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年度计划 > 信息化管理的措施_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构建现况及措施

信息化管理的措施_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构建现况及措施

来源:年度计划 时间:2019-11-28 07:48:14 点击:

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构建现况及措施

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构建现况及措施 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构建现况及措施范文 信息化教学资源作为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重要支撑,受到 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2000年以来,国内大批学校和商 业机构进行了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国家也投入 大量资金以建设专项的形式积极促进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 建设和应用。尤其是在2003―2007年,中央和各级地方教育 部门共同安排资金100亿元用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 程的建设。陕西省共投入6.3亿元在全省104个县的24860所 农村中小学校搭建了远程教育工程三种模式环境,覆盖了全 省100%的农村中小学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2010-2020年)》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 容,其中教学资源建设是重中之重。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研 究分析和总结以往工作的经验,建立健全一套教学资源建设 共享的长效机制,是保护投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有必要立足实际,理清目前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的现状 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工作安排和资金投入计划提供决 策数据及实践策略。目前,国内学者对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 资源建设已经作了许多相关的研究[1-5],主要对资源内容 供需矛盾、建设机制、共享机制、教师应用培训等问题进行 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对资源建设工作的进 一步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在这些研究结果中定性 分析问题的居多,研究中提出的建议一般是宏观上的,与实际操作尚有一定的距离。另外,研究针对地域差异,提出的 可实际操作的建议尚不完善,这也是教育管理部门在实践操 作中难以根据研究结果作出决策的原因。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在陕西省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下,笔者对陕西省的基础 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情况展开调研,目的在于理清陕西 省基础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探索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的方法和机制,为教育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支撑。借鉴罗江 华博士对教学资源数字化三个层面[6]―――技术层面、内 容层面、应用层面的论述,并考虑管理方面的因素,调查研 究主要围绕四个层面展开:一是研究分析信息化教学资源建 设与应用的网络基础条件和运行维护条件是否能够满足需 要;
二是分析目前的共建共享和应用服务支撑环境是否满足 需要,存在哪些问题;
三是理清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和 需求,包括主要开展资源建设的途径,资源的数据量、类型、 存储,缺少哪些资源、对资源服务的需求等;
四是研究分析 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针对资源建设的激励机制和运行 机制、人员队伍等。

调查研究的数据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已有的来自官方 的调查问卷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共建共享平台的建设现状、教学资源的数量和来源、对教学 资源的需求、资源建设管理机制等。调查侧重对边远地区的 关注,抽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延安、榆林、汉中、安康的全部调查单位问卷(市、区县、学校三种问卷)560份。二是面 向教师做无记名访谈和随机问卷调查。首先通过初步的访谈, 了解各级教育部门针对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已经采取的措 施和取得的成绩,对以往开展的工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访 谈对象包括西安城区、宝鸡农村和陕南偏远山区,以获得对 城市和农村情况较全面的总体认识;
然后,根据访谈了解到 的信息对调研结果作出假设,再根据假设设计问卷进行调查 实证,研究分析以往工作的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需要采 取的措施。另外,对问卷数据分析中发现的可能潜在的某些 问题再作进一步的访谈。教师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抽取 了来自全省不同地区的121名各校教师填写问卷,这些教师 来自不同地区的学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二、陕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情况 (一)开展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基础条件 1.网络接入方面 自从2008年开展教育专网建设以来,陕西省基础教育网 络接入普遍得到改善。除了少数偏远地区的中小学尚未接入 外,90%的中小学已经接入网络;
市、县区一级的教育管理 和研究机构均已接入网络;
60%的中小学建有自己的局域网。

调查还显示,虽然网络接入比较好,但是网络的运行速度和 稳定性不高。由此可以看出陕西省基础教育网络接入状况较 前些年有较大发展,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

2.硬件条件方面在教师从事信息化教学和资源建设的硬件条件方面,教 师自购计算机和学校配备的计算机数量与教师人数之比率 为0.55,基本上两名教师就有一台计算机,在这些计算机中, 教师自购机占到50%。从对教师的抽样调查反映的情况来看, 有81%的受访者所在学校能够满足教师上网的需求,54%的教 师对硬件设备状况、网络条件的提高和改善寄予很高期望。

对影响资源建设和利用的因素的调查显示,教师对上网条件 和计算机数量意见不大,而对“计算机设备差、网速慢,无 法快速下载和浏览资源”和“缺少信息化授课的环境”则比 较认同。由此可以看出教师从事信息化教学和资源建设的硬 件条件普遍得到改善,但还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

(二)资源建设与应用服务的技术平台 1.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情况 在信息化教学资源管理和应用服务平台建设方面,一般 都建有市级的教育资源网站,并具有应用平台运行的一般条 件,33.3%的县区也建有自己的资源网站。在基层中小学, 有23%的学校建有自己的资源管理平台,平台形式各不相同, 其中,农远工程资源最多,其他的商业资源管理平台均有采 用。在实际应用方面,教师不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管理平台, 他们一般将自己制作的资源存储在U盘或者自己计算机里, 这样的教师占到81%,而能上传到各级资源库的仅有6.8%。

2.教学资源平台的服务水平为了了解目前教学资源建设和 服务平台为教师服务的水平,问卷中设计了一项调查―――教师主要从哪些渠道获得教学资源。121名填写问卷的教师 对这个问题的响应频率统计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到, 高达35.9%的教师是通过In-ternet来获得教学资源的,教师 通过自己开发、互相拷贝、校本资源库、国家资源库获取资 源的也分别占有一定的比重,剩余的资源获取途径比重较低。

再进一步关注教师对区域资源建设的评价,教师对区域教育 资源库的满意评价响应数据分析见表2。表1和表2的数据结 果相呼应,广大教师对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共享平台建设满意 度较差。课题组调研了部分资源网站,从调研的情况来看, 大多数资源网站采用的技术比较落后,服务界面不够友好, 总体系统架构不尽合理,难以满足资源建设机制的运行,在 可扩展性方面也比较欠缺。这些因素造成教师不得不求助于 Internet,而Internet资源的分散性和质量的差异,造成教 师时间的浪费,也成为教师对共享资源建设不满意的强化因 素。另外,影响资源建设和利用的问题的同意度调查显示, 教师对“现有资源库检索不便”和资源陈旧,缺乏教学价值, 不适合教学需要”比较认同。综上,教学资源建设共享和应 用技术平台所提供的服务尚停留在较低的水平。

(三)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数量和内容结构 1.资源的数量 从教学资源的内容来源和数量来看,有61.4%的学校在 资源库名称这一栏填写了空白,其他学校现有的资源库主要 来自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占12.7%)和中央电教馆教学资源库(占3.6%),还有13.9%的学校使用 企业开发的教学资源库,8.2%的学校使用自建资源和校本资 源。总体来看,资源库数量较少。

2.教学资源的内容结构和建设需求 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对资源的需求形式多种多样。一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到底需要哪一类的资源呢?笔者分类调 查了教师对课堂实录、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练习测试、参 考资料、网络课程等不同形式的教学资源的需要程度,调查 数据统计见表3。从表3可知,教师对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的需要位居前列。针对课程教学,课题组从不同课 程类型的教学资源需求作了调查,调查问卷采用多项选择(1 表示缺乏,2表示基本满足,3表示满足),数据统计结果见 表4。结果显示:在所统计的17门课程中,语文和数学的响 应众数为2,均值小于2,说明此两类课程资源较其他课程为 最多,资源满足程度向上接近基本满足;
其他课程响应均值 达到1.5的是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1.5以上为接 近2的值,表示教学资源数量接近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其他 课程则接近缺乏。最后,针对影响利用资源开展教学因素的 调查显示,教师对“现有资源缺乏教学价值,不适合教学需 要”比较认同。

(四)教学资源建设中涉及的管理问题 1.教学资源建设的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 国内的研究学者[7]很早就提出,教学资源的建设机制,首先要回答两个问题:需求是什么?原创在哪里?有研究者 认为[8],教学资源的建设参与者有一线授课教师、教育部 门的研究开发机构、企业等,而其中最核心的开发建设和应 用主体应该是一线授课教师。陕西省目前的基础教育资源主 要来源于三个途径:一是教育部门统一开发,二是企业开发, 三是教师自制或互相交流。调查数据显示,国家资源中心提 供的资源和向企业购买的资源占多数,教师自己开发的资源 数量明显偏少,这导致区域资源建设的长效机制难以形成。

为了形成资源建设的长效机制,必须给予资源建设参与者一 定的激励政策,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教师的激励。从访问和 调研的情况来看,有18%的教师希望获得一定的荣誉,即可 共享自己开发的教学资源;
有62%的教师愿意无偿共享自己 开发的教学资源给其他教师。但是在开发方面,一线教师缺 乏经济开发的持续动力,校本资源建设和开发主要还是依靠 教师的自发动力。这除了技术因素外,主要原因是激励机制 不健全,这一点在访谈中也得到证实。目前的各级教育主管 部门都没有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仅仅是通过评奖对教师进 行鼓励,难以支撑长效建设机制的形成。

2.教学资源的管理机制―――数据标准、入库机制、服 务机制 通过对电教馆系统的个别访谈和现有资源平台功能与 管理机制的研究,笔者发现教学资源的管理机制存在以下问 题:首先,在数据标准方面,省级及各县区级资源库使用的是原来最早的国家标准,均未建立清晰的可供执行的资源标 准;
其次,在入库的机制方面,也缺乏完善的管理流程;
最 后,各级区域资源建设和服务管理体系尚未建立。这样的管 理机制造成资源的入库审核、资源服务渠道不畅,进一步影 响到资源的共享,还会造成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

3.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人员队伍组成 人的因素是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参与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人员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电教馆系 统,包括国家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省级(市级、县级)电教 馆(站);
二是广大一线教师;
三是从事教学资源开发的企 业和其他专业研发机构。为了解这些人员在资源建设中能发 挥的作用,课题组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分析,了解队伍组成状 况和运行机制、技术能力水平等,期望在资源建设的长效机 制中找到他们应该发挥作用的位置。

(1)电教馆系统的人员队伍与职能 电教馆系统是开展教育技术应用的骨干技术服务力量, 其中县级电教馆是直接面对学校一线教师的技术服务力量。

陕西省在电教馆队伍建设方面实施了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全省电教馆系统标准化建设,在人员配备等方面均取得 了一定的成绩。调查数据显示,在省、市一级,设有信息化 教学资源库和管理平台的运行维护岗位和资源建设岗位,但 是人数不多,难以开展其他创新性的建设工作。目前县级电 教馆系统专科以上人员数量和所管辖的学校数量之比为1:17.6,每个县负责资源建设的技术人员只有1-3名,不具有 资源开发、信息资源平台运行维护的条件。在学校,90%以 上设有专职电教人员,95%以上的学校设有兼职电教人员, 8%的学校未设专职电教人员。从这些数据来看,全省的电教 馆队伍得到了发展,基本能够完成资源建设运行机制中的管 理任务,但是难以从事开发和研究工作。在运行机制上,各 级电教馆(中心)之间从上到下是业务指导的关系,虽然省 电教馆就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对地市、区县和学校提出了相 应的要求,但一些基层单位受经费缺乏、队伍薄弱等因素的 影响,工作落实情况尚有较大差距。

(2)一线教师的技术水平 一线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人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 整合中发挥核心作用,无疑应该成为资源建设的主力军。但 是,教学资源建设不仅仅需要对教学有深入的了解,还需要 相关技术的有力支持。作为校本资源建设和区域本土资源建 设的主体―――一线教师,其开展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知 识技能、软件水平和获得技术支持的途径直接影响资源的建 设开发。对一线教师的主要的8种知识技能软件熟练程度的 调查数据显示,教师对于计算机的一般操作维护、Office办 公软件、Internet的应用等软件使用技术,一般都能达到熟 练的程度,而对于多媒体视音频处理、图片处理、课件制作、 动画制作、网页开发等技术都不熟练。这可能导致教师在教 学资源开发方面有较好的思路,但是难以开发出较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元数据。

(3)从事教学资源开发的企业和其他专业研发机构 从事教学资源开发的企业和其他专业研发机构一般具 有较好的技术条件,经过和一线需求的紧密联系,可以为教 学资源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项目驱动,利用技术 手段加强和一线教师的联系,可以使这支力量成为教学资源 开发的有效支撑。

三、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通过上面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 在基础设施条件、共建共享的技术平台建设和应用、已有资 源的数量和质量、资源建设的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教师的 应用水平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针对这些 问题,研究者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一)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基础设施和条 件建设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基础设施和条件方面存 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学校的网络接入尚未实现;
网络 速度及稳定性还不够;
已有设备和网络条件需要改善;
计算 机数量虽然不少,但是大多需要更新换代;
缺少教学资源应 用的硬件环境,用于实现信息化教学的教室和设备缺乏。造 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发展的原因,信息 化是一个过程,很难一蹴而就,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基 础条件发展的不平衡;
二是投入不够,还需要持续投入。前期的投入大多以专项建设的方式进行,投入力度不够,而且 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技术设备需要更新换代,需要持续的 投入支撑;
另外,基础环境的运行维护也需要持续投入。为 了解决网络接入的问题,陕西省已经启动了基础教育专网建 设项目,随着项目的建设完成,全省中小学的网络接入问题 将不存在,全省层面的基础教育互联互通也将实现。在保障 网络的速度和稳定性方面,则需要加强管理和维护,保障网 络稳定运行。最后,建议加大对终端设备和环境的投入力度, 保障其日常运行维护和更新换代的资金需求,切实满足信息 化教学对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室等硬件环境的需求。

(二)积极探索构建良好的资源共建、共享的技术平台 通过调查结果发现,资源的共建共享、资源的检索、资 源的服务、资源的更新已经成为一线教师广为诟病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技术平台的支撑。而诸 多的管理机制的高效、动态管理实现,也离不开一个功能完 备、高效运行的技术支撑平台。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 的提高,信息化软件平台建设本身还存在一个更新换代的问 题,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庞大的软件平台,需要高效、高 质量的运维管理,才能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目前,省、 市、县、校各级平台的各自为政,遍地开花,不仅仅是对投 资的浪费,更是对运行管理和系统维护力量的分散弱化。为 此,我们提出依托计算机网络,全省一盘棋,统一建设,分 布式部署,分级式管理,在全省层面统一构建“分布式存储、一站式服务”的高起点、高质量、稳定运行和服务的资源共 建共享支撑平台,并在建设中关注以下问题:“分布式存储, 一站式服务”的技术路线要切实落实,确保存储服务的高效 性,确保资源服务的有效性;
要注重采用新技术,着力提高 用户的访问体验和个性化服务水平,在资源的编目和检索、 资源的按需推送、资源的发布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要对基 于网络的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提供支撑,如资源建设需求的 征集和立项,资源的上传、审核和评价,资源的共享,资源 应用的研讨等。

(三)统筹规划,着力提高区域资源建设的数量和质量 对于教学资源内容和质量的调查发现,已有教学资源在 内容结构和数量、质量方面存在不足,包括资源数量少,教 学课件、教学设计、参考资料等类型的资源需求突出;
内容 陈旧,更新缓慢;
脱离实际,与一线教学联系不够紧密;
高 质量的教学资源缺乏;
等等。这些问题凸现出在资源建设方 面缺乏统一的规划,建设和开发力度不够。教学资源的内容 建设需要根据一线教师的需求去规划开发和建设。这对于实 际操作是一个难点,需要有一套快速有效的渠道和机制,以 保证以下几个步骤的实现:需求提出的有效性,需求的快速 反馈集中,快速根据需求决策投资,高质量地投资采购和立 项开发,快速审核入库满足一线教师需求。因此,我们需要 建立教学资源建设开发的运行机制,借助技术支撑平台,实 现对资源建设和共享过程的动态高效管理。统一规划,通过激励一线教师开发征集共享、组织专家骨干队伍开发、根据 需求立项开发和采购等多种渠道开展资源开发和建设,着力 提高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四)建立资源建设的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 从调查结果我们发现,资源建设总是由上级部门主导, 缺乏一线教师和基层教育部门的积极参与;
建设总是以专项 的形式展开,缺乏对资源建设的持续投入;
激励机制的不健 全也是影响一线教师积极性的主要因素。这些问题,甚至造 成资源建设方面存在的所有问题,其根本原因都在于缺乏一 个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和激励机 制。建立资源共建共享的长效管理机制,需要充分发挥一线 教师在资源建设中的核心主导作用,注重教学的实际需求, 契合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要充分发挥电教馆系统的服务 协调功能,全省一盘棋,各尽其职,建设和维护资源共建共 享平台,为教师开展资源建设和教学研究提供支撑服务、业 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要充分发挥企业和专门的研发机构的技 术优势,为教师的资源开发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具体操 作上,需要从队伍建设和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建设、投入机 制建设等方面着手。人员队伍包括应用与开发人员、管理运 维人员。其中,应用和开发人员队伍由一线教师、研究机构、 开发企业构成。要积极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 资源开发的主力军。另外,要在全省层面上,着力建设一支 由骨干一线教师、教研部门、开发机构和教育管理人员构成的资源开发骨干队伍,解决资源开发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 并带动和指导全省的资源建设工作。管理运行维护队伍由省、 市、县三级电教馆系统和学校电教人员、骨干教师构成。在 管理职责划分方面,省级电教馆负责全省资源建设的规划和 业务指导,承担技术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并在各市县进行部 署;
市级电教馆参与省级资源建设规划的制定,接受各级电 教馆的业务指导,组织所属各县开展本地资源开发建设,承 担资源平台的维护和管理,承担下属各县上传资源的审核入 库,保证本市数据服务的正常运行;
县级电教馆接受上级电 教馆的业务指导,承担本县教师上传资源的初审工作,维护 本县数据的准确性。资源建设机制运行流程为:一线教学产 生资源开发需求―通过网络平台提交省级规划管理部门― 省级部门统筹规划安排开发(教研机构和一线教师申报立项 开发、省级专家队伍开发)或采购―上传至平台共享使用;

或者一线教师上传自有资源―管理部门审核共享―根据共 享访问量和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对一线教师进行适当激励。

在激励机制建设方面,有学者对教学资源建设中的激励机制 进行了研究,认为运用激励的系统策略、权变策略和发展策 略,在教学资源建设的主要工作中合理安排物质、精神和信 息三类诱因,激发教师建设教学资源的积极性不失为一条解 决该问题的途径[9]。系统策略、权变策略和发展策略不仅 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具体方法,更是激励的观念和思想。借 鉴这个思路可给出的激励方法有:(1)素材资源征集的系统策略。提供平台为教师开设教学和研究博客,利用平台、 多媒体教室、网络机房提供资源应用的环境激励教师利用资 源进行授课,并在不同级别的范围内给予合理的评价,实现 资源的共建和共享。(2)资源开发的权变策略。对信息技 术教学应用能力强的教师的作品进行表彰奖励,对能力相对 较弱的教师通过网络进行培训和帮助,并加强教师之间的互 助,实现对所有教师的权变激励策略。(3)资源共享与管 理的发展策略。对于上传和开发的资源,根据评价结果体现 在绩效考核中,通过立项项目激励教师参与到开发项目中, 并在年度考核、职称评审等个人发展方面予以体现,通过技 术平台提供的服务激励教师展现自我,让教师实现自我价值。

(五)通过研讨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应用水平,以 应用促建设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教师的应用水平和技术水平制约着 资源的建设和应用走向深入。没有应用,就没有需求,盲目 地建设只能带来投资的浪费。因此,要不断开展信息技术与 课程整合的相关技术培训和整合方法培训,并利用网络技术 平台,经常性地开展教研活动,将教学研究和日常教学有机 结合,让教学研究讨论走出本校,开展更大范围的讨论,集 中一批优秀的教学能手,在推动资源建设和课程整合,提高 研究和开发水平方面在大范围内发挥示范作用。

四、结束语 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是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经过十年来的发 展,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要认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策略。作为研究人员,笔者从技术平台 研究、内容建设研究、服务机制研究和管理机制研究四个层 面切入,理清了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 针对陕西省的地域特点和经济实力,提出了切合当地发展实 际的对策和建议,期望对其他地区的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提 供一些借鉴作用。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