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工会 > 【民族地区音乐教育措施】民族地区教育

【民族地区音乐教育措施】民族地区教育

来源:工会 时间:2019-12-01 07:47:29 点击:

民族地区音乐教育措施

民族地区音乐教育措施 摘要:民族院校开展公共音乐教育是传承民族传统音乐 文化、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和爱国主义情感的现实需要;
民族院校通过合理设置音乐课程、突出教育教学灵活性及开 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等,不断开拓公共音乐教育的发 展空间;民族院校开展音乐教育,目前仍面临在校大学生音 乐素质较差、音乐教材有待规范等发展难题;结合民族院校 育人发展目标,应采取诸多行之有效的步骤措施,不断提升 民族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民族院校;公共音乐教育;重要性;突出问题;未 来走向 按照360百科的词条解释:所谓音乐教育指“凡是通过音 乐影响人的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增进知识技能的一切教 育。”[1]就本文而言,音乐教育对象主要是指在民族院 校非音乐专业学习的在校大学生。各民族院校在开展公共音 乐教育过程中,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 性思维,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及人文素养”[1]作为教育 重点,通过普及音乐基础知识及其技能,传承民间歌舞、民 间歌曲、民间器乐及民间戏曲等特色民族音乐文化,进一步 陶冶人、形塑人、鼓舞人和激励人,以便为民族地区培养一 大批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建设人才。对此, 笔者试就民族院校开展公共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主要做法、 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出路等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一、民族院校开展公共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把“数字、字母、音符”作为开启人 类智慧的三把钥匙之一,由此足见音乐教育对提升人的综合 素质的重要性,尤其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时 期的在校大学生更是如此。通过入心入脑、沁人灵魂的音乐 熏陶,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几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经 总结提炼,民族院校开展公共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主要有:1. 开展公共音乐教育是传承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现实需要。各 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曾创造了许多别具地域民族 文化特色的音乐文化,如朝鲜族的农谣、土家族的哭嫁歌、 苗族的飞歌及彝族的四大腔等民歌,维吾尔族的卡龙、朝鲜 族的长鼓、京族的独弦琴及彝族的月琴等民间器乐,藏族的 锅庄、傣族的孔雀舞、苗族的芦笙舞及朝鲜族的长鼓舞等民 间舞蹈,还有壮剧、彝剧、藏剧及苗剧等民间戏曲,每种音 乐表现形式都富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随着民族地区经济 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型升级、思想观念的更新转变, 古老的生产形式、生活方式、信仰习俗等支撑传统音乐文化 生成发展的社会沃土或文化语境渐次消失。另外,随着越来 越多的少数民族中青年流入大中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打工 赚钱,他们因久居地的漂移错位很难承担起传承民族传统音 乐文化的历史重任,再加上少数民族青少年热衷于NBA、迪 斯科等时尚、快捷的外来文化,尤其是网络、手机、电视等 新兴娱乐形式的出现,致使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出现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传承人主体出现断层,一些古老的优秀传统音 乐文化将永久地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民族院校开展公共音 乐教育,以有知识、有朝气、有活力、有素质的在校大学生 为普及对象,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技艺传承、文艺表演、知 识竞赛等各种喜闻乐见的传承活动,让在校大学生学习掌握 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积极主动地参与以传承保护为主题的各 种展演活动,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为新形 势下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找到创新途径。2.开展 公共音乐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需要。民族院 校有本科、高职高专之分,有文史财经、理工农医之别。出 于未来择业就业的本位考虑,在校大学生存在重专业课、轻 共同课或选修课现象,尤其对公共音乐课认为可有可无或可 学可不学,甚至认为是多此一举。事实上,随着整个社会及 企业用人标准的变化,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越来越受到社 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我国著名的音乐学家贺绿汀先生曾提 到:“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 [2]民族院校开展公共音乐教育,蕴含着大量的历史文化、 民俗风情、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等方面知识及为人处事的深 刻哲理。以音乐教育为传导手段,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把德 育教育以优美的音乐、动听的旋律和美妙的歌声表现出来, 体现着人们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尤 其是突出爱国家、爱民族、爱家乡、爱劳动等乐观向上的教 育主题,不但有助于在校大学生提高感受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而且有助于他们提升辨别美与丑、善与恶的鉴赏能力, 还有助于他们高尚情操的培养、美好心灵的启迪、健康人格 的塑造及身心的愉悦,进而牢固树立科学的、正确的审美观, 养成“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3],这 对他们日后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无疑起到正能量的凝练 作用。对此,李岚清同志强调指出,音乐教育“对人的智力 开发,特别是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表达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动力等方面都有帮助”[4]。

3.开展公共音乐教育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现实需要。列 宁曾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 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5]在校大学生来自祖国的四 面八方,他们既对祖国有很深的爱国情感,又对家乡有割舍 不断的爱。在以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多是采取结合 国情、历史、形势政策等枯燥无味的说教方式实现的,教学 效果难以入心入脑。民族院校开展公共音乐教育,以优美动 听的音乐作用于他们的感官,借助音乐的魅力达到以乐传情、 融乐于情的宣导目的,如《我爱我的祖国》《谁不说俺家乡 好》等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歌曲。考虑到民族地区的文化 特性,许多民族院校把在地少数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融会贯 通,把音乐传情与爱国家、爱家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 增加在校大学生对所学音乐的熟悉感和亲近感,又通过音乐 教育本身把爱国主义的情愫表现出来。另外,通过开展喜闻 乐见、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和艺术活动,尤其是借助二胡、古筝、笛子、扬琴等民族乐器,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音乐文 化,激发在校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民族院校开展公共音乐教育的主要做法 按照国家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学校教育工作规程》的 有关规定,各民族院校重点强化公共音乐教育,以促进在校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2006年制定的《全国普通高 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再次强调设立包括音乐 教育在内的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要性,提出“应将公共艺术课 程纳入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之中”[6]。各民族院校结 合自身育人特点和校情实际,把公共音乐教育作为选修课纳 入教学计划。1.合理设置音乐课程。各民族院校统筹课程 总体布局,科学合理地设置音乐教育课程。从内蒙古自治区 院校来看,大部分院校开设《音乐概论》和《音乐欣赏》等 课程,全面普及音乐基础知识,重点介绍欧洲古典音乐,间 或传授特色民间音乐知识。四川民族学院除开设《音乐欣赏》 课外,同步开设《民族舞蹈基础》和《民族歌曲欣赏和视唱》 等课。另据调查统计,广西全区共有24所普通高校开设公共 音乐课,课程内容以音乐欣赏为主,包括《乐理知识》《音 乐欣赏》《音乐美学》《交响乐欣赏》《合唱与指挥》等多 门课程,使用《大学综合性音乐教材》《大学音乐》《音乐 欣赏》等教材。其中,开设课程最多的是广西大学,共开设 7门音乐课程。广西民族大学居次共开设5门音乐课程,河池 学院只开设《音乐课》1门课程。此外,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结合在地民族特色,开设《中国 民族器乐作品解读与鉴赏》《民族音乐欣赏》等课程,最大 限度地满足在校大学生对公共音乐教育的学习需求。2.突 出教育教学的灵活性。考虑到在校大学生音乐基础知识薄弱 等实际,各民族院校在公共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上突出灵活 性、体现多样性,推动课堂教学、讲座及艺术实践的有机结 合。从内蒙古自治区5所院校调查看,有29%的在校大学生认 可课堂教学、讲座和艺术实践三者合一的教育方式,有20% 的认可课堂教学形式,有10%的认可课外讲座形式,另有高 达41%[7]的倾向于艺术实践活动。从广西18所本科院校的 问卷调查看,有87.3%的在校大学生选择课堂教学、课外音 乐实践活动及课外专题讲座[8]3种学习方式,而不是单一 的、古板的、教条式的传统授课形式。新疆石河子大学结合 教育教学,不断探索公共音乐教育的创新实现形式,他们于 校内在线开通库客(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为在校大学生提 供高雅的古典音乐,涉及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芭蕾、协 奏曲、乐器独奏等古典音乐及民族风情音乐,还包括爵士音 乐、电影音乐、新世纪音乐、轻音乐、儿童音乐等,曲目数 量达50多万首[9],以满足在校大学生的不同欣赏需求。3. 突出音乐艺术的实践展演。各民族院校为体现公共音乐教育 的成果,重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狠下功夫。在这方面,内 蒙古自治区民族院校采取组建音乐艺术团体,诸如组建合唱 队或舞蹈队等形式,参加由各校组织的歌咏、舞蹈、音乐等文艺比赛。从广西18所本科院校问卷调查看,在校大学生参 加的音乐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合唱演出、声乐演出和乐队演 出及舞蹈比赛等,其中以合唱和舞蹈演出为主。中南民族大 学成立由在校大学生组成的学生文艺团体,突出舞蹈、合唱、 民乐、西洋管乐等文艺表演,多次参加亚洲国际声乐节、中 国国际合唱队、全国大学生艺术节、民族高校少数民族文艺 汇演、大学生艺术团秋冬演出季、毕业演出季、新年音乐会 [10]等艺术实践活动。地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西昌学 院结合公共音乐教育,先后成立由在校大学生组成的歌舞队、 合唱队、戏剧队及乐队等表演团队,开展校园歌手大赛等丰 富多彩、别开生面的艺术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在校大学 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民族院校开展公共音乐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音乐教育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 径,各民族院校结合各自校(院)情况,在普及音乐知识、传 授音乐技能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活泼、形式多 样的音乐教育活动,这对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起 到重要推动作用。客观地讲,民族院校开展公共音乐教育虽 然受到在校大学生的普遍欢迎,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许多 发展难题,需要引起上级教育部门及民族院校的高度重视。

1.音乐素质较差。由于在校大学生生活在不同的区域,他 们的教育背景和文化背景不同,加之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的 差异,使得他们的音乐素质差别较大。其中,生活在城镇或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大学生音乐基础相对较好,生活在农牧 区、偏远落后地区及家庭条件较差的大学生音乐基础不是很 理想,这对他们的公共音乐教育影响较大。从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等5所大学的问卷调查看,39%的大学生不识 简谱,42%的大学生不识五线谱,在中小学阶段接受音乐课 程的学习时间10年以上的仅占2%[7]。从广西18所本科院 校的问卷调查看,47.7%的大学生不认识任何乐谱,对音乐 知识不太了解的占69.2%[8],说明在校大学生音乐基础 差具有普遍性。这不但直接影响到公共音乐教育的质量效果, 而且对他们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开发智力及提升创造力同 样产生消极影响。2.音乐教材有待规范。由于缺乏具有指 导性的教学大纲,各民族院校普遍缺乏针对公共音乐课的规 范性教材。从内蒙古自治区院校来看,现有音乐教材是专业 音乐教育使用的教材,讲授内容没有体现出非艺术类大学生 特点[11],从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5所院校的 问卷调查看,选用音乐教材缺乏整体性、科学性和针对性考 虑,讲授内容多由任课教师择定。日常教学过程中,他们多 凭个人喜好、音乐专长或教学经验等向在校大学生授课。因 缺乏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讲授内容随意性较大。从广西27 所普通高校来看,多数院校是以教师的专业专项来作为开课 的依据,有什么样的教师就开什么样的课[8]。对此,有 37.1%的在校大学生对所开音乐课程不满意。3.民族音乐 比重小。民族院校开展公共音乐教育,以乐理知识、音乐欣赏等音乐基础知识的普及推广为主,相反具有在地特色的民 族音乐则讲得较少,或寥寥数语,既可能与所选的专业性教 材有关,也可能与任课教师不熟悉民族音乐有关。从内蒙古 自治区民族院校来看,来自国外的流行音乐或源自国内的通 俗音乐占很大比例,具有蒙古族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歌曲不 多[11]。从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5所院校的问 卷调查看,音乐教育涉及本民族音乐的课程相对较少,创作 类音乐内容比例较小[7],使得公共音乐教育缺乏蒙古族 传统音乐的文化支撑。从广西27所普通高校的问卷调查看, 音乐课程同样较少涉及少数民族音乐,民族民间音乐更是很 少介绍[8]。从新疆塔里木大学来看,公共音乐课开设有 关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内容的课程为0,涉及新疆少数民族音 乐课程的内容很少,仅在部分课程的音乐欣赏中捎带介绍 [12]。事实上,新疆维吾尔族的“赛乃姆”“木卡姆”及 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等早已蜚声中外,可自治区普通院 校的公共音乐教育却很少涉及,这实在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情。4.师资素质亟待提高。总体来看,各民族院校从事公 共音乐教育的师资素质不高。从内蒙古自治区院校来看,部 分音乐教师本身因对蒙古族音乐不够掌握,对蒙古族民歌也 不很熟悉,致使大学校园没有出现具有蒙古特色的“流行音 乐”。从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5所院校的问卷调 查看,各民族院校普遍存在师资数量不足、年龄结构、学历 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合理以及教学方法陈旧落后等问题。部分院校甚至没有专职音乐教师,现有教师多是聘任制。他们多 数“教学方法老套,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所选内容 陈旧、呆板、不科学”[7]。55%的在校大学生认为他们素 质一般,10%的在校大学生对他们的教育教学不满意。从广 西27所院校的问卷调查看,部分院校公共音乐课由专业教师 担任,有时由于专业课程太多,只好往后推迟授课时间。即 便有些教师前来授课,他们也是应付了事,平时把主要精力 用在专业课教学上。另外,部分院校兼职教师数量过大,有 的兼职教师“在校团委工作,有的在学工部工作,有的为学 生辅导员,有的是某部门领导”[8],更有部分兼职教师 不是音乐专业毕业。从新疆8所高职高专院校来看,部分院 校没有专职音乐教师,所有公共音乐教育课均由专业教师兼 职授课。由于师资队伍不稳定,很难保证面向全体学生的公 共音乐教育的正常开展与教学研究[13],教学过程常常顾 此失彼,长此下去对公共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无疑产生负面 影响。

四、民族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推进措施 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要(2010-2020年)》,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新时期塑造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 用。各民族院校应针对公共音乐教育存在的症结性问题,制 定切实可行、实效高效的务实措施,不断提升民族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质量水平。1.增强对公共音乐教育重要性的认 识。公共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吹拉弹唱那么简单,必须从全面 提升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健康人格、增强爱国主义和 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创造力和创新力等战略高度,充分认识 到开展公共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从民族院校来看,院校领导 班子一定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对新形势下公共音乐 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把公共音乐教育作为硬指标、硬任务纳 入学校教育的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同部署、 同落实。师资配置要向公共音乐教育倾斜,在院校范围内统 筹师资布局,按比例增加专任音乐教师数量,减少兼职教师 数量。通过配齐配全配强师资队伍,不断提升公共音乐教育 的质量水平;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切实解决公共音乐教育 软硬件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尤其是解决好音乐器材购置、 实践场地缺乏等难题。从在校大学生来看,引导他们站在全 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学习公共音乐教育 的主动性,重点学习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实战技能,以弥补 初高中阶段轻视音乐教育之不足。从在任教师来看,应增强 教好音乐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论是讲专业课还是公共课, 不论是专任教师还是兼职教师,都要以“传业、授道、解惑” 为己任,切不可让“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金字招牌蒙垢。2. 突出在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柯 达伊曾说过:倘若没有“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所有的音乐教 育就毫无意义”[14],这句话对民族院校公共音乐教育同样具有借鉴意义。许多民族院校尤其是省(区)属院校都是以 本地招生为主,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公共音乐教育时,必须 在突出本地民族音乐的文化特色上狠下功夫。第一,突出在 地主体民族的音乐特色。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 等五大自治区属院校公共音乐教育,除传授音乐基础知识、 欣赏高雅西洋音乐的同时,还应重点讲授蒙古族、维吾尔族、 回族、壮族及藏族等在地少数民族特色音乐文化,包括歌舞、 戏剧以及器乐等,做到听家乡歌、唱家乡戏、跳家乡舞,使 当地主体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能够得到很好的传承发展。第 二,突出在地特色民族的音乐文化。赫哲族是黑龙江省独有 的少数民族,四川汶川县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还有内 蒙古自治区敖鲁古雅的使鹿鄂温克人等,《乌苏里船歌》 《伊玛堪》《羌戏》及羌笛等具有特色民族的音乐文化个性, 黑龙江省职业技术学院、阿坝师范学院及呼伦贝尔学院等地 方院校,在公共音乐课程中适度加大特色民族音乐文化的比 重,使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第三,突 出在地民族的音乐文化特色。在东北、西北、西南、中南等 多民族聚居省区,部分民族院校要面对数以十计的世居少数 民族,开展公共音乐教育必须结合在地多个世居少数民族的 音乐文化特色,既要突出重点又要顾及面线,不能顾此失彼, 从而丰富公共音乐教育的授课内容。3.注重教学方法的创 新。随着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尤其是伴随着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引进吸收,民族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方法必须适应不断变 化的教育形势大胆创新。一是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部 分民族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任课教师仍习惯于传统的填鸭 式、满堂灌的教育教学方法,以老师讲学生记为主,致使课 堂死气沉沉,教学效果不佳。可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讲课时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 可随时提问,也可边讲课、边分析、边欣赏音乐作品,让课 堂动起来、活起来,实现在校大学生由“让我学”向“我要 学”方向转变。二是引进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 把教学内容制作成各种音乐课件,或者制作成幻灯片,然后 以文字、文本、图像、视频、影像等多种形式体现出来,间 或插入链接,以增加在校大学生学习公共音乐的兴趣。三是 强化远程教育学习形式。依托院校远程教育网站,由学生自 己安排时间自主学习。对弄不懂的学习内容,可由院校音乐 教师专门解答解惑,这对提高在校大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 减少盲目性有积极作用。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