会形态注定要取代之前的社 会形态。欧洲各国在经历了漫长而又黑暗的中世纪之后,以大航海为契机,相继 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思想家将社会成员对幸福的追求从虚无的彼岸世界拉回到 现实的此岸世界。他们的逻辑起点是理性经济人假设,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创造能 力。相对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推进了 一大步,从而在极大程度上激发了社会的活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正如马克思 所说,资产阶级在不到百年的统治中,创造出了比过去一切世代全部生产力总和 还要多还要大的生产力。[6]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劳动效率的迅速提高,劳动成 果的快速积累,为社会成员更多地享有幸福创造了有利条件。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7]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 发展的确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便捷的交通、日新月异的发明创造、自由平 等的观念等等。但“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8]资本主义的内在逻辑矛盾注定其发展不能解决人们的不幸,反而会陷入“幸福 悖论”之中。美国学者伊斯特林在1974年提出著名的幸福悖论:通常在一国之内, 财富较多者相对于财富较少者,幸福感更加强烈一些;
但如果跨国比较的话,穷 国社会成员的幸福感反而比富国的更强烈一些。根据他的调查,古巴人的幸福感 受要强于美国人。据鹿特丹依拉斯姆大学对美国人6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美国人 的幸福感并非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

西方对幸福悖论进行解释的理论有很多。忽视变量理论认为影响幸福 的因素除了财富外还包括健康、自由、政治参与度等,但此理论未能解释为什么 财富较少者在其他方面也处于劣势,从而影响幸福感。比较理论认为是攀比心理 影响了社会成员的幸福感受,只有少数人的收入能够高于心理预期,从而产生幸 福感。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提出“相对消费理论”,指出每个个体将幸福与不 幸的判断与自身社会地位的福利预判相联。这两种理论事实上将优越感与幸福感 基本等同,但未能认识到这种等同本身就存在问题。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希望构建 一个幸福模型(幸福=效用/欲望)进行解释。根据他的逻辑,由于社会经济发展, 人们物质消费的满足的预期提高了,但能够获得满足的效用变小了,所以才出现 经济越发展,幸福感受反而降低这种情况。萨缪尔森将人类的需要仅局限于物质 消耗的需求,由于满足人类消耗的物质的有限性,事实上将此问题归于无解。资本主义的逻辑是无法克服幸福悖论的,因为其自身就是造成幸福悖 论的原因。按照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每一位社会成员是出于获利的目的进行劳动, 因此劳动效率越高越好。提高劳动效率的必然结果就是人不断地被物化和机器不 断取代人。在大生产过程中,被物化的人完全感受不到劳动的自主性,只不过成 为大机器中的一颗零件,这种反人性的设计最终导致劳动者对劳动的厌恶,从而 将幸福与劳动对立起来。机器取代人更是造成失业人口的大量存在,即使失业人 口仍然能够获得足够的社会福利,他们也失去了在劳动中体会幸福的根本路径。

因此,造成幸福悖论的根本原因,也是资本主义内在逻辑矛盾的关键,就是理性 经济人假设。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的主体性回归劳动者本身,幸福才能 够普遍地、真实地实现。

五、自主劳动:社会主义为科学幸福观的构建创造了历史条件 伴随着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幸福观也必然从异化走向科学。

在社会主义社会之前,异化的幸福观表现为将人的主体意志之外的外在依赖作为 幸福的核心,包括对人的依赖和对物的依赖。只有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人 才能够逐步摆脱外在依赖,在自主劳动过程中体会幸福。

首先,社会主义社会为科学幸福观的构建创造外在物质条件。只有社 会主义社会才能够突破资本主义逻辑的内在缺陷,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 科学幸福观的构建创造外在物质条件。实现幸福需要的基本前提,就是通过劳动 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追求幸福的欲望……绝大部分却要靠物质的手段来实现”。

[9]293劳动创造出来的不仅包括物质财富,“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 身”。[9]519 资本主义的逻辑是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点展开的,而这种思维范 式注定有其历史局限性。按照这个逻辑,劳动者是出于利益的考虑而从事劳动, 因此劳动者是天生厌恶劳动的。“亚当·斯密正是把劳动看做诅咒。在他看来,‘安 逸’是适当的状态,是与‘自由’和‘幸福’等同的东西。”[10]在资本主义的逻辑看来, 劳动者的收入一旦积累到能够满足生活的程度,就会选择放弃劳动。因此劳动者 的收入水平只能维持生存,从而不断地出卖劳动力。消费至上刺激下的资本循环 和劳动者的低收入之间存在着资本主义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花样百出的信 贷只能起到推移作用,而不可能消解。每一次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都会导致生 产力发展的停滞。采用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受制于先发资本主义的 转嫁矛盾,而长期陷入经济发展的陷阱。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在制度上为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提 供保障,从而确定劳动者成为生产过程的主体。这样,劳动者才能真正摆脱被奴 役的境地,将劳动作为解放和发展自身的手段,从而在劳动中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其次,社会主义社会为科学幸福观的构建创造内在精神条件。科学的 幸福观,就是将幸福的决定权从外在依赖重新复位于主体自身。在社会主义社会 到来之前,所有的幸福觀都异化为优越感,是以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不幸福来成就 少数社会成员的幸福。优越感毕竟是稀缺资源,属于社会等级金字塔中的上层成 员才能够享有。为了获得更多的优越感,人为制造的歧视链条因此产生,比如男 性歧视女性、白种人歧视有色人种等。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人们为了 追求幸福而在制造更多的不幸福。

在阶级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外在条件下,幸福观必然是颠倒的。“如 不彻底废除私有制,产品不可能公平分配,人类不可能获得幸福。”[11]社会主义 社会是通过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革命打破了社会关系的金字塔结构,从而真正实现 将颠倒的幸福观纠正过来。如果社会成员通过比较资源占有确定优越感,只能比 较的将是剥削奴役他人的能力,最终导致的是将人性的恶推到极至。唯有劳动者 通过改造世界获得成就感,才能产生相互比较发明创造、文学艺术、团结互助等 能力,最终实现一个善的世界。“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这是多么壮丽的事业! 这是多么宏伟的目标!”[12] 最后,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实现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对于跨越 了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阶段,从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国家 而言,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还很漫长,劳动的自主性本质也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 现。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从根本上克服幸福观的异化,从而实现幸福本质的回归。

但这个发展过程又必然是艰辛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

劳动中自主性的回归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幸福观的回归亦然, 这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在当代中国,异化劳动的现象还将长期存在,幸 福观的异化现象也将长期存在。但社会主义制度为克服这种异化创造了最佳的客 观条件,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就一定能实现科学 幸福观的构建。

作者:王庆第3篇: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培育 “幸福是什么”本身就是一个人类探讨的永恒话题。幸福观是人们对什 么是幸福、如何评判幸福以及如何获取幸福的基本观点和态度。甘肃少数民族大 学生是甘肃民族地区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和人才储备,一方面他们接受新知识、 新观念,另一方面他们又经历着各种各样现实选择与民族传统观念冲突之间的压 力。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确立什么样的幸福观,不仅仅是其自身的人 生选择和生活意义的确定,更重要的是会对民族地区发展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

因此,有必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幸福观进行分析。

一、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认知现状 课题组选取了在兰州市的13所高校和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甘肃民 族师范学院的在校少数民族(世居甘肃)大学生作为调研对象,主要采取问卷调 查和重点访谈的方式进行。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4份,有效回收率 96.8%。其中男生395人,占51%;
女生379人,占49%;
主要涉及回族314人、藏 族276人、维吾尔族88人、东乡族37人、裕固族14人、满族19人、土族10人、蒙 古族7人、保安族2人、撒拉族3人,哈萨克族4人等11个少数民族。通过一些题目 的设置,我们试图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幸福的认知怎样,比如他们如何看待幸 福与金钱、幸福与道德、幸福与努力等关系。

1.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总体较高 当问及“你感到幸福吗?”这一问题时,选择“非常幸福”占16%,选择 “比较幸福”占56%,选择“一般”占24%,选择“不幸福”占4%。可见,72%的学生 感到自己幸福。当问及“如果你感到幸福,你认为你的幸福主要来源于哪些方 面?”时,“家庭认同”“学业有成”“衣食无忧”是排在前三位的回答。当问及“如果 你感到不幸福,你认为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时,“人际关系”“经济因素”“前途 迷茫”是排在前三位的回答。可以看出,总体而言,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幸福 感比较高,他们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还是来自于本民族成员对自己学业上的认同。

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由于家乡教育的相对落后以及对教育的重视不够,自己 能够进入大学学习,成为家族的骄傲感觉很幸福。同样,进入大学后,新的学习 环境,尤其是与其他民族的同学交往日益频繁,由于风俗习惯、交往习惯等原因, 很多学生一度出现人际交往上的困惑,加之有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总是感到 捉襟见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幸福感。2.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将物质财富视为幸福的首要前提 在回答“你认为幸福最不能缺失的条件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排在前 面的选择分别是“物质财富”“身体健康”“精神享受”“家庭亲情”“其他”各占一定比 例。很多学生脱口而出的话基本一致,那就是“没有钱寸步难行,还能有幸福吗?” 可见,大部分学生把物质财富的满足视为幸福的第一要义。诚然,幸福的满足有 物质的成分,但是过度看重物质也是对幸福认识的一种偏颇,容易导致拜金主义、 利己主义、享乐主义。

3.甘肅少数民族大学生将道德视为幸福的重要因素 当问及“生活中当你帮助了别人或做了好事之后,你会感到幸福吗?” 时,86%的学生选择了“会”。当问及“当你得到家人、朋友、老师的赞扬后,你 会感到幸福吗?”91%的学生选择了“会”。当问及“你相信好人有好报吗?”时,选 择相信的学生占66%;
当问及“当你的班集体或宿舍得到表扬时,你会感到幸福 吗?”71%的学生选择“感到幸福”。“你是否愿意和一个有道德的人交往,并感到 幸福?”76%的学生选择“愿意”。“生活中,你对牺牲自己利益去帮助别人怎么看 待?”学生的回答集中在“赞同”占76%,选择“不赞同”占18%,选择“视情况而定” 占6%。对诸如此类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上对道德因素 的重视。一个人道德是否高尚也是获取幸福必不可少的因素。

4.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将奋斗视为实现幸福的途径 在面对“你将采取哪些方式获取属于自己的幸福?”这一问题时,选择 “个人努力奋斗”占82%,选择“亲友帮助”占11%,选择“顺其自然”占7%。少数民 族大学生基本都能认识到幸福要靠自己去努力获得,幸福不是“天上掉馅饼”,这 是非常务实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有自己的信心去努力实现自 身价值,但一定程度上也对自己个人前途有迷茫的倾向,这也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5.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将家庭幸福视为幸福的主要方面 在对“你认为生活中哪些人对你的幸福影响很大?”这一问题的选择 结果看,排在前四位的选择分别为“亲人”“恋人”“同学”“老师”。当问及“你认为一 个人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时,选择“家庭美满幸福”“事业有成”“健康平 安”“为社会做贡献”排在了前列。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甘 肃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着浓厚的家庭观念,他们会把家庭幸福视为最大的幸福,同时也认为亲人对自己是否幸福影响很大。

二、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影响因素 在我们所调研的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生源来自农村的占72%,来 自城市的占28%。其中来自甘肃民族地区的学生占61%,来自甘肃其他市县的占 39%。结合访谈及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影响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的主要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宗教信仰对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影响 调研中,有宗教信仰的学生占到94%。伊斯兰教与佛教是甘肃少数民 族群众信仰的两大宗教,藏族还是全民信教的民族。无论信仰伊斯兰教还是信仰 佛教,信仰成为生活的核心。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耳濡目染,很多大学生宗教信 仰很虔诚,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往往会从念诵、功课、礼拜等宗教仪式与规范中 获得心理慰藉与社会支持,从而他们的幸福感往往会高于汉族大学生。除此之外, 宗教中的各种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道德因素的重视。比 如伊斯兰教、佛教中的禁忌很多都有道德层面对人的约束。

2.人际交往对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影响 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幸福观有一定的影响。访谈中,很多 学生表示到兰州上大学是自己第一次出远门,到了大学,学习环境、生活环境、 人际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知道怎么与其他民族的同学打交道,有时 同学之间也会由于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价值观念、语言的不同难以有效地沟通,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幸福感,使他们更加觉得还是在自己的家乡好,在家里 幸福。他们更倾向于和自己的老乡、同学来往。这种对不同于自己生活环境的不 适应造成了他们人际交往上的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一些学生的幸福观。来 自城镇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来自农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相比,前者的人际交往往 往要好于后者。

3.社会不良价值观对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影响 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对甘肃少 数民族大学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前,金钱至上,及时行乐的价值观在大 学校园里屡见不鲜,“有钱就有了幸福”“吃喝玩乐就是幸福”这样的论调让一些学 生将它视为获得幸福的法宝,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幸福观。一些學生在反观自己家乡所在地的贫穷落后,与城市生活的灯红酒绿相比,他们的 幸福观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希望改变自己家庭的面貌,而家庭 急需改变的就是家里的收入增加,能够过上更富足的日子,这使得他们无形中也 赞同金钱对幸福的重要性。

4.教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影响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幸福观。甘 肃少数民族大学生非常注重自己的家庭幸福,这与他们所受的家庭教育有密不可 分的关系,很多学生都是在父母的教导与关爱下体验幸福。有学生说道:“母亲 的病好起来我就很幸福。”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大学毕业后还是会回到家乡,家 乡有着浓厚的亲情牵绊。个别学生也表示父母希望自己能去见更大的世面,到大 城市去发展。除了家庭教育的影响外,学校教育对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也有一定 的影响,学生一致认为虽然学校并没有开设关于幸福的课程,但在老师的教学过 程中,会对自己有或多或少的影响。有些学生表示努力考大学就是受到高中班主 任的影响。他们甚至以班主任为榜样,认为自己将来能像班主任那样就是非常幸 福的。

5.对幸福的认知误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影响 可以说,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幸福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区,例如他 们虽然非常重视家庭幸福但往往忽视社会幸福;
他们注重物质对幸福的重要性而 忽视了精神幸福;
他们感受幸福的能力与创造幸福的能力不足;
他们对幸福的认 知单一而不全面。总之,幸福应该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个 体与集体的统一、内在与外在的统一、道德与情感的统一以及思考与实践的统一。

三、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培育路径 在继续发挥好原有促进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积极因素基础 上,加强日常对大学生幸福观的培育是非常必要的。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确立 “人的幸福观是在需要得到满足时的积极体验,这是内在需求和价值 取向凸显的过程。”[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 三个层面进行了诠释。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形成,例如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关系,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等,都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促使他们过 分关注“小我”而忽视了个人幸福的获得离不开国家富强、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所诠释的价值观念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形成有根本性的指导作 用。

2.促进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与认同 “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小生活在较为单一的民族环境中, 对“他族”和异质文化接触较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信仰更完整和纯粹”[2],这 就造成了他们在与其他民族成员交往时产生一定的障碍,造成一些少数民族大学 生人际关系紧张。促进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的交往,需要大学生自身要以兼容并 蓄的态度去看待不同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待人接物方式,进而加强 彼此的了解,从而达到对彼此的认同。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不同民族学生通过结对 子、互助小组、民族知识宣传讲座、文艺联欢等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消除 隔阂,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增强自信、提高幸福感。

3.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教育 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和最终价值取向,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 幸福观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理应关涉学习者的幸福,成为既能够使学习者 感受学习过程的快乐,又能够培养学习者判断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 的幸福教育。”[3]高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幸福 观。“幸福观教育主要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幸福的真谛、把握幸福的规律,全面认 识发掘自己的潜能,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幸福的人。”[4]对少 数民族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要注重针对性,引导他们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 难,提高追求幸福的能力。

4.丰富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幸福的情感体验 幸福是一个需要永不间断追求的过程,幸福更需要人们去认真体味。

幸福的获得离不开情感的投入,一个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人往往获得的幸福感 要比消极厌世的人高很多就是这个道理。高校要通过开展各种积极、健康向上的 活动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感受幸福,感恩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丰富自 己对幸福的情感体验,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人。例如通过 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组织学生走进养老院、福利院等社会公益机构,组织学 生走进社区、走进工厂去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综上所述,通过各方面的合力固然重要,但幸福毕竟在很大程度上是 人的主观感受,一切的教育手段都只能起到辅助和引导作用,最终还在于少数民 族大学生自己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所做出的努力和创造。

作者:乔娟 第4篇:协同理论视域下高校女大学生幸福观探析 幸福观是人生观系统中有关人生幸福问题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幸 福观认为:幸福是物质实现与精神实现的有机统一,是自我实现与无私奉献得和 谐统一。幸福的最高境界是为人民服务。马克思说:“对于一个忍饥挨饿的人来 说并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 觉。”马克思主义在肯定人的物质幸福的基础上,特别注重人的精神幸福,注重 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
幸福不仅是对生活的享受,更是通过劳动对生活的 创造,是享受和劳动的统一;
社会幸福决定着个人幸福,个人幸福丰富着社会幸 福,是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指出,人生最大的幸福在 于奉献,在于为人类谋福利。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 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它是为大家而献身;
那么我们所感 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 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 将洒下热泪。

一、协同理论下高校女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协同论(synergetic)亦称“协和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多学科研 究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其 创立者是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协同论主要研究远离平 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己内部协同作 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女大学生的幸福观认同机理主 要有认知、情感和行为认同组成,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幸福既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当前, 对高校大学生,尤其是高校女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建设,应该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以指导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和人生走向。1、幸福目标取向方面 法国作家弗朗索瓦·德·拉罗什富科说:“幸福和痛苦,一半取决于气质, 一半取决于运气。”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也许应该放弃改善心态的努力?幸运的 是,答案是否定的,生活没有那么宿命。因为没有专门的幸福基因,遗传只是影 响幸福的一个因素。也许一个人的某些特质是天生的,但是这些特质并非一成不 变。一个人的成长经验和当前生活状态,对他的心境也有很大的影响. 2、幸福动机方面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受西方价值观念的影響,个人主义、自由 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在社会上有一定市场,“有钱就有一切”,“有 钱就是幸福”等的观点冲击着处于人生观形成和发展重要时期的大学生,尤其是 女大学生能否正确处理金钱与幸福的关系。

3、追求幸福手段方面 幸福手段主要是是指个人追求幸福的方式与方法。对幸福的追求是个 体自身不断奋斗、创造与实现的过程。因而对女大学生幸福手段的研究也显得尤 为重要。

4、学校在幸福观教育承担角色方面 幸福观是对某种整体生活目标及其精神根据的态度,进一步表现为我 应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和我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幸福观两个基本的幸福问题。长期以 来,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幸福观培养这一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思想政治教 育内容上,高校偏重一种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政治教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上, 偏重一种以知识灌输为主导的教育方法。二者都与目前社会发展阶段的多元、多 变、多样的社会现状相矛盾,脱离了大学生正当的人性基础。

二、协同理论下高校女大学生幸福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协同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 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其中也包括通常的社会现象, 如不同单位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部门间关系的协调,企业间相互竞争的作用, 以及系统中的相互干扰和制约等。1、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 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和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处于复杂的 社会环境中,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人们的物质欲望、金钱欲望、 享乐欲望也开始膨胀,这必然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西 方文化中虽然确实有其可借鉴和吸收精华的部分,但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其中不 少腐朽的东西正在侵蚀大学生纯洁的心灵。因此,虽然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主流 是好的,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一部分大学生分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存在一些错误的思想,比如不劳而获就想获得幸福。

2、家庭环境方面的影响 父母对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的幸福观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来 看,大学生在家庭受到的幸福观教育也存在着误区,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和 过分的溺爱、缺乏对孩子幸福的关照和科学幸福观的培养;
学校和家庭功利化的 教育,社会、老师和家长的过高期望,反而导致大学生背负了过大的压力,再加 上残酷的社会竞争,使他们的价值观念扭曲,在追求人生幸福的道路上出现一系 列不和谐的音符。

3、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影响 长期以来,大学生一直是特殊的群体,并且也被给予了更多的权利与 义务,大学生也长期以来被当作是社会主义“接班人”来进行培养,并且也是按照 这样一个标准来对大学生实行智力与人格方面的塑造,并且大学生也按照这一模 式来进行自我完善。尤其对那些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感与优越感比较强的学生 来说,很容易在生活之中出现将自我作为中心的现象,但是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 倾向于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偏激的心理特征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很容易表现为 我中心的取向,这会导致当代的大学生形成狭隘的个人主义幸福观。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理念,己经从过去的生存消费逐渐转变为发展性消 费,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属于比较特殊的群体,其本身具有比较旺盛的消费需求, 另外其在经济方面还没有实现完全独立,消费势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消费观念 的超前性与消费能力的滞后,便存在了非理性上的消费,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消费 方面的问题,比如消费的结构不合理、储蓄观念淡薄、经济独立意识较差、追求 名牌等,这些往往会导致大学生出现了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的主流状况是比较好的,表现出了健康与积极向 上,但是由于其存在着较多负面的因素的制约,使得部分大学生会对幸福的理解 上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并且在不断追求幸福的道路之上,也会出现对幸福方向 的迷失。面对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不健康的幸福觀,需要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加 以引导。

三、协同理论下高校女大学生幸福观的推进途径 女大学生对幸福观的认同是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三个子系 统共同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认同过程中,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 一个综合的系统、因此,要加强女大学生对幸福观的认同,就必须实现三个子系 统独立运行良好,协调运行最优,从而实现整个系统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长期 发展。

1、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对女大学生幸福观的形成,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家庭毕竟是人 生的第一学校。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当代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的场所,家庭 成员之间的温柔关怀以及长期的影响,能够成为学生形成健康幸福观摇篮。家庭 对大学生成长所产生的影响,是高校教育所远远不能够取代的,父母价值观能够 对学生的幸福观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每一位大学生来讲,家庭能够影响到大学 生的一生。

2、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们生活在社会中,所以杂碎的社会生活对意识的潜移默化作用 非凡,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对大学生重要的“再塑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的 心理基础是强调每一个人的内心和谐。维护并实现社会正义与公平,是为了促进 并实现个人在心理方面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让个人幸福得到实现的重要的 外部保障。对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来讲,他们是否能够在生活之中来获取幸福, 有正确的幸福观,自身手中是占有主动权的。只有生活在了公平与公正的环境之 中,个人获得幸福才能变成现实。与此同时,只有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之中的, 个人幸福的实现才有可能变成现实,培养幸福观才有能变成现实,中国梦的伟大 目标才能实现。从整体上来讲,一个人在生存问题上所能获得的幸福的最高程度, 是由其所社会的宏观整体上加以规定的。幸福可以理解为心境,是人生美满的状 态。个人幸福依靠社会的公正,人生的美满依靠社会客观条件。社会公正表现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德行之上的和谐统一上。假如使用不法的手段来获取物质与精神 上的满足,进而获得幸福,在大众层面上就指望服从道德要求,过上至善的道德 方面的生活。在缺乏社会公正的社会之中,人们道德标准出现了偏差甚至会发生 扭曲,难以培养正确幸福观。

3、营造美好的校园氛围 首先要加强高校幸福观教育,高校教育者们应该对大学生幸福教育给 予充分的重视,大学生们终究是会走进社会,因此大学生们的素质与未来社会的 风气是密切相关的。其次,把幸福教育渗入到教育全过程,如果要成为一名合格 的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学会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让它被接触,而最好的方式则为 将幸福教育与平常一般的素质教育,文化教育甚至专业教育融合在一起,让它无 处不在。再次,改进幸福教育内容,幸福教育的内容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使之 更加的容易被接受。最后,丰富幸福观教育的方法,幸福观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可 以帮助正确意识的植入,优点是适应于各种类型的大学生,使教育的效果更加显 著。

4、加强女大学生的自身修养 首先,提升生活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和成功, 从对他人的依赖到独立生活,这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也是健康、 成熟的具体体现。其次,懂得感受生活,生活总是需要人去过,离开了人的生活 是不能称之为生活的。多一种看待生活的眼光,生活就会多出一种维度,生活的 多彩性与丰富性就会产生。再次,学会取舍,幸福不只取决于学业上、事业上的 成功。生活由很多不同的领域构成,学习、工作只是其中的一个。我们还需要时 间关注个人生活,包括维护自己的健康,处理家庭事务,满足精神上的需要等等。

只有各个领域之间取得平衡时,人才会感受到幸福。

四、结论 价值认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从女大学生的年龄和现状来看,她 们正经历着人生观、价值观由探究到趋于定型的转折时期,所以要教育她们学习 和掌握正确的世界观,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人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和认识人生, 探究正确的人生道路,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取舍,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 值观,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增强幸福效能感。大学生 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其幸福观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前进的步伐,这对社会主义和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