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德育 >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分析] 问题导向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分析] 问题导向模式

来源:德育 时间:2019-11-06 07:54:05 点击: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分析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分析 【内容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规模的迅速 扩张,逐渐出现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问题之一就是高职院 校的教育模式尚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市场需求,因此,建立以 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成为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 重要途径。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院校;教育模式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培养综合性专业技能人才、传承和发展专业技术、促 进大学生就业的职能,将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紧密地结合起 来。同时,在现代的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毕业之后能否迅速 适应就业单位的需求是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

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 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避免出现高职教育与社会 发展实际需要脱节的现象,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高职教育模式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模式也取 得了一定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以具备基本专业 知识的职业技能人才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二是以 大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并将就业率以及专业对口率作为高职 人才培养的考核标准;三是高职人才培养的规格在于“灰领”, 介于白领和蓝领之间;四是按照就业岗位要求和工作实际需 求设计教学课程;五是“校企合作”、“行动导向”、“工学结合”等多种教学实践模式的开发与应用;六是已经形成 一定的教学管理制度和监督评价机制。经过高职人才培养模 式的探索和发展,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并形成了特色鲜明、效果突出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双 证”融通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前校后厂”模式 等。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一)从高职教育的特征角度分析。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 教育都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指导方式,并将为社会培养 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作为基本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以 就业为导向进行高职教育改革,既是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基 本体现,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还是衡量高职院校 办学质量的重要参考因素,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 变化以及职业、岗位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培养社会急需的专 业人才,推动我国经济更快发展。

(二)从当下的高职教育模式角度分析。如今我国高职院 校的教育模式比较单一,大部分高职院校仍然沿用传统的以 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对理论教学的重视程度远高于 实践教学,忽视了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创新能力, 造成大学生毕业后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严重不足。此外,由 于高职院校教学观念、师资力量、实习基地等资源不足也严 重制约着高职院校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 高。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是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必然选择。

(三)从高职院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传统的高 职院校教育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大学生所学的内容缺乏 实用性,而且缺乏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造成自身的职业能 力不足,在就业过程中难以与专业性较强的本科院校毕业生 或者技术性较强的职业培训机构毕业生相比。高职院校人才 培养的质量与社会市场需求严重脱节,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 困难,不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 教育培养模式立足于就业,对如今高职院校的教学发展和人 才培养大有裨益。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 (一)明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以就业为导向 的人才培养理念,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首要因素。

科学定位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社会和就业单位紧密结合, 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无论人才的层次还是 规格都要与当下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相适应,为大学 毕业生创造开阔的就业市场。高职教学内容应及时反映社会 职业岗位的动态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改变,打破以学科为中心 的课程体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应用为主、以学生 为中心、以能力教学为核心,以实践教学和职业岗位技能训 练为主线,重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和岗位竞争能力,使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贴近就业,服务于 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服务于学生个性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要贯彻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理念,遵循职业教育培养人 才的一般规律,突出高职教育的“实用”、“实训”、“应 用”等特点,对传统的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 进行改革创新,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展开,强调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管理是主线的管理模式。

(二)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 教育模式要求高职院校在教育实践中不但要注重理论教学 的改建和创新,还要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重视实践、实 训教学。立足于综合性应用人才的社会需求,更新现代化教 育教学设施,引进先进的试验设备,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建 立科学完善、教学科研实践多功能相结合的实验室和实训基 地。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是联系高职教育和社会需求的 重要纽带,因此高职院校要结合社会以及就业单位的用人需 求,灵活地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使之适应地区经济和行业发 展的需要。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也随之变 化,因此,可以大力推广订单式的教学模式。例如,高职院 校可以自行制定人才培养的专业和课程,突出教学特色,提 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三)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 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 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基 于需求与就业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不但要具 备一定的专业实践技能,还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为大学生进入社会提供有效的指导。例如,可以通过校企合作, 由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了解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并 锻炼自己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聘请企业的实践经验丰富的 兼职教师到学校任教,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高职 院校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制定灵活 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整合教学资源,设置选修课、辅修课、 双专业等,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日常教学活动 中渗透就业需求。

(四)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高职教育评价体系。职业教育的 本质是一种就业教育,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加强对大学 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对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非常重要。教育部 已为推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拟定了相关意见,并 进一步完善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制度。就业率是衡 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指标,也是衡量高职院校优 秀与否的主要参考标准。如今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发展 方向也逐渐由原来的大学生数量增加,高校规模扩张转变为 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重视产业结构调整的新阶段。

高职教育也逐渐注重质量和加强评估,每隔5年都会接受专 业性的评估。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建立健全高职教育的教 学评估制度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不仅能够帮 助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复杂的环境,还能促使大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以后进入社会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艳秋,李鸣欣.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高校人 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12,6 [2]龚建国,罗燕,李莹,周学军.高职院校人才培 养模式综论与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0,5 [3]王红军.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成功性就业” 人才培养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1,7 [4]黎明.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 职教论坛,2011,20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